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一期中联考
历 史 试 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8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5年,央视羊年春晚一曲《回家的路》打动了亿万观众。国人“家”的情节深受
的影响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君主专制制度
2.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C.“大小之官,悉由吏部” D.“家族为经,家族为纬”
3.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统一了文字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秦统一六国后,为加强北部边防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修筑长城 ② “西南夷 ” ③ 直道 ④开辟了“五尺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汉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设立“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会稽郡则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扬州刺史对其行使的权力是
A.行政权 B.监察权 C.军事权 D.经济权
6.古代中国某政治制度规定,凡遇军国大事,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意见,送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执行。该制度是
A.三省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7.浙江永嘉人陈宜中,曾任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他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8.看右图,这是浙江在历史上某个时期的行政版图。这一时期应该是
A. 秦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民国
9.小王在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性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中查找到一段残缺的史料:“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其中“□□□”最有可能是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宣政院 D.军机处
10.右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官员上朝的礼仪,体现着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B.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11.下列历史事件的组合中,搭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B.赔款2100万银元——《辛丑条约》
C. 广州被设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
D.割香港岛给英国——《南京条约》
12.有人说“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份不堪忍受的“礼物”是指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13.“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 ( http: / / www.21cnjy.com )荆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史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14.2015 年 9 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文物局“丹东一号”沉船发掘领队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打捞发现的印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是“丹东一号”实为致远舰的最直观证据。以上考古发现可以直接反映
A. 威海卫之战 B. 中日黄海海战
C.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5.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筹》记载““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日辰刻(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即1841年5月30日),逆夷……抢劫,予闻锣声不绝,即带水勇应之,……来会者众数万,刀斧犁锄,……
将夷兵困在核心矣。”该记载反映了
A. 三元里抗英斗争 B.抗日战争 C.黄海海战 D.反割台斗争
16.120年前,日本通过甲午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强行开放了( )为商埠
A. 上海 B. 广州 C. 杭州 D. 天津
17.引发“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8、著名歌曲《大刀进行曲》歌词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表达了中国军民团结一致、英勇抗战的心声。该歌曲最有可能创作于
A. 19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初 C. 20世纪30年代 D. 20世纪50年代
19.1938年3月底到4月初,他们(日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遇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伤亡达三万人之众。这是自南京沦陷后中国方面的第一个大捷。”该材料所描述的是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枣宜会战 D.百团大战
20.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寇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被杀害的中国人多达
A.3万 B.10万 C.20万 D.30万
21.历史漫画《日本的今昔》(摘自邵恒秋《抗建通俗画刊》(1938—1943)),所反映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对华全面侵略
B.中国综合国力大增
C.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
D.中国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
22.国务院决定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纪念抗战胜利,选在9月3日的主要原因是1945年9月2日
A.日本天皇在广播中宣布无条件投降 B.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日子
C.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3.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历史背景是
A.全民族抗战已经开始 B.日军策划攻击重庆
C.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 D.正面战场策划战略反攻
24. 今年是中华民族抗战胜利70周年。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 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25.1948年底,人民解放军从南、北两面对国民党军队发起了钳形攻势,取得“三大战役”中最后一役的胜利。这次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6.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为纪念辛亥革命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廿世纪初零五年,东京盛会集群贤。”诗句描述的事件应是
A.武昌起义爆发 B.中国同盟会成立 C.中华民国诞生 D.清帝下诏退位
27. 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武昌起义爆发 ②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清王朝统治结束 ④同盟会成立
A.①③④② B.④①②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28.“自有民国,八年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应当是在称赞
A.颁布《临时约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29.方寸邮票见证历史。右图所示的邮票发行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0.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1.中国某城因为193 ( http: / / www.21cnjy.com )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某城”指的是
A.江西瑞金 B.陕西延安 D.甘肃会宁 D.贵州遵义
32.某旅行社组团从江西出发开展“重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征路”旅游探险活动,下列长征重要景点参观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遵义会议会址 ②泸定铁索桥 ③瑞金云石山乡 ④会宁城西关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33.“一切愿意新生的到这里来罢,最美好最纯洁的希望在等待着你。”《时间开始了》这首诗被称为“开国之绝唱”,诗中美好时间开始的标志是
A. 抗日战争胜利 B. 三大战役胜利 C. 新中国的成立 D. 改革开放开始
34.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叙述,确切的是
①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②讨论了国名、国旗、国歌等问题 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5.“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投资
36. 2015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书》发表36周年。它的发表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下列与它的内容不相符的是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B.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三通
C.决定停止对金门岛等岛屿的炮击 D.主张两党实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37.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这一治国方略写进宪法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全国人大五届五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全国人大九届二中全会
38.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这“三大政治制度”不包括:
A.“一国两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A.40周年 B.45周年 C.50周年 D.55周年
40.1997年6月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念到:“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A.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诞生 B. 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 祖国统一迈出重要一步 D. 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
第Ⅱ卷(共2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第41题11分,第42题9分,共2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二幅浮雕:
INCLUDEPICTURE "http:///files/down/test/1220/13/02/10/1220130210131757712346.files/image003.jpg" \* MERGEFORMATINET
图2 1949年4月21日
图1 1919年
材料三 从l840年到l949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2分)
(2)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图一、图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和该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地位。(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2分)
42、古往今来,不同政权组织形式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简图
材料二
材料三 如表所示
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1979---2000年 全国人大通过一系列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央机构发生的重大变化。(2分)
(2)材料二图中所示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部宪法的意义及其所体现的两大原则。(5分)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2分)
2015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一期中联考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A B A D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B A C C C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A B C B D C D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A C C A D D A C C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41题11分,第42题9分,共20分)
41、⑴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回答“签定不平等条约,中国大门被打开”等均可)。“(2分)
(2)图一: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图二: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4分)
(3)是因为中国近代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分)
(4)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或反帝反封建)(2分)
42、(1)变化:废丞相,设内阁。(2分)
(2)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会第一次会议。(1分)意义: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2分)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分)
(3)发展趋势:逐步由专制向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发展。(2分)
命题人:洞头一中 审核人: 温十五中
第10题图
過去:桑葉是中國,蚕是日本; 現在:雞是中國,毛蟲是日本
第4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