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省中考数学考前冲刺每日一练40(精选全省各市历年经典真题,包含常考题型、易错题型、 小压轴、大压轴)
1.一组数据﹣2,a,5,3,7有唯一的众数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2 B.3 C.5 D.7
2.照相机成像应用了一个重要原理,用公式=+(v≠f)表示,其中f表示照相机镜头的焦距,u表示物体到镜头的距离,v表示胶片(像)到镜头的距离.已知f,v,则u=( )
A. B. C. D.
3.将正六边形ABCDEF折叠成三角形后(如图1)用剪刀剪下一个角,展开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形,图2中虚线为折叠时产生的折痕,折痕AG+BH=AB,若剪完后所得阴影图形的面积为原正六边形面积的.则的值为( )
A. B. C. D.
4.如图,在△ABC中,AB=AC=3,点O在BC上,以OB为半径的圆与AC相切于点A,OC=2OB,D是BC边上的动点(不与B,C重合),当△ACD为等腰三角形时,BD的长为 .
5.如图,直角坐标系中, AOBC的顶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A,C在第一象限.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A,与BC交于点D,AE⊥x轴于点E,连结DE并延长交AO的延长线于点F,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F,连结BF,则△BDF的面积为 .
浙江省中考数学考前冲刺每日一练40(精选全省各市历年经典真题,包含常考题型、易错题型、 小压轴、大压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一组数据﹣2,a,5,3,7有唯一的众数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2 B.3 C.5 D.7
【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先求出a的值,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数据﹣2,a,5,3,7有唯一的众数7,
∴a=7,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2,3,5,7,7,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知识,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把中间数据(或中间两数据的平均数)叫做中位数.
2.照相机成像应用了一个重要原理,用公式=+(v≠f)表示,其中f表示照相机镜头的焦距,u表示物体到镜头的距离,v表示胶片(像)到镜头的距离.已知f,v,则u=( )
A. B. C. D.
【分析】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等式=+(v≠f)恒等变形,用含f、v的代数式表示u.
【解答】解:=+(v≠f),
=+,
,
,
u=.
故选:C.
【点评】考查分式的加、减法运算,关键是异分母通分,掌握通分法则.
3.将正六边形ABCDEF折叠成三角形后(如图1)用剪刀剪下一个角,展开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形,图2中虚线为折叠时产生的折痕,折痕AG+BH=AB,若剪完后所得阴影图形的面积为原正六边形面积的.则的值为( )
A. B. C. D.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知,6个小三角形均为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阴影面积与正六边形面积的,则每个小三角形(如△OGH)面积占一个小正三角形(如△AOB)的,过点G作GR⊥OC于点R,过点O作OTAB于点T,设AB=OB=OA=OB=OC=1,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勾股定理可得方程,通过解方程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知,6个小三角形均为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阴影面积与正六边形面积的,则每个小三角形(如△OGH)面积占一个小正三角形(如△AOB)的1﹣.
过点G作GR⊥OC于点R,过点O作OTAB于点T,设AB=OB=OA=OB=OC=1,
∴S△AOB=AB OT==,
S△GOH==OG(1﹣OG)×=,
OG﹣OG2=,
解得OG=或(舍),
∴OH=1﹣OG=,OR=,
∴HR=OR﹣OH==﹣,GR=OR=,
∴GR2+HR2=GH2,即+=GH2,
解得GH=(负值舍去),
∴=,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和圆、翻折变换、勾股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2小题)
4.如图,在△ABC中,AB=AC=3,点O在BC上,以OB为半径的圆与AC相切于点A,OC=2OB,D是BC边上的动点(不与B,C重合),当△ACD为等腰三角形时,BD的长为 2或3﹣3 .
【分析】连接OA,由切线的性质定理得到∠OAC=90°,由锐角的正弦求出∠C=30°,由tanC==,AC=3,求出OA=,得到BC=3OA=3,当AC=CD时,得到BD=CB﹣CD=3﹣3,当AD=CD时,D与M重合,由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D=2OB=2,于是得到BD的长是2或3﹣3.
【解答】解:连接OA,
∵AC切圆于A,
∴OA⊥AC,
∴∠OAC=90°,
∵OC=2OB=2OA,
∴sinC==,
∴∠C=30°,
∵tanC==,AC=3,
∴OA=,
∴BC=3OA=3,
如图,当AC=CD时,
∴BD=CB﹣CD=3﹣3;
如图,BC交圆于M,当AD=CD时,
∴∠CAD=∠C=30°,
∵BM是圆的直径,
∴∠BAM=90°,
∵AB=AC,
∴∠B=∠C=30°,
∴∠BAC=120°,
∴∠CAM=120°﹣90°=30°,
∴D与M重合,
∵∠BAC=90°,∠B=30°,
∴BD=2OB=2,
∴BD的长是2或3﹣3.
故答案为:2或3﹣3.
【点评】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关键是由锐角的正切求出圆半径的长,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5.如图,直角坐标系中, AOBC的顶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A,C在第一象限.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A,与BC交于点D,AE⊥x轴于点E,连结DE并延长交AO的延长线于点F,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F,连结BF,则△BDF的面积为 .
【分析】过点F作FK⊥x轴于K,过点D作DH⊥x轴于H,设点E(m,0),则m>0,OE=m,点A,AE=,由此得直线OA的表达式为,解方程组,得点F,则FK=,再求出直线EF的表达式为,解方程组,得点D,则OH=3m,DH=25/3m,证△AOE∽△DBH可得BH=,则BE=,然后分别求出S△FBE=,S△BED=,据此可得△BDF的面积.
【解答】解:过点F作FK⊥x轴于K,过点D作DH⊥x轴于H,如下图所示:
设点E(m,0),则m>0,OE=m,
∵AE⊥x轴,点A在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
∴点A,AE=,
设直线OA的表达式为:y=k1x,
∴,
解得:,
∴直线OA的表达式为:,
解方程组,得,,
∵点F在第三象限,
∴点F的坐标为,则FK=,
设直线EF的表达式为y=kx+b,
将点E(m,0),F代入y=kx+b,
得:,解得:,
∴直线EF的表达式为:,
解方程组组,得,,
∵点D在第一象限,
∴点D的坐标为,
∴OH=3m,DH=,
∵AE⊥x轴,DH⊥x轴,
∴∠AEO=∠DHB=90°,
∵四边形AOBC为平行四边形,
∴AO∥BC,
∴∠AOE=∠DBH,
∴△AOE∽△DBH,
∴AE:DH=OE:BH,
即,
∴BH=,
∴BE=OH﹣OE﹣BH=3m﹣m﹣=,
∴S△FBE=BE FK==,S△BED=BE DH==,
∴S△BDF=S△FBE+S△BED==.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满足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的方法,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