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航2024】科学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专题20 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导航2024】科学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专题20 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08 23:15:37

文档简介

专题20 生命活动的调节
【命题重点】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知道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弧的组成,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题型较分散:选择、填空、探究等都会出现。
高频考点1: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考点解读: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表现形式有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植物对太阳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和接触等刺激作出的反应。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这可以使植物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称为植物的向地性,茎会背着重力方向生长,称为负向地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感性运动是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w
【典例1】(2023·舟山模拟)能捕捉昆虫的猪笼草,其叶片中脉延伸成卷须,卷须的顶端膨大为捕虫囊。
(1)当有昆虫落入捕虫囊时,囊口的褒盖就会合上,这属于植物的   (选 填“感性”或“向性”)运动。
(2)捕虫囊只是把昆虫转变为含氮的无机物加以吸收利用,以弥补从土 壤中吸收养分的不足,因此即使剪掉所有的捕虫囊,猪笼草也不会死亡。从生态系统成分看,猪笼草属于   。
【答案】(1)感性(2)生产者
【解析】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向性运动作用机理主要是单向刺激引起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和生长抑制剂分配不均匀造成的。其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凡运动方向朝向刺激一方的为正向性,背向刺激一方的为负向性。多发生在有辐射对称的器官里,如根和茎。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生态系统的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解答】(1)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当有昆虫落入捕虫囊时,囊口的褒盖就会合上,这属于植物的感性运动。
(2)生态系统的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所以捕虫囊只是把昆虫转变为含氮的无机物加以吸收利用,以弥补从土 壤中吸收养分的不足,因此即使剪掉所有的捕虫囊,猪笼草也不会死亡。从生态系统成分看,猪笼草属于生产者;
故答案为:(1)感性(2)生产者
高频考点2: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考点解读:植物激素: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有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典例2】(2023·宁波)如图所示,有的植物体顶生幼叶会有部分重叠。幼叶成熟过程中,叶片会逐渐展开,以便接受更多的光照,这是植物对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的   。小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幼叶展开生长的原因:幼叶的分生组织会产生生长素并向叶柄运输,受光照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引起叶柄上生长素分布   (填“均匀”或“不均匀”),导致叶柄弯曲生长。
【答案】适应;不均匀
【解析】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 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使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植物的向光性也就是指植物会随着光的方向,从而变弯曲的能力,当植物的一侧受到阳光的时候,它就会弯曲生长。单侧光照下尖端生长素在发生横向运输,从向光处到背光处进行运输,然后就会使背侧生长素比向光处多,所以就会弯曲。
【解答】 有的植物体顶生幼叶会有部分重叠。幼叶成熟过程中,叶片会逐渐展开,以便接受更多的光照,这是植物对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的适应;幼叶的分生组织会产生生长素并向叶柄运输,受光照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引起叶柄上生长素分步不均匀,生长素分布多的地方生长的快,导致叶柄弯曲生长;故答案为:(1)适应(2)不均匀
高频考点3:人体激素或对应的疾病或症状
考点解读: 人体激素或对应的疾病或症状
激素名称 分泌异常情况 疾病 主要症状
生长激素 幼年不足 侏儒症 发育迟缓,身材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
幼年过多 巨人症 身体各部分过度生长,四肢更为突出,寿命往往不长
成年过多 肢端肥大症 手脚大,指粗,鼻高等
甲状腺激素 幼年不足 呆小症 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反应迟钝
分泌过多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 情绪易激动、紧张、失眠、心跳加快等
胰岛素 过多 低血糖症 血糖过低
过少 糖尿病 血糖过高,导致高血糖
【典例3】(2023·杭州模拟)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处理措施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平均质量/mg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质量/mg
1 不作处理 68 216
2 A 36 93
3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性激素 37 219
4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 66 21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组时应将   的雌性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
(2)表中第1组是本实验的   。(填“对照组”或“实验组”)
(3)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是   。
(4)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   。
【答案】(1)健康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合理即可)
(2)对照组
(3)切除垂体,同时注射等量(或适量)生理盐水
(4)切除垂体后,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卵巢不能正常发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性激素促进了子宫发育。
【解析】本题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促性腺激素是本实验的变量。所以实验对象的身体状况和个体大小要相近,避免无关变量影响实验结果。对照组不作处理。
【解答】(1)本实验是探究促性腺激素对子宫和卵巢的发育的影响,所以选择的幼鼠的基本体况特征应尽量相近,答案为:健康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
(2)对照组不作处理,所以答案为:对照组
(3)因为实验组3、4都切除垂体,又同时注射适量激素,根据对照实验中的单一变量原则,所以答案为:切除垂体,同时注射等量(或适量)生理盐水
(4)第4组与第1组、第2组比较,可知道促性腺激素能促进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第3组与第2组比较,多了雌性激素促进子宫发育。所以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 切除垂体后,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卵巢不能正常发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性激素促进了子宫发育。
高频考点4: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考点解读:血液中的葡萄糖叫做血糖。正常人体中的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正常人体中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是由于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胰岛素等激素的调节和神经系统调节完成的。其中,起直接作用的是胰岛素。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以促使血糖含量升高,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21
【典例4】(2023九下·龙湾模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整体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图为正常人与糖尿病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图。
(1)图甲中进食后血糖含量上升是由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   经吸收进入血液中。
(2)如图乙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血糖含量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   。
(3)为使降糖效果更佳、医生往往建议糖尿病人在餐后Ⅰ小时开始运动。请结合图甲分析医生建议的理由是:   。
【答案】(1)葡萄糖(2)效应器
(3)据图甲可知,血糖含量在餐后Ⅰ小时左右达到最高峰,由于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少,餐后血糖下降慢,此时开始运动,随着运动消耗能量,血糖下降更加明显
【解析】一条完整的反射弧包含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糖类最终在小肠中被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在小肠中被消化为氨基酸;脂肪最终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是因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解答】(1)图甲中进食后血糖含量上升是由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经吸收进入血液中。
(2)一条完整的反射弧包含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图中 “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用来做出反应,该反应是增加或减少胰岛素的含量;
