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5 名篇名句默写(新高考专用)
(所选地区:广东、福建、山东、江苏、山西、浙江、辽宁)
开考时间 考区 教考衔接角度 真题复现角度(近三年新高考及全国卷)
2024.2.13 广东梅州 《屈原列传》司马迁
《燕歌行》高适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4.3.13 广东省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4.3.18 福建省 《李凭箜篌引》李贺《锦瑟》李商隐《石钟山记》苏轼 /
2024.3.23 山东济南 《燕歌行》高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2024.3.25 江苏盐城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石钟山记》苏轼 《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2新高考I卷(山东、江苏考查题目):《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4.3.26 山东枣庄 《过秦论》 贾谊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2021新高考I卷 (山东考查题目):《过秦论》贾谊
2024.3.28 山西太原 《屈原列传》司马迁 《登岳阳楼》杜甫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2020新高考Ⅱ卷:《登岳阳楼》杜甫
2024.4.08 河北保定 《老子》四章 /
2024.4.08 浙江杭州十校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六国论》苏洵 2021新高考Ⅱ卷:《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2020新高考Ⅱ卷:《六国论》苏洵
2024.4.11 辽宁大连 《静女》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
2024.4.18 海南海口 《客至》杜甫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
(2024届·广东梅州·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称赞屈原的文章“ , ”,这与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中所批评的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文风恰恰相反。
(2)高适在《燕歌行》中,写战士们与敌人死斗,鲜血染红了白刃,赞扬了战士们“ ”的高尚情操;面对战士们沙场征战之苦,诗人不由发出了“ ”的感慨。
(3)纸是人们记录信息和传情达意的载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古典诗词中,不乏纸的身影,如“ , ”。
【答案】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死节从来岂顾勋 至今犹忆李将军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指、迩、勋、矮、闲。
(2024届·广东·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用“ ”收束了对金陵秋景的描写;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 ”收束了对赤壁美景的描写。
(2)《屈原列传》中,“ , ”两句揭示了《离骚》言浅意深、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3)在学校举办的“中国古典诗词游艺会”上,小刚来到“品意象,吟诗句”专区,取下写有“松”字的意象牌,脱口吟出两句:“ , 。”
【答案】 画图难足 江山如画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明月夜,短松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指、迩、盈、冈。
(2024届·福建·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玉”是一个美好的词语,可以用来形容清脆悦耳的音乐效果,如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可以用来表现温润而美好的感情,如李商隐《锦瑟》中的“ ”。
(2)古人治学,注重质疑和求实。陆游主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反对“ , ”的做法。
(3)古代文人对秋天的月亮情有独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你最喜欢的两句是:“ , 。”
【答案】 昆山玉碎凤凰叫 蓝田日暖玉生烟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素月分辉,明河共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凤凰、臆、徘徊。
(2024届·山东济南·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人写时事,常托之于汉代。杜甫《兵车行》中有“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的句子,高适《燕歌行》中也有“ , ”的诗句。
(2)与孔子的其他弟子不同,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将自己的社会理想描述成一幅与冠者、童子一起“ , ”,吟咏而归的春游图景。
(3)小说课上,老师告诉同学们,“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作手法其实在古代诗歌中也有应用,小刚随即吟出了王维诗歌中“ , ”的句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答案】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浴乎沂 风乎舞雩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尘”“沂”“雩”“劲”“渭”等。
(2024届·江苏盐城·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描写了山路崎岖曲折,诗人沉醉其中,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2)“微”字有丰富的内涵,有时形容轻微、微小,如《石钟山记》中“ ”;有时形容语言含蓄精妙,如《屈原列传》中“ ”;有时表示否定的意思,如《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
(3)习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致辞中说“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古代诗歌中不乏借黄河或长江抒发豪情的句子,如“ , 。”
【答案】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微风鼓浪(微波入焉) 其辞微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的能力。
易错字词:倚、暝、焉、滚、逝、淘。
(2024届·山东枣庄·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谈到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文化上用“ ”来愚化百姓,军事上以“ ”的方式铸成十二个金人,来削弱天下的百姓。
(2)苏轼《赤壁赋》有“扣舷而歌之”之语,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则是用“ , ”两句写敲击船沿,以啸抒发豪情。
(3)赵甲凝视着茫茫星空,想起古人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运行而选取的众多星宿,他不禁朗诵起高中古诗文中和星宿相关的“ , ”两句。
【答案】 焚百家之言 销锋镝 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焚、销、镝、啸、扪、胁、膺、翼、轸、衡庐。
(2024届·山西太原·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以“ , ”两句评价屈原的文章言近意远,引类譬喻含义深刻。
(2)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杜甫《登岳阳楼》中的“ , ”都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垠的磅礴气势。
(3)古诗中常用鸥鸟表现物我相谐的景象,如“ , ”。
【答案】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指”“迩”“坼”“乾”“鸥”“盟”。
(2024届·河北保定·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造口抒写对山河失地无法收复的忠愤,暗含希望国家统一、金瓯无缺的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
(2)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稍低于去年实际增长率,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老子》四章中“ , ”两句,也表达了类似的道理。
(3)现代文阅读Ⅰ中提到“玉器走进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逐步塑造起中华民族的气质涵养与精神品格”,这在古诗词中有诸多表现,很多古诗词或直接描写玉、玉器,或以玉来形容事物、表情达意,如“ , ”。
【答案】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怜”“跨”“馔”“雕”“鼎”“铛”“砾”“鉴”“捣”“砧”“箸”。
(2024届·浙江杭州十校联考·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的“ , ”两句描绘树木和泉水,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叠词的运用使句子充满了韵律感。
