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3课 癞蛤蟆和小青蛙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3课 癞蛤蟆和小青蛙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5-08 20:1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癞蛤蟆和小青蛙》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认知力度记号:中强与中弱,并解决问题。 2. 通过聆听感受,分角色表演唱等方法,表现歌曲活泼幽默的风格特点。 3. 能够充分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情绪,有感情演唱歌曲,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并表现歌曲活泼幽默的风格。 教学难点: 2.唱准弱起小节;体会音乐要素中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塑造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有关池塘的图片,并以本课的前奏为背景音乐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看,美丽的荷塘里来了两只小动物,你听是谁呢?(癞蛤蟆和小青蛙的叫声)。 师:原来是癞蛤蟆和小青蛙。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师总结:它们都是四条腿,大嘴巴,眼睛凸出来,但是癞蛤蟆的体表有疙瘩,不善于跳跃,而青蛙的表面相对来说较为光滑,善于跳跃和游泳,而且他们的叫声也不一样。 二、新课教学 1.聆听歌曲 师:一天晚上,癞蛤蟆与小青蛙相遇了,还闹出了一个笑话,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吧 师:它俩闹出了什么笑话呢? 生:他们相互认错了自己的娃娃和爸爸。 师:是的,癞蛤蟆说: 0 X | X X X X X |X —|| 癞蛤蟆: 哎 他 好像 我娃 娃 小青蛙: 咦 他 好像 我爸 爸 癞蛤蟆: 哎 他 不是 我娃 娃 小青蛙: 咦 他 不是 我爸 爸 师:(音乐结束,老师拍手示范对话节奏)请同学们拿出手跟王老师一起拍一拍。 (2)分角色念白癞蛤蟆和小青蛙。 师:让我们按节奏念下癞蛤蟆和小青蛙的对话,感受他们相互认错有趣的情景吧。男生模仿癞蛤蟆,女生模仿小青蛙。 师:怎样才能把他们的声音表现的更生动形象呢?其实有两个力度记号可以帮助我们,爸爸声音比较低沉,用f,娃娃声音比较稚嫩,用p,这两个力度记号,但是爸爸用了“好像”表示怀疑,不确定,用比f弱一点的mf更贴切,小青蛙用比p更强一点的mp更贴切。在他们前面我们加上m就变成了两个新的力度记号,中强和中弱,学习了力度记号。 师:来试一试吧 2.二次聆听歌曲 (1)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再次聆听歌曲 a.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b.这首歌曲在演唱中与我们平时听到的其他歌曲有什么不同? 师总结:这首歌曲是活泼、幽默、风趣地。歌曲演唱中有对白,说唱结合使歌曲显得更加有趣可爱。 3.再次聆听歌曲 师:我们来合作下,除了念白部分同学们来,其他部分老师来唱。(ppt9,钢琴视频) 4.画旋律线,感受音的走向。 师:拿出手来边划旋律线边唱,癞蛤蟆和小青蛙的旋律分别有什么不同? 师展示旋律线,癞蛤蟆是往下跳的,小青蛙往更高的荷叶上跳。 5.用啦模唱歌曲,并指出弱起小节 师:你发现了么?每一句的第一小节都只有半拍,像这种不完整的小节我们叫弱起小节。 6.完整学唱 师:让我们跟着琴声一起来唱一唱吧, 7.歌曲处理 (1)巩固力度记号mf mp 师:除了念白的地方有强弱变化,你听老师唱的时候还有哪些地方也有变化,(加上了力度记号)那么,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也一起来唱一唱吧,注意力度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来唱一唱 (2)分角色表演加入动作 8.巩固歌曲,表现创造 师:这么幽默、风趣地场景和这么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就让情景再现吧,一位女同学扮演小青蛙,一位男同学扮演癞蛤蟆,扮演角色的同学可根据歌词内容侧重表演和对白,全班男女生用对唱的形式来伴唱,并举起双手左右摇摆。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癞蛤蟆与小青蛙》,感受了这首歌曲所表现的诙谐幽默的场景,它们是这么地可爱,而且它们是农业害虫的天敌,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我们必须保护它们。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