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名篇名句默写(原卷版+解析版)-【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地区专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5 名篇名句默写(原卷版+解析版)-【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地区专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9 10:22:2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5 名篇名句默写(新高考专用)
(所选地区:湖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安徽)
开考时间 考区 教考衔接角度 真题复现角度(近三年新高考及全国卷)
2024.1.19 湖南岳阳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屈原列传》司马迁
《过秦论》贾谊《六国论》苏洵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2021新高考I卷 (山东考查题目):《过秦论》贾谊2020新高考Ⅱ卷:《六国论》苏洵
2024.2.20 山东临沂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登快阁》黄庭坚《燕歌行》高适 /
2024.2.27 江苏宿迁 《过秦论》贾谊《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2021新高考I卷 (山东考查题目):《过秦论》贾谊
2024.3.2 安徽合肥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燕歌行》高适 2021新高考Ⅱ卷:《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2022新高考Ⅱ卷(辽宁、海南考查题目):《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2024.3.3 福建龙岩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琵琶行》白居易《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2020全国新课标Ⅲ卷:《观刈麦》白居易2020全国新课标I卷:《琵琶行》白居易2021全国乙卷:《琵琶行》白居易2022全国乙卷:《琵琶行》白居易2023全国乙卷:《琵琶行》白居易
2024.3.3 广东汕头 《师说》韩愈《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4.3.4 山东滨州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琵琶行》白居易《长亭送别》王实甫 2020全国新课标Ⅲ卷:《观刈麦》白居易2020全国新课标I卷:《琵琶行》白居易2021全国乙卷:《琵琶行》白居易2022全国乙卷:《琵琶行》白居易2023全国乙卷:《琵琶行》白居易
2024.3.5 山东济宁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2023全国新课标Ⅱ卷:《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2021新高考Ⅱ卷:《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2020全国新课标Ⅱ 卷::《醉翁亭记》欧阳修
2024.3.5 山东淄博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蜀道难》李白 2023全国甲卷:《行路难》李白2022新高考I卷(山东、江苏考查题目):《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024.3.5 山东菏泽 《屈原列传》司马迁《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2023全国甲卷:《行路难》李白2022新高考I卷(山东、江苏考查题目):《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024.3.6 安徽江南十校 《屈原列传》司马迁《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4届·湖南岳阳·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写景抒情类作品中,“江”与“月”是一对常见的意象。《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通过“ , ”两句,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营造出一个清明澄澈的纯净世界。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通过“ , ”两句,以大小、远近两组反义词强调了《离骚》的言简意深,含蓄隽永。
(3)六国为秦所灭,秦历二世而亡,这一段历史历来深受关注。探讨六国、秦朝灭亡的诗文很多,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 ”;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的破灭,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根本原因在于“ ”。
【答案】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弊在赂秦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纤、皎、迩、弊、赂。
(2024届·山东临沂·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用树木与泉水作喻写出了君主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修德控欲的后果。
(2)学美术的小明完成了一幅长天辽阔、江水空明、秋叶满山的国画,感于其意境之美,老师用黄庭坚《登快阁》中的“ , ”在作品留白处欣然题上诗句。
(3)借古伤今在古代诗歌中比较常见,高适《燕歌行》中“ , ”两句借思念古代体恤士卒的良将来感叹唐代士兵征战之苦。
【答案】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伐”“茂”“源”“澄”“犹忆”。
(2024届·江苏宿迁·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过秦论》中的“ , ”可以看出陈涉与六国的兵器差别巨大,说明装备好坏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2)苏轼游赤壁时“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的心境,同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 , ”两句相近。
(3)设问是古诗文中常用的手法,以此来强化重点,引人思考,如“ ? ”。
【答案】 锄櫌棘矜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櫌”“矜”“铦”“戟”“铩”“舷”“遗”“唯”“座”等。
(2024届·安徽合肥·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自己的心灵已被形体役使,接着用“ , ”两句宽慰自己及时调整还来得及。
(2)高适《燕歌行》中“ , ”两句,通过直接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的思念,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3)“卷”字因其往往体现出力量感,所以常被古诗文用来描写江河,以显浪涛磅礴之势,比如“ , ”。
【答案】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谏、蓟、涛、堑、辕。
(2024届·福建龙岩·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中“ , ”两句与《离骚》中“虽九死其犹未悔”一句表达了同样的意志和决心。
(2)集句联是从古诗文中选句组成对联,既要原文不变,又要浑成出新。以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 ”为上联,可与杜甫的“心迹喜双清”形成宽对;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为上联,再集王勃的“闲云潭影日悠悠”为下联,堪称佳联。
(3)古诗词中常用乐器借代音乐,达到以简代繁、以实代虚的效果,比如 , 。
【答案】 虽万被戮 岂有悔哉 表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 枫叶荻花秋瑟瑟 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戮”“哉”“澄”“澈”“荻”“浔”“琵”“琶”。
(2024届·广东汕头·统考一模)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周书》中有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座谈时,也曾提到,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韩愈在《师说》中,批驳童子们的老师只用“经师”的机械做法在授课,对应的句子是 , 。
(2)《屈原列传》中称赞《离骚》“言浅意深”的两句是“ , ”。
(3)电影《长安三万里》以高适的视角讲述他与李白长达几十年的友情。在唐宋的诗坛中,赞颂友情的诗句比比皆是,比如:“ , 。”
【答案】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授”“读”“指”“迩”“涯”。
(2024届·山东滨州·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用形象的比喻强调百姓对国家的重要性,体现了儒家“民为贵”的思想。
(2)枫叶意象在古诗文中常与离人的愁情紧密相连,如白居易《琵琶行》中“ ”一句渲染出离别时的伤感,王实甫《长亭送别》中“ ”一句则让秋景与离人的悲情融为一体。
(3)小刚在观看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时,被诗人李白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位诗人的诗句“ , ”,感叹他的自信与洒脱。