(2)苏洵在《六国论》中解释了齐、赵两国灭亡的原因,他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 ,而对于赵国灭亡”,他感叹道:“ 。”
(3)杏花象征意味浓郁,它代表春意盎然,象征生机勃勃,还寓意幸福。比如唐宋诗句“ , ”。
【答案】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涓、嬴、恻、翦。
(2024届·辽宁大连·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一诗构思巧妙,诗人通过细摹男子等待时的焦急不安来侧面描写女子调皮有趣的两句是:“ , 。”
(2)《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用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两句话,与《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一样,都表达了人民的重要性。
(3)学校“春雨社”征文活动,雨雁想要从神话传说中汲取创作灵感,请你给她提供几句这样的古代诗句,如:“ , 。”
【答案】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搔、踟蹰、覆、慎、炼、摧、钩、沧。
(2024届·海南海口·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客至》中,“ , ”两句表现了乡村淳朴的邻里关系。
(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 , ”启示我们要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来教育学生,不能忽略其天性。
(3)在全校爱国主义教育大会上,杨校长用“ , ”这句古诗文名句教育同学们要常怀悲悯之情,心忧天下苍生。
【答案】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篱”“致”“尔”“戎”“厦”“庇”等。
(2020年新高考I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 ,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而北望故都,又“ ”,视线常被遮断。
【答案】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勇、知方、眉、却、间、可怜。
(2020年新高考Ⅱ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 ”和“ ”两句。
(2)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
(3)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 , ”,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答案】
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袍、坼、乾坤、侯。
(2020年全国新课标卷Ⅱ)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 , ”;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
【答案】
以为轮 使之然也
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 ”“卒”等,注意“而”字不要丢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022年新高考I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 ”和“ ”。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
【答案】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示例二: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驽,瑟。
(2022年新高考Ⅱ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72篇版,适用于辽宁、海南】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2)杜甫《蜀相》中“ ? ”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
(3)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 ”。
【答案】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暧、墟、祠、锦、薄、纱。
(2022年全国甲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 , ”,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2)杜甫《登高》中“ , ”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答案】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本题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宴”“晏”“萧萧”“戈”等。
(2023年全国乙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2)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致与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3)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 , 。”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
【答案】
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拨”“敛”“纵”“凌”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2023年全国甲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 ”;过了几个月后,则“ ”。
(2)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 ”,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
(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 ”。
【答案】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庭”“箸”“拔”“茫”“砌”等。
附录:高考语文三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年份及试卷 考查篇目 考查句子
2023全国新课标I卷 《报任安书》司马迁《李凭箜篌引》李贺 (1)草创未就(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2)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弦)动紫皇(3)示例一: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示例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示例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示例四:功盖三分国 名成(高)八阵图
2023全国新课标Ⅱ卷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2)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3)示例一: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示例二: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示例三: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示例四: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2023全国甲卷 《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编订《行路难》李白 (1)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2)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3)示例一: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示例二: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示例三: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示例四:正怜香雪披千片忽讶残霞覆一丛
