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日本
一、教材分析
??? 本节教材是鲁教版六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中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认识大洲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从内容上看,本课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能为今后学习其他国家提供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对于日本一节的学习内容,教材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这三个标题的内容是有着内在的联系。根据具体内容,我把教材整合为两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包括“多地震的岛国及文化”。
二、学生分析
?? 1、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他们刚刚升入初中半年,思维想象能力还不强,因而对问题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够深入。从学生 知识的储备来看:通过上一学期地理课的学习,学生们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析图、归纳的能力。而且我们刚刚学习了《亚洲》这一区域,初步了解了学习区域的 方法。这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我们临近的国家”——《日本》做好了铺垫。但是,他们的读图分析能力、信息归纳能力还不强,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提升。
?? 2、现在多数学生家庭中都有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并且具备了上网条件。另外,学生通过初一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上网收集、筛选图片的能力,以及运用智能设备进行演示的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供了可能。
三、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1)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 2)读图归纳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地形、气候特点)。
?? 3)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获得简单的防震常识。
?? 4)了解日本的文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
?? 1)?通过对日本自然特征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 ?2)?通过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分析,培养学生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认识日本,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课前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搜集有关日本的相关资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2、利用google? earth软件,先对日本在全球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关于日本的明确的空间概念。
3、利用多媒体数字故事“畅游日本”的播放,展现直观的景象,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进一步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动机。
4、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多媒体课件,使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在题中、图中填绘,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大大增强。
5、播放视频“地震的发生”,帮助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板块学说的内容进一步理解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课前预习
?? 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有关日本的资料,事先对日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 学生上网搜集、整理相关图片、资料,进行课下交流。
运用互联网,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导入
?? 播放数字故事“畅游日本”, 展示有关日本的景观及相关文化的图片。
? 学生通过倾听、欣赏,学习日本的相关知识。
运用多媒体播放数字故事,通过直观的景象,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动机。
探究一
日本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 首先运用谷歌地图对日本进行定位,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幅地图:《日本在世界的位置》、《日本的地形》、
《日本的海陆位置》;
指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
? 学生通过网络定位后,先自主读图思考,然后四人一小组分工讨论三种位置。最后小组学生按照分工上台指图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同学进行完善补充。
1、运用谷歌地图定位,激发学生兴趣。2、利用多媒体课件同时展示多幅地图,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3、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展示交流,使学生明确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
探究二
日本的自然环境有何特点?
教师出示问题及相关地图:
1、日本的地形有何特点?
日本的地形以?????? 为主,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平原面积????? ,
都分布在沿海的狭长地带,最大的平原是 ?????????。
2、日本的气候类型有哪几种?
各分布在哪里?气候特点是什么?
学生读图分析并上台展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2、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学生展示、评价。
探究三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先出示探究问题:
1、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
2、日本多火山地震,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何影响?
3、日本的防震措施有哪些?
4、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
然后播放视频“地震的发生”。
学生观看视频后自学课本内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小组内学生按照分工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进行完善补充。
最后学生讨论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1、通过视频展现地震发生的原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及相关地图。
探究四
日本民族文化和构成有何特点
教师展示图片:
和服与洋服并存、和食与洋快餐并存、和屋与洋房并存;
要求学生分析日本的文化特点。
学生观看图片,从衣食住等方面感受日本文化东西方兼容的特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其文化特点以及中日文化的交融。
总结建构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图方式建构本节的知识体系,加深对日本相关知识的理解。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达标检测
一、选择:
1、有关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B.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C.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D.与中国隔日本海相望
2、下列城市,位于濑户内海沿岸的是(?????? )
A.神户 B.名古屋 C.横滨D.长崎
3、日本最高山峰位于下列哪个岛屿上(???? )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4、下列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日本位于太平洋地区,多火山、地震??? B. 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 C. 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D. 日本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5、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句是假的(????? )?
? A.享受美味生鱼片?? B.到热带雨林探险? C.游富士山,泡温泉??? D.观赏樱花
二、读日本图回答:
1. 写出图中的地理事物。
城市:①????? ,②?????????? ??????
岛屿:A.????? ???B.???????????
临海:C.????? ???D.??????????? ?
海峡:E.????????
2. 请用板块理论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日本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
学生完成练习,分小组展示。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题目的点评。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去创设情境,给学生呈现生动直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能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认知的进一步发展。
2、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起来,大大增加了教学容量,给学生创造了便于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
3、不管是谷歌地图的运用,还是多幅地图的呈现,都能在观察和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4、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改变了教学课件的呈现方式,增强了师生的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促进了课堂的互动生成。
课件12张PPT。畅游日本北海道岛之旅本州岛之旅日本拉面文字烧本州岛之旅世界有名的神户牛肉——品尝一下吧四国岛之旅我的样子像不像汉字的“四”九州岛之旅我的样子像不像阿拉伯数字”9“观火山、泡温泉——此地两不误啊到那里,我们可以赏美景,品美食呀……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春观樱花、夏看碧海、秋见红叶、冬踏落雪。让我们走进日本,去探究它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