(共29张PPT)
第14课 桥
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一位老支书以自己的威信、高风亮节和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下面让我们走入课文,跟着老支书的步伐领悟人间真情。
课文导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初读课文,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生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梳理主要情节,体会情节的跌宕起伏与扣人心弦。
作者简介
谈歌,男,1954生于河北龙烟铁矿,祖籍河北完县。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迄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诗集、报告文学集、剧本集、散文集共33种。代表作品有:散文集《一吐为快》等;长篇小说《家园笔记》等;中篇小说《大厂》等;短篇小说《绝唱》等;电影《城市票友》等;电视连续剧《选择》等。
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和坚定,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是党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化身。
字词学习
淌(tǎng) 揪(jiū) 咆(páo)哮 狞笑(níng)
搀(chān)扶 豹(bào)子 胸膛(táng)
吞没(mò) 放肆(sì) 乱哄哄(hōng)
势不可当(dāng) 祭奠(diàn) 跌(diē) 跌撞撞
【咆哮】 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文中是指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
【势不可当】 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例句:钱塘江的浪潮汹涌澎湃,~。
【惊慌】 害怕慌张。 例句:洪水来时,大家~失措,不知该如何应对。
【狞笑】 凶恶地笑 。 文中是形容洪水的凶猛 、可憎。
【跌跌撞撞】 形容走路不稳。
【拥戴】 拥护推戴。 例句: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深受群众~。
【沙哑】(嗓子)发音困难,声音低沉而不圆润。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呻吟】 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文中是指木桥
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的响声。
【吞没】 淹没。 例句:夕阳西下,夜色渐渐~了整个村庄。
【猛然】 忽然;骤然。
【搀扶】 用手轻轻架住对方的手或胳膊。
【祭奠】 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整体感知
1.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6):交代故事背景。雨大——山洪咆哮——村人惊慌——唯有窄桥——死亡狞笑——人们拥向木桥 。
第二部分(7—23):重点刻画老汉的人物形象,随着洪水的上涨,老汉的反应也在发生变化,后来老汉与小伙子被洪水吞没。
第三部分(24—27):揭开谜底,老汉和小伙子原来是父子,令人震惊。
2.课文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黎明 ”点明了时间 ;“像泼。像倒。 ”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不仅描写出了雨水之“大”,而且表现出雨水的来势凶猛,为下文的山洪暴发做了铺垫。
3.对雨、洪水等环境的描写有何作用?
这些环境描写营造出死亡步步逼近的危机感,也为下文人物的牺牲埋下了伏笔。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的特点,分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2. 小说的语言,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1.“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课文品读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跳舞”把洪水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洪水的疯狂肆虐。“疯了似的”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人们面对洪水的手足无措,突出了情况的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慌乱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为什么把老汉比作一座山?
3.“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蹿 ”说明洪水上涨迅速,“放肆”“舔”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形象地描绘出洪水疯狂肆虐的景象,表现了情况的危急。
4.下面句中画线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老汉突然冲上前, 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这是对老支书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冲”“揪”
“吼”三个动词极富力量感,写出了老汉的果断,也似乎有一些恼怒,与前面他的冷静、坚定、岿然屹立形成对比。
合作探究
1.结合文章分析老支书的形象。
老支书是一个英勇无畏、不徇私情的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位好父亲。 小说通过其动作、语言、神态,写出了他的坚定无畏、大公无私,也侧面表现了他为全村人所信服。
分析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等,获得对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 如《桥》中,通过对老支书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塑造了他临危不惧、心系群众、不徇私情的光辉形象。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技巧
1. 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形象。
2. 要抓住人物的语言、肖像、行为和心理活动来分析人物形象。
3. 要抓住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注意分析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比较把握人物形象。
4. 注意作者对人物介绍和评价的句子,这里往往可以找到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品质的词句。
答题模板:
某人是一个 __________ 的人。 本文运用 __________ 的描写方法,描写了他 __________(引用作品中的具体事例),表现了他____________ 的性格(思想品质)。
2.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安排,设置悬念,前后照应,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作者在最后才揭示谜底,是为了在收尾处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让读者在震撼中再度体悟英雄的崇高境界。
3.老汉是一个好父亲吗?
老汉是村支书,他爱村民;老汉是父亲,她爱自己的儿子。在生死攸关之际,他首先考虑的是广大村民的生命安全,从人群中揪出自己的儿子,也不失为对儿子的一种教育;而在最后关头,他选择让儿子先逃生,虽然父子两人最后都没洪水吞没,但他对儿子的爱是不容置疑的。总体来来,他无疑是一个好父亲。
4.课文以“桥”为题,有什么含义?
表面意义上的“桥”是具象的桥,指那座危险的木桥;深层次的“桥”是有象征意味的,象征着老支书———这座把党员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桥”:危难时刻,心系群众,他就是一座镇定如山、通往希望的桥;紧急时刻,不顾私情,他成了一座刚正无私、捍卫生命的桥;悲痛时刻,精神永恒,他化为一座浩气长存、永生不朽的桥。
内容结构
桥
拓展延伸
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
焦裕禄(1922—1964),194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 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 他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严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 他虽身患重病,但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