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第七章第二节精炼卷
一、选择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形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多层次、优衔接、高品质的轨道交通系统。结合下图完成下题。
1.关于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长三角位于长江入海口,长江为其提供了便利的水运
B.长江为长三角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C.长江被誉为“水能宝库”,长三角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缓解了能源紧张的现状
D.长期以来,长江携带泥沙在入海口堆积,塑造了低平的三角洲平原,提供了土地资源。
2.“轨道上的长三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同城效应”,关于同城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消除城市间的差异,有利于城市的合并,减少城市的数量
B.促进城市资源共享,有利于区域合作,提高城市的影响力
C.人们生活和工作在不同城市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D.发达的交通,提高了矿产资源运输速度,有利于发挥长三角重工业中心的带动作用
3.图中经过甲乙丙三座城市的铁路干线是( )
A.沪杭线 B.浙赣线 C.京广线 D.京沪线
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开幕,主题口号为“心心相融,@未来”,杭州这座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数千年来以美闻名的城市已经准备好用最靓丽的模样迎接四海宾朋。读杭州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亚运会口号中的“@”为互联网元素,杭州互联网产业发达的原因有( )
①互联网创新创业氛围浓厚②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强
③互联网产业集群效应强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 )
A.湘、皖、浙、泸 B.鲁、皖、沪、浙
C.豫、浙、泸、皖 D.苏、浙、沪、皖
6.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交通便利
B.依托长江水运,沟通我国南北方地区
C.临近海洋,港口多,仅有通往世界的航线
D.大致呈“弓箭”状,只带动沿海地区发展
2020年9月15日,美国对我国华为手机的芯片段供新禁令正式生效,此时,国产芯片已经开始快速发展。截止到今年七月份,国内总共生产了接近1400亿颗芯片。读我国主要省区芯片的产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7.芯片的设计制造属于( )
A.重工业 B.轻工业30 0
C.传统制造业 D.高新技术产业
8.图示我国主流芯片项目产量最大的地区是( )
A.环渤海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陕甘宁地区
读我国南方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与汉江生态经济带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的地理位置优势是( )
A.临河,水源充足,航运发达
B.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开发
C.临海,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D.政策优势,有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10.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主要体现在( )
A.政策支持,是我国经济、国际交往中心
B.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综合实力最强
C.农业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
D.知名侨乡,便于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11.位于长江三角洲,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是(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杭州
12.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是( )
A.长江三角洲区域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环渤海地区 D.珠江三角洲区
13.如果将长江中下游比作一条经济发展的巨龙,居于龙头位置的城市是( )
A.杭州 B.南京 C.上海 D.宁波
读“长江中下游局部区域及中游的荆江河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区域农业生产特征的是( )
A.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三熟 B.糖料作物是甜菜
C.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D.盛产苹果等温带水果
15.“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的“险”体现在该河段( )
A.流量大,多凌汛 B.洪涝灾害频发
C.落差大,水流急 D.水土流失严重
2023年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未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巨大。下图为“2022年我国各地区申请技术专利数量及工业机器人企业数据统计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最具创新能力的是( )
A.东北地区 B.京津冀地区 C.珠三角地区 D.长三角地区
17.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其原因是( )
①矿产资源丰富,提供大量原材料 ②经济基础雄厚,高科技人才多
③交通物流完善,产业集聚效应强 ④应用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景观山清水秀,而纬度相近的阿拉伯半岛却沙漠广布,导致两地景观差异显著的原因是( )
A.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形平坦使其自然景观山清水秀
B.阿拉伯半岛,远离海洋,降水少
C.阿拉伯半岛受高大山脉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气候干燥
D.长江三角洲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9.长江沿江地带拥有世界著名的城市群,其中的核心城市是( )
A.武汉 B.上海 C.南京 D.重庆
20.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①江海交汇,交通便利②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城市规模发展③科技水平高,资金雄厚④工农业基础好,经济腹地广阔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21.读下图我国“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地图,两图中A、B、C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填字母和名称)。
(2)“京津冀地区”中的“冀”指图中 省,该省行政中心是 。
(3)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图中 (城市)为核心的工业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两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答一点即可)。
(4)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巨大价值是 。
(5)现有一批数量庞大的物品需从上海发往北京,选择最适宜的铁路干线是 。
22.左图和右图分别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局部区域图,两者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综合实力强大的地区。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海域A是 ,B是 。
(2)珠江口两岸有我国两个重要的省级特别行政区,位于东侧的是 。
(3)生活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小明一家,家在杭州,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晚上都回到杭州,这种生活方式存在依据的条件是 。
(4)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从方框中选择合适语句,将序号填在下面空格处。
①邻省众多②地处江海交汇之地③临近港澳、东南亚,便于吸引外资④矿产能源不足⑤水资源短缺⑥技术落后
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其地理位置突出的优势是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特有的位置优势是 。这两个三角洲共同存在的发展经济的不利因素是 。
23.读长江三角洲区域简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 流域的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气候 ,种植业和渔业较发达,有“ ”的美誉。
(2)长江三角洲区域人口和城镇密集,以 市为该区域的区域核心;该区域工业部门齐全,工业基础雄厚,依托各种区位优势形成了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3)长江三角洲地区不仅工业发达,旅游业也发达,举例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3.D
【答案】4.A
5.D
6.A
【答案】7.D
8.C
【答案】9.C
10.B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C
【答案】14.A
15.B
【答案】16.D
17.D
18.【答案】D
【答案】19.B
20.D
21.【答案】(1)A渤海
(2)河北;石家庄
(3)上海;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等
(4)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便利的水运等
(5)京沪线
22.【答案】(1)东海;南海
(2)香港特别行政区
(3)便捷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或者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4)②;③;④
23.【答案】(1)长江;湿润;鱼米之乡
(2)上海;沪宁杭
(3)杭州西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南方地区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思维导图
(二)知识梳理
1、省区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2、位置的重要性: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2)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3)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3、长江三角洲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1)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2)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3)气候优越: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4、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有利影响: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水路交通,水产品,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旅游业,发电
(2)不利影响:洪涝,水污染等。
5、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6、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7、同城效应: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8、长江三角洲的旅游
(1)旅游资源:①水乡的文化(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②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明孝陵等;古都南京——中华门(明清),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③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2)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②便捷的交通 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