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谏逐客书》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谏逐客书》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8 10:3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谏逐客书
李 斯
新课导入
“谏”,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改正错误。
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文体,与“表”性质类似。
“客”,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谏逐客书”,即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
学习目标
1.走近作者,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
2.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3.精读全文,剖析写作特色
4.总结和归纳全文表达的思想内涵
5.合作探究,巩固提升
作者简介
李斯(?—前208年),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秦朝时期大臣、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李斯著述甚多,所作《谏逐客书》是古代散文名篇,李斯的传世书迹有《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会稽刻石》等,又著有《苍颉篇》七章。
作者简介
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称:“李斯之止逐客,并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论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作者生平经历
李斯早年跟随荀卿学习帝王之术,后入仕秦国,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一统天下,并遣谋士持金玉游说诸侯,离间六国君臣。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嬴政下令驱逐六国客,李斯时为客卿,也在被逐之列。李斯上书《谏逐客书》,秦王嬴政随即取消逐客令,李斯官复原职,后升为廷尉。秦统一六国后,李斯参与主持议定皇帝名号以及有关的礼仪制度。坚持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并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和度量衡制度,建议禁私学,焚诗书,制定相应法令。
秦始皇驾崩,李斯参与赵高、胡亥的阴谋,矫诏册立胡亥为帝。后赵高为独揽大权,诬陷李斯父子伙同陈胜、吴广勾结,最终李斯被迫认罪。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市集,并被夷灭三族。
创作背景
韩国派水工郑国前来游说秦王嬴政,倡言凿渠溉田,希望能够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
后来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而李斯也在被驱逐的名单中,因此他在被逐的路途上惶恐不安地写下了《谏逐客书》。秦王看完后,废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戎:古代中原人多称西方少数部族为戎。此指秦国西北部的西戎。
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晋灭虞被俘,后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媵人之一送往秦国。逃亡到宛,被楚人所执。
蹇叔:百里奚的好友,经百里奚推荐,秦穆公把他从宋国请来,委任为上大夫。
公孙支:“支”或作“枝”,字子桑,秦人,曾游晋,后返秦任大夫。
并:吞并。
殷盛:指百姓众多而且富裕。殷,多,众多。
原文翻译
臣听说官吏议论驱逐列国入秦的游说之士,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从前穆公访求贤士,西面从西戎得到了由余,东面从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得来了丕豹、公孙支。这五位人物,不出生在秦国,但穆公重用他们,兼并了二十个诸侯国,于是称霸西戎。孝公采用商鞅的法令,移风易俗,人民因此富裕丰盛,国家因此富足强盛,百姓乐于效力,诸侯亲近顺服,俘获楚魏军队,攻占土地千里,国家至今安定强盛。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三川之地:指黄河、雒水、伊水三川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
包:这里有并吞的意思。
六国之从:六国合纵的同盟。从,通“纵”。
施:蔓延,延续。
蚕食:比喻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渐吞食侵占。
向使:假使,倘若。
内:同“纳”,接纳。
原文翻译
惠王采用张仪计谋,攻克三川之地,西面兼并巴蜀,北面收受上郡,南面轻取汉中,统揽九夷之地,控制楚之鄢郢,东面占有成皋之险,割取肥美土地,六国联盟罢休,迫使西来侍奉秦国,功绩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掉穰侯,放逐华阳君,加强国家权力,杜绝权豪之门,蚕食诸候国家,使秦国成就帝王之业。这四位国君,都是依靠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四位国君拒绝客卿而不接纳,疏远贤士而不重用,这会使秦国没有富庶之实和强大之名了。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致:求得,收罗。
随和之宝:即所谓“随侯珠”和“和氏璧”。
纤离:骏马名。
翠凤之旗:用翠凤羽毛作为装饰的旗帜。
鼍:亦称扬子鳄,俗称猪婆龙,皮可蒙鼓。
说:通“悦”,喜悦,喜爱。
駃騠:骏马名。
外厩:宫外的马圈。
原文翻译
如今陛下得到了昆仑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这样的宝物,悬挂着夜间光如明月的宝珠,佩戴着太阿宝剑,骑着纤离骏马,立起用翠羽编成凤鸟形状所装饰的旗帜,架起用灵鼍皮蒙成的鼓。这些宝物,秦国不出产一样,而陛下却喜欢它,为什么呢?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用,那么夜光璧不能装饰朝廷;犀角、象牙做的器物不能成为赏玩嗜好之物;郑国、卫国的女子不能充斥后宫;骏马驴骡不会充满外马房;江南的金器锡器不会被使用,西蜀的丹青不会作为绘画的颜料。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充下陈:此泛指将财物、美女充实府库后宫。