【答案】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枫叶荻花秋瑟瑟 晓来谁染霜林醉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覆”“慎”“荻”“瑟”“材”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2024届·山东济宁·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曾以“有怀投笔”写自己的从军豪情,《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刘克庄同样以“ , ”两句号召爱国志士共赴国难。
(2)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身边的一些人和事,究其原因,或由小积大,或沉溺而不能自拔,《五代史伶官传序》中“ , ”两句就是对此类教训的总结。
(3)月明之夜,面对一水波光,小明思绪万千,不禁吟起唐宋诗词中有关“水月共融”的诗句“ , ”。
【答案】 快投笔 莫题柱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素月分辉,明河共影/波心荡,冷月无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题”“智”“清”“惨”“浸”“澄”“荡”。
(2024届·山东淄博·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 ”,向唐太宗进言要赏罚公正,不能被情绪左右。
(2)“挡住太阳神的山巅,排空曲折迂回的川”,这两句歌词化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 , ”。
(3)列锦是古诗词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它最大的特点是排除动词,叠用意象,以景传情。唐宋诗词中的“ , ”,两句都运用了此手法。
【答案】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谬、滥、洲、渡、茅、幕等。
(2024届·山东菏泽·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从文辞和举例两个角度高度概括了《离骚》的艺术特色,这两句是“ , ”。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描写了诗人迷恋山景不觉天色已晚的情景,充满了奇幻色彩。
(3)“桂”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夜静春山空,人闲桂花落”,又如“ , ”。
【答案】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指、迩、暝、斜、栖。
(2024届·安徽·校联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发“怨”之声的缘由是:“ , , ?”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朗照开满鲜花的树林,恰似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尽显月夜花林之美的句子是:“ ”。
(3)高三以来,学习一直很努力的小刚总是在模考中失利,作为好朋友的你想借用古人诗句来安慰鼓励他,你会想到:“ , 。”
【答案】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 月照花林皆似霰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谤”“霰”“沧”“畔”等。
(2020年新高考I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 ,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而北望故都,又“ ”,视线常被遮断。
【答案】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勇、知方、眉、却、间、可怜。
(2020年新高考Ⅱ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 ”和“ ”两句。
(2)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
(3)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 , ”,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答案】
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袍、坼、乾坤、侯。
(2020年全国新课标卷Ⅱ)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 , ”;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
【答案】
以为轮 使之然也
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 ”“卒”等,注意“而”字不要丢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022年新高考I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 ”和“ ”。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
【答案】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示例二: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驽,瑟。
(2022年新高考Ⅱ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72篇版,适用于辽宁、海南】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2)杜甫《蜀相》中“ ? ”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
(3)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 ”。
【答案】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暧、墟、祠、锦、薄、纱。
(2022年全国甲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 , ”,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2)杜甫《登高》中“ , ”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答案】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本题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宴”“晏”“萧萧”“戈”等。
(2023年全国乙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2)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致与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3)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 , 。”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
【答案】
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拨”“敛”“纵”“凌”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2023年全国甲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 ”;过了几个月后,则“ ”。
(2)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 ”,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
(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 ”。
【答案】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庭”“箸”“拔”“茫”“砌”等。
附录:高考语文三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年份及试卷 考查篇目 考查句子
2023全国新课标I卷 《报任安书》司马迁《李凭箜篌引》李贺 (1)草创未就(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2)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弦)动紫皇(3)示例一: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示例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示例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示例四:功盖三分国 名成(高)八阵图
2023全国新课标Ⅱ卷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2)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3)示例一: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示例二: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示例三: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示例四: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2023全国甲卷 《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编订《行路难》李白 (1)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2)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3)示例一: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示例二: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示例三: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示例四:正怜香雪披千片忽讶残霞覆一丛