(3)因为据图甲可知,血糖含量在餐后Ⅰ小时左右达到最高峰,由于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少,餐后血糖下降慢,此时开始运动,随着运动消耗能量,细胞有氧呼吸或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增加,会使血糖下降更加明显;
故答案为:(1)葡萄糖(2)效应器(3) 据图甲可知,血糖含量在餐后Ⅰ小时左右达到最高峰,由于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少,餐后血糖下降慢,此时开始运动,随着运动消耗能量,血糖下降更加明显
高频考点5: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考点解读: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有树突和轴突。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树突→细胞体→轴突。
【典例5】(2023·杭州模拟)如图所示为人体某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轴突,可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
B.②是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C.此系统为内分泌系统
D.此结构能独立完成反射活动
【答案】B
【解析】该图是神经细胞结构图,神经细胞由细胞体、树突、轴突构成,一个细胞有一条轴突,多条树突。
【解答】图中①是树突②是细胞体③是轴突,所以答案A错误,B正确。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C错误。完成反射活动需要一个反射弧,所以D错误
高频考点6: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主要功能
考点解读: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前者指脑、脊髓,后者是由脑、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分是脑,它主要可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脑干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大脑是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脊髓是脑以下的低级神经中枢,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典例6】(2023九下·永康模拟)你正在参加2023年九年级科学适应性考试,当你听到开考铃声后,便提笔答题,在此反射活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该反射活动中,听觉在耳朵形成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完成提笔答题这个动作要依赖多个系统的配合
D.在此反射中脊髓发挥了传导的功能
【答案】A
【解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解答】A.人的感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故A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提笔答题这个动作由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参与,因此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该反射过程中,由于神经中枢位于大脑,脊髓起到了传导神经的功能,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高频考点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的组成
考点解读: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处理,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脑干或脊髓(或大脑皮层以下)和条件反射(是高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典例7】(2023·拱墅模拟)我国外科专家首创“跟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解决了脊髓损伤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难题。具体做法是:分别剪断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传出神经,然后将二者进行显微手术缝合,如图所示。患者通过敲击自己的跟腱引起反射促使膀胱排尿。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膀胱
B.人体在②中产生尿意的感觉
C.上述人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①
D.患者敲击自己的跟腱促使膀胱排尿属于条件反射
【答案】C
【解析】人体的泌尿系统是由神内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组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条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完成;条件反射是指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一条完整的反射弧包含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 A.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膀胱是人体储存尿液的器官,A错误;
B.人体在大脑皮层中产生尿意的感觉,而不是在②脊髓中产生尿意的感觉,B错误;
C. 从图中可以看出上述人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②,C错误;
D.患者敲击自己的跟腱促使膀胱排尿属非条件反射 ,是简单反射,不需要大脑的参与,D错误,故答案为:C.
高频考点8: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考点解读:非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是遗传行为。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活动。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也是学习的基础。
【典例8】(2023·金华)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育并举格局。某校丰富了劳动实践课程,开设的面点原制作实践课深受学生喜欢,每次面点制作课,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都会马上排队去食堂学做包子、玉米馒头等。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馒头中所含的营养素除了水分外主要是   ;
(2)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马上去排队,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中的   反射。
【答案】(1)糖类(2)条件
【解析】人类所需要的七大类营养素: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是一种动物行为中的两种学习方式。条件反射是指动物根据外界刺激和后果来建立起的某种特定的行为模式,而非条件反射则是一种与外界刺激无关的自发性行为。
【解答】(1) 玉米馒头中所含的营养素除了水分外主要是糖类;
(2)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马上去排队,这一反射经过了后天的学习,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一、选择题
1.(2022·台州)现代研究表明,食用南瓜能降血糖,是因为南瓜富含的钴元素有利于人体合成(  )
A.肾上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胰岛素
【答案】D
【解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解答】A:肾上腺激素是肾上腺所分泌的激素,作用于人体几乎全部细胞,主要促促进生长发育。
B: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C:生长激素的调节有密切关系,人体生长发育的速度与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是一致的,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D: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2.(2022·温州)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血糖含量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  )
A.传入神经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答案】D
【解析】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包括5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兴奋传递的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据图分析,“胰腺中的胰岛”是接受神经冲动,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变化,故其实效应器。故选D。
3.(2021·衢州)近日教育部发布“睡眠令”,以扭转目前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的局面。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分泌的某种激素减少,影响人体生长。这种激素是(  )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
【答案】C
【解析】激素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性欲和性活动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解答】影响人体生长的激素是生长激素;
4.(2023·宁波)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关于马拉松比赛中人体内各系统分工协作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听到发令声起跑的瞬间反应,只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
B.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由循环系统排出体外
C.机体产生的汗液,由泌尿系统排出
D.比赛途中喝的水,能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
【答案】D
【解析】人体排泄的方式有三种:排汗,排尿和呼吸三种方式;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解答】A. 听到发令声起跑的瞬间反应,通过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共同调节达成的,A错误;
B. 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B错误;
C. 机体产生的汗液,由皮肤直接排出,(有血液循环系统流经皮肤处直接散发),C错误;
D. 比赛途中喝的水,能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 ,D正确;
故答案为:D.
