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中考 历史易错题(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吉林省中考 历史易错题(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8 18:0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易错题 历史试卷
时间:50分钟 满分:6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和黄帝 B.尧和伯益 C.伏羲和蛋尤 D).舜和大禹
2.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是( )
A.涿鹿之战 B.宫渡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3.明朝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 )
A.《大唐西域记》 B.“四书”“五经”
C.《道德经》 D.《史记》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天京的陷落 B.天京事变 C.金田起义 D.永安封王
5.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这反映出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是( )
A.学制度——学技术——学思想
B.学思想——学制度—— 学技术
C.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D.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 公私合营 C.全部没收 D.全部私有
7.1980年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 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已经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实行西部大开发
C.建立特别行政区 D.建立经济特区
8.“它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受权利,而妇孺、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文中的“它”指的是( )
A.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B.古代罗马的“元首制”
C.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D.希特勒的法西斯统治
9.16世纪以后,大量非洲黑人奴隶到达拉丁美洲。到1660年,光是输入西班牙殖民地的黑奴就达15万人,很多地方的黑奴甚至占到总人口数的半数。这是因为( )
A.查理曼帝国的扩张 B.伊斯兰教的传播
C.“三角贸易”的进行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0.有人说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与人类社会开始进人这个时代直接相关的是( )
A.瓦特蒸汽机的使用 B.人造纤维的发明
C.欧洲国家推广大众教育 D.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内容。(5分)
(1)泰朝中央政权机构中掌管监察事务的官职——
(2)西汉时它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
(3)元朝在中央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的机构——
(4)明太机为监视官民而设立的机构——
(5)清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而设立的官职——
1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刊物。(3分)
(1)变法维新运动中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3)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1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3 分)
(1)致远舰管带,与日军激战黄海——
(2)兰考县治沙,党的好干部——
(3)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杂交水稻之父——
14.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4分)
(1)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4)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的这位君主横征暴敛,与民争利,公元前841 年国都的民众起来反抗他的暴政,他带着亲信踏上了选亡之路。秦的暴政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材料二:西汉初年,统治者提倡以农为本,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出现了。东汉末年,统治黑暗,民不聊生。184年,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举行起义。
材料三:贞观年间,朝廷劝课农桑,减轻百姓赋役负担,使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唐朝末期,统治腐朽,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只有纷纷起来反抗。农民起义军在一位领袖的率领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1)材料一中的“西周的这位君主”指的是谁 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的暴政”一例。(2 分)
(2)材料二中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中涉及的起义的名称是什么 (2分)
(3)材料三中的“贞观"是哪位皇帝的年号 材料三中涉及的起义的名称是什么 (2分)
(4)从古代王朝的兴衰中,你有何感悟 (1 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的侵华战争打破了清帝国的“天朝”体制,开始形成不对等的中外关系,中国迅潮进入条约时代……在条约体制下,中国主权不再完整、独立,这给中国带来诸多严重的灾难。
材料二:1931年,日军攻占北大营,占领整个沈阳城,然后向辽、吉、黑的广大地区进攻。蒋介石把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然而国联竟称这是由于中国民众的反日运动高涨日军不得不采取的军事行动,国民政府的外交幻想破灭。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新的外交政策,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中国的国际地位迅这提升。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如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国的外交成就斐然,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国际信任和国际地位。
(1)材料一中的“19世纪40年代的侵华战争”指的是什么 在“条约时代”,中国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 分)
(2)材料二中涉及的是哪次侵华事变 请写出事变发生后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中共党员一位。(2分)
(3)材料三中的“新的外交政策”指的是什么 请写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的具体史实一例。(2分)
(4)三则材料中中国外交的变化给你的最大感触是什么 (1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极其庞大的地税收入,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笔巨大财富使政府顺利地实行“殖产兴业”,才能使政府拔出大量款项创办国营企业和资助私人企业,为日本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
材料二:1921年,苏俄开始允许农民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并可以自由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国民经济恢复并稳步发展……1937年,前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重工业飞速发展,建立起钢铁、飞机、汽车、重型机械等部门,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材料三: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的大萧条给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带来了严重打击,各国都在寻找出路。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1)材料一涉及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措施 (1分)
(2)材料二中的“国民经济恢复并稳步发展”是由于实施了哪一政策 材料中的“前两个五年计划”是由谁领导实施的 (2分)
(3)材料三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事件 材料中“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是谁领导美国实施的 (2分)
(4)通过三则材料,请你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出一点建议。(1分)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18.某班举行以“中国共产觉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革命时期]
(1)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 (1分)
(2)红军长征途中,纠正了长期存在的“左”的错误,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事件是什么 (1分)
(3)解放战争中,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什么 (1分)
[建设时期]
(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是什么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2分)
(5)1978年成为改革开放的开端的会议是什么 改革开放中在农村实施的主要政策是什么 (2 分)
(6)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1分)
19.国际组织是现代国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国家矛盾激化,以德国为核心组成了哪一军事集团 (1分)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945年成立的,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2分)
(3)为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苏联为首成立了哪一军事组织 (1分)
(4)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地位成立了哪--组织 1995年成立,体现经济全球化的组织是什么 (2分)
(5)你认为今天的国际组织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1分)
参考答案
一、1.A 2.D 3.B 4.A 5.C 6.B 7.D 8.A 9.C 10.D
二、11. (1)御史大夫(2)西域都护 (3)中书省 (4)锦衣卫 (5)伊犁将军
12. (1)《国闻报》(2)《民报》 (3)《新青年》
13. (1)邓世昌
(2)焦裕禄
(3)袁隆平
14. (1)大化改新(2)新航路的开辟 (3)《共产 党宣言》的发表(4)彼得一世改革
三、15. (1)周厉王。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法律非常严苛、刑罚极为残酷、秦二世的残暴统治。(一例即可)(2)文景之治。黄巾起义。(3)唐太宗。黄巢起义。(4)统治者应施行仁政,关心百姓、爱护百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符合题意即可)
16. (1)鸦片战争。《辛丑条约》。(2)九一八事变。杨靖宇等。(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暑并发表《联合公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等。(一例即可)
(4)弱国无外交;我们必须增强综合国力,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等。(符合题意即可)
17. (1)明治维新。(2)新经济政策。斯大林。(3)经济大危机(1929 - 1933 年经济危机)。罗斯福。(4)顺应历史潮流,大胆改革;根据国情变化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等。(符合题意即可)
四、18. (1)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遵义会议。(3)辽沈战役。(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光荣伟大的政党,能够及时纠正错误,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等。(符合题意即可)
19. (1)三国同盟。(2)《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联合国。(3)华沙条约组织。(4)欧洲共同体。世界贸易组织。(5)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等。(符合题意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