2023全国乙卷 《琵琶行》白居易《赤壁赋》苏轼 (1)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2)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3)示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示例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示例三: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示例四: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2新高考I卷(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北考查题目) 《荀子·劝学》荀子《诗经·周南·关雎》 (1)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2)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3)示例一: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示例二: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2022新高考I卷(山东、江苏考查题目) 《拟行路难》鲍照《短歌行》曹操《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2)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3)示例一: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示例二: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2022新高考Ⅱ卷(辽宁、海南考查题目)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蜀相》杜甫 (1)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2)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3)示例一: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示例二: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示例三:游观须知此地佳 纷纷人物敌京华 示例四:江亭夜语 喜见京华新样舞
2022新高考Ⅱ卷(重庆考查题目) 《短歌行》曹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2)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3)示例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示例二: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示例三: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2022全国甲卷 《诗经·卫风·氓》《登高》杜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2022全国乙卷 《琵琶行》白居易《锦瑟》李商隐《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1)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2)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021新高考I卷(广东、河北、湖南、湖北、福建考查题目) 《庄子·逍遥游》庄子《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编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宿舂粮 三月聚粮(2)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3)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2021新高考I卷 (山东考查题目) 《过秦论》贾谊《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山居秋瞑》王维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2)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3)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 《屈原列传》司马迁《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短歌行》曹操 (1)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2)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3)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2021新高考Ⅱ卷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伶官传序》欧阳修《登高》杜甫 (1)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2)其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021全国甲卷 《左传》左丘明《庄子·逍遥游》庄子《三峡》郦道元 (1)(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2021全国乙卷 《琵琶行》白居易《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岳阳楼记》范仲淹 (1)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3)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2020全国新课标I卷 《离骚》屈原《琵琶行》白居易《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1)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2)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3)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2020全国新课标Ⅱ 卷 《荀子·劝学》荀子《醉翁亭记》欧阳修《赤壁赋》苏轼 (1)鞣以为轮 鞣使之然也(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3)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2020全国新课标Ⅲ卷 《论语·述而》《观刈麦》白居易《阿房宫赋》杜牧 (1)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2)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3)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
2020新高考I卷 《论语·先进》《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3)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2020新高考Ⅱ卷 《诗经·秦风·无衣》《登岳阳楼》杜甫《六国论》苏洵 (1)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3)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5 名篇名句默写(新高考专用)
(所选地区:广东、福建、山东、江苏、山西、浙江、辽宁)
开考时间 考区 教考衔接角度 真题复现角度(近三年新高考及全国卷)
2024.2.13 广东梅州 《屈原列传》司马迁
《燕歌行》高适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4.3.13 广东省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4.3.18 福建省 《李凭箜篌引》李贺《锦瑟》李商隐《石钟山记》苏轼 /
2024.3.23 山东济南 《燕歌行》高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2024.3.25 江苏盐城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石钟山记》苏轼 《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2新高考I卷(山东、江苏考查题目):《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
2024.3.26 山东枣庄 《过秦论》 贾谊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2021新高考I卷 (山东考查题目):《过秦论》贾谊
2024.3.28 山西太原 《屈原列传》司马迁 《登岳阳楼》杜甫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屈原列传》司马迁2020新高考Ⅱ卷:《登岳阳楼》杜甫
2024.4.08 河北保定 《老子》四章 /
2024.4.08 浙江杭州十校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六国论》苏洵 2021新高考Ⅱ卷:《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2020新高考Ⅱ卷:《六国论》苏洵
2024.4.11 辽宁大连 《静女》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
2024.4.18 海南海口 《客至》杜甫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
(2024届·广东梅州·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称赞屈原的文章“ , ”,这与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中所批评的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文风恰恰相反。
(2)高适在《燕歌行》中,写战士们与敌人死斗,鲜血染红了白刃,赞扬了战士们“ ”的高尚情操;面对战士们沙场征战之苦,诗人不由发出了“ ”的感慨。
(3)纸是人们记录信息和传情达意的载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古典诗词中,不乏纸的身影,如“ , ”。
(2024届·广东·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用“ ”收束了对金陵秋景的描写;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 ”收束了对赤壁美景的描写。