5.(2023·绍兴)当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的手会立即缩回,这是一种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如图是完成缩手反射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为①,效应器为⑤
B.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③大脑
C.如果结构④受损,该反射活动仍能完成
D.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为⑤→④→③→②→①
【答案】A
【解析】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一条完整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 A.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为①,效应器为⑤ ,A正确;
B. 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③脊髓中,B错误;
C. 如果结构④传出神经受损,该反射活动不能完成,效应器无法工作,C错误;
D.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为①→②→③→④→⑤,D错误;
6.(2022·舟山模拟)如图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茎
B.D点对芽和茎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
C.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是B点
D.生长素浓度越高,对各器官的促进作用越强
【答案】B
【解析】 坐标曲线图反映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横轴为生长素浓度的变化,纵轴为生长素对器官生长的作用,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芽、茎生长的影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A: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根,错误。
B:D点对芽和茎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正确。
C: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是A点,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并不是生长素浓度越高,对各器官的促进作用越强,错误。
7.(2023·舟山模拟)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如图所示,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E和F散热
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E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
C.人体体温只依靠神经调节来完成
D.人生病体温处于上升阶段时,其产热小于散热
【答案】A
【解析】散热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皮肤直接散热;二是汗液蒸发;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体所有的生命的活动都是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共同完成的;人体是恒温动物,即人体的温度在产热和散热两个过程中实现动态平衡;
【解答】A.散热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皮肤直接散热;二是汗液蒸发;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E和F散热,正确;
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应该要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所以可通过E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B错误;
C.人体体温依靠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腺的共同调节来完成 ,错误;
D.人生病体温处于上升阶段时,其产热大于散热 ,错误
8.(2023·杭州模拟)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最合理是(  )
A.按异化作用方式不同区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二类
B.按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其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二类
C.按是否用种子进行繁殖区分,绿色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二类
D.按分布部位不同区分,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二类
【答案】D
【解析】异化作用是将有机物 (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分解成简单的产物,比如二氧化碳、乳酸、酒精等;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指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
【解答】A. 按异化作用方式不同区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厌氧生物和需氧生物二类,A错误
B. 按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其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二类,B错误
C. 按是否用种子进行繁殖区分,将植物分成有种子植物和无种子(孢子)植物,C错误
D. 按分布部分不同区分,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D正确
故答案为D
9.(2023·宁波模拟)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视觉形成:外界光线→角膜→视网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觉神经→大脑
B.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空气中的氧气→肺→肺循环→体循环→组织细胞
C.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反射过程:外界刺激→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
【答案】B
【解析】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受外界光线的刺激。泌尿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反射弧中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是感受器,作出反应的结构是效应器。
【解答】A.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故A错误。
B.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过程为:空气中的氧气→肺→肺循环→体循环→组织细胞,故B正确。
C. 尿的形成经过: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故C错误。
D.反射的结构效应器五部分,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0.(2023·舟山)器官的移植会受到法律、伦理等多方因素的制约。通过长期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器官移植条例)于2022年9月1日正式施行。
(1)要获得可移植的器官首先涉及到对人体死亡的定义。我国法律规定的脑死亡标准之一是瞳孔反射消失。所谓瞳孔反射是指用手电简照射病人睡孔,观察是否缩小,如果脑干丧失功能,瞳孔不会缩小。“瞳孔反射”属于    (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由于人体的   系统能分辨“ 自我”和“非我”,器官移植前首先要进行配型试验、移植后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
【答案】(1)非条件(2)免疫
【解析】(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为是否需要经过大脑皮层;
(2)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排斥其它异物或病原体;
【解答】(1) 瞳孔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故属于非条件反射;
(2)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分辨自我和非我;
故答案为:(1)非条件(2)免疫
11.(2023·金华模拟)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处罚力度,但有些人仍置若罔闻,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神志不清、呼吸急促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依次麻痹了图甲中的    (填序号)造成的。
(2)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乙中的    (填序号)。
【答案】(1)②①③
(2)2或4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脑的功能以及反射弧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图甲中,①是大脑、②是小脑、③是脑干。图乙中,1是感受器,2是效应器,3是传入神经,4是传出神经,5是神经中枢。
【解答】(1)大脑位于脑的最上面,大脑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人体的正常运动、感觉,以及认知;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脑的最下方,脑干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人体正常的呼吸、循环,以及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饮酒过量的人常常表现走路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②小脑,神志不清是由于酒精麻痹了①大脑,呼吸急促是由于酒精麻痹了③脑干造成的。
