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4.2地球的自转同步练习(优生加练)
一、单选题
1.如图为杭州某研学小组某日20时开始,用固定天文望远镜连续较长时间拍摄后合成的北极星附近星星视运动轨迹图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星星绕北极星逆时针转动 B.星星绕北极星自南向北转
C.大树位于观测者的正北方向 D.大树位于观测者的东南方向
2.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菏泽市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B.漠河冬季漫长,海南岛长夏无冬
C.济南市各学校冬季下午放学时间比夏季早
D.北京市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先看到日出
3.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4.当北京时间是正午12:00时,下列哪幅图代表此时悉尼(东十区)时间 ( )
A. B.C. D.
二、填空题
5.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 时,我国东西跨经度为62°,则最东边与最西边两地时间约相差 。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因时区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 ,从理论上讲,这种时刻共有 个。
三、实验探究题
6.小科为“观察太阳方位变化”,按如下步骤开展活动:
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再用硬纸做一个“十”字方向标;
②在地球仪上找到丽水的大致位置,用双面胶将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
③按由西向东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方位。请回答:
(1)步骤②中,固定的方向标方向应与地球仪上的 一致;
(2)若你站在“十”字方向标中心位置处观察,图中所示的太阳方位在 ;
(3)晨昏圈具有的特征有 。(填字母)
A.是一个半圆 B.与太阳光线垂直 C.平分整个地球
7.小勇同学在做“地球自转实验”时(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②用硬纸板做一个十字方向标;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并使方向标的方向与经线、纬线一致;④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⑤观察并记录。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2)假如小勇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勇看到的太阳所处的方位是 。
(3)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 (填字母序号)。
8.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学习“地球的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阅读演示实验示意图,帮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演示实验]
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1)模拟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的字母 所在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是 时针。
(2)观察这一演示实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3)图中的E、F两点中,正处在白天的是 ,处在黑夜的是 ,说明两点时间不一样,其中时间早的是 。
9.南极地区是科学家的天然实验室。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长城站的地理坐标大致为: 。
(3)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 方向。
(4)每年都有大批科学家赴南极地区考察。当我国处于 (填“春”“夏”“秋”或“冬”)季时,是考察该地最理想的时期。
(5)科学家发现该地区有冰层变薄的现象,原因是 。
10.据图回答:
(1)图中右半侧属于 (填“昼”或“夜”)半球。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某地,则B处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个国家
A.日本 B.英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2)图中A、B、C、D四地中,处于晨昏圈上的是 ,处于深夜的是 。正处于昏线的是 ,那是因为 。
四、解答题
11.带着移居火星生活,实现人类真正走出地球的梦想,“天问号”火星探测器于2021 年5月15日成功在火星着陆。中国成为第3个触摸这颗红色星球的国家!
(1)“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担任发射任务。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是因为地球自转方向为 ,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已经具有了一个向东的速度,从而节省推进剂。
(2)本次探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 ,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
(3)假如能成功移居火星,我们会比在地球上跳得更高,树木会长得更高,原因是火星的质量比地球小,其重力加速度g'比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即g(10牛/千克)也小的缘故。若质量为240千克的“祝融号”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为902.4牛,则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g'大小为多少
12.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13.读图,回答问题:
(1)晨昏线是一条 的分界线。
(2)图1中,晨线是 ,昏线是 ;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图2中晨线是 ,昏线是 。
(3)图2的A、B、C、D四地中,处在白昼的是 ,处在黑夜的是 ,处在晨线上的是 ,处在昏线上的是 。
(4)地球上由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主要有:① ;② 。
(5)简述昼夜交替周期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何影响。
14.“地球在纬度相同的地方,东边总是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请说明理由。
15.你认为太阳系中的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如:火星、土星、木星,及地球的卫星月亮是否也有昼夜交替现象 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则北极星附近的恒星相对于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在地球北半球地表看星空,则北极星附近恒星视运动方向呈逆时针。
【解答】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则北极星附近的恒星相对于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在地球北半球地表看星空,则北极星附近恒星视运动方向呈逆时针。望远镜对着北极星,则面对的应该是正北方向,所以大树应该在观测者的东北方向。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A
2.【答案】D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如A,昼夜长短的变化,如C,选项ABC都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不符合题意.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北京市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先看到日出,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属于基础题.
