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下4.3地球的绕日运动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七下4.3地球的绕日运动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09 15:2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4.3地球的绕日运动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开幕,这一天地球所处的位置恰好在图中丙处,这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杆影的长短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杭州,一年中同一地点、同一旗杆,正午杆影最短的这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古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其中记载着许多与地理相关的知识。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中,和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四时田园杂兴(其一)》范成大)
B.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白居易)
C.黑夜山魈语,黄昏海燕归(《题海盐南馆》张祜)
D.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陶渊明)
4.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于北京时间11月20日22:40开启,这一天北半球的光照特点大致符合(  )
A. B. C. D.
5.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型图,其中地球上正午杆影的长短变化与图中的哪一种运动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各种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
B.学校操场上的旗杆每天正午影子的长短都不同
C.夏至这一天,金华白昼最长
D.金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
7.如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此日(  )
A.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南回归线上昼夜等长
C.杭州昼长夜短 D.杭州处于冬季
8.如图是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①②③④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9.今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众生的地球”。如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这一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这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
A.甲一乙之间 B.乙一丙之间 C.丙一丁之间 D.丁一甲之间
11.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  )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12.当地球运动至如图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春分日
二、填空题
13.2022 年11月29日(农历十一月初六) ,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当天月球的大概位置处于图中的   (填数字),我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14.日晷(如图)用于显示时间,被人类沿用了数千年之久。日晷由铜制的“晷针”和石制的“圆盘”晷面组成,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状态,这样就能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针与地轴平行,晷针上端正好指向北极星。
(1)从右图分析可知,日晷是根据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时,“晷针”影子逐渐变化的   来显示时间的。
(2)研究发现,只有当太阳光与晷面平行那天,日晷显示的时间才准确。所以各地的日晷,一年中只有春分、   (填农历节气名称)两天才显示准确的时间。
15.如图是12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请回答:
(1)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值   节气。
(2)此时,A,B,C,D四地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   。
(3)南浔在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
16.请仔细观察图甲和乙,据图回答:
(1)在甲图上绘出地球公转到图乙②位置时的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当地球公转到④时,A,B,C和D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
17.如图,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③→④→①→②绕着太阳公转。
(1)地球公转产生了   现象(选填“昼夜交替”或“四季更替”)。
(2)你正在考试的今天,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选填“①”、“②”、“③”或“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3月21日春分日,6月22日为夏至日,9月23左右为秋分日,12月22日为冬至日。
【解答】 2023年9月23日为秋分日,故处于图丙位置。
故答案为:C
2.【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地球上一年中正午杆影长短的变化情况是由地球的公转引起的。
【解答】 一年中同一地点、同一旗杆,正午杆影最短 为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故为夏至日。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带来的昼夜交替和公转带来的四季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答】其中ACD选项描述的都是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所引起的;B属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引起的。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会造成地球在一年中出现四季的变化,当直射点在赤道时为春分或秋分,当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北京时间11月20日此时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昼短夜长。
【解答】A.北半球昼大于夜,不符合;
BD.昼夜等长,不符合;
C.昼小于夜,符合。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正午杆影长短的变化由地球的公转决定,当直射点移动时杆影长短发生变化。
【解答】A.月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的公转;
D.小天体的公转。
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运动可以包含自转和公转两个状态,自转形成了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公转则形成昼夜变化、四季变化以及太阳高度角变化。
【解答】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属于地球自转形成的,正确;
B、 学校操场上的旗杆每天正午影子的长短都不同属于地球公转形成的,错误;
C、 夏至这一天,金华白昼最长属于地球公转形成的,错误;
D、 金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属于地球公转形成的,错误;
故答案为:A。
7.【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太阳直射是按照地球的四季变化来说的,由于太阳的自转的移动地球上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和影响。所以我们通常说太阳直射是四季变化的主要原因。
【解答】A、由图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故A错误;
B、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南半球昼短夜长;故B错误;
C、杭州处于北半球,太阳直射时昼长夜短;故C正确;
D、杭州处于太阳直射范围内,是夏季;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答案】B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最短。
【解答】A、① 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昼变长夜变短,所以A不符合题意;
B 、 ②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最短,所以B正确;
C、 ③ 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昼变短夜变长所以,C不符合题意;
D、 ④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昼夜等长,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9.【答案】A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以及对应的日期和节气。
北半球的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的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北半球的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据图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
【解答】
4月22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即图中的①段,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故选A。
10.【答案】B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解答】甲是春分(3月21日前后),乙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丙是秋分(9月23日前后),丁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所以7月1日地球在乙丙之间;
故答案为:B。
11.【答案】A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冬至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A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图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做地轴的垂线,即赤道,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冬至日,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春分日和秋分日。
【解答】甲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
故选:A
13.【答案】4;昼短夜长
【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农历十一月初六此时月相为上弦月,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解答】十一月初六此时月相为上弦月,故为位置4; 2022 年11月29日 ,此时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故昼短夜长。
14.【答案】(1)方向
(2)秋分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地球公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1)一天中影子长短和方位的变化是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2)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会引起四季的交替;
【解答】(1)利用影子变化的方向来显示时间,一般杆影方向为西北-正北-东北;
(2) 太阳光与暑面平行那天 ,即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时,故只有春分和秋分才能准确显示时间。
15.【答案】(1)冬至
(2)ABCD
(3)昼短夜长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时,直射点的改变,导致地球节气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答】(1)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取到的太阳辐射能最少,即北半球最冷,所以这时北半球是冬至节气;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变短,且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短,所以图中四地白昼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ABCD;
(3)中国地处北半球,所以南浔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1)冬至;(2)ABCD;(3)昼短夜长。
16.【答案】(1)如图
(2)B
【知识点】昼夜交替;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1)乙图中①为春分日,②为夏至日,③秋分日,④冬至日。
(2)北半球冬至日北极圈以内是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
【解答】(1)由于地球公转到图乙②位置时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此时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因此绘图如下:
(2)当地球公转到④时,为冬至日,北半球冬至日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因此A,B,C和D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B。
故答案为:(1) (2)B
17.【答案】(1)四季更替
(2)④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1)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
(2)你正在考试的今天,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④夏至日6月22日,此时图中④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
故答案为:(1)四季更替(2)④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41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24.0(58.5%)
主观题(占比) 17.0(41.5%)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2(70.6%)
主观题(占比) 5(29.4%)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5(29.4%) 17.0(41.5%)
单选题 12(70.6%) 24.0(58.5%)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容易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地球自转 2.0(4.9%) 6
2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18.0(43.9%) 1,2,4,8,11,12,13,14
3 地球公转 19.0(46.3%) 1,2,3,4,7,13,14,15
4 昼夜长短变化 12.0(29.3%) 3,5,8,16
5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9.0(22.0%) 5,6,7,15
6 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13.0(31.7%) 9,10,13,15,17
7 昼夜交替 8.0(19.5%) 6,16
8 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2.0(4.9%) 1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