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萌芽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主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摧毁过无端骄横的波斯侵略者的萨拉米斯岛生育了梭伦,这位伟大的立法者 。 -----梭伦墓铭文梭伦改革 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课标要求单元内容:
1、雅典城邦的兴起——改革的背景
2、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改革的内容
3、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改革的影响 古代希腊发展简史:1、爱琴文明时期(BC.20—BC.12世纪)2、荷马时代(BC.11—BC.9世纪)3、古风时代(BC.9—BC.6世纪)4、古典时代(BC.5—BC.4世纪)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 Athens )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主要有君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僭主制度等。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征服。梭伦改革(BC594年)
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执政时期(BC443—429年)1、贵族政治: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由世袭的贵 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2、民主政治: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
3、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夺取政权后,大都装扮成平民群众的保护人,领导他们对付贵族的任何不公道的损害,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然而政权则不向平民开放。僭主政治是从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形式。贵族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比较背景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1、城邦国家的雏形(贵族政治的形成)时间:
标志:
社会成员:公元前9-前8世纪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的设立 贵族和平民(农民、手工业者)
------公民的构成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2、社会动荡:---平民与贵族矛盾的激化(社会危机一) (1)原因A、政治上,贵族掌权(执政官、长老会议),平民政治权力太少(公民大会)
B、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 (2)表现雅典平民武装暴动(3)影响给统治者敲响警钟,必须进行社会政治改革背景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专权之间的矛盾产生(社会危机二)1、背景 经济:工商业的发展2、表现:(各派有何分岐?) 阶级关系: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政治:雅典公民的分化与矛盾 平原派(贵族)
(贵族寡头政治) 山地派
(下层平民)
(激进民主政治,
彻底变革) 海岸派
(工商业奴隶主)
(温和改革) 反对贵族专权,要求改革哪个派别最有可能进行有效改革?为什么?背景三、萨拉米斯岛的丢失 (社会危机三) 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阻碍了经济发展,使雅典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被雅典附近城邦赶超. 雅典城邦的危机,归纳起来,是两组矛盾导致的,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和贵族的矛盾.背景四、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1、萨拉米斯岛问题,统治者束手无策显示其腐败无能。
2、疯诗人事件,使梭伦受到民众的拥护
3、梭伦指挥收复萨拉米斯岛,树立了威望问题:梭伦为什么会当选首席执政官? 公元前594年,
梭伦当选首席
执政官开始改革 改革前的辩论 (1)政治:贵族统治激化社会矛盾,导致贵族政治面临危机: (4)个人因素: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 (2)经济:尖锐社会矛盾,导致雅典社会动荡,严重阻碍雅典社会经济发展。 (3)外部:邻邦实力赶上和超过雅典,梅加腊占领萨拉米斯岛。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外部环境使雅典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改革的可能性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规律总结一★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背景(目的)1、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
——(缓和矛盾、挽救危机、维护统治)2、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改弦更张、移风易俗、解放思想)3、民族(外部)危机严重——(救亡图存)根本原因:旧生产关系(社会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 根本目的、实质:是在旧制度基础上,实现某种制度自我完善,以使更好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统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颁布“解负令”等法令
1、内容
A、“解负令”
B、占有土地最高限额法令
C、“遗嘱法”
D、应对贵族反对措施
2、结果、影响
A、废除债务奴隶制,扩大公民基础
B、限制土地兼并,贵族失去扩张的物质基础
C、使雅典走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二、确定财产等级制度
1、目的: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2、标准:按照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3、各等级的权利义务:等级和权利义务成正比(等级越高,权利越大,义务也越多)
4、评价
A、局限性:没有带来真正平等
B、进步性:它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途径,是历史进步。 请按四个等级所担负的义务,指出图像中不同兵种分别由哪个等级来担任?各等级的权利又有哪些?三、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1、目的:进一步打破贵族的专权
2、内容
A、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
机构
C、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D、废除许多严刑峻法,制订了一些新法律。
3、影响:打击贵族专制,一定程度确保公民参 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四、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1、目的:扩大下层平民就业机会,壮大雅典
城邦实力
2、内容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3、作用:大大推动雅典社会的发展,为雅
典贵族政治转为民主政治奠定经济基础。颁布“解负令”等法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改革特点打击对象:
②获益者:
③基本特点贵族;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贵族---平民贵族---工商业奴隶主建立民主政治体制发展经济,壮大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实力二、梭伦改革的内容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材料二: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
材料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摘自新课标教材岳麓版必修1以上材料体现梭伦改革的具有什么色彩?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并分析下列问题: 具有明显的“折中”色彩。小结:打击对象:改革理念:改革获益:影响: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化政治的基础平民、工商业奴隶主贵族节制、中庸、公平、平等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概括梭伦改革特点么?
(目的、措施、立场、结果)和谐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据优势。……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梭伦梭伦改革的特点中庸基本解决了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之间的矛盾1、从目的看,主要是为了消除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从措施看,都带有“折中”色彩
3、从立场看,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但自身站在工商业奴隶主立场上
4、从结果看,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又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三、梭伦改革的结果和影响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1、梭伦出走(原因)2、僭主政治的建立 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梭伦坚持民主信念,不愿建立个人独裁的僭主统治。 A、背景:B、建立: 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 雅典政局动荡,三派纷争 名言“活到老,学到老。”
★3、梭伦改革的评价或影响:
①促进雅典城邦经济的发展;
②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③但改革并未根本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仍存在氏族制度残余。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梭伦品质:节制、正义、中庸、爱国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说明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完善的政治制度,是
社会发展的制度保证。
2、改革是克服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3、改革往往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4、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适应社
会需要作出变化;
5、是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改革
也是发展生产力。 …… 从梭伦改革到伯里克利改革,最终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你得到哪些启示?梭伦的身份:诗人、仲裁人、立法者、调停者改革是否一定成功?1.前提——
2.关键——
3.其他因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生产力)掌握政权/人民支持肯定/否定一次改革/革命的标准是?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改革者;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实际 规律总结二★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成效(结果)课堂练习
1.梭伦改革直接推动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有( )
①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的出口
②吸引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对携带家属移民雅典的手工业者给予公民权
③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
④确立私有制,承认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2.打破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举措是( )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四百人会议” D.鼓励农工商业发展DB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08年山东卷,33,10分)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 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2分)
立军功;努力耕织;(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08年山东卷,33,10分)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
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曾经写诗道“在时间的裁判席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经使他们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往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1) 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项措施?该项措施主要解决哪一问题?结果怎样?⑴颁布“解负令”。
债务奴隶制问题(限制贵族侵占平民土地,防止平民沦为债务奴隶)
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不少因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土地和人身自由,扩大了公民的基础,形成民主政治的公民群体。材料二 梭伦改革的核心措施之一是确立了财产等级制度。梭伦曾经在诗歌中写道:“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材料三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制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因此,国家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按照它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的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⑵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三的信息,谈谈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意义,他是否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财产等级制度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但改革没有带来真正的平等,特别是财产的资格限制,说明改革并未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曾经写诗道“在时间的裁判席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经使他们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往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材料二 梭伦改革的核心措施之一是确立了财产等级制度。梭伦曾经在诗歌中写道:“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3)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和侧重点。(4分)特点:革命性;中庸式(或折中);法律面前一视同仁。(3分)侧重点:缓和社会矛盾。(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