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毛主席与警卫员和乡亲们的谈话中,体会毛主席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平等对待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
3.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体会毛主席与警卫员和乡亲们的谈话内容。
学习难点: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写
知识链接:
1、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 ( http: / / www.21cnjy.com ),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1948年4月11日,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机关到阜平县城南庄,听取了各军区首长做军事情况汇报,并对军区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因敌机轰炸城南庄,5月18日,毛泽东移住花山,在花山,主席只住了9天。这9天主席夜以继日地工作,同时不忘关心花山人民。而周围的群众只知道有个平易近人的首长曾跟他们一起生活了9天。
2、花山(见教程9页)
课前积累:
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
1、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2、通过人物的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人。3、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4、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5、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6、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写人。
学习步骤: 初读课文 学字词 再读课文 知内容 细读课文 理脉络 精读课文 解答题
学习方法指导: 步骤:个人自学→小组讨论→总结发言。 方式:阅读──勾画──思考──讨论
学习步骤:
第一步:自己预习,我能行!
1、我能读通课文,还能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2、我能判断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并能在带点汉字正确读音下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
3、我能再细细地读一遍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记忆下列词语:
旮旯:
局面:
在行:
端详:
夜以继日:
4、我要有感情地三读课文,还能按照内容给课文分段。
第二步:和同学合作,我更行!
1、我要先把自己的预习收获先浏览一遍。
2、我把在预习中遇到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小组同学小声讨论一下。
3、对学完毕后到组长处报到,组长组织大家把没有解决的问题归纳、解决,解决不了的写在小黑板上。
第三步:全班探究,积极思考!
1、课文讲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你从这几件事情中体会到什么?
2、通读全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为什么这样安排
(碾米、送茶和替母女俩推碾子写得详细。因为这些内容突出了毛主席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这一中心。)
3、通过重点句子的探究了解人物,从下面的句子中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A、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这怎么行?”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B、“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C、主席说:“你想过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
D、毛主席舀了两碗茶水送到他们母女手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四步:各显其能,亮我风采!
展示一:朗读课文。我能有感情地读让我感动的段落。
展示二:演一演。我们能把角色分一分,演出当时的情景,尤其是演出毛主席与百姓的关系。
展示三:讲一讲。我还搜集了一些毛主席的其他故事,给大家分享吧!
拓展延伸: 敬老尊贤应该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故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六月的韶山,己是一片夏日风光。他特意邀请他读私塾时的老师毛禹珠先生一起用餐。当年师生,今非昔比。毛禹珠自感不胜荣幸。席间,毛泽东亲自为毛禹珠敬酒,毛禹珠十分感激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盈盈地回道:“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阅读:补丁
毛主席生活非常俭朴,他的衣服、袜子很多都打了补丁。
刚进北京的时候,毛主席住在香山。有一天,他要接见一位客人。警卫员找了又找,也找不到一条不带补丁的裤子。毛主席说:“有补丁不要紧,整齐干净就行。”他穿着带补丁的裤子接见了那位客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的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仍然很俭朴。每次接见外宾,警卫员总要提醒他,坐沙发的时候要把腿收回来。因为他的袜子大多是补过的,往外伸腿,袜子上的补丁就会露出来。
警卫员多次提出,要给毛主席添置一些衣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毛主席说,国家还穷,不能带头浪费。没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有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
◆整篇文章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在文章中画出来。
◆文章是通过两件事写出毛主席生活非常俭朴的。
一件是:
一件是:
◆“没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有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想
当堂反思:通过这一课学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毛泽东的其他文章。如:《平民小学》、《毛泽东看戏》、《难忘的小红马》
2、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
过关检测。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仔细地看。( )2.带着敬意看。( )
3.抬头看。 ( ) 4.低头看。( )
(二)、照样子写句子。
例:这是伟大的奇观。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我们吃的穿的没有一样能离开老百姓。
2.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没有今天这个局面。
3.你不能把我放在特殊的位置上。
(三)、判断下面问句的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型,写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
1.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 ( )
2.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 )
3.我在哪儿见过这位首长呢?对了,好像是画像上画的毛主席。 ( )
4.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 )
(四)、我能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毛主席让警卫员尽快请乡亲们重新到花椒树下碾米,是因为( )
⑴毛主席非常喜欢听碾米的声音。
⑵毛主席可以在花椒树下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
⑶毛主席不愿意因为自己而使群众的生活受到影响
2.毛主席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是为了( )
⑴让老百姓喝了有精神
⑵让老百姓喝了开胃,能多吃饭
⑶密切与老百姓的关系
(五)、选出带点字的准确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怕:①害怕;畏惧②担心。
1.这碾子一响,就得转到天黑,怕误了首长的事。( )
2.鲁迅先生说:“既然说了,就不怕发表。”( )
挺:①伸直 ②很③勉强支撑
3.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 )
4.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
5.军需处长再也挺不住了,倒在了雪地里。( )
1、这篇课文记叙了毛泽东1984年春夏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交住在_____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情怀,深刻反映了毛主席既是______也是普通的_______。
2、按事情的发展过程,文章依次记叙了三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会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如果……就…… 只要……就……
1、( )全国人民团结一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 )能战胜一切困难。2、毛主席( )为解放全国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还关心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琐事。
3、( )有全国人民的努力,( )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起来。
4、( )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的国家( )没有今天这个好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