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们熟悉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我们感动于他忧国忧民,悲悯苍生的情怀,但是他的诗歌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亦有清新喜悦之作。让我们一起走进《客至》,感受他待客的兴味和心境。
课堂导入
壹
了解杜甫及其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分析手法,掌握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贰
理解思想内容
叁
对比阅读,体会诗人丰富的人生样态
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目录
文化常识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作者介绍
沉
郁
顿
挫
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
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因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杜工部,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三吏”、“三别”,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他的诗作被称为“诗史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被誉为“诗圣”。作品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创作背景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定,“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是他当时生活的写照,一家人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一个春意盎经然的日子,崔县令登门拜访诗人,诗人喜出望外,于是写下了这首欢快明丽的格律诗。
02
初步感知
解读题目
客
“客”指崔明府,杜甫的朋友。
“明府”,汉魏以来对地方官员的敬称,唐以后 多用以 专指县令。
“相过”,即探望我。“过”,即探望、拜访。
作者在题后自注说:“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诵读体悟
(pēi)
(sūn)
(shè)
深入探究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赏析首联(提示:运用什么手法?首联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赏析诗歌
首联交代了哪些内容?
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
“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日日”来的是群鸥,点明环境清幽僻静。
“但见”含弦外之音,说明作者生活的单调,无其他访者。
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心机,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的伴侣。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春意盎然
白鸥翔集
景幽情闲
客少人稀
首联寓情于景,描绘了草堂景色的秀丽、生活的闲适,表现了作者闲逸、寂寞的心情。这也为贯穿全诗的客至而心喜的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盼客
赏析颔联(提示:三步答题法)
赏析诗歌
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
一、颔联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注:古人常以扫径表示欢迎客人。如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延接》中有“待宾至,云扫迳以俟。”
客至的意外惊喜(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进行叙述,增强了生活实感。引出“客至”,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二、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都有怎样的作用?
互 文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客扫;
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
迎客
也叫互辞,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互文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颈联待客两句传达出了哪些信息?
①主人盛情招待,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菜简
②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情真
赏析诗歌
颈联无一字言情,却饱含情意。请试赏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
“飧”,本指熟食,这里泛指菜;“兼味”,菜肴一种叫味,两种以上叫兼味。
“旧醅”,旧酿的隔年浊酒。“醅”,未经过滤的酒。古人好饮新酒,所以诗人因旧醅待客而有歉意。“远市”“家贫”交代了作者此时的处境,隐含作者倾尽所有招待客人的盛情。
情感:
竭诚待客的盛情
好友来访的兴奋喜悦
好友来访而只能简单招待的歉意愧疚
与两人情感的深厚无间
手法:
细节描写,正面描写
(详细介绍了待客酒菜何其简陋及原因;展现出作者与好友情感至深)
作者舍弃了其它情节,专取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细节描画。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可谓菜简情真。
待客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尾联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赏析诗歌
尾联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邀邻喝酒”——细节描写。是想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示自己难得的兴奋:我家来尊贵客人了,你也过来喝几杯,好好地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快,玩个尽兴!