(2)《屈原列传》中,“ , ”两句揭示了《离骚》言浅意深、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3)在学校举办的“中国古典诗词游艺会”上,小刚来到“品意象,吟诗句”专区,取下写有“松”字的意象牌,脱口吟出两句:“ , 。”
(2024届·福建·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玉”是一个美好的词语,可以用来形容清脆悦耳的音乐效果,如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可以用来表现温润而美好的感情,如李商隐《锦瑟》中的“ ”。
(2)古人治学,注重质疑和求实。陆游主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反对“ , ”的做法。
(3)古代文人对秋天的月亮情有独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你最喜欢的两句是:“ , 。”
(2024届·山东济南·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人写时事,常托之于汉代。杜甫《兵车行》中有“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的句子,高适《燕歌行》中也有“ , ”的诗句。
(2)与孔子的其他弟子不同,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将自己的社会理想描述成一幅与冠者、童子一起“ , ”,吟咏而归的春游图景。
(3)小说课上,老师告诉同学们,“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作手法其实在古代诗歌中也有应用,小刚随即吟出了王维诗歌中“ , ”的句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2024届·江苏盐城·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描写了山路崎岖曲折,诗人沉醉其中,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2)“微”字有丰富的内涵,有时形容轻微、微小,如《石钟山记》中“ ”;有时形容语言含蓄精妙,如《屈原列传》中“ ”;有时表示否定的意思,如《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
(3)习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致辞中说“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古代诗歌中不乏借黄河或长江抒发豪情的句子,如“ , 。”
(2024届·山东枣庄·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谈到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文化上用“ ”来愚化百姓,军事上以“ ”的方式铸成十二个金人,来削弱天下的百姓。
(2)苏轼《赤壁赋》有“扣舷而歌之”之语,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则是用“ , ”两句写敲击船沿,以啸抒发豪情。
(3)赵甲凝视着茫茫星空,想起古人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运行而选取的众多星宿,他不禁朗诵起高中古诗文中和星宿相关的“ , ”两句。
(2024届·山西太原·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以“ , ”两句评价屈原的文章言近意远,引类譬喻含义深刻。
(2)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杜甫《登岳阳楼》中的“ , ”都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垠的磅礴气势。
(3)古诗中常用鸥鸟表现物我相谐的景象,如“ , ”。
(2024届·河北保定·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造口抒写对山河失地无法收复的忠愤,暗含希望国家统一、金瓯无缺的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
(2)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稍低于去年实际增长率,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老子》四章中“ , ”两句,也表达了类似的道理。
(3)现代文阅读Ⅰ中提到“玉器走进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逐步塑造起中华民族的气质涵养与精神品格”,这在古诗词中有诸多表现,很多古诗词或直接描写玉、玉器,或以玉来形容事物、表情达意,如“ , ”。
(2024届·浙江杭州十校联考·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的“ , ”两句描绘树木和泉水,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叠词的运用使句子充满了韵律感。
(2)苏洵在《六国论》中解释了齐、赵两国灭亡的原因,他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 ,而对于赵国灭亡”,他感叹道:“ 。”
(3)杏花象征意味浓郁,它代表春意盎然,象征生机勃勃,还寓意幸福。比如唐宋诗句“ , ”。
(2024届·辽宁大连·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一诗构思巧妙,诗人通过细摹男子等待时的焦急不安来侧面描写女子调皮有趣的两句是:“ , 。”
(2)《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用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两句话,与《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一样,都表达了人民的重要性。
(3)学校“春雨社”征文活动,雨雁想要从神话传说中汲取创作灵感,请你给她提供几句这样的古代诗句,如:“ , 。”
(2024届·海南海口·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客至》中,“ , ”两句表现了乡村淳朴的邻里关系。
(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 , ”启示我们要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来教育学生,不能忽略其天性。
(3)在全校爱国主义教育大会上,杨校长用“ , ”这句古诗文名句教育同学们要常怀悲悯之情,心忧天下苍生。
(2020年新高考I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 ,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而北望故都,又“ ”,视线常被遮断。
(2020年新高考Ⅱ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 ”和“ ”两句。
(2)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
(3)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 , ”,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2020年全国新课标卷Ⅱ)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 , ”;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
(2022年新高考I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 ”和“ ”。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
(2022年新高考Ⅱ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72篇版,适用于辽宁、海南】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2)杜甫《蜀相》中“ ? ”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
(3)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 ”。
(2022年全国甲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 , ”,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2)杜甫《登高》中“ , ”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2023年全国乙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2)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致与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3)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 , 。”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
(2023年全国甲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 ”;过了几个月后,则“ ”。
(2)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 ”,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
(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 ”。
附录:高考语文三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年份及试卷 考查篇目 考查句子