2023全国乙卷 《琵琶行》白居易《赤壁赋》苏轼 (1)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2)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3)示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示例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示例三: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示例四: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2新高考I卷(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北考查题目) 《荀子·劝学》荀子《诗经·周南·关雎》 (1)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2)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3)示例一: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示例二: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2022新高考I卷(山东、江苏考查题目) 《拟行路难》鲍照《短歌行》曹操《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2)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3)示例一: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示例二: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2022新高考Ⅱ卷(辽宁、海南考查题目)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蜀相》杜甫 (1)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2)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3)示例一: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示例二: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示例三:游观须知此地佳 纷纷人物敌京华 示例四:江亭夜语 喜见京华新样舞
2022新高考Ⅱ卷(重庆考查题目) 《短歌行》曹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2)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3)示例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示例二: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示例三: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2022全国甲卷 《诗经·卫风·氓》《登高》杜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2022全国乙卷 《琵琶行》白居易《锦瑟》李商隐《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1)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2)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021新高考I卷(广东、河北、湖南、湖北、福建考查题目) 《庄子·逍遥游》庄子《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编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宿舂粮 三月聚粮(2)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3)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2021新高考I卷 (山东考查题目) 《过秦论》贾谊《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山居秋瞑》王维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2)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3)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 《屈原列传》司马迁《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短歌行》曹操 (1)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2)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3)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2021新高考Ⅱ卷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伶官传序》欧阳修《登高》杜甫 (1)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2)其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021全国甲卷 《左传》左丘明《庄子·逍遥游》庄子《三峡》郦道元 (1)(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2021全国乙卷 《琵琶行》白居易《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岳阳楼记》范仲淹 (1)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3)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2020全国新课标I卷 《离骚》屈原《琵琶行》白居易《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1)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2)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3)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2020全国新课标Ⅱ 卷 《荀子·劝学》荀子《醉翁亭记》欧阳修《赤壁赋》苏轼 (1)鞣以为轮 鞣使之然也(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3)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2020全国新课标Ⅲ卷 《论语·述而》《观刈麦》白居易《阿房宫赋》杜牧 (1)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2)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3)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
2020新高考I卷 《论语·先进》《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3)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2020新高考Ⅱ卷 《诗经·秦风·无衣》《登岳阳楼》杜甫《六国论》苏洵 (1)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3)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5 名篇名句默写(新高考专用)
(所选地区:湖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安徽)
开考时间 考区 教考衔接角度 真题复现角度(近三年新高考及全国卷)
2024.1.19 湖南岳阳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屈原列传》司马迁
《过秦论》贾谊《六国论》苏洵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2021新高考I卷 (山东考查题目):《过秦论》贾谊2020新高考Ⅱ卷:《六国论》苏洵
2024.2.20 山东临沂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登快阁》黄庭坚《燕歌行》高适 /
2024.2.27 江苏宿迁 《过秦论》贾谊《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2021新高考I卷 (山东考查题目):《过秦论》贾谊
2024.3.2 安徽合肥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燕歌行》高适 2021新高考Ⅱ卷:《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2022新高考Ⅱ卷(辽宁、海南考查题目):《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2024.3.3 福建龙岩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琵琶行》白居易《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2020全国新课标Ⅲ卷:《观刈麦》白居易2020全国新课标I卷:《琵琶行》白居易2021全国乙卷:《琵琶行》白居易2022全国乙卷:《琵琶行》白居易2023全国乙卷:《琵琶行》白居易
2024.3.3 广东汕头 《师说》韩愈《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4.3.4 山东滨州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琵琶行》白居易《长亭送别》王实甫 2020全国新课标Ⅲ卷:《观刈麦》白居易2020全国新课标I卷:《琵琶行》白居易2021全国乙卷:《琵琶行》白居易2022全国乙卷:《琵琶行》白居易2023全国乙卷:《琵琶行》白居易
2024.3.5 山东济宁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2023全国新课标Ⅱ卷:《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2021新高考Ⅱ卷:《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2020全国新课标Ⅱ 卷::《醉翁亭记》欧阳修