(2)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果某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表明1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3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有感觉而不能缩手,表明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可能是4传出神经或2效应器受损。
故答案为:(1)②①③;(2)2或4。
12.(2023·宁波模拟)(1)为保卫祖国海洋权益,如图,中国海监船50、66、137编队在钓鱼岛海域进行常态化巡航。钓鱼岛是我国传统渔业区,该岛及岛上所有生物是一个   (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2018年3月14日凌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因病去世,他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据图回答问题:医生用小锤叩击霍金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____。
A.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B.没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C.有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D.没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答案】(1)生态系统(2)A
【解析】种群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指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解答】(1)该岛及岛上所有生物,所以包含了生物群落和生活的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
(2)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受损,说明神经冲动不能传递到效应器,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所以有感觉,但不发生膝跳反射。
13.(2023·杭州模拟) 2021年5月22日13:00左右,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进行到高海拔赛段20km至31km处,出现了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部分参赛人员出现了失温现象: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症状。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是由于人体的产热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
(2)失温时,人体感受到外界的寒冷刺激会不由自主地发生战栗,此反射类型属于   。此时人体四肢慢慢僵硬,呼吸更加急促,这是为了进行   呼吸产生更多的热量。
【答案】(1)下丘脑;小于(2)非条件反射;有氧
【解析】恒温动物能保持体温恒定的原理是其产生的热量等于散失的热量,当处于寒冷的环境时,动物会增加产热(如骨骼肌颤栗等),减少散热(如血管收缩等)从而保持体温恒定
【解答】(1)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是由于人体的产热小于散热
(2)人体感受到外界的寒冷刺激会不由自主地发生战栗,此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没有通过后天训练就有的,因此是非条件反射;
此时人体四肢慢慢僵硬,呼吸更加急促,这是为了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更多的热量
故答案为(1)下丘脑 小于 (2)非条件反射 有氧
14.(2023·杭州模拟)在刚结束的体育中考测试中很多同学取得了满意的成绩。结合实际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跳绳是人体各系统在神经调节和   调节作用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的。
(2)长跑同学在测试前深吸一口气以缓解紧张的情绪。外界气体被吸入,此时膈肌   ,(选填“收缩”或“舒张”)。进入肺泡的氧气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所获得的氧气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室   。
(3)引体向上的动作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肌肉收缩牵引骨绕   运动。
【答案】(1)激素
(2)收缩;左心房
(3)关节
【解析】人体所有的活动都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作用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的。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解答】(1)跳绳是人体各系统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作用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的。
(2)外界气体被吸入,此时膈肌收缩,进入肺泡的氧气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所获得的氧气参与肺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最先到达心脏左心房;
(3)引体向上的动作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肌肉收缩牵引骨绕关节运动。
故答案为:(1)激素(2)收缩;左心房(3)关节
15.(2023·杭州模拟)春节期间,杭州交警加大对酒驾的严查力度。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饮酒驾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对酒驾嫌疑人员,交警通常采用检测呼出气体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判断。
(1)饮酒后,酒精的吸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
(2)驾驶员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   ,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体被排出体外。
(3)抽血前,先用橡皮软管绑住被抽血者的上臂,如图所示。此时,橡皮软管与手掌之间的部分   (选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因血量增多而鼓起,有利于扎针。
(4)饮酒后的司机和交警交流时语无伦次,这是因为酒精麻痹了该司机的   。(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
【答案】(1)不需要(2)舒张(3)静脉(4)大脑
【解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静脉是血液汇总,流回心脏;动脉是血液流出心脏,血液呈分支状;毛细血管只允许单个红细胞通过;大脑中有各种感觉的神经中枢和语言中枢;小脑控制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脑干是体温的调节中枢,控制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
【解答】(1) 交警通常采用检测呼出气体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判断。 说明酒精通过消化系统直接被血液吸收,所以酒精的吸收不需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
(2)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肋间外肌收缩,胸腔容积缩小,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肺内气体被排出体外。
(3)静脉是血液汇总,流回心脏;动脉是血液流出心脏,血液呈分支状;毛细血管只允许单个红细胞通过;所以抽血前,先用橡皮软管绑住被抽血者的上臂,如图所示。此时,橡皮软管与手掌之间的部分静脉因血量增多而鼓起,有利于扎针。
(4)大脑中有各种感觉的神经中枢和语言中枢;小脑控制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脑干是体温的调节中枢,控制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所以饮酒后的司机和交警交流时语无伦次,这是因为酒精麻痹了该司机的大脑;
16.(2023·镇海模拟)美国缅因州一渔民近日发现一只罕见的半透明蓝白色龙虾,宛如海中一颗闪耀的珍珠,如图所示。
(1)常见的龙虾是蓝紫色,新发现的龙虾是半透明蓝白色,出现不同性状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不同。
(2)小科的妈妈打算给小科做椒盐龙虾,在处理龙虾的时候不小心被龙虾的额剑刺到,小科的妈妈将出现的反应是________(填字母)。
A.先缩手,后感觉痛
B.先感觉到痛,后缩手
C.缩手同时感觉到痛
(3)小科的妈妈手上出血了,过了一段时间血液凝固,这是人体的   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答案】(1)基因(或DNA)
(2)A
(3)非特异性
【解析】(1)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遗传物质)控制的;
(2)兴奋通过传入传入神经传至脊髓的时间小于传到大脑的时间;
(3)非特异性免疫 又称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对各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和异物的入侵都能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
【解答】(1) 出现不同性状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基因(或DNA) 不同;
(2)传到大脑皮层的时间更长,故先缩手后感觉到痛;
