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部编教材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梳理诗歌脉络。
2.思维发展与提升:结合作者经历与创作背景,通过反复诵读与对比阅读,体会诗歌复杂的感情。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诗歌用典、对比衬托、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理解作者在苦闷中借助写诗抒发苦闷的做法,学会更好地管理情绪,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知人论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fú)翁,黔安居士。北宋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人(修水县人)。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空气浓厚的书香家庭。
英宗治平三年,黄庭坚第二次参加省试,中了第一名。第二年,再到汴京参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lěi )、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开创了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他又能词,与秦观齐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
黄庭坚性格刚直,再加上受苏轼影响,仕途坎坷,屡遭贬谪。
显赫的家世
黄庭坚的远祖是西汉循吏丞相黄霸,他的十世祖黄翰是唐朝中期的进士,九世伯祖父黄保仁是大唐进士,八世祖黄荣为大唐副相右仆射,七世祖黄浩为晚唐进士,六世祖黄玘( qǐ)为晚唐举人,六世叔祖黄璞(pú)为南唐进士。五世祖黄赡(shàn)为南唐进士,历著作郎,知分宁县。四世伯祖黄元绩为南唐进士,是分宁黄氏自浙江金华迁居江西修水后的第一位黄氏进士。四世祖黄元吉为举人,藏书万卷;三世祖黄中理为大宋举人,在修水创办了芝台书院、樱桃书院,是当时驰名豫章的一位大教育家。祖父黄湜(shí)为大宋进士,黄湜十三兄弟,十人进士及第,时称十龙。父亲黄庶,为大宋进士,著名的诗人,康州太守。修水黄氏,诗书世家,书香越过十代,传至黄庭坚,以致鼎盛。
黄庭坚书法艺术
2010年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拍出4.368亿天价,每字价值超100万元,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迄今为止第二高价格纪录,全文600多字,长达8.24米,加上历代题跋,总长近15米,是黄庭坚现存最长的大字行楷。
背景介绍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黄庭坚因被任命为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而到达任所。这是他入仕以来首次担任地方官,处理公事十分认真。他亲见人民的种种疾苦,而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甚至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对这一切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
元丰五年(1082)秋天的一个傍晚,黄庭坚在处理公事之余,登上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边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的快阁,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写到《登快阁》这首著名的七律。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因而常被评论家们认作黄庭坚的代表作。
题目解说
①登,即点明诗人登临望远。
②快阁,在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
登快阁
活动一:先进行朗读,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和节奏,并用“/”划分朗读节奏,体会“诗中味”。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我办完了公事,登上快阁,在这晚晴的余辉里倚栏远眺。
《晋书·傅咸传》,杨济与傅咸书云,"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
这是认为一心想把官事办好的人是“痴”,
以“痴儿”自许,颇有自我嘲笑的意味。
表达诗人为官事所困以及了却官事之后的快意。
2.首联运用了什么典故?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叙事
首 联
1.请分析首联中“了却”的内涵。
“了却”写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轻快心情,含蓄表达诗人了对官场的厌烦。
我办完了公事,登上快阁,在这晚晴的余辉里倚栏远眺。
杜甫《缚鸡行》:“注目寒江倚山阁”
李商隐《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倚”字含有倚阁赏晚晴之意,营造虚实相兼的意境,表现诗人了却官事,登上快阁,尽览美景,逍遥自在的心情。写出了诗人游兴之浓和流连之久,为下文做铺垫。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2.首联运用了什么典故?
首 联
炼字:释字义/明手法 绘景象/摹情态 呈意境/品情感 读作用/赏效果
既包含对当前官场生活的厌倦,又含对自然美好景致的热爱,内心情感是闲适、愉悦的。
远望秋山无数,落叶飘零,天地更加辽远阔大。明月下澄澈的江水流过,月光显得更加空明。
1.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3.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落木、千山、天、澄江、月
简洁、辽阔、空旷、明净的特点
写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写景
颔 联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诗歌探究
2.颔联运用了哪些手法?
