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苏 轼
水调歌头
第三单元
■语言运用
结合注释疏通词意,提高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能力。
■思维能力
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作者的思想变化,提高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
■审美鉴赏
提高审美情趣,赏析名句,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文化自信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重点
难点
导入形式1: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都喜欢以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宋文学家苏轼是怎么写月亮的。
导入形式2:
在众多流芳千古的咏月绝唱中,苏轼的《水调歌头》如一颗耀眼的明星,夺目璀璨。今天,就让我们在这种唯美的图画意境和优美的音乐声中, 一起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
导入形式3:
有人说,在中国随便拿起一本古诗词集,抖一抖,就会掉下许多的“月”来。是的, 你看,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可见,月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万千情思。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代大词人苏东坡的内心,去感受他内心的那一轮明月吧!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知人论世 认识作者
1037
四川
眉州
出生
1057
汴京
20岁进京应省试,得榜眼
1061
汴州
1076
密州
1072
杭州
1079
转折
1095
惠州
1085
汴京
1083
黄州
1097
儋州
1089
杭州
1101
病逝
24岁参加制科考试,成为“百年第一”
与王安石
政见不合
自请出京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水调歌头》
乌台诗案
被捕
《记承天寺夜游》
政见不合
自请出京
再至杭州
相隔约20年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乐观
回首一生
《自题金山画像》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朝廷大赦
北归途中
病逝
人生轨迹图
成名作
《刑赏忠厚之至论》
解饮水,治疾病
开学府,务农桑
1.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大声,字正腔圆地读。
2.聆听配乐朗读(或听读名家诵读音频)。
3.同桌之间互听互读,相互纠错。
要求:
感情:轻松,愉快,激愤,哀怨,悲伤。
语速:明快,急促,有力,低沉,缓慢。
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重读:关键词语或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词语要重读。
【诵读课文】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què
chénɡ
qiónɡ
chù
qǐ
chán
shēnɡ
【诵读课文】
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端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
宫阙:宫殿。 夕:晚。
【疏通文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年中秋节,欢畅痛饮到天亮,大醉,趁兴写了这篇《水调歌头》,兼以怀念弟弟子由。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想乘风回到天上去,只恐怕那用美玉砌成的楼宇,高高在上,分外严寒。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在月光下起舞,身影也随着舞动,(月宫)哪里比得上热闹的人间。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指词人自己)。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绮户:雕花的门窗。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
何事:为什么。 长向:偏偏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间总有悲有欢有离有合,月亮总有阴有晴有圆有缺,这种事情自古就难以求全。
此事:指人的“悲欢离合”和月的“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你我健康长寿,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但:只。
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朗读课文,概括上片和下片的内容。
上片:望月问天。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片:问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赏析内容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年中秋节,欢畅痛饮到天亮,大醉,趁兴写了这篇《水调歌头》,兼以怀念弟弟子由。
“大醉”遣怀是主,“怀子由”是辅。
小序
:交待写词时间和缘由,总领全词。
质疑1:“欢饮达旦”,是真正欢饮呢,还是“借酒浇愁”?
质疑2:为什么思念的是弟弟,不是别的人?
分析小序
家庭中只剩作者和弟弟。
作者家庭
父亲:苏洵
母亲:程氏
大姐
二姐
三姐
大哥
自己
小弟
早夭
:结婚第二年去世
:五岁时去世
(1059年去世)
(1066年去世)
家庭:只剩作者和弟弟
苏轼自请外放,后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徙知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六年未得团聚。对唯一亲人的思念,让词人在中秋这一特定的时间,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写作背景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望月问天
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端着酒杯遥问苍天。
我想乘风回到天上,只恐怕用美玉砌成的楼宇,高高在上,分外严寒。
在月光下起舞,身影也随着舞动,(月宫)哪里比得上热闹的人间。
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
质疑:为什么说想要回到天上去?
探究:结合下面写作背景,分析上片情感变化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自请外放,出京任职。熙宁四年(1071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1074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公元1076年,京城传出消息,苏轼将离开密州,迁任汝州知州。汝州紧邻汴梁,地理位置及其重要。这次升迁让苏轼心里很矛盾。这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写作背景2
“又恐……”
“何似……”
:在地方,有皎洁的月光,可以把酒起舞,与清影为伴,怡然自乐;为政一方,也可以为国效力。(直面人生,开解自己)
情感变化
上片:望月问天,抒发政治失意的苦闷。
“不知……”
: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
“我欲……”
:期望重返汴京
:担心再遭排挤和诽谤
复杂矛盾心情
乐观豁达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指词人自己)。
人间总有悲有欢有离有合,月亮总有阴有晴有圆有缺,这种事情自古就难以求全。
(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
只希望你我健康长寿,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从月圆想到人圆,再想到分别已久的弟弟。
因悲欢离合才有思念,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开解自己)
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阻隔,渴望团圆,表达祝福,再现对弟弟的思念。
下片:问月怀人,表达对弟弟的思念。
过渡:因思念弟弟难以入眠。
问月怀人
质问月亮
开解自己
美好祝愿
质疑:中秋佳节,作者对弟弟的思念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情感变化
艺术特点
上阕 — 望月问天(写景)
想象:明月 — 天上宫阙 — 琼楼玉宇
下阕 — 问月怀人 (抒情)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小序 — 总领全词(叙事)
2.多种表达方式结合
(情、景、理结合)
3.运用联想想象,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1.借景抒情
哲理:月有圆缺,人有聚合,人生无法十全十美,要以豁达胸襟去面对。(议论说理)
苏轼一生坎坷,辗转流离。官场的失意怅惘,深藏内心的郁愤,大醉之后的旷达、对胞弟的无限思念,或隐或现,借助明月这一意象表现出来,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既有理趣,又有情趣,读来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所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的高度评价,确是名副其实。
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说一说理由。
我读出了一个 的苏轼,因为 写出了 。
读出了一个有烟火气的苏轼。因为作者刚开始望着月亮想去天上,但是又说何似在人间,好像更热爱人间的生活。
读出了一个与自己和解的苏轼,因为作者在下片里先因为思念弟弟苏辙而埋怨明月,后又说了一番话为明月开脱,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宽慰。
人物形象
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
面对人生浮沉,始终乐观豁达
一生流离,一生闪耀
愿可爱的你
心灵永远像明月那样纯洁和美丽,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水调
歌头
望月问天(写景)
热爱生活
乐观旷达
想象:明月→宫阙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上片
下片
问月怀人(抒情)
联想:月圆→人合
议论升华 富有哲理
本词通过对中秋 的描写,抒发了词人 的苦闷和对弟弟子由的 之情,表达了词人 的人生态度和对天下离人的 。
醉酒赏月
政治失意
思念
乐观豁达
美好祝福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三首诗词,也认识了三位诗人。无论是诗仙李白、诗豪刘禹锡,还是被誉为“天才的文学巨匠”的苏轼,他们都曾经历过失意时的凄楚悲凉,但又都微笑着面对苦难,向生活唱出了永不屈服的生命之歌。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联系自身经历,写一写你从中得到的人生启示。不少于200字。
3. 完成对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