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7 23:2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课题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课程标准 阐述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说说近期中国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感悟中国的不断强大,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中日建交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史料史证
家国情怀
全球史观
时空观念
) 本单元为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现代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要与之前学习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情形、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高等史实相联系,重在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和意义;中美关系20世纪70年代缓和的原因;中美建交的意义;新时代中国取得外交成就,认识中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的方法,个性普遍突出。学生在学习了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后,对于新中国初期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外交形势已经有所了解,针对这些学生,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习积极性。但是这些内容跟他们现在所接触的国际形势有比较大的反差,往往会产生不理解,对此需要通过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等采用史料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自主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研读丰富的史料,层层深入,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1.列举和概述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研读材料等方式分析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和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史料实证的能力。 3.通过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的巨大成就,认识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感受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全球史观。
评价任务 1、通过时间顺序清晰梳理出新中国外交大事(目标检测1) 2、通过阅读教材和补充材料,小组合作归纳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等外交事件的原因和意义(目标检测2) 3、通过材料、图片,能准确说出我国当今外交的情况。(目标检测3)
6.学习活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歌曲导入,渲染激趣播放: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 过渡引入:“一起向未来”是现代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国作为大国担当在人类面临困境展现的坚强姿态。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在国际舞台上是展现大国特色外交的?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又有哪些外交大事影响着中国与世界?听唱歌曲 回顾16课己学的外交大事。活动意图说明: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渲染氛围,激发兴趣,新旧知识衔接,顺利过渡到本课学习内容。环节二: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梳理教师活动1 呈现自主学习问题,提醒学生完善笔记,并对不能解决的问题作好批注。 按时间顺序说说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有哪些重大事件? 新中国为何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具有哪些重大意义? 3、中美双方互相调整政策的原因有哪些?影响有哪些? 4、新时期,外交政策有了哪些新的调整?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提示(1)勾画、标注、分序   (2)5分内完成 学生活动1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做好自主学习问题相关的勾画标注。并对不能解决的问题作好批注。同桌相互交流问题。活动意图说明:初步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新时代中国去的外交成就等史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扎实基础。环节三: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一、势同水火二十载 教师活动2 1、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事业中就遇到了麻烦,这个麻烦要从一个组织说起,这个组织就是联合国。此时联合国内的中方代表仍是国民政府,中方提出交涉,联系材料分析美国对此是什么态度呢?为什么? 【材料1】 这个北京政权就是一个临时的凑合体,它根本不知道它在干什么,也不知道它那么干带来的国际影响,美国当然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承认北京。 ——艾奇逊 2、中国自1949到1971年争取了22年,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能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呢? 3、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积极参加国际事务,又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材料2】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坚持“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这一《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准则,叙利亚现领导人的政治生命只能由叙利亚人民决定,中国顶住压力连续三次在安理会使用否决权。 ——吴思科学生活动2 1、学生联系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出美国是不承认的,因为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两国间敌对。 2、小组分别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国内:中国综合国力提高(最重要)。国际:获得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表1看出)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国际形势利于中国。 3、通过材料分析得出:为维护各国的民族独立与国家主权,为维护世界国际和平发挥重要作用。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材料展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曲折,也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二、跨洋握手现转机 教师活动3 1、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根据下面3段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材料3】 20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完成,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0世纪60年代:建设大庆油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20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材料4】六十年代下半期至七十年代时期,苏联借助其在世界上外交和军事方面的成就,推行强硬的对华方针。 1969年 3月 ,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中苏关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紧张状态。这时,苏联国内有人扬言要对中国实施大规模核打击,“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闫佼丽 【材料5】 到60年代末美苏对抗的形势出现转折,在与苏联对抗过程中,美国逐步失去其优势地位,在战略核力量对比上失去优势。而苏联在逐步取得有利地位后,开始调整对外战略,转守为攻,勃列日涅夫提出力图超过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 ——孙晓文   教师总结:由此可知,中美关系的缓和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2、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是妥协的艺术,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中美关系的改善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中美关系改善经历了哪些重要瞬间呢?阅读中美、中日建交部分,梳理时间线索。 3、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访华改善了中美两国间相互敌视的状态,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场政治大地震,其中,振动最大的当属中国的邻国日本。 【材料6】 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下,应该迅速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强有力地展开和平外交。 ——田中角荣 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日本政府也积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学生活动3 1、学生联系三段材料分析: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苏关系的变化;中美关系的缓和。 