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8 19:5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小儿辩日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两小儿辩日》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
2. 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并能正确翻译。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讨论、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学会用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需要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
2. 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与他人进行辩论。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观点。
2. 掌握文言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能正确翻译。
三、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学会用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2. 理解文言文中一些抽象、深奥的词汇和句式。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启发思考,引出话题
①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古代,有哪些著名的辩士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如庄子、孟子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② 教师顺势引出孔子和《列子·汤问》,简要介绍孔子的背景和《列子·汤问》的内容,为后续的课文学习做铺垫。
2. 图文结合,展示情境
① 教师展示两小儿辩日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情景,如太阳的位置、两小儿的表情等。
②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感受两小儿对太阳的热情和好奇,为后续深入理解课文做好情感铺垫。
3. 诵读原文,整体感知
①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和节奏。
② 学生跟读,尝试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4.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①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太阳离我们远近有固定的答案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并引出课文中的两小儿对太阳的辩论,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埋下伏笔。
通过以上导入新课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为后续深入理解和探究课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通过图文结合和诵读原文的方式,让学生整体感知文言文的韵味和节奏,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呈现与探索
(1)教师范读与学生跟读
① 教师首先以抑扬顿挫的语调范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 学生跟读,注意模仿教师的语调和停顿,同时体会文言文的节奏感。
(2)学生自读与词句标注
①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词和不理解的句子,鼓励他们主动探究、查找词义。
②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对重点词语进行初步解释。
(3)词语释义与句型分析
①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实词,如“辩”、“去”等,进行详细释义,并通过例句加深学生的理解。
② 分析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等,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句式特点。
(4)互动讨论与观点交流
①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两小儿的观点,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②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相质疑、释疑,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5)情感升华与态度引导
①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探求客观真理需要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的重要性。
② 通过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术态度和价值观。
(三)深入理解(预计用时:15分钟)
(1)分析两小儿的观点和依据(预计用时:5分钟)
①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对文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随后,教师将逐句解析文言文,对于实词如“辩”、“去”等进行详细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② 接着,教师将重点讲解两小儿辩论的内容,通过展示幻灯片或板书,明确列出两小儿的观点和依据。例如,一小儿认为太阳早晨离人近,因为看起来大如车盖;而另一小儿则认为太阳中午离人近,因为此时热如探汤。
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小儿的观点,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此环节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2)讨论:你支持哪个小儿的观点?为什么?(预计用时:5分钟)
①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进行观点分享。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阐述自己支持哪个小儿的观点,并给出理由。
②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充当引导者和总结者的角色,确保讨论氛围热烈而有序。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设性的建议。
(3)引导学生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预计用时:5分钟)
① 教师通过讲述孔子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引导学生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例如,可以提到孔子在《论语》中强调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孔子对知识的追求是建立在实际了解和喜欢的基础上的。
② 教师进一步指出,在这个故事中,孔子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两小儿继续辩论。这体现了孔子尊重事实、鼓励独立思考的教育理念。
③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实事求是的态度,例如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要勇于面对真相、敢于质疑和探索。
(四)拓展延伸
(1)了解古代辩论文化与辩士风采
① 讲述古代辩论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介绍辩士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让学生感受到辩论的魅力。
② 展示古代辩士的经典故事和辩论场景,如“孟子见梁惠王”等,让学生了解辩士的聪明才智和辩论技巧。
(2)探讨现代社会中辩论技巧的应用
① 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辩论技巧来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辩论场景,讨论如何运用所学辩论技巧进行有效沟通。
(3)文言文实词虚词释义与句子翻译实践
① 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进行详细解释和例句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这些词汇的用法。
② 挑选课文中的难句进行翻译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4)文言文阅读理解与欣赏能力培养
① 通过朗读、默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和美感,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②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语言特点等,让学生领略到文言文的独特魅力,激发学习热情。
(五)生字生词、句子分析
(1)生字生词详解
① “辩”字解析:该字在课文中意为“辩论、争论”,可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演示来理解其含义,同时强调其部首“辛”表示“舌头”,与说话、辩论相关。
② “去”字多义探究:在文言文中,“去”字有多种含义,如“离开”和“距离”,课文中出现的“去人近”中的“去”便是“距离”的意思,可与学生一起探讨现代汉语中“去”的常见用法,进行对比学习。
③ “车盖”与“盘盂”实物联想:通过图片展示古代车盖和盘盂的形状,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并解释在课文中分别比喻太阳初升和正午时的形状。
④ “沧沧凉凉”与“探汤”对比体验: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清晨的凉爽与中午的炎热,再通过实际触摸温水来感受“探汤”的温度,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2)重要句子翻译与赏析
①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翻译:引导学生逐词翻译,理解句子意思,并讨论为什么两小儿会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太阳的大小变化。
② 分析句式特点:通过比较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简练与生动,强调特殊句式的理解对于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
③ 句子背后的哲学思考:引导学生探讨两小儿对于太阳远近的不同看法,以及孔子对此所持的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师生互动与课堂小游戏
设计“生字生词接龙”游戏:教师先说一个生字,学生需要迅速接上下一个与之相关的生词,既能检验学生的记忆情况,又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生词和句式特点,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六)课堂互动与思辨实践
(1)挖掘观点合理性
① 提问引导:首先,我将向学生们提问:“根据你们的理解,两小儿的观点有哪些合理之处?”这个问题旨在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讨论。
② 学生思考分享:学生们将有时间独立思考,并准备分享自己的看法。我鼓励他们积极发言,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2)组织辩论会
① 设立辩论主题:我将设立一个辩论主题:“太阳的距离是否真的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得出结论?”这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并促使他们深入挖掘课文内容。
② 分组辩论:学生们将分成支持两小儿不同观点的小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辩论。我将担任裁判,确保辩论的公正性和有序性。
(3)填空题与解析
① 提出填空题:在辩论结束后,我将给出两个填空题,例如:“两小儿辩论的焦点是______,其中一个小儿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们更______(近/远),而另一个小儿则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们更______(近/远)。”
② 显示答案与解析:我将展示答案,并给出详细的解析。例如:“两小儿辩论的焦点是太阳的距离问题。其中一个小儿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们更近,而另一个小儿则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们更近。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因为它们都是基于日常观察和经验得出的结论。”
这样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同时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和交流,我将营造一个积极、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七)课堂总结与拓展
(1)总结本课要点
① 我们首先回顾了《两小儿辩日》的主要情节,了解了两位小儿对于太阳远近的不同观点及依据。
② 通过课堂讨论,同学们深入理解了辩论的精神,认识到观点的产生需要有理有据。
③ 教师还讲解了文言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型,同学们对其含义和用法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2)强调辩证思维与实事求是态度
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来看待问题,如何不盲从,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② 通过分析孔子对于两小儿的态度,学生认识到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3)拓展思考与应用
①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支持哪个小儿的观点?为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并与同学交流。
② 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围绕“太阳与我们的关系”这一主题,写一篇短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
(4)课堂互动与反馈
①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建议。
②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这样的课堂总结既回顾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又通过拓展思考和互动反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六、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我们可以组织一次课堂辩论活动。辩论的主题是:“太阳离我们远近是否有固定的答案?”学生们可以分组,分别持支持或反对的观点,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辩论。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内涵,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七、作业安排
1. 背诵《两小儿辩日》全文,并默写一遍。
2. 从课文中挑选5个重要词语,每个词语写一个句子。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需要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这一观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