(3) 过了一段时间血液凝固 ,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7.(2022·衢州)4月19日8时许,一头抹香鲸在浙江象山海域搁浅。经救援人员20多个小时的奋力救援,成功回归大海。
(1)鲸属于海洋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鲸搁浅是因头部受伤严重,导致大脑皮层中的    受损,而不能完成某些正常的反射活动。
(3)救援时要持续向鲸泼凉海水,防止鲸体温上升。海水凉是因为海水的    大,在同样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升温慢。
(4)若鲸死在滩涂,细菌会分解其体内的有机物,产生大量气体,待气体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引发爆炸,造成危害。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其细胞内没有    。
【答案】(1)消费者(2)神经中枢(3)比热或比热容(4)细胞核
【解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人体控制反射的神经中枢有脊髓和大脑皮层,脊髓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高级的神经中枢,高级神经中枢能控制低级神经中枢的反射活动。脊髓除了有反射功能还有传导的功能。
3.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放热本领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4.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细胞核。
【解答】(1)根据生态系统成分分析:鲸属于海洋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
(2)鲸搁浅是因头部受伤严重,导致大脑皮层中的神经中枢受损,而不能完成某些正常的反射活动。
(3)救援时要持续向鲸泼凉海水,防止鲸体温上升。海水凉是因为海水的比热或比热容大,在同样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升温慢。
(4)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其细胞内没有细胞核。
18.(2023·杭州模拟)我们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往往会因为异常兴奋或紧张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如图是整个反射过程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精彩的画面进入你的眼球,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视觉是在    形成的。
(2)B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进入肾上腺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调节心脏等的机能,从而出现图甲中C现象,这一调节过程叫做    ,通过图示的反射过可以看出此调节过程是在    调节控制下完成的。
(3)人体皮肤血管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会出现舒张或收缩状态,那么面红耳赤时皮肤血管口径应为图乙    中的(选填A或B)
【答案】(1)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2)激素调节;神经系统 (3)B
【解析】人体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中枢中形成;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皮肤直接散热,当温度升高时,皮肤中血管扩张,血管的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解答】(1)所有感觉都在大脑皮层相应的感觉中枢形成,所以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
(2)从图中可以看出,肾上腺素之间进入血液,然后过血液循环调节心脏等的机能,从而出现图甲中C现象,这一调节过程叫做激素调节;从图中可以看出激素调节是在神经调节的控制下完成的;
(3)面红耳赤时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所以图图乙中的B;
故答案为:(1)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2)激素调节、神经系统(3) B
19.(2023·湖州)人类的许多科学发现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研究植物向光性时,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历时半个世纪。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探究历程。
詹森和拜尔的实验初步证明这种“影响"是某种物质。1926年,温特在他们的基础上做了如下的实验。
(1)温特设计乙组实验的目的是   。
(2)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的顶端确实会产生某种物质,能够促进胚芽鞘的生长,他将其命名为生长素。根据温特的结论和拜尔的实验,请推测甲乙两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填选项)
A.②① B.④① C.② ③
(3)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给我们很多启示。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   。(可多选)
①科学发现要善于观察和思考。
②科学理论建立是一个不断继承、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③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有关的结论凝聚了多位科学家的智慧,关于向光性的原因不会再有争议。
【答案】(1)设置对照,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2)B
(3)①②
【解析】植物的向光性原理: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测生长素多,生长的快,向光测生长素少,生长慢,导致植物向光生长
【解答】(1)乙组实验用了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其的目的是设置对照,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2)甲组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左侧,使左侧生长素浓度高,左侧生长的快,胚芽鞘应向右生长,符合的是④;乙组用了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琼脂块中不含生长素,因此切去尖端胚芽鞘不会生长,符合的是①,故B正确,A、C错误
(3)①科学发现要善于观察和思考,①正确
②科学理论建立是一个不断继承、发展和完善的过程,②正确
③科学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的,可能在将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观测手段提升,可能会发现更加完善的理论,故③错误,故选① ②
20.(2023·镇海区模拟)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   。
(2)为探究侧芽生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小科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小科设置第②组实验与哪一组实验进行对比,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
【答案】(1)Ⅱ
(2)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与③对比,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或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促进侧芽生长)
【解析】 指植物的主茎顶端生长占优势,同时抑制着它下面邻近的侧芽生长,使侧芽处于休眠状态的现象。原因是茎尖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了侧芽生长。为了促使主干长得又高又直,就要维护植物的顶端优势,任它自由生长并及时除去侧芽。在农作物(如棉花)的栽培中,也常根据其原理进行摘心,来达到增产的目的。
【解答】(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所以改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增加时,对双子叶植物是一抑制作用,对单子叶植物是促进作用,所以曲线II符合;
(2)从图乙的曲线图上可以看出,①摘除顶芽中侧芽快速生长,③保留顶芽中侧芽不生长,说明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根据控制单一变量的原理,可知设置第②组实验与第③组实验进行对比,主要探究的问题是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1) Ⅱ (2)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与③对比,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或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促进侧芽生长)
21.(2023·镇海区模拟)肾上腺素和药物“心得安”都可以影响心理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的代谢水平,学习小组用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耗氧量)的影响。
【实验材料】小白鼠若干只,肾上腺素,心得安,生理盐水,注射器,检测耗氧量的装置。
【实验步骤】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肾上腺素和心得安剂;
②选出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白鼠20只,平均分成4组,A、B、C组小白鼠按如表所示注射等量药剂(用+表示),而D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    ;
③将每只小白鼠分别置入检测耗氧量的装置中,将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注射药剂种类 耗氧量(×103mL)
