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大象的耳朵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9 大象的耳朵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8 20:4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19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象的耳朵》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课文通过讲述大象因为自己的耳朵与众不同,在听取其他动物建议后不断改变,最后却发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故事以大象为主角,以“耳朵”为线索,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带有动物角色的故事。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仍然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问题引导、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感受故事的幽默和趣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寓言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3)能够复述故事,并体会其中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故事的幽默和趣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体会故事中的寓意,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寓意。
(2)学会运用本课生字和词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插图、生字卡片、动画视频等。
(2)大象耳朵的道具或图片,用于角色扮演。
(3)奖励贴纸或小红花等,用于激励学生。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2)准备表演所需的道具或服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教师出示大象的图片或道具,引导学生观察并询问他们关于大象的已知信息。随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鼓励学生描述他们所知道的信息,如耳朵大、耷拉着等。这样的互动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大象的耳朵》,并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解释大象的耳朵是它们显著的特征,也是人们常常会讨论的话题。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象的耳朵会引起其他动物的议论?”为后续的讨论和探究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一些指导性建议,如注意停顿、发音准确、理解句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注意倾听并及时纠正发音错误和语病。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改进自己的语言表达。
3.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大象的耳朵会引起其他动物的议论?”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这个环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4. 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互相启发和补充。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初读课文和整体感知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激发他们对大象耳朵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故事背后的寓意和启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
三、深入探究,理解内容
1.角色扮演,理解对话
教师首先邀请了几位同学上台,分别扮演大象、小兔子、小羊等动物角色。在表演前,教师先与学生一起讨论并丰富对话内容,使对话更加生动、有趣。
大象(疑惑而略带尴尬地):“各位朋友们,我时常感到困惑,为什么你们总是议论我的耳朵呢?它们对我来说,不过是听声音的器官罢了。”
小兔子(惊讶而好奇地):“大象哥哥,你的耳朵真的好大啊!你看,我的耳朵小小的,像两片树叶,多可爱呀!你的耳朵那么大,一定很沉重吧?”
小羊(同情地):“是啊,是啊!我们的小耳朵轻巧又灵活,你的大耳朵一定很不方便吧?我听说,耳朵大还会招风,风吹过来,你一定很冷吧?”
大象(有些动摇了):“嗯……或许你们说得有道理。我应该去找个方法,让我的耳朵变得和你们一样。”
接着,学生们开始表演对话。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探究寓意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其他动物都认为大象的耳朵有问题?是因为它们觉得大象的耳朵太大了吗?还是因为大象的耳朵形状与其他动物不同?
(2)大象为什么开始改变自己?是因为它觉得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吗?还是因为其他动物的议论让它感到不舒服?
(3)最后大象为什么又决定保持原样?是因为它发现改变自己的方法并不适合自己吗?还是因为它意识到自己的耳朵并没有问题?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是否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改变自己?是否告诉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特点?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组可以提问或补充。
3.教师总结,点明寓意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首先,教师点明故事中的寓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情况?我们是否也有过因为别人的议论或评价而改变自己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自己的特点,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但不要盲目跟风或改变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成为一个自信、独立、有主见的人。
四、拓展延伸
1. 想象创作: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如果大象没有改变耳朵,它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尝试创作一个小故事或绘画作品,展现大象在没有改变耳朵情况下的生活场景。学生们可以通过绘画或文字描述,展示大象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以及与周围动物的关系等。这样的创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角色扮演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我是小记者”的角色扮演游戏。学生们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择一名学生扮演记者,其他学生则扮演大象、小兔子、小羊等不同的动物角色。记者需要采访各个动物角色,了解他们对大象耳朵的看法以及大象改变耳朵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游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也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例如,记者可以好奇地问道:“大象先生,我是森林日报的小记者,能采访您一下吗?关于您的耳朵,您有什么想说的吗?”而大象则可以在沉思后,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心路历程。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课后作业
1. 让学生回家后将《大象的耳朵》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不仅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交流,还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请家长根据故事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还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鼓励学生创作一幅与《大象的耳朵》相关的绘画作品,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是故事中的某个场景,也可以是自己对大象耳朵的想象,这样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课堂总结
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故事中蕴含的道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并鼓励学生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2. 对课堂上表现积极、发言踊跃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和积极性。
3. 提醒学生注意课后的复习和巩固,完成好课后作业,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七、课后评价与反思
1. 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故事内容的掌握情况、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等。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估,思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师还可以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吸取有益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反思,对教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注意事项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寓意,体会其中的道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
3. 在角色扮演等环节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法,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同时,还应注重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