2024.3.5 山东淄博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蜀道难》李白 2023全国甲卷:《行路难》李白2022新高考I卷(山东、江苏考查题目):《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024.3.5 山东菏泽 《屈原列传》司马迁《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2023全国甲卷:《行路难》李白2022新高考I卷(山东、江苏考查题目):《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024.3.6 安徽江南十校 《屈原列传》司马迁《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4届·湖南岳阳·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写景抒情类作品中,“江”与“月”是一对常见的意象。《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通过“ , ”两句,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营造出一个清明澄澈的纯净世界。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通过“ , ”两句,以大小、远近两组反义词强调了《离骚》的言简意深,含蓄隽永。
(3)六国为秦所灭,秦历二世而亡,这一段历史历来深受关注。探讨六国、秦朝灭亡的诗文很多,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 ”;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的破灭,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根本原因在于“ ”。
(2024届·山东临沂·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用树木与泉水作喻写出了君主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修德控欲的后果。
(2)学美术的小明完成了一幅长天辽阔、江水空明、秋叶满山的国画,感于其意境之美,老师用黄庭坚《登快阁》中的“ , ”在作品留白处欣然题上诗句。
(3)借古伤今在古代诗歌中比较常见,高适《燕歌行》中“ , ”两句借思念古代体恤士卒的良将来感叹唐代士兵征战之苦。
(2024届·江苏宿迁·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过秦论》中的“ , ”可以看出陈涉与六国的兵器差别巨大,说明装备好坏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2)苏轼游赤壁时“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的心境,同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 , ”两句相近。
(3)设问是古诗文中常用的手法,以此来强化重点,引人思考,如“ ? ”。
(2024届·安徽合肥·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自己的心灵已被形体役使,接着用“ , ”两句宽慰自己及时调整还来得及。
(2)高适《燕歌行》中“ , ”两句,通过直接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的思念,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3)“卷”字因其往往体现出力量感,所以常被古诗文用来描写江河,以显浪涛磅礴之势,比如“ , ”。
(2024届·福建龙岩·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中“ , ”两句与《离骚》中“虽九死其犹未悔”一句表达了同样的意志和决心。
(2)集句联是从古诗文中选句组成对联,既要原文不变,又要浑成出新。以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 ”为上联,可与杜甫的“心迹喜双清”形成宽对;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为上联,再集王勃的“闲云潭影日悠悠”为下联,堪称佳联。
(3)古诗词中常用乐器借代音乐,达到以简代繁、以实代虚的效果,比如 , 。
(2024届·广东汕头·统考一模)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周书》中有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座谈时,也曾提到,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韩愈在《师说》中,批驳童子们的老师只用“经师”的机械做法在授课,对应的句子是 , 。
(2)《屈原列传》中称赞《离骚》“言浅意深”的两句是“ , ”。
(3)电影《长安三万里》以高适的视角讲述他与李白长达几十年的友情。在唐宋的诗坛中,赞颂友情的诗句比比皆是,比如:“ , 。”
(2024届·山东滨州·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用形象的比喻强调百姓对国家的重要性,体现了儒家“民为贵”的思想。
(2)枫叶意象在古诗文中常与离人的愁情紧密相连,如白居易《琵琶行》中“ ”一句渲染出离别时的伤感,王实甫《长亭送别》中“ ”一句则让秋景与离人的悲情融为一体。
(3)小刚在观看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时,被诗人李白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位诗人的诗句“ , ”,感叹他的自信与洒脱。
(2024届·山东济宁·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曾以“有怀投笔”写自己的从军豪情,《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刘克庄同样以“ , ”两句号召爱国志士共赴国难。
(2)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身边的一些人和事,究其原因,或由小积大,或沉溺而不能自拔,《五代史伶官传序》中“ , ”两句就是对此类教训的总结。
(3)月明之夜,面对一水波光,小明思绪万千,不禁吟起唐宋诗词中有关“水月共融”的诗句“ , ”。
(2024届·山东淄博·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 ”,向唐太宗进言要赏罚公正,不能被情绪左右。
(2)“挡住太阳神的山巅,排空曲折迂回的川”,这两句歌词化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 , ”。
(3)列锦是古诗词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它最大的特点是排除动词,叠用意象,以景传情。唐宋诗词中的“ , ”,两句都运用了此手法。
(2024届·山东菏泽·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从文辞和举例两个角度高度概括了《离骚》的艺术特色,这两句是“ , ”。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描写了诗人迷恋山景不觉天色已晚的情景,充满了奇幻色彩。
(3)“桂”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夜静春山空,人闲桂花落”,又如“ , ”。
(2024届·安徽·校联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发“怨”之声的缘由是:“ , , ?”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朗照开满鲜花的树林,恰似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尽显月夜花林之美的句子是:“ ”。
(3)高三以来,学习一直很努力的小刚总是在模考中失利,作为好朋友的你想借用古人诗句来安慰鼓励他,你会想到:“ , 。”
(2020年新高考I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 ,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而北望故都,又“ ”,视线常被遮断。
(2020年新高考Ⅱ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 ”和“ ”两句。
(2)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
(3)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 , ”,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2020年全国新课标卷Ⅱ)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 , ”;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
(2022年新高考I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 ”和“ ”。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
(2022年新高考Ⅱ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72篇版,适用于辽宁、海南】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2)杜甫《蜀相》中“ ? ”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
(3)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 ”。
(2022年全国甲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 , ”,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2)杜甫《登高》中“ , ”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2023年全国乙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2)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致与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3)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 , 。”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
(2023年全国甲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 ”;过了几个月后,则“ ”。
