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戊戌变法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三册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单元第8课, 课题是戊戌变法。中国历史第三册属于中国近代史范畴内,讲述的是中国人民屈辱与奋斗的历史。本单元探究的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课时,讲述的是中国各阶层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所表现出的不同政治主张以及探索改变中国经济政治落后局面的一系列活动。戊戌 变法讲述的是地主阶级中激进的知识分子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改革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的一次变法活动,承接上课的洋务运动,开启下一刻的辛亥革命,具有重要的 历史地位和探究价值。变法前,康梁维新思想的宣传和鼓动,有力地推动了变法 运动的开展;掌握变法内容和对变法内容的理解能较好引领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理解。所以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理解维新思想和戊戌变法的内容。维新 变法不仅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而且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所以如何引领学生理解变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生分析
初二的学生在历史学习方式和习惯上都有了一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基础,掌握了历史学习的的基本方法。但对历史规律的归纳总结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对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的分析和感悟需要进一步训练和提升。
三、教学目标
根据初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认为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课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变法前 的国际国内环境的理解和认识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领;对变法内容的解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组织一些优秀学生进行课前探究,并将探究活 动现场及其内容通过视频、音频文件进行设计,。本节课主要是合作学习过程展示。为此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掌握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思想的发展情况;理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了解“公车上书”、强学会成立等事件的基本情况。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编演历史剧、小组座谈、学生辩论赛 ( http: / / www.21cnjy.com )、模仿QQ聊天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表演能力。在搜集、整理、展示“戊戌变法”的相关历史图片、文字史料中深入解读历史内涵并获取历史信息,培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戊戌变法积极、进步的时代特征,认同维新思想的历史价值。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创设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欲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为即将开启的课堂学习做一铺垫,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架构知识桥梁,引入本节课程内容。 二、微课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比较时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教学方式,简单实用。而且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了解戊戌变法前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比较直观深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图片更直观展示中华民族的面临的危机 三、从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也是历史考试重要表现形式。 “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难。”创设情境,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能更好培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四、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五、总结:本教学设计共应用了三种媒体技术:自主开发设计的运用录屏技术录制的微视频;多媒体视频;PPT课件等。较好的解决了课堂重点难点问题,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4分钟) 播放视频《谭嗣同慷慨就义》联想并提问:谭嗣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人其事? 总结:1894年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呕心沥血创建的北洋舰队灰飞烟灭。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又丧失了更多的主权。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嫌弃维新变法运动。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师夷长技不能制夷。谭嗣同是维新派代表,并为变法流血牺牲。 利用历史资料创设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为即将开启的课堂学习做一铺垫,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架构知识桥梁,引入本节课程内容。
第一板块 山雨欲来风满楼——变法背景(7分钟) 微课《戊戌变法的背景》 提出问题: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白板展示《时局图》提出问题:中华民族面临什么问题? 教师总结:戊戌变法的发生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必然性和可能性。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危机。中国何去何从,不同阶层提出不同的观点。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借鉴西方,宣传变法。我认为民族危机使戊戌变法的发生成为必然。 白板展示材料: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问题:上表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民办企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教师总结: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力量壮大 观看微课思考问题;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议论解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分析解答,师生对话,共同总结。 微课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比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尚的一种教学方式,简单实用。而且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了解戊戌变法前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比较直观深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图片更直观展示中华民族的面临的危机 分析表格,用数据说话,体现历史真实性,培养学生求真精神。
第二板块 创刊集会酿变法——变法准备(7分钟) 学生讲课:展示图片《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并解读他们的事迹。展示“万木草堂”《公车上书》图片,提问四幅图片之间的关系。 展示“强学会”演讲、《中外纪闻》图片,组织学生提问解答 提出问题:维新派通过什么方式宣传变法思想? 教师总结:公车上书揭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幕,此后在全国掀起宣传维新思想的高潮。这激起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派和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的不满,于是,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与守旧派、洋务派展开一场激烈的争辩。 探究小组同学展示他们对本专题讨论、研究结果,由小组长展示讲述 学生回答:1、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维新派通过什么方式宣传维新思想?其他学生竞争解答 从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也是历史考试重要表现形式。 “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难。”创设情境,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能更好培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第三板块 南海阔论推变法——变法过程(10分钟分钟) 媒体展示背景图片以及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辩论的观点、代表人物 提出问题:1、你会支持哪一派?为什么?这场辩论会给维新派带来了好处吗? 媒体展示背景图片《光绪帝》《故宫》《勤政殿》 提出问题:(1)康有为提出变法的理由是什么?主张怎么变? (2)康有为主张从哪些方面着手变法?具体条款有哪些? (3)光绪帝认为变法的阻力是什么?那一条触动地主阶级利益? 白板展示变法内容(表格) 学生辩论赛《问话》 学生表演历史课本剧《君臣论政》 学生编制表格,小组交流选出最佳的展示 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第四版块 血染刑场悟变法——变法影响(6分钟) 《一个变而不通的悲剧》 结合课件讲述变——不通——悲剧的演进过程。 提出问题:变法失败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并出示《少年中国说》 学生观看回答问题交流感悟 学生齐声朗诵 学会用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渲染气氛,升华课堂
知识检测(4分钟) 教师设计试题,通过PPT展示,组织学生抢答。 学生抢答 学以致用。通过PPT展示设计试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结(2分钟) 板书知识体系 学生交流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学会总结反思,整合学过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