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省优质课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27张ppt含视频+教案共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河南省优质课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27张ppt含视频+教案共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1-17 20:16:09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刘爱娜
河南省实验中学
罗伯特·波义耳
(英,1627—1691 )
1673年,波义耳将金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两个小时后,打开进行称重,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足迹之一
实验活动
药品及装置
Na2CO3粉末、稀盐酸
实验活动
药品及装置
现象及结论
步骤及操作
1、把盛有盐酸的试管放入盛有Na2CO3粉末的烧杯中,称量。
2、盐酸与Na2CO3反应后,重新放回天平,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活动
药品及装置
步骤及操作
1、把盛有盐酸的试管放入有Na2CO3的粉末烧杯中,称量。
2、盐酸与Na2CO3反应后,重新放回天平,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现象及结论
有大量气泡冒出,天平不平衡
物质质量减小
罗蒙诺索夫
(俄,1627—1691 )
1756年,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
足迹之二
2
3
4
5
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氢氧化铜
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1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点燃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1
2
3
4
气密性良好
气球——平衡压强
玻璃管——引燃红磷
铺沙子——防止瓶底炸裂
气球 玻璃管 橡皮塞 锥形瓶 沙子
红磷
空气
气球 玻璃管 橡皮塞 锥形瓶 沙子
剩余的红磷
其他
生成的P2O5
参加反应的红磷
剩余的红磷
氧气(参加反应)
其他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
反应后物质总质量
自主实验探究
药品
仪器
烧杯、试管、天平、锥形瓶、分液漏斗、橡皮塞、玻璃管、注射器、小气球、矿泉水瓶、药匙、胶头滴管、镊子
铁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双氧水、二氧化锰、大理石、稀盐酸、碳酸钠
方案
自主实验探究
药品
仪器
方案
铁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大理石,稀盐酸
烧杯、试管、天平、锥形瓶、分液漏斗、橡皮塞、注射器、小气球、矿泉水瓶、药匙、胶头滴管、镊子
进行实验
展示交流
评价分析
拉瓦锡
(法,1743-1794 )
1774年,拉瓦锡用45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
足迹之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生成的
各物质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足迹之四
约翰·道尔顿
(英,1766-1844)
阿莫迪欧·阿伏加德罗
( 意,1776-1856)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微观解释
1
2
3
运用范围为所有化学变化
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分子个数守恒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不包 括过量或剩余部分
有同学认为镁带燃烧后质量增加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对吗?请用所学知识解释。
铁丝燃烧后质量增加了,请用所学知识解释。
取ag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的蜡烛质量为b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cg,水的质量为d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
cg+dg-(ag-bg)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1、(必做)课后习题1-4;
推荐:纪录片《改变世界的方程》
2、(选做)练习册P693-6;
波义耳
罗蒙诺索夫
拉瓦锡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河南省实验中学 刘爱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感受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化学史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探究过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教具准备】
教师用品:多媒体课件、红磷、盐酸、碳酸钠 ( http: / / www.21cnjy.com )粉末、锥形瓶、带玻璃管的橡皮塞、酒精灯、试管、烧杯、托盘天平、气球、沙子、药匙、擦拭纸、打火机、矿泉水瓶
学生用品:盐酸、碳酸钠粉末、铁钉、硫酸铜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稀氢氧化钠溶液、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大理石、稀盐酸、烧杯、试管、托盘天平、锥形瓶、分液漏斗、橡皮塞、玻璃管、注射器、小气球、矿泉水瓶、药匙、胶头滴管、镊子 、擦拭纸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展示视频 观察实验视频 从学生熟知的实验入手,通过视频中改进的装置和震撼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能把研究化学的思路从定性拓展到定量。
展示:波义耳的实验。设疑:这两个实验在反应后质量都增加了,其它的也是这样的结果吗?引导:怎么样才能不让气体逸出呢?演示实验:碳酸钠和稀盐酸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测质量变化。 发现问题:实验活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并发现质量变小原因是气体逸出了。观察演示实验,发现密闭后总质量不变。 学生在自己的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发现质量减少的原因,也为下面实验探究做好铺垫。通过改进实验,质量从减小到不变,学生很容易的认识到称量的应该是反应前后的总质量。
展示:罗蒙诺索夫的实验。演示实验: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分析:对演示实验中总质量不变分析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量的关系。指导:对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操作进行指导。评价:从学生的实验中选取一组进行评价。 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观察实验,感受学习老师的实验设计。感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过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展示交流得出实验结论:物质的总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是相等的。评价分析 在化学史的配合下学生自己很轻松就能提出问题学生对定量实验毕竟比较陌生,演示实验为下面自主实验探究做好铺垫。开阔学生思维,培养自主设计方案、自主探究的意识,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分析从实验中获取的信息,提高加工信息的能力。
展示:拉瓦锡实验。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板书: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内容有更准确的把握。
展示: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的理论。解释:从分子原子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板书: 思考,并感受到科学发展的历程漫长而艰辛。 通过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对质量守恒定律有更深的认识。
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评价:设置随堂练习并引导学生对课堂活动进行评价。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完成随堂练习及评价。 使所学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
【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种类
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数目 不变。
质量
波义耳
罗蒙诺索夫
拉瓦锡
道尔顿
阿伏加德罗
设置情境
发现问题
提供平台活动探究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联系微观拓展深化
评价反馈总结反思
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