(2)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 ”,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
(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 ”。
附录:高考语文三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年份及试卷 考查篇目 考查句子
2023全国新课标I卷 《报任安书》司马迁《李凭箜篌引》李贺 (1)草创未就(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2)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弦)动紫皇(3)示例一: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示例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示例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示例四:功盖三分国 名成(高)八阵图
2023全国新课标Ⅱ卷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2)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3)示例一: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示例二: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示例三: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示例四: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2023全国甲卷 《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编订《行路难》李白 (1)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2)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3)示例一: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示例二: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示例三: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示例四:正怜香雪披千片忽讶残霞覆一丛
2023全国乙卷 《琵琶行》白居易《赤壁赋》苏轼 (1)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2)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3)示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示例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示例三: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示例四: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2新高考I卷(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北考查题目) 《荀子·劝学》荀子《诗经·周南·关雎》 (1)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2)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3)示例一: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示例二: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2022新高考I卷(山东、江苏考查题目) 《拟行路难》鲍照《短歌行》曹操《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2)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3)示例一: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示例二: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2022新高考Ⅱ卷(辽宁、海南考查题目)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蜀相》杜甫 (1)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2)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3)示例一: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示例二: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示例三:游观须知此地佳 纷纷人物敌京华 示例四:江亭夜语 喜见京华新样舞
2022新高考Ⅱ卷(重庆考查题目) 《短歌行》曹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2)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3)示例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示例二: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示例三: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2022全国甲卷 《诗经·卫风·氓》《登高》杜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2022全国乙卷 《琵琶行》白居易《锦瑟》李商隐《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1)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2)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021新高考I卷(广东、河北、湖南、湖北、福建考查题目) 《庄子·逍遥游》庄子《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编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宿舂粮 三月聚粮(2)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3)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2021新高考I卷 (山东考查题目) 《过秦论》贾谊《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山居秋瞑》王维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2)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3)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 《屈原列传》司马迁《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短歌行》曹操 (1)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2)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3)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2021新高考Ⅱ卷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伶官传序》欧阳修《登高》杜甫 (1)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2)其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021全国甲卷 《左传》左丘明《庄子·逍遥游》庄子《三峡》郦道元 (1)(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2021全国乙卷 《琵琶行》白居易《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岳阳楼记》范仲淹 (1)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3)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2020全国新课标I卷 《离骚》屈原《琵琶行》白居易《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1)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2)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3)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2020全国新课标Ⅱ 卷 《荀子·劝学》荀子《醉翁亭记》欧阳修《赤壁赋》苏轼 (1)鞣以为轮 鞣使之然也(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3)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2020全国新课标Ⅲ卷 《论语·述而》《观刈麦》白居易《阿房宫赋》杜牧 (1)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2)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3)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
2020新高考I卷 《论语·先进》《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3)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2020新高考Ⅱ卷 《诗经·秦风·无衣》《登岳阳楼》杜甫《六国论》苏洵 (1)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3)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