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特点,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2.学习并掌握作者观察和描述火烧云变化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深入解析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并学习如何生动地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提升对自然景观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火烧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快速复习第一课时内容,引出本节课重点。
二、深入探究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1.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段落,找出描述火烧云颜色的词句。
(1)看视频跟读第3自然段,圈画表示颜色的词语。
(2)学生交流,讨论明确。
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2.讨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如何通过色彩描绘出火烧云的壮丽。
3.引导学生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多。
(1)出示课后练习。
这些词语被分成了三列,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2)组织学生交流。
预设1:第一列的词语都是ABB式叠词。“红彤彤”是很红很红,“金灿灿”是金光耀眼,感觉这些颜色又浓又明亮。
预设2:“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这两种颜色是由不同的颜色糅合在一起的。
预设3:第二列的词语是用某种典型的事物来形容颜色:“葡萄灰”,像葡萄一样的灰;“茄子紫”,像茄子一样的紫。读着这些词语,我马上就能想象到这些颜色是什么样的。
4.观看火烧云的图片和视频,加深学生对颜色的直观感受。
5.指导学生读好第三自然段,尝试背诵。
三、分析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1.阅读4—6自然段,思考形状变化又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画出关键词。
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快)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
2.你们知道吗?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真是精彩,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一句?(自由读)
3.很好,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
请大家快速读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写在一起的方法。
4.课文是怎样写出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呢?现在我来提问,同学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咱们一起读书。
师: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板书:出现
师:它是什么样子?板书:样子
它是怎样变化的?(板书:变化)
它又是怎样消失的?(板书:消失)教师引读5-6自然段
归纳写作顺序。
(1)组织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云的形状变化写清楚的?
(2)小组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4)课件出示火烧云形状变化的顺序:出现→样子→变化→消失。
6.过渡:火烧云还有可能会变成什么?(动物、静物、植物、人类等)请你学着作者的写法,把你的想象写出来。
7.展示写话
四、学习作者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1.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来描述火烧云的。
(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说说作者都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表现了火烧云的千变万化。
(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来表现火烧云美丽奇幻的特点。如霞光的“红”,颜色的“多”,变化的“快”,形状的“多样”,真实生动。
运用合理的想象。在描写云时,作者展开想象,把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结合起来,写得生动、形象。
2.学习并运用作者的观察和描述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还学习了如何生动地描述自然现象。希望大家能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下课!
2.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并尝试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