心得安 肾上腺素
A + 1.7
B + 2.5
C + + 2.1
D 2.0
【结果分析】
⑴为了直观比较各组小白鼠的耗氧量,甲、乙同学用了两种不同的图标来表示,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⑵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对动物代谢水平有   作用,而心得安具有   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
【答案】等量生理盐水;甲;促进;抑制
【解析】科学探究往往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肾上腺、甲状腺等。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解答】该实验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耗氧量)的影响,所以实验变量应为心得安和肾上腺素的有无。A、B、C组小白鼠分别注射心得安、肾上腺素、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因此,D组小白鼠应注射生理盐水以形成对照。甲、乙两图中,甲图为柱形图能更直观地比较四组小白鼠的耗氧量。而乙图为曲线图,更适合观察某一现象的发展趋势。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注射心得安的小白鼠耗氧量较低,注射肾上腺素的小白鼠耗氧量较高,可以得出结论:肾上腺素动物代谢水平有促进作用,而心得安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
故答案为:等量生理盐水;甲;促进;抑制
22.(2023·绍兴)2023年4月,由我国研发的全球首创新药——口服胰岛素肠溶胶囊,国内上市申请获得国家受理,糖尿病患者即将迎来治疗新选择。
口服胰岛素胶囊具有三大特点:pH保护盾,蛋白酶抑制剂,吸收增强剂。口服胰岛素能够模拟生理条件下胰岛素的分泌与代谢模式,大大降低了注射给药带来的副作用。我国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口服胰岛素胶囊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符合要求。
结合你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请阐述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机理,分析口服胰岛素胶囊特点的作用并对口服胰岛素胶囊作出简单评价。
【答案】答题要点:从①胰岛素调节血糖;②口服胰岛素三个特点作用;③与传统注射胰岛素的对比评价三方面回答问题。
示例:胰岛素能调节血糖含量,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口服胰岛素胶囊的特点使药效不被胃、肠等消化系统破坏分解;口服胰岛素胶囊使用方便,同时也没有因长期注射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解析】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能调节血糖含量,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一般情况下,胰岛素经过消化系统会被消化成氨基酸,破坏了它的作用,但是该技术大大的减轻了病人注射带来的痛苦,并且使;口服胰岛素胶囊的特点使药效不被胃、肠等消化系统破坏分解,是技术的一大突破;
【解答】 胰岛素能调节血糖含量,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口服胰岛素胶囊的特点使药效不被胃、肠等消化系统破坏分解;口服胰岛素胶囊使用方便,同时也没有因长期注射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故答案为: 胰岛素能调节血糖含量,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口服胰岛素胶囊的特点使药效不被胃、肠等消化系统破坏分解;口服胰岛素胶囊使用方便,同时也没有因长期注射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知识导图
题型分析
聚焦高频
专项练习
1专题20 生命活动的调节
【命题重点】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知道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弧的组成,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题型较分散:选择、填空、探究等都会出现。
高频考点1: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考点解读: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表现形式有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植物对太阳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和接触等刺激作出的反应。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这可以使植物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称为植物的向地性,茎会背着重力方向生长,称为负向地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感性运动是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w
【典例1】(2023·舟山模拟)能捕捉昆虫的猪笼草,其叶片中脉延伸成卷须,卷须的顶端膨大为捕虫囊。
(1)当有昆虫落入捕虫囊时,囊口的褒盖就会合上,这属于植物的   (选 填“感性”或“向性”)运动。
(2)捕虫囊只是把昆虫转变为含氮的无机物加以吸收利用,以弥补从土 壤中吸收养分的不足,因此即使剪掉所有的捕虫囊,猪笼草也不会死亡。从生态系统成分看,猪笼草属于   。
高频考点2: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考点解读:植物激素: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有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典例2】(2023·宁波)如图所示,有的植物体顶生幼叶会有部分重叠。幼叶成熟过程中,叶片会逐渐展开,以便接受更多的光照,这是植物对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的   。小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幼叶展开生长的原因:幼叶的分生组织会产生生长素并向叶柄运输,受光照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引起叶柄上生长素分布   (填“均匀”或“不均匀”),导致叶柄弯曲生长。
高频考点3:人体激素或对应的疾病或症状
考点解读: 人体激素或对应的疾病或症状
激素名称 分泌异常情况 疾病 主要症状
生长激素 幼年不足 侏儒症 发育迟缓,身材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
幼年过多 巨人症 身体各部分过度生长,四肢更为突出,寿命往往不长
成年过多 肢端肥大症 手脚大,指粗,鼻高等
甲状腺激素 幼年不足 呆小症 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反应迟钝
分泌过多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 情绪易激动、紧张、失眠、心跳加快等
胰岛素 过多 低血糖症 血糖过低
过少 糖尿病 血糖过高,导致高血糖
【典例3】(2023·杭州模拟)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处理措施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平均质量/mg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质量/mg
1 不作处理 68 216
2 A 36 93
3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性激素 37 219
4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 66 21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组时应将   的雌性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
(2)表中第1组是本实验的   。(填“对照组”或“实验组”)
(3)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是   。
(4)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   。
高频考点4: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考点解读:血液中的葡萄糖叫做血糖。正常人体中的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正常人体中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是由于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胰岛素等激素的调节和神经系统调节完成的。其中,起直接作用的是胰岛素。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以促使血糖含量升高,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21
【典例4】(2023九下·龙湾模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整体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图为正常人与糖尿病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图。
(1)图甲中进食后血糖含量上升是由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   经吸收进入血液中。
(2)如图乙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血糖含量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   。
(3)为使降糖效果更佳、医生往往建议糖尿病人在餐后Ⅰ小时开始运动。请结合图甲分析医生建议的理由是:   。
高频考点5: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考点解读: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有树突和轴突。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树突→细胞体→轴突。