表现了诗人因友人到来内心无比兴奋
诗人欲呼邻翁与客人对饮,可见酒兴之浓,气氛欢快。 这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无须事先约请,随意过从招饮,体现了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这一细节别开生面,别有情趣,表现了诗人淳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邀邻
情感线索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行文
思路
盼客
迎客
待客
邀邻
喜
情感基调
闲适 孤寂
喜出 望外
真诚 歉疚
兴奋 真率
感情
情景交融
生活细节
合作探究1
有评论说:整首诗平白如画,看似信笔写来,实则结构紧凑,章法严谨。谈谈你的理解。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主闲客罕,心情寥寥
起
承
转
合
佳客临门,喜出望外
旧醅简蔬,盛情款待
侧面落笔,脱略形迹
空间
时间
从外到 内
由大到小
从迎客到待客
衔接自然,
浑然一体。
合作探究2
有评论说:前半见空谷足音之喜,后半见家贫真率之趣。谈谈你的理解。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环境幽僻,群鸥为伴。
首
颔
颈
尾
佳客临门,扫径迎客。
旧醅简蔬,真诚相待
邻翁对饮,隔篱尽杯
足见寂寞
喜出望外
空谷足音
足见率真
脱略形迹
真率之趣
杜诗的另一种语言风格:清新 朴实 自然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 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课外拓展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比较阅读
宾 至(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注: ①漫劳:劳驾您。②粗粝:即糙米。
③药栏:药圃栏杆。这里指药圃中的花药。
比较阅读杜甫的《客至》和《宾至》,回答下列问题:
(1)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2)分别分析两首诗的语言风格。
解题
旧时注家以为,称“宾”有“敬之之义”,而称“客”有“亲之之义”。
杜甫在成都的草堂新落成不久,有两位客人先后来看他:一位是专程来访的远道客人;另一位是旧相识,偶尔过访。诗人为这两位朋友都写了诗,前者以《客至》为题,后者以《宾至》为题;再看诗的内容,也确实有“亲之”和“敬之”之别。
全情投入
热烈
亲之
纯属客套
冷淡
敬之
客是相知之客,宾是贵介之宾
比较阅读
(1)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了场景的欢快热烈,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
《宾至》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的清高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
比较阅读
(2)分别分析两首诗的语言风格。
《客至》的语言通晓明白,如话家常。“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这些家常话听起来十分亲切。
《宾至》语言庄重严谨,语带调侃。诗人说自己初到成都,哪有震惊海内外的文章,既是对慕名而来宾客的谦逊回答,又是反语,有嘲讽之意。“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简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既是客套话,又有送客之意。
全情投入
纯属客套
《宾至》
热烈
《客至》
冷淡
亲之
敬之
比而观之,各见其用意所在
客是相知之客,宾是贵介之宾
阅读《宾至》,思考:《客至》与《宾至》有何区别?
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幽静偏僻、春意盎然
诚心、喜悦
盛情、喜悦、愧疚、情深
热情、淳朴、好客
宾 至
杜 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幽静偏僻
年老多病
不胜应酬
特地拜访(自嘲之意、傲岸之态)
客套、愧疚(自谦中自伤)
客套、送客
注释:
再:二次。此句表客气尊重。
漫劳:劳驾您。
淹留:停留。
粗粝:即糙米。
腐儒:迂腐寒酸的儒生,作者常用自指。
供给:茶点酒菜
《客至》与《宾至》虽同为待客诗,但诗中的待客方式和礼节却不尽相同。
杜甫用精妙的笔触构造了两诗意象上的细微区别,记录言行间的差异,并用心将其连缀成句,从外显的行为态度彰显自己对待两位来客情感的亲疏远近。
《客至》 《宾至》
主语
居住环境
客至心情
如何待客
主客关系
诗人情感
语言
写作手法
“客,寄也”,更显亲近
“宾,所敬也”,表敬重的称谓
春意盎然清幽、僻静
偏僻
惊喜
惊讶、冷淡
兴奋欢快兼有歉疚
客套尽礼数
真诚深厚、亲切融洽
客套拘谨
喜
累
热情洋溢,富有生活气息
庄重严肃,语带调侃
对比、互文,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
1.《客至》一诗写诗人“草堂”清幽的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 ”。
2.《客至》中表现寂寞之中嘉客临门而喜出望外的句子是 “ , ”。
3.《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 ”。
4.《客至》中与陶渊明“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意趣相似的诗句是“ , ”。
5.《客至》中与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意趣相似的诗句是“ , ”。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总 结
昨天,你见过“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杜甫;
今天,你见到“恬然安闲”“清新自然”的杜甫。
主线的历史形象之外,原来还有生活的侧面!
同学们,从诗里、课里走出,我们的生活与人生,何尝不需要像学习杜甫一样,是一种合起来,不要被某时某刻的一些侧面遮蔽你美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