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无言 精神永垂第一阶段 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1927)五四运动时的口号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还我青岛”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头可断,青岛不可失”
“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五四”运动时的传单
中国就亡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1、社会背景(阅读)国际
国内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华 反帝情绪高涨
俄十月革命 指明了方向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阶级矛盾尖锐(根本)
民族工业的发展 工人阶级壮大(阶级)
新文化运动 思想解放(思想)2、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讨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却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而不归还给中国?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一战是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战争,此次会议是帝国主义分赃的会议。 1919年 5月4日起北京学生罢课 6月5日起上海工人阶级 三罢斗争
广泛群众基础2、经过取得初步胜利:释放 罢免 拒绝外争国权,内惩国贼3、五四精神主旋律:爱国精神,彻底地不妥协的精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五四”运动中的歌词
看看看,滔天大祸,飞来到身边。
日本强盗,似狼贪,硬立民政官,此耻不能甘。
山东又要似朝鲜,嗟我祖国,攘我主权,破我好河山。
听听听,山东父老,同胞愤怒声。
送我代表赴北京,质问大总统!
反对卖国廿一条,保护我山东。
堂堂中华,炎黄裔胄,主权最神圣。
(选自彭明著:《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五四运动的意义①性质: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作用与影响:
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诞生的历史条件内部条件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民资发展有关);工人运动发展外部条件阶级基础: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诞生概况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代表:党的任务:推翻、建立、消灭、实现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说明中共成
立初期坚持“城市中心论”)中共“一大”中共“二大”时间:1922年内容: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意义:体现了革命分两步走的策略对中共的其它认识:
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政党;
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影响: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 、前提条件:国共合作实现和统一战线的建立三、国民革命中共: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一再失败,并受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共力量小,第一次工人运动的失败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国民党:①合作原因:②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 1924年初 广州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说明国民革命军出师
北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据此说明北伐战争的性质;打倒列强 除军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打倒……推翻……统一…… 目的战果2 、高潮:北伐先后占领武昌、九江、南昌、南京、上海;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标志:失败原因客观:主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右倾错误,放弃革命和武装领导权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
标志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3、失败标志及原因4、评价(性质、意义)第二阶段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土地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一、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意义)
2、秋收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教训)说明城市中心道路行不通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什么是井冈山精神?江 西赣
江文家市三湾永新井冈山长沙长沙 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江泽民 2001年6月一、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意义)
2、秋收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教训)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三、 土地革命(内容、意义)一、武装起义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三、土地革命(内容、意义)四、 “围剿”与反“围剿”斗争前四次:胜利。
第五次:
结果:失败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
影响:迫使红军长征。五、 长征经过:1934.10:
1935.10:
1936.10:意义:为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为中国革命六下了宝贵精神财富。 中央红军长征历时368天,有235天在白天行军,18天夜间行军,71天打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年仅休息44天。翻过大小1000座山,其中18座山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5座大山终年白雪皑皑;渡过24条大河。突破60余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占领62座大小城市,顺利通过6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经过12个省份,行程25000里。最终到达陕北。 长征精神的内涵: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武装起义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三、土地革命四、 “围剿”与反“围剿”斗争五、 长征六、 遵义会议(内容、意义)图片反映出中国革命的区域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简要说明发生这次转移的主要原因和转移能够完成的主要原因和完成的意义。红军长征 依据图二中显示的信息,指出红军在转移中遇到和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说说长征精神?中心转移:从南方转移到西北。转移的主因:王明的“左”倾错误造成第五次反“围剿” 失利。转移能够完成的主因:遵义会议结束 “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长征精神。
意义:略党内的“左”倾错误;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条件 思考: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遭受两次严重挫折。请说出哪两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采取哪些挽救措施?从中获得哪些教训?史实:1927年大革命失败和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原因:前者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中共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后者“左”倾错误指导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
措施:前者: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惨重教训中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发动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开辟一条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后者①红军长征,实现战略转移②遵义会议,从军事上、组织上纠正“左”的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教训: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②坚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第三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略第四阶段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内政治、军事斗争的焦点和平民主独裁内战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和内战方针蒋介石:中国人民:渴望民主与和平背景一、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年夏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二、战略反攻:1947年6月(挺进大别山)
意义: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作用,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三、战略决战: 1948-1949年(三大战役)
意义: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四、渡江战役:
结果:解放南京,结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新中国成立 2、1949.10,开国大典,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①②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曹火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诞生地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
(1943.10)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三次机遇和错失原因.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原因:帝扶袁夺果实;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妥协;
第二次:国民革命动摇北洋军阀统治;
原因:蒋汪背叛革命,中共犯右倾错误;
第三次:抗战胜利后通过和平建国决议。
原因:美蒋悍然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