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七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型 新授课
1.课程标准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教学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已经和正在随着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并将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部进程。”(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12月18日)本课的核心内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接“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下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具有重大的转折性意义。 本课包括两个子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本课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入手,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方面要解决“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许多问题,另一方面为中国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中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此次会议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课重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难点是此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3.学情分析 本课所涉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开发区、开放区等都是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整理以及加工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改革开放后家乡巨变、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等图片,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建国后经济发展的挫折、十年动乱及其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拨乱反正的紧迫性。
4.学习目标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历史意义;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提高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完整、准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生收集、收看、调查走访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辨证分析历史事件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5.评价任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合格:(1)知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史实。 良好:(2)分析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优秀:(3)结合史实,评价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
6.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怎样实现这一伟大转折的?又是如何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呢?今天让我们一同回到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重温那段历史。 学生活动 1 结合现实,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历史发生在过去,但历史影响当下,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导入,联系时政和现实,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和现实是紧密相连的,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关注现实生活。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活动1 1.拨开迷雾、冲破藩篱。 (1)“枷锁”导致“徘徊” 教师提问:“文化大革命”结束于哪一年?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追问:既然于1976年结束,为什么改革开放从1978年才开始呢?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学好文件抓好纲》,载《人民日报》1977年2月7日 教师提问:材料内容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两个凡是”。这意味着:“文化大革命”虽然已经结束了,它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由于“两个凡是”的推行, 冤假错案不能立即平反,错误也得不到及时纠正。“两个凡是”更像是思想上的“枷锁”,影响了当时中国发展。 教师过渡:善于思索的中国人,在经历了十年的内乱和浩劫之后,心中集聚了太多的问号:思想能否得到解放?经济能否得到发展?中国又将走向何方?当时的中国人都在呼唤着一位伟人的复出,他就是邓小平。 学生活动1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初步分析“两个凡是”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到1976-1978年中国的发展受到了“两个凡是”的影响,意识当时的中国急需拨开迷雾、冲破藩篱。
教师活动2 学生活动2
(2)“复出”寻找“突破” 1977年7月17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决议,恢复邓小平原来担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务。那一年,他已经73岁了。 教科书出示材料: 材料二(邓小平说)作为一名老的共产党员,还能在不多的余年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个人来说是高兴的。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 教师提问:从邓小平的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党和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邓小平对名利看得很平淡,他最大的希望是为全国人民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使命。邓小平的复出,引起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的广泛关注。 1977年7月30日.霍英东率领香港青年足球队参加北京国际足球邀请赛。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当时的现场观众乃至整个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不是球员,而是观众席上的邓小平,这一天.邓小平谈笑风生,人们意识到,此时的中国和邓小平一样,已经开始走出灰暗的岁月。日本共同社描述道: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狂热的掌声。美国新闻周刊提前出版,发表评论,认为邓小平将发挥关键作用。 教师追问:人们为什么对邓小平的复出如此关注? 教师讲述:因为邓小平给人们留下的是实干家的印象,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困难时期,中国农村自发出现了“包产到户”的做法,面对由此引发的争论,邓小平说:黄猫、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1975年,第二次复出的邓小平开始对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进行整顿,卓有成效,这使当时的人们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人们将邓小平这个名字和务实联系起来了。亲自 教师过渡:1977年冬天,在邓小平同志的过问和大力支持下,中国恢复停滞了10年的高考。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劳动生产增长率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学技术的贡献率高达72%,而苏联也达到66.7%,美国、苏联试图通过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继续占播时代潮头。日本、德国这样的二战战败国也紧扣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脉搏,从废墟中迅速成长为经济大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邓小平很清楚,“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教育落后了整垫20年”当时,科研人员美国有120万、苏联90万,中国只有20多万。 --《复兴之路》(中) 材料四“文化大革命”中,科学工作和教育工作受到的破坏极大,高等学校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曾停止招生四年。从1970年到1976年,招收了七届工农兵学员,但这个做法有两个很大的弊端:一个是没有经过招生考试,工农兵学员的文化程度相差很大,再加上“文革”的错误导向,以致不少人毕业时并不能保证专业质量;另一个是实际上推荐的人中不少有着种种特殊社会关系,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容易造成人才的埋没。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 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邓小平为什么要率先恢复高考?