【典例5】(2023·杭州模拟)如图所示为人体某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轴突,可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
B.②是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C.此系统为内分泌系统
D.此结构能独立完成反射活动
高频考点6: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主要功能
考点解读: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前者指脑、脊髓,后者是由脑、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分是脑,它主要可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脑干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大脑是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脊髓是脑以下的低级神经中枢,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典例6】(2023九下·永康模拟)你正在参加2023年九年级科学适应性考试,当你听到开考铃声后,便提笔答题,在此反射活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该反射活动中,听觉在耳朵形成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完成提笔答题这个动作要依赖多个系统的配合
D.在此反射中脊髓发挥了传导的功能
高频考点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的组成
考点解读: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处理,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脑干或脊髓(或大脑皮层以下)和条件反射(是高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典例7】(2023·拱墅模拟)我国外科专家首创“跟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解决了脊髓损伤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难题。具体做法是:分别剪断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传出神经,然后将二者进行显微手术缝合,如图所示。患者通过敲击自己的跟腱引起反射促使膀胱排尿。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膀胱
B.人体在②中产生尿意的感觉
C.上述人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①
D.患者敲击自己的跟腱促使膀胱排尿属于条件反射
高频考点8: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考点解读:非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是遗传行为。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活动。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也是学习的基础。
【典例8】(2023·金华)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育并举格局。某校丰富了劳动实践课程,开设的面点原制作实践课深受学生喜欢,每次面点制作课,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都会马上排队去食堂学做包子、玉米馒头等。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馒头中所含的营养素除了水分外主要是   ;
(2)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马上去排队,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中的   反射。
一、选择题
1.(2022·台州)现代研究表明,食用南瓜能降血糖,是因为南瓜富含的钴元素有利于人体合成(  )
A.肾上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胰岛素
2.(2022·温州)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血糖含量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  )
A.传入神经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3.(2021·衢州)近日教育部发布“睡眠令”,以扭转目前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的局面。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分泌的某种激素减少,影响人体生长。这种激素是(  )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
4.(2023·宁波)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关于马拉松比赛中人体内各系统分工协作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听到发令声起跑的瞬间反应,只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
B.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由循环系统排出体外
C.机体产生的汗液,由泌尿系统排出
D.比赛途中喝的水,能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
5.(2023·绍兴)当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的手会立即缩回,这是一种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如图是完成缩手反射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为①,效应器为⑤
B.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③大脑
C.如果结构④受损,该反射活动仍能完成
D.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为⑤→④→③→②→①
6.(2022·舟山模拟)如图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茎
B.D点对芽和茎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
C.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是B点
D.生长素浓度越高,对各器官的促进作用越强
7.(2023·舟山模拟)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如图所示,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E和F散热
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E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
C.人体体温只依靠神经调节来完成
D.人生病体温处于上升阶段时,其产热小于散热
8.(2023·杭州模拟)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最合理是(  )
A.按异化作用方式不同区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二类
B.按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其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二类
C.按是否用种子进行繁殖区分,绿色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二类
D.按分布部位不同区分,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二类
9.(2023·宁波模拟)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视觉形成:外界光线→角膜→视网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觉神经→大脑
B.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空气中的氧气→肺→肺循环→体循环→组织细胞
C.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反射过程:外界刺激→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
二、非选择题
10.(2023·舟山)器官的移植会受到法律、伦理等多方因素的制约。通过长期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器官移植条例)于2022年9月1日正式施行。
(1)要获得可移植的器官首先涉及到对人体死亡的定义。我国法律规定的脑死亡标准之一是瞳孔反射消失。所谓瞳孔反射是指用手电简照射病人睡孔,观察是否缩小,如果脑干丧失功能,瞳孔不会缩小。“瞳孔反射”属于    (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由于人体的   系统能分辨“ 自我”和“非我”,器官移植前首先要进行配型试验、移植后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
11.(2023·金华模拟)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处罚力度,但有些人仍置若罔闻,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神志不清、呼吸急促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依次麻痹了图甲中的    (填序号)造成的。
(2)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乙中的    (填序号)。
12.(2023·宁波模拟)(1)为保卫祖国海洋权益,如图,中国海监船50、66、137编队在钓鱼岛海域进行常态化巡航。钓鱼岛是我国传统渔业区,该岛及岛上所有生物是一个   (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2018年3月14日凌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因病去世,他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据图回答问题:医生用小锤叩击霍金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____。
