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篇
之分析语言风格题
1.考点概述
诗的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战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世界观和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形象再现;风语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往往呈现不同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
诗词常见语言风格有:
平实质朴(不加修饰无华丽辞藻,平淡中蕴含深意);
清新自然(奇特新颖、清新淡雅、自然生动、生活气息浓);
沉郁顿挫(凝重深沉、激愤悲慨、忧郁悲壮):
绚丽飘逸(辞藻富丽、色彩绚烂、华美工整,飘逸洒脱)
简洁明快(言简意赅、干净利落、简约)
豪放旷达(豪迈奔放、情感激荡,格调扬);
雄浑壮丽(浑厚磅礴、刚毅雄健、气魄宏大);
婉约凄切(含蓄隽永、委婉蕴藉、柔美婉曲、缠绵悱恻)等
根据诗歌的类别也可以明确风格
如:山水诗语言风格上多是清新幽美,
田园诗则多表现为恬淡质朴,
边塞诗一般语言悲凉慷慨,
咏史诗则多半雄浑壮阔,
讽喻诗钟情于沉郁激愤,
宫廷诗七有八九缠绵婉转等
知识拓展
不同诗人的不同风格
李白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杜甫
沉郁顿挫、平实质朴
白居易
通俗易懂
朴素自然
陶渊明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风格、艺术)
(3)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提问方式
第一步,结合诗的特点选用恰当的词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结合原诗的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指出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或综述诗歌的情感意旨
技巧点拨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如: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风格?
例题解析
七年级下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风格?
答:本诗语出高昂,感情悲壮,通过描写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感慨,表现出了诗人雄才不得志,心中郁结,愤慨不平的情感。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本诗(词)语言上xxxx,通过对xxx(原诗词句)的描写,写出了xx,表达了xxxx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板
例题练习
《行香子》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答: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白描手法的特点1分)。如写花只点出颜色,写动物只突出动作,没有过多渲染、修饰(分析1分),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春天的田园风光(画面1分),突出了作者对农村田园景色的喜爱之情
九上
1.找手法特点
2.分析如何体现
3.分析情感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篇
之分析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以及遣词用句等。
1.考点概述
常见的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手法、遣词用句
表现手法:渲染、烘托、衬托、象征、做铺垫、借景抒情、结束抒情、虚实结合、以动衬静。
常考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夸张、对偶、反问、排比、反复
常考表达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白描、动态描写、静态描写、侧面描写
①这首(句)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有什么作用
②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 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③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提问方式
例如:诗的第三、第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技巧点拨
1.点明手法:修辞/表现手法
2.解释手法:结合诗句内容说明手法是如何运用
3.点评感情:点出情感或手法的表达效果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例题解析
七下
1.诗的第三、第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答: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错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词)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手法,写出了……意象(诗句内容),起到了……作用,表现(突出)了…思想(感情)。
答题格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例题练习
七下
1.请任选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答:运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峰和塔之高。点明诗人立足点之高,暗含诗人对前途的展望,为下文抒情、议论做铺垫。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篇
之分析主旨感情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主旨领悟,即领悟诗词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理解作品蕴涵的哲理。情感体味,即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涵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情绪等。初中阶段,对古诗词主旨的领悟,主要集中在理趣诗、怀古诗、咏物诗中。而所学诗歌情感则大致为: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离别思念、热爱自然、关心民生等。
1.考点概述
常见8种古代诗歌主旨
1.送别诗
2.羁旅诗
3.田园诗
4.闺怨诗
5.怀古诗
6.边塞诗
7.咏物诗
8.感怀诗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提问方式
例题解析
七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诗歌描写了戍边将士在晚上听到芦笛声,从而引起的的忧伤情绪,表达了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①描写了……生活(景物)②抒发(寄寓、揭露、赞颂)了……情感(感叹)。③表达了..感情.
3.答题模板
例题练习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九下
1.曲中“阿房宫”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曲中运用对比,曾经豪华奢侈的"阿房宫"变成了如今的萧条疏落,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遗恨和悲戚。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