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导入新课——感受我国“外交天团”的霸气回怼
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能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料自主归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能通过时间轴归纳新中国在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时空观念)
3.认识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坚决维护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政治追求,中共领导下的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是取得外交成就的根本保障。(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壹·困局——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1.近代中国的外交: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巴黎和约》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
屈辱、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观察图片,回顾中国近代史上的中国外交
壹·困局——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2.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49年,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壹·困局——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2.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
知识拓展:
建国初期,提出三大基本外交方针
1949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
1949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
“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各国无产阶级结成国际统一战线。
——是新中国执行独立自主原则的基本保证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使新中国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壹·困局——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3.建国初的外交成就(有利局势):
1949年10月2日
1949年12月
1950年2月
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并建交
毛泽东访问苏联
与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在一起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
周恩来在条约上签字
外交成就①:与苏联建交
壹·困局——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3.建国初的外交成就(有利局势):
1 1949.10.3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 1949.10.4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3 1949.10.5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4 1949.10.6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5 1949.10.6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6 1949.10.6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7 1949.10.7 波兰人民共和国
8 1949.10.16 蒙古人民共和国
9 1949.10.27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0 1949.11.23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1 1950.4.1 印度
12 1950.10.4 印度尼西亚
13 1950.4.13 瑞典
14 1950.5.9 丹麦
15 1950.5.11 缅甸
16 1950.6.8 瑞士
17 1950.9.14 阿尔本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
国家占多数
外交成就②:与17个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作用: 成功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
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壹·困局——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4.不利局势: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冷战局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
——保罗 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壹·困局——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5.外交再次陷入困局:
“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缅甸总理吴努
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中国要回到它的主要战略目标上来……就意味着对内稳定发展,对外寻求自己的国际地位。 ——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
我们应怎样破局?
贰·破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1953年7月,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这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引起中国周边国家的担忧与忌惮。
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印度总理尼赫鲁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
◇周恩来总理是如何消除他的顾虑的?
贰·破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提出过程:
(1)首次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我国同印度就西藏问题谈判
平等
互利
和平共处
互不干涉内政
互不
侵犯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贰·破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核心和基础
保证
目标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误区警示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提出过程:
贰·破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以下历史事件符合/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哪一项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
美军空袭叙利亚
美国对台军售
互不干涉内政
互不侵犯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
×
×
√
√
贰·破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时与缅甸总理吴努亲切握手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
(2)确定: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提出过程:
贰·破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意义:
虽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60年前发表的,但它仍适用于当今的国际社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认同,也被联合国所认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今天依然没有过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
②对世界: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①对中国: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叁·拓局——加强与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1.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至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注】印度支那:即法国殖民地在东南亚的一部分,其组成包括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
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的周恩来
材料:日内瓦会议周恩来的贡献是载入史册的。他多次打破僵局,把会议导向和平签署协议的彼岸。
——潘晓,孙彦《鞠躬尽瘁操国事 周恩来与新中国》
哇-好帅!
回到金边后,我的代表们向我称赞中国总理,他们被他迷住了。
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
日内瓦会议部分成果:
一、与会国保证尊重印度支那三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
二、结束在三国的敌对行动;
三、三国不得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也不允许任何外国在三国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这三项协议内容分别对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什么内容
体现“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体现“和平共处”
体现“互不干涉内政”
叁·拓局——加强与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2.万隆会议:
美国和蒋介石为了阻止中国代表团参加这次会议,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目的在于暗杀周恩来。1955年4月11日,克什米尔公主号执行包机任务,从印度经香港飞往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原定乘载中国代表团前往万隆参加万隆会议。在香港启德机场停留期间,被国民党特工买通的一名启德机场清洁工按照其要求将炸药安上飞机。飞机在接近印尼海岸时爆炸,机上除3名机员生还外,11名乘客及5名机组人员罹难。由于周恩来临时改变路线,所以此次刺杀行动失败。
会前:危机四伏——“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叁·拓局——加强与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2.万隆会议:
会中:矛盾重重——充满“火药味”的万隆会议
叁·拓局——加强与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2.万隆会议:
【问题探究】假如我们采取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可能导致会有什么后果?
纵容气焰
加深误解
陷入僵局
协议失败
叁·拓局——加强与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2.万隆会议:
叁·拓局——加强与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2.万隆会议: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讲话
叁·拓局——加强与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2.万隆会议:
“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是我们仍有共同的基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 ——周恩来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求同存异”方针?
平等、宽容、互相尊重、彼此理解
遭遇相同:
面临问题相同: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维护和平的愿望等。
异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同
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叁·拓局——加强与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2.万隆会议:
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
我一生搞外交工作,还没有遇到一个像周恩来这样杰出的外交家。
——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周恩来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
会后:打开外交新局面
—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
在周恩来26年的外交生涯中,到他逝世前,总共有10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其中还包括美国和日本。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外交思想至今仍在指导中国的外交工作。
课堂小结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状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万隆会议的背景
万隆会议的影响
万隆会议的经过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
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交
内容
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团结与合作
1955年,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加强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意义
周恩来:“求同存异”
随堂训练
1.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充满硝烟和艰辛,其根本原因是 ( )
A.新中国刚刚成立,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B.中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实力比较弱
C.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视 D.我国在国际上基本没有朋友
2.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周恩来的个人魅力 B. 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C. 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C
随堂训练
4、“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共产党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的目的……使人相信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主要原因( )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下列内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是( )
A.互不干涉内政 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C.平等互利 D.互相开放,不搞排外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