A.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B.没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C.有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D.没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13.(2023·杭州模拟) 2021年5月22日13:00左右,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进行到高海拔赛段20km至31km处,出现了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部分参赛人员出现了失温现象: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症状。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是由于人体的产热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
(2)失温时,人体感受到外界的寒冷刺激会不由自主地发生战栗,此反射类型属于   。此时人体四肢慢慢僵硬,呼吸更加急促,这是为了进行   呼吸产生更多的热量。
14.(2023·杭州模拟)在刚结束的体育中考测试中很多同学取得了满意的成绩。结合实际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跳绳是人体各系统在神经调节和   调节作用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的。
(2)长跑同学在测试前深吸一口气以缓解紧张的情绪。外界气体被吸入,此时膈肌   ,(选填“收缩”或“舒张”)。进入肺泡的氧气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所获得的氧气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室   。
(3)引体向上的动作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肌肉收缩牵引骨绕   运动。
15.(2023·杭州模拟)春节期间,杭州交警加大对酒驾的严查力度。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饮酒驾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对酒驾嫌疑人员,交警通常采用检测呼出气体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判断。
(1)饮酒后,酒精的吸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
(2)驾驶员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   ,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体被排出体外。
(3)抽血前,先用橡皮软管绑住被抽血者的上臂,如图所示。此时,橡皮软管与手掌之间的部分   (选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因血量增多而鼓起,有利于扎针。
(4)饮酒后的司机和交警交流时语无伦次,这是因为酒精麻痹了该司机的   。(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
16.(2023·镇海模拟)美国缅因州一渔民近日发现一只罕见的半透明蓝白色龙虾,宛如海中一颗闪耀的珍珠,如图所示。
(1)常见的龙虾是蓝紫色,新发现的龙虾是半透明蓝白色,出现不同性状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不同。
(2)小科的妈妈打算给小科做椒盐龙虾,在处理龙虾的时候不小心被龙虾的额剑刺到,小科的妈妈将出现的反应是________(填字母)。
A.先缩手,后感觉痛
B.先感觉到痛,后缩手
C.缩手同时感觉到痛
(3)小科的妈妈手上出血了,过了一段时间血液凝固,这是人体的   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17.(2022·衢州)4月19日8时许,一头抹香鲸在浙江象山海域搁浅。经救援人员20多个小时的奋力救援,成功回归大海。
(1)鲸属于海洋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鲸搁浅是因头部受伤严重,导致大脑皮层中的    受损,而不能完成某些正常的反射活动。
(3)救援时要持续向鲸泼凉海水,防止鲸体温上升。海水凉是因为海水的    大,在同样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升温慢。
(4)若鲸死在滩涂,细菌会分解其体内的有机物,产生大量气体,待气体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引发爆炸,造成危害。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其细胞内没有    。
18.(2023·杭州模拟)我们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往往会因为异常兴奋或紧张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如图是整个反射过程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精彩的画面进入你的眼球,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视觉是在    形成的。
(2)B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进入肾上腺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调节心脏等的机能,从而出现图甲中C现象,这一调节过程叫做    ,通过图示的反射过可以看出此调节过程是在    调节控制下完成的。
(3)人体皮肤血管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会出现舒张或收缩状态,那么面红耳赤时皮肤血管口径应为图乙    中的(选填A或B)
19.(2023·湖州)人类的许多科学发现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研究植物向光性时,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历时半个世纪。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探究历程。
詹森和拜尔的实验初步证明这种“影响"是某种物质。1926年,温特在他们的基础上做了如下的实验。
(1)温特设计乙组实验的目的是   。
(2)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的顶端确实会产生某种物质,能够促进胚芽鞘的生长,他将其命名为生长素。根据温特的结论和拜尔的实验,请推测甲乙两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填选项)
A.②① B.④① C.② ③
(3)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给我们很多启示。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   。(可多选)
①科学发现要善于观察和思考。
②科学理论建立是一个不断继承、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③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有关的结论凝聚了多位科学家的智慧,关于向光性的原因不会再有争议。
20.(2023·镇海区模拟)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   。
(2)为探究侧芽生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小科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小科设置第②组实验与哪一组实验进行对比,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
21.(2023·镇海区模拟)肾上腺素和药物“心得安”都可以影响心理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的代谢水平,学习小组用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耗氧量)的影响。
【实验材料】小白鼠若干只,肾上腺素,心得安,生理盐水,注射器,检测耗氧量的装置。
【实验步骤】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肾上腺素和心得安剂;
②选出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白鼠20只,平均分成4组,A、B、C组小白鼠按如表所示注射等量药剂(用+表示),而D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    ;
③将每只小白鼠分别置入检测耗氧量的装置中,将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注射药剂种类 耗氧量(×103mL)
心得安 肾上腺素
A + 1.7
B + 2.5
C + + 2.1
D 2.0
【结果分析】
⑴为了直观比较各组小白鼠的耗氧量,甲、乙同学用了两种不同的图标来表示,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⑵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对动物代谢水平有   作用,而心得安具有   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
22.(2023·绍兴)2023年4月,由我国研发的全球首创新药——口服胰岛素肠溶胶囊,国内上市申请获得国家受理,糖尿病患者即将迎来治疗新选择。
口服胰岛素胶囊具有三大特点:pH保护盾,蛋白酶抑制剂,吸收增强剂。口服胰岛素能够模拟生理条件下胰岛素的分泌与代谢模式,大大降低了注射给药带来的副作用。我国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口服胰岛素胶囊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符合要求。
结合你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请阐述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机理,分析口服胰岛素胶囊特点的作用并对口服胰岛素胶囊作出简单评价。
知识导图
题型分析
聚焦高频
专项练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