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当时中国的科技落后于世界;要提升科技实力,就必须要培养人才,但高考制度受到破坏造成中国当时的人才培养出现断层;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 教师提问:高考制度的恢复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五 1977年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国约有570万知识青年参加了高考,其中27.3万人被录取。由于大学多年没有高考招生,报考者不少年龄相差十几岁,从应届高中毕业生到中学教师甚至校长都有,出现了师生同堂竞高考的空前盛况。由此,社会上和青年中重新涌现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 -当代中国研究所《新中国70年》 材料六 据统计,从1977年到2017年的四十年里,有1.2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我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7年提高到1.9年,这有力地促进了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了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 -刘金田主编《大国记忆;新中国七十年经典瞬间》 预设学生回答:为中国社会的发展选拔人才;有利于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素原生同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恢复高考的第一年,500多万考生通人考场,大学的动,无数人的命运被改写。邓小平的这一举措事实上也在纠正者“文革”的错误,在卡实事中,寻求对“两个凡是”束缚的突破。 从邓小平的讲话中畅谈一代伟人的人格魅力,学习优秀人物的品质,育养健全人格; 2.阅读材料,并能简单讲述恢复高考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引入针对性的材料,让学生探究恢复高考制度的背景以及影响,更深刻理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转折的时代,而邓小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师活动3 学生活动3
“讨论”解放“思想 ”就在“两个儿是”提出后,南京召开了一个有关教育问题的座谈会,一个叫胡福明的大学老师的发育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胡福明认为,“文化大革命”使教育质量下降了,教学被份坏.科研无法进行,但当时,敢于讲真话的胡福明受到了批评。一位领导说教育战线是“文化大革命”的重点,不能否定,虽然这位领导是出于好心的提醒,但这却促使胡福明思考一个向题:改正错误的阻力在哪里? 在南京大学校园里,胡福明利用暑假悄悄做完了一件事,他把自己的思考写成一篇理论文章寄给了北京的中央党校,随后,一场针对“两个凡是”的席卷全国的大讨论开始了。 1978年5月10日,在集中多人智慧、反复修改后,定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终于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上刊出。5月11日,《光明日报》在第一版刊登了这篇文章,当天,新华社向全国媒体转发,第二天《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全文转载。 材料七 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栓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相反,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够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从而捍卫真正的科学与理论。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载《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概括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与当时的什么思想是相“矛盾”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这篇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说出了许多人想说又不敢说出的话,从而引发了一场针对“两个凡是”的大讨论。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八 从1978年6、7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理论界、学术界文艺界、新闻界都积极投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逐渐进入高潮。从7月开始,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解放军各大军区的主要负责人都公开撰文或发表讲话,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使真理标准讨论很快就越出了理论界的范围,成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最关心的重大政治问题。 ——-当代中国研究所《新中国70年) 材料九 邓小平、江泽民对这场大讨论都作出了高度评价。胡锦涛在二十年后指出:“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新时的到来,就是以这场大讨论为突破口的。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这场大讨论的影响。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震动,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真理越辩越明,这是一场关于中国前途的争论,其焦点是中国到底是继续沿 着“文化大革命”的路线走下去,还是另寻新途?随着讨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考虑问题时不再受陈旧思想的束缚,把注意力放到研究新情况和实际问题、研究如何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上来。 教师过渡:这场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破除了“两个凡是”思想的束缚,当时的中国,拨开迷雾、冲破枷锁,要重新启航。思想解放使国人进一步看清了当时的国情,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思考变革。 能说出“两个凡是”与实践论是相矛盾的,能初步理解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涵; 2.合作学习,能简要叙述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积极意义;
设计意图“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本节课理解的难点,通过阅读文章的原文,让学生概括文章的核心思想,感受当时国人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通过当时讨论的盛况以及之后对这场讨论的评价,让学生深切认识到这场讨论促进了思想解放,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奠定了思想基础。
教师活动4 学生活动
2.伟大转折、开启新时期。 (1)“困厄”思索“变革”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十 197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仅有3500多-亿元,以当年的9.6亿国人计算,平均到每人每天还不到一块钱。布票、粮票、油票、自行车票····各种生活必需品的票证是当时短缺经济的生动写实。街面上整齐划一的蓝白灰着装,更反映出人们物质生活的匮乏。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编写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材料十一 70年代初期,一位在中国生活的美国妇女对日常生活做了这样的记录:“可以得到的生活原材料一点点减少。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饭桌上只有米饭和一个用花生油稍微炒一下的蔬菜,大米还有供应,但是想达到均街饮食的标准已经是不可能了……几乎每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几乎整天都在为吃饭发愁……研究如何使用肉票的最佳方案、该为家里每天谈话时的主要话题。” ——《复兴之路)(中) 材料十二那时候,从国际范围来看,也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机会:许多西方国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产业结构正处在大调整的过程中,许多生产设备和资金闲置,市场萎缩,需要寻求出路,愿意同新中国打交道;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发达国家产业调整的机会,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加快经济发展,引起全世界的注意,被称为亚洲的“四小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 材料十三1978年10月24日下午,正在日本访问的邓小平参观了日产汽车公司在神奈川县的工厂。当邓小平在车间看到48个工业机器人在依次焊接车体,自动化程度达到96%的时候,他兴奋异常,一边仔细查看,一边不停地提问。当邓小平来到组装工厂,了解到这个工厂的劳动生产率比中国最先进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高几十倍时,他陷入了沉思。 -《复兴之路》(中)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存在哪些问题和机遇 邓小平又会将中国带向何方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当时的中国,物资匮乏,亟待发展;国际形势渐趋缓和,中国的外交取得了重大突破,亚洲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也为中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1976年11月16日,出国访问的邓小平回到了北京。在12月的中央经济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做了总结。 材料十四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了。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载《人民日报》1978年12月13日 教师提问:邓小平的这次讲话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认识到当时的中国急需改革,只有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继续发展。 