①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③柳宗元:“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明。”
用典
夸张:“千山”,极言山之多。
对比:“千山”对“一道”,极言眼前景色之开阔简练。
衬托:借落木、月影衬托天地的宽广、清明的美丽秋景。
表现作者襟怀的远大和心境的空明。
知音不在,我折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青睐清樽美酒,聊以解忧。
1.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抒情
颈 联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诗歌探究
1.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①运用典故,俞伯牙为知音摔琴绝弦,表达知音难觅的惆怅。
《吕氏春秋 本味》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晋书 阮籍传》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斜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正眼)”
②阮籍善为青白眼。作者借此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的情怀。
用典
(1)“横”的意思是把酒杯平端起来。
(2)写诗人只有见到美酒,才把酒杯端起来,眼中才有喜色。表现了诗人目光的顾盼流动。
(3)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心情。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2."横"字有何妙处?
抒情
借典抒情,表达了自己世无知音、孤独无聊的心情。
颈 联
我真想驾一叶扁舟,吹着悠扬的长笛,返回遥远的家乡,去过那悠闲的生活;我这个心愿啊,早跟白鸥订好盟约了。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言志
尾 联
1.尾联为什么用“白鸥”的意象?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诗歌探究
1.尾联为什么用“白鸥”的意象?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①运用典故。与白鸥结盟表示归隐之心已决,再无俗念牵挂。
《列子 黄帝》载:“海上之人有好沤(ōu)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故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知,则浅矣。’”
鸥鸟只与没有心机的人做伴。只有自称“痴儿”的黄庭坚才能与之为伴。
②弃官归隐
诗人因抱负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面对澄江秋月的无限美景,产生了弃官归隐之心,希望自己能坐上归船吹着长笛回到故乡,和白鸥相伴,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
理解诗意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
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的归宿。
首联:记叙,照应题目,记述登楼一事。
颔联:写景,描写登楼所见美景。
颈联:抒情,抒发登楼所生之感。
尾联:言志,弃官归隐,向往自由。
写作思路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登快阁 黄庭坚
文本解析
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
②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颔联描写了深秋空阔辽远的天空,澄澈的江水,皎洁的月,表明自己更欣赏自然风物的喜爱之情;
③对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苦闷惆怅和感慨:颈联巧用俞伯牙为知音摔琴绝弦的典故表达知音难觅的惆怅;
④归隐情怀:尾联“归船”“吾与白鸥盟”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
抒复杂之情感
文本解析
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
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五柳。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东篱。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3.三径。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4.渔樵。(绿蓑青笠)归隐后闲适自由的生活。 例:帝乡明日近,犹自梦渔樵。
5.渔竿。隐逸的代称。
6.鹭约鸥盟。指与鹭、鸥相约结盟。比喻隐居者的生活。
7.山林。 例: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拓展训练
04
1.下列对《临安春雨初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写出了这位长期宦海沉浮,命途坎坷的老人的悲叹,说出了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
B.颔联点出“诗眼”,写诗人听了一夜的春雨,并未入眠。那远远传来的如断如续的卖花声,带给他抚慰,写出了诗人此时内心的闲适与愉悦。
C.颈联写陆游客居京华,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在作书品茶中消磨时光。“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指品茶。
D.陆游的众多诗篇,大多为壮怀激烈的爱国忧民之作,而该诗没有豪唱,没有愤愤不平,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B
2.下面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
B.颔联写诗人看破人生世相后的闲适心情,卧居小楼静听春雨,想象杏花连夜开放,颇惬意。
C.颈联表面上写诗人闲居小楼写字品茶消磨时光,实际表明自己不能建功立业的焦虑郁闷。
D.尾联不仅道出了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恐为其所化的意思,所以要早回家。
B
理解性默写
1.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作者的希望,解脱的出路何在?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