2、学生阅读教材,梳理时间线索: 1971年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1971年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签署发表《联合公报》 3、学生联系教材了解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三段史料培养学生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材料解读能力,提高史料实证能力。同时通过梳理时间线索,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合作共赢谋发展 教师活动4 出示图片,阅读教材,分组讨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全方位外交取得的具体成就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7】 “不畏浮云遮词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除了发展好中美关系,中国也开展了多边外交。现在所有人都想成为中国人的朋友。 ——俄罗斯《专家》周刊 没有一个亚洲国家愿意拒绝中国的拥抱。——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图片展示】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截至2018年6月,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77个。学生活动3 学生通过材料及图片分析 成就: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2)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材料、图片等方式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落实家国情怀、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树立全球史观。教师活动5 行大道,利天下。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在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谋求合作、发展共赢 学完本节课,你认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活动5 学生讨论总结:综合国力、国际局势、国家利益等环节四 总结延伸 情感升华播放歌曲《一起向未来》。总结延伸:“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强大,才能自信,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同学们只有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才能“一起向未来”!聆听歌曲、感悟历史、联系现实、展望未来活动意图说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落实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表格整理——A1:基础构建 1、根据16、17课所学知识、补充完善“新中国外交大事一览表”相关内容。 新中国外交大事一览表 时间外交大事重要影响(一至两点)建国第一年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新时期)
二、单项选择——A2:巩固运用 2、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社论指出,这是联合国内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多年来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社论中的“结果”是指(  ) A. 中国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根据“1971年10月”、“联合国”等信息,所以正确答案是B 3、《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一书中写到:“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历史的大势所趋: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间的差异和隔膜终究不能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两个国家永久地分割开来。无论是各自发展的需要,还是参与国际事务的需要,两国早晚会在相互接触、彼此合作中寻求各自国家利益的最佳结合点,这已经在两国建交以来的历史和现实中得到了验证。”可见,“两国”应是(  ) A. 中国、美国 B. 美国、日本 C. 美国、英国 D. 中国、俄罗斯 〖解析〗根据材料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排除B、C;中国和俄罗斯(前苏联}建交是在建国初,不符合“冷战”阶段特征。所以正确答案是A。 4、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下列邮票反映出我国的外交( ) A.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 出现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 C. 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 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2016年”、“一带一路”等信息说明些题考察的是新时期中国特点(成就),正确答案是D。 5、下列图片说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 (  ) A.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重点加强与亚洲各国的经济合作 C.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拒绝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解析〗图片中四件事件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参与的外交大事,本题考察其作用,所以正确答案是C。 三、材料解析题——B: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1年,美国通讯社说,“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美国政府人士感到吃惊”,“感到悲伤”。对此,美国政府极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不仅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真空”,而且为联合国组织“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道路”,“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 ——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材料三 中国在联合国组织内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不懈努力。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美国“最惨重的失败”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3)结合材料三,用史实说明中国“作出了自己的不懈努力” 〖解析〗本题主要是文字史料类型。学生研读文字史料,抓住有效历史信息,结合特定的历史阶段背景,渗透时空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信息概括、归纳能力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 (1)反映的事件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2)历史意义: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世界格局,增加了联合国社会主义的力量有助于联合国宗旨在全世界的发挥;有利于联合国发挥在全世界的广泛代表性更好地行使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职责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比较好的国际环境,也为中国改善同欧美国家的外交关系创造了条件。(任答两点即可) (3)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医疗队援助医疗物资支援各国抗击疫情;2013年,倡导一带一路;2015年成立亚投行;2015年,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它符合题意答案也可) 三、综合探究题——C:拓展延伸 7、2021年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下面节选其部分内容: 习近平强调中美应该着力推动四个方面的优先事项:一是展现大国的担当,引领国际社会合作应对突出挑战。二是本着平等互利精神,推进各层级各领域交往,为中美关系注入更多正能量。三是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失控。四是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选自《人民网》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大国,应该怎样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历史思维是一种能力和素养,体现在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上。通过设计关注时政现实问题,联系历史与现实中美的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事件,总结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体现以史为鉴、以史明理的全球史观,助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答案〗 大国担当;平等互利;摒弃分歧;协调合作;互助共赢等。(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内容的教学期望是: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掌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大事等基础知识;通过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等方法提升学生阅读交流表达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但由于学生对中外历史知识纵横比较归纳能力和历史知识宽泛的局限,所以在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新时期中国大国外交的作用等延展性知识的理解中预期目标未完全达成。以后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重丰富历史知识面、开拓眼界等,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更好融合,更充分发挥学科的“史鉴”和“育人”功能。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