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所 谓《礼 记》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它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文章和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等各方面的内容。它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礼记》全书气势磅礴、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意味隽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思考:《经典常谈》中是怎么介绍《礼记》的?
朗 读 正 音
虽 有 嘉 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疏 通 文 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肴
:指有骨头的肉。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旨
:味美。
至道
:最好的道理。
疏 通 文 意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是故
:所以。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困
:困惑。
自反
:自我反思。
自强
:自我勉励。强,勉励。
疏 通 文 意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相互推动、互相促进的。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学
:同“敩”,教导。
其
:表示揣测,大概、或许。
研 读 深 思
任务一:
如果请你用文中的其它词句来替换标题,你会选择哪一个呢?请说一说你的理由。
读《虽有嘉肴》,根据提示,完成下表的填写。
研 读 深 思
主要内容 论述特点 本层论点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 _________________ 贵在学习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逐层论证: 对举“学”和“教”所残剩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中心论点。
《兑命》曰:学学半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类比论证:
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
学后知不足教后知困
知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教学相长
引用论证:
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
研 读 深 思
任务二:
在填表过程中,我们发现文章前两层中已经证明了“教学相长”这个中心论点,为什么还要饮用《兑命》里的话?假如你是作者,你会这么结尾吗?
“教学相长”强调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明确了“教”和“学”是同一主体的行为,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
《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研 读 深 思
任务三:
为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班长特意搜集了如下几种高效学习方法,请你浏览资料,思考哪一种学习方法与《虽有佳肴》中所提一致。
番茄工作法:设定待完成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在这个时间里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番茄时钟响起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5分钟,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费曼学习法:主要有四个步骤:选择一个你要学习的知识;设想你正在向别人传授这个知识;如果过程中遇到困难就再回顾一下这个知识;让自己作为“老师”去讲解这个知识,让你的“讲解”越来越简单易懂。
艾维·利时间管理法:用五分钟时间在纸上写出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六件事;再花五分钟时间按每件事的重要程度用数字标明次序;马上开始按照次序做事,直到完成。这样你每天都是从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做起。
研 读 深 思
任务四:
有些同学很困惑:“我每天认真听课,其他同学复习什么我也跟着复习什么,勤学苦读,‘闭关修炼’,为什么学习效果没有提升?”请结合下图和相关介绍,联系实际学习经验,指出这些同学存在的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学习建议。
存在问题:
①只认真听课的学习吸收率较低,并不是高效学习的主要途径;②跟风学习没有依据自身情况,合理划分知识的重要程度;③“闭关修炼”没有展示、交流、讨论,不利于知识的内化、吸收。
学习建议:
①在认真听课的前提下与同学交流讨论,学会分享、应用知识,提高学习吸收率。②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划分重难点知识,细化规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内容,提高效率。
朗 读 正 音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疏 通 文 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贤
:指品德高尚。
能
:指才干出众。
修
:培养。
疏 通 文 意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亲
:用作动词,以……为亲。
亲
:指父母。
有所终
:有终老的保障。
有所用
: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子
:用作动词,以……为子。
子
:指子女。
矜
:同“鳏”,老而无妻。
寡
:老而无夫。
独
:老而无子。
孤
:幼而无父。
废疾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分
:职分,职守。
归
:女子出嫁。
疏 通 文 意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分,女子要及时出嫁。
疏 通 文 意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谋
:图谋之心。
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兴
:兴起。
作
:兴起。
外户
:从外面把门带上。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闭
:闭塞。
乱贼
:作乱害人。
闭
:用门闩插上。
这样一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不会兴起,(家家户户)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研 读 深 思
任务一:
思考“大道”和“大同”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可以划上等号吗?
研 读 深 思
大 道
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古代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
大 同
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统治者只有施行“大道”,才能实现“大同”理想。
那么“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呢?
研 读 深 思
基本特征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物质生存:人人都能收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有保障。全社会亲如一家,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思想观念:道德水平高,不抱私心,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根本特征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政权归属: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不属于任何个人。(核心内涵)
管理者选拔: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
而选举的标准是“贤”与“能”,即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个人交往:社会成员间应建立起良好关系,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研 读 深 思
最终的结果——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研 读 深 思
任务二:
阅读《大道之行也》,结合下列材料,完成“大同社会”的主题读书任务。
【材料一】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材料三】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墨子·尚贤下》
研 读 深 思
(1)请从课文中摘录与材料一画线句子意思相似的语句。这两句话都是在讲“大同社会”就是要人人 。
(2)在《桃花源记》中也有能表现“男有分,女有归”的意思的语句,请在材料中找出,这两句话都是在讲“大同社会”就是要人人 。
(3)《大道之行也》是《礼纪·礼运》中的一段,《礼纪·礼运》中关于大同社会的设想对墨家思想有所吸收,材料三中的这句话是倡导人们人尽其力、物尽其用,这与《大道之行也》中的“ ”意思相似。
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能安居乐业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研 读 深 思
任务三:
阅读材料,感受前人的理想追求。
春秋 孔 子: 泛爱众而亲仁。
战国 孟 子: 老于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西汉 贾 谊: 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宋代 张 载: 民胞物与。
近代 孙中山: 博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