3.【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解答】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产生了差异。相对而言,位置偏东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早。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方时。需要学生明确“东早西晚”的含义。
4.【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理解“东加西减”,推算区时.已知西侧时区的区时,求东侧时区的区时,要用加法,即“东加”;已知东侧时区的区时,求西侧时区的区时,要用减法,即“西减”。
【解答】东八区与东十区相差2个时区,也就是相差2个小时,由于东边的时刻早于西边的时刻,因此当北京时间是正午12:00时,悉尼(东十区)时间为14:00。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地方;4时;区时;24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国际上规定,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而且东边的时区早1小时。
【解答】全球共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为(15)度,地球自转1个时区需要1小时,且转过15度。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地方时。我国东西跨越经度为62°,则两地时间约相差4小时。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及时的办法,因时区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区时,理论上讲,这种时刻共有24个。
故答案为:地方;4时;区时;24
6.【答案】(1)经线、纬线
(2)南方
(3)B;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1.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线。经纬线相互垂直。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经线是一条条长度相等的弧线,连接南北两极。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
2.晨昏线即晨昏圈,是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春秋二分,全球昼夜等长;冬夏二至,它同经线交角最大,全球昼夜长短差值最大,由于大气折光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它实际上比大圈略小。
【解答】(1)步骤②中,固定的方向标方向应与地球仪上的经线、纬线一致;
(2)丽水市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在北纬27°25′~28°57′之间。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站在中心位置处观察,图中所示的太阳方位在南方。
(3)根据晨昏圈的特点,晨昏圈具有的特征有与太阳光线垂直、平分整个地球。
故选BC。
7.【答案】(1)自西向东
(2)正西
(3)B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由南极俯视,呈顺时针方向,由北极俯视,呈逆时针方向;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即一天;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解答】(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太阳光来向代表太阳方位。在C位置时,太阳光从正西方射来,说明太阳方位在正西方。
(3)丙图中,B点位于夜半球, A、B、C都处于昼半球。所以只有B处于深夜。
8.【答案】(1)B;自西向东;逆
(2)昼夜交替
(3)F;E;F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产生了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间差异。
此题通过地球仪与光源演示了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绕地轴旋转,自转一周约是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解答】(1)模拟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的字母B所在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如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
(2)观察这一演示实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
(3)图中的E、F两点中,正处在白天的是F,处在黑夜的是E,说明两点时间不一样,其中时间早的是F。
9.【答案】(1)顺时针
(2)60°W,60°S
(3)正北
(4)冬
(5)全球气候变暖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解答】(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故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2)读图可得,长城站的地理坐标是60°W,60°S。
(3)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
(4)每年都有大批科学家赴南极地区考察。当我国处于冬季时,是考察该地最理想的时期,此时南极地区处于夏季,有极昼现象。
(5)科学家发现该地区有冰层变薄的现象,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10.【答案】(1)昼;D
(2)A、C;B;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A点即将进入黑夜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 24小时。地球不 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线是太阳升起的地 方,昏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解答】
1.由图可知,右边被照亮,左边不能照亮,所以右边是昼半球。D点是中国,那么在地球的背面是美国。
2.图中晨昏圈是AC,其中OA是昏线,按照地球自转方向,此处太阳落下的地方。OC是晨线,按照地球自转方向,此处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图中B为深夜中,D为中午12时。
故答案为:1.昼;D; 2.A、C;B;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A点即将进入黑夜。
11.【答案】(1)自西向东自转
(2)水
(3)解:因为G=mg,所以
答: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3.76N/kg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重力的大小;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2)“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重要任务之一探究火星上是否有水。
(3)根据G=mg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是因为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已经具有了一个向东的速度,从而节省推进剂。
(2)本次探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
12.【答案】解:南极地区顺时针,北极地区逆时针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解答】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故答案为: 南极地区顺时针,北极地区逆时针
13.【答案】(1)昼半球和夜半球
(2)ABC;ADC;NC;NA
(3)D;B;C;A
(4)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5)解:昼夜交替周期不长,这使得地面白昼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解答】(1)、 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2)、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图一中ABC处于晨线上,ADC处于昏线上;图二中从北极上空观察,逆时针旋转,NC线处于晨线,NA线处于昏线;
(3)、 图二中C点在晨线上,早晨6点,A点处于昏线,傍晚18点,D点处于正午12点,B点处于夜半球午夜零点;
(4)、由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主要有:1、昼夜交替2、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5)、 昼夜交替 周期不长,这使得地面白昼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故答案为:(1)、昼半球和夜半球; (2)、ABC;ADC;NC;NA; (3)、D;B;C;A;(4)、1、昼夜交替 2、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5)、昼夜交替周期不长,这使得地面白昼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14.【答案】对。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的早。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的早。
【解答】
如上图:AOB是晨线,按照地球的自转方向,下一刻,AOB就会处于昼半球。在地球仪上,上面是北,下为南,左为西,右为东。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此刻比如早上6点,AOB可以看到日出,而ACB是看不见的。随着地球的自转,再过2小时ACB才能看见日出,此时AOB处的时间已经是8点了。所以,地球在纬度相同的地方O和C两地,东边O地总是比西边C地先看到日出。
故答案为:对。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的早。
15.【答案】也有昼夜交替现象。第一,它们本身都不发光,也不透明,只有面向太阳这半个球面才被照亮,是白天;另半个球面照不到太阳,是黑夜。第二,它们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都在自转,虽然自转周期不相同,但总会形成昼夜交替现象,只是白天、黑夜的时间和地球上不一致罢了。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解答】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如:火星、土星、木星,及地球的卫星月亮等它们本身都不发光,也不透明,只有面向太阳这半个球面才被照亮,是白天;另半个球面照不到太阳,是黑夜。第二,它们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都在自转,虽然自转周期不相同,但总会形成昼夜交替现象,只是白天、黑夜的时间和地球上不一致罢了。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79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16.0(20.3%)
主观题(占比) 63.0(79.7%)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5(33.3%)
主观题(占比) 10(66.7%)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1(6.7%) 8.0(10.1%)
解答题 5(33.3%) 38.0(48.1%)
实验探究题 5(33.3%) 25.0(31.6%)
单选题 4(26.7%) 8.0(10.1%)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66.7%)
2 困难 (33.3%)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地球自转 77.0(97.5%) 2,3,4,5,6,7,8,9,10,11,12,13,14,15
2 重力的大小 7.0(8.9%) 11
3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47.0(59.5%) 1,3,6,8,10,12,13,14
4 昼夜交替 37.0(46.8%) 4,7,9,10,12,13
5 重力及其方向 7.0(8.9%) 1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