宛珠之簪:缀绕珍珠的发簪。
傅:附着,镶嵌。
玑:不圆的珠子。此泛指珠子。
珥:耳饰。
随俗雅化:随合时俗而雅致不凡。
佳冶窈窕:妖冶美好的佳丽。
髀,大腿。
原文翻译
所以装饰后宫、充塞堂下、娱乐心情、好听好看的东西,一定要秦国出产的才可以,那么宛地珍珠装饰的头簪、附着珠玑的耳饰、东阿丝绸做成的衣服、织锦刺绣的饰品不会进献到您的面前;而化俗为雅、宁静美丽的赵国女子不会站在您的身边。那敲打着瓦器、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唱歌呼叫而悦耳的,才是真正的秦国音乐。《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这类乐曲,都是别国的音乐。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郑:指郑国故地的音乐。
卫:指卫国故地的音乐。
昭:歌颂虞舜的舞乐。
虞:按《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引南化本、枫山本、三条本等作“护”,当为歌颂商汤的舞乐。
跨:驾驭。
制:制服。
原文翻译
现在抛弃了敲击瓦器而接受《郑》《卫》之音,屏退弹筝而求取《韶虞》,这样做是为什么呢?为了舒适称心于眼前,适合观赏罢了。如今选取人才则不然,不问可用不可用,不论是非曲直,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去,是客卿的一律驱逐。这样看来,所重视的是美色、音乐、珍珠、玉器,而所轻视的是人民。这不是用来据有天下、控制诸侯的策略。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择:舍弃,抛弃。
却:推却,拒绝。
黔首:泛指百姓。无爵平民不能服冠,只能以黑巾裹头,故称黔首。
业:从业,从事,侍奉。
藉:借。
赍:赠送,送给。
雠:通“仇”,仇敌。
原文翻译
臣听说地域辽阔粮食就多,国家广大人口就多,军队强大士兵就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形成了它的高大;河海不挑拣细流,所以成就了它的深广;帝王不拒绝众多的百姓,所以能使他的功德昭著。因此,地域不论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他乡,一年四季充实美好,鬼神降恩赐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现在却抛弃百姓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去为诸侯成就功业,让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向西而来,裹足不前进入秦国,这就是所谓“借给敌人武器,送给盗贼粮食”。
东西不是秦国出产的,可珍贵之物很多;贤士不是秦国出生的,而愿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人民而对仇敌有益,使自己内部空虚而外部又跟诸侯结怨,要想国家没有危险,那是不可能的。
全文结构
第1段以史实为据,举例说明客卿对秦国的贡献,彰显“逐客”之过。
第2段以秦王之所好来类比,反复陈说,直击“逐客”之过。
第3段承接上一段最后一层,对比分析“用客治国”和“逐客资敌"两种策略,从正反两方面驳“逐客”之策。
第4段归结全文,进一步论证“逐客”危及国家安全。
合作探究
秦王读到李斯之篇奏疏后,力排众议,收回逐客之命。你觉得是哪些原因打动了秦王,请简要概括。
①事实胜于雄辩。列举缪公、孝公、惠王、昭王用客而国强的史实,令秦王无可置疑。②运用对比加强论证力度,如用客能使国变强,逐客会“内虚外怨”,后果很严重。③运用类比增强说理力度,如用物不拘于其原产地,用人却“非秦者去”,不符合用物之理。
合作探究
这篇文章中哪些地方运用了铺陈的手法?
文章中对秦国历史上四位国君用客成功的史实的陈述,以及秦王重用异国之物的陈述都运用了铺陈的手法。
合作探究
《谏逐客书》的论证极具特色,请结合全文分析其论证的思路和逻辑,并说明这样的论证的好处。
作者采用穆公等四位国君以客致强的典型事例论证了中心论点,同时又大量列举秦王宫的色乐珠玉为事实论据点明秦王“重物轻人”的错误行为,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紧扣秦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合作探究
请结合文本赏析《谏逐客书》是如何做到气势奔放、文采斐然的。
作者善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有的态度和不可取的态度。如文中写道:“夫击瓮叩缶……适观而已矣。”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任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的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人。
主题思想
该文不仅体现了李斯的文学才华,也展示了其高超的辩术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李斯通过引用历史事实、列举物品的例子以及紧扣秦王的心理和目标,成功地劝谏了秦王,体现了公文的高针对性和说服力。
写作特色
善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可取的态度。
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推理严密,逻辑性强,论据充分有力。文章采用极力铺陈的手法,大量列举事实作依据,产生了事实胜于雄辩、论据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
巩固练习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针对秦王驱逐客卿的政令发表意见,意在劝说秦王嬴政收回成命。
B.李斯历数秦国过去因用客而变强的史实,切中了秦王一统天下的雄心。
C.本文立意高,能站在“跨海内、制诸侯”的高度看待逐客的利弊得失。
D.文章情理并重,既缠绵悱恻,又气势雄浑,颇有战国策士的论辩之风。
D
巩固练习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认为,从前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和秦昭王四位君主都依靠客卿,使秦国富裕强大。以此看来,客卿并没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
B.文章指出,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用,那么不是秦国出产的器物也不能用,甚至连江南的金锡、西蜀的丹青也不能用了。
c.李斯对秦王辞退一切宾客、把兵器和粮食给予寇盗,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进入秦国、最终与诸侯国建立怨仇的做法很不理解。
D.李斯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道理劝说秦王,希望他不要赶走客卿,而加多敌国的力量。
C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