教师过渡:讲话实际上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这个报告也成为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教师过渡: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作出“决策” 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内容,自主设计表格归纳会议的主要主要内容或意义,并展示。 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进一步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工作重心和组织路线发生了巨大变化由 此实现广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师过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从而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转折”开启“新时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践结果如何呢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十五 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顾问委员会主席芮内说:我认为大多数人会问意这次会议是最激进的变化之一,也许是中国几十年来发生的最大的变化。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我认为,从一个实际的角度来看,这些变化几乎在一夜之间发生。 --《复兴之路》(中) 材料十六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教师提问:依据三则材料,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在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师过渡: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能够正确分析统计数据,叙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认识到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读懂史料,并能从史料中提炼观点; 自主设计表格,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4.研读材料,清晰的表述改革开放在经济方面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表格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再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对比,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
3.实事求是、拨乱反正 (1)“错误”及时纠正 教师讲述: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冤假错案,成为阻碍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障碍。拨乱反正,就是拨林彪、“四人帮”破坏之乱,回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正确轨道。史学界一般把拨乱反正的时间定为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到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这期间大量冤假错案得到平反。 历史遗留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这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体现,正义可以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 “错案”必须平反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十七 到1982年底,全国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平反案件涉及的范围,上至国家主席·下至普通百姓;平反案件涉及的时间,上起新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下选“文化大革命”站求后“两个凡是””制造的新冤案。播不完全统计,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的影响较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有300多万名于邮洗雪了沉冤,近2万件集团性冤假错案得到平反。47万多名共产党员恢复了党称,数以千万计无故受到林连的干部和群众也由此得到解脱。 ——朱红勤拔乱反正的历史进程及意义》载山西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教师提问:材料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哪一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这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勇气纠正自己错误的党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我们党经历过多次错误,但是我们每一次都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己的错误。 拨乱反正表明了我们党更加成熟,更加兴旺发达。更加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 教师提问:这期间.我们纠正的最大的冤假错案是哪一事件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到追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刘少奇问题进行了周密详尽的调查核实确认这是一起冤案。1982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平反的决议。1980年5月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由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追悼大会上致悼词。沉冤得雪,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名誉得到恢复反映了共产党人敢于面对错误,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精神品质。 一大批冤假错案的平反,对于促进安定团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 教师过渡:为了更好地出发,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 (3)“过往”必须总结 教师提问:这次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十八这次全会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总结经验、团结前进的会议。这次会议将以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而载入史册。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教师提问:该文件有何重要意义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强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能说出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不断反思的品质,能准确讲出平反冤假错案的文件;
设计意图 用三个“必须”作为小标题,凸显拨乱反正的必要性,以及共产党人直面错误、有错必纠的决心和勇气。引入针对性的材料,加深学生对拨乱反正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束缚,“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首要问题。邓小平同志以他卓越的智慧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当时的中国“拨开迷雾、冲破藩篱”。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 下,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把党和国家的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事求是拨乱反正反映了共产党人敢于直面错误、纠正错误的决心和勇气,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一大批冤假错案的平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回望历史,一代伟人邓小平和他的伟大决策也会永远被中国人民所铭记。
板书设计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拨开迷雾、冲破藩篱 1.“枷锁”导致“徘徊” 2.“复出”寻找“突破” 3.“讨论”解放“思想” 二、伟大转折、开启征程 1.“困厄”思索“变革” 2.“会议”作出“决策” 3.“转折”开启“征程” 三、实事求是、拨乱反正 1.“错误”必须料正 2.“错案”必须平反 3.“过往”必须总结
【作业设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计划经济体制束练了人们的手脚,使中国与西才国家原本缩小了的差距越拉越大。经过十年“文革”,也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1992年,邓小平南方该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根据材科,简要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文革”遗留了许多问题;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全面理解会议召开的背景,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这次会议的伟大转折意义。本题需要学生通过解读材料信息,对照问题,对相应材料进行概括总结或提炼。试题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发现,材料的前三句均是会议召开的背景,对这三句话进行概括,可以得出会议召开的背景有: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文革”遗留了许多问题;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