2023全国新课标I卷 《报任安书》司马迁《李凭箜篌引》李贺 (1)草创未就(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2)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弦)动紫皇(3)示例一: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示例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示例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示例四:功盖三分国 名成(高)八阵图
2023全国新课标Ⅱ卷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2)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3)示例一: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示例二: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示例三: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示例四: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2023全国甲卷 《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编订《行路难》李白 (1)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2)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3)示例一: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示例二: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示例三: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示例四:正怜香雪披千片忽讶残霞覆一丛
2023全国乙卷 《琵琶行》白居易《赤壁赋》苏轼 (1)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2)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3)示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示例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示例三: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示例四: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2新高考I卷(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北考查题目) 《荀子·劝学》荀子《诗经·周南·关雎》 (1)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2)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3)示例一: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示例二: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2022新高考I卷(山东、江苏考查题目) 《拟行路难》鲍照《短歌行》曹操《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2)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3)示例一: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示例二: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2022新高考Ⅱ卷(辽宁、海南考查题目)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蜀相》杜甫 (1)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2)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3)示例一: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示例二: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示例三:游观须知此地佳 纷纷人物敌京华 示例四:江亭夜语 喜见京华新样舞
2022新高考Ⅱ卷(重庆考查题目) 《短歌行》曹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2)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3)示例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示例二: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示例三: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2022全国甲卷 《诗经·卫风·氓》《登高》杜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2022全国乙卷 《琵琶行》白居易《锦瑟》李商隐《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1)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2)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021新高考I卷(广东、河北、湖南、湖北、福建考查题目) 《庄子·逍遥游》庄子《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编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宿舂粮 三月聚粮(2)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3)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2021新高考I卷 (山东考查题目) 《过秦论》贾谊《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山居秋瞑》王维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2)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3)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2021新高考I卷 (江苏考查题目) 《屈原列传》司马迁《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短歌行》曹操 (1)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2)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3)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2021新高考Ⅱ卷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伶官传序》欧阳修《登高》杜甫 (1)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2)其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021全国甲卷 《左传》左丘明《庄子·逍遥游》庄子《三峡》郦道元 (1)(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2021全国乙卷 《琵琶行》白居易《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岳阳楼记》范仲淹 (1)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3)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2020全国新课标I卷 《离骚》屈原《琵琶行》白居易《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1)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2)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3)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2020全国新课标Ⅱ 卷 《荀子·劝学》荀子《醉翁亭记》欧阳修《赤壁赋》苏轼 (1)鞣以为轮 鞣使之然也(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3)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2020全国新课标Ⅲ卷 《论语·述而》《观刈麦》白居易《阿房宫赋》杜牧 (1)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2)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3)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
2020新高考I卷 《论语·先进》《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3)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2020新高考Ⅱ卷 《诗经·秦风·无衣》《登岳阳楼》杜甫《六国论》苏洵 (1)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3)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