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读7个生词。
2、在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
课件:香港图片。问:看了图片想说什么?(这是一座繁华美丽的城市——香港)
导语:被英国殖民统治者强占了一个半世纪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方明珠”——香港在1997年7月1日,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首写那香港回归的诗——《最后一分钟》,这最后一分钟指的是香港回归前的最后一分钟。 读——最后一分钟
初读感知:
渡:这最后一分钟具有历史的意义,请大家打开课文,放声地去读一读这一首诗,读准字音,想想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
预设:(1)当学生都读正确了。师:你真了不起!这几个特难读的词你也读正确了,我们大家也来读读这几个词。
(2)当学生读错了时。及时正音,师:这三个词比较难读,我们也一起读一读。
(渡:刚才大家读了全诗,在我们的内心定有好多的感受,请大家说一说。)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词语:激动、兴奋、愤怒、伤心、悲痛……)
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渡:同学们,种种感受涌上心头,让我们走进诗歌的一、二小节细细地品味)
学习全诗
(一)研读一、二小节
课件:午夜。香港,
让我拉着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读这几句诗你读出了什么?
(1)激动 问:什么令你如此的激动呢?(期待着香港的上空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预设:A:生:老师,我从“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中读出了这最后一分钟人们的心情是激动的。
师:是啊。此时全中国都在等待着香港的回归,心情能不激动吗?激动的心还带着一份急切,第一小节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那份急切呢?
生:越走越近。
师:你读一下这两句诗把这分急切读出来。
B、生:香港就要回到自己的祖国了,心里非常激动。
师:是啊!作者在期待,我们在期待,全中国十二亿人在期待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缓缓升起。
课件出示:(带红旗和香港区旗的图及第二小节内容)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引读:师:最后一分钟是——
(一组学生一个接一个读,最后一句齐读。)
(2)(如前面学生有说到急切,这一部分就省去)急切 问:你是从哪句诗中感受到的?
预设:学生:我从越走越近这个词中感受到了我们盼望着香港的回归。
师:是啊。哪怕是最后一分钟也等不及了。读——
渡:你还读出了什么呢?
(如学生说不上来时,问:为什么香港的回归会令你这么激动呢?如还说不上来的话再问: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香港的回归是非常艰难的?)
(3)理解“风雨归程“。
(指艰难的返回的路程。诗中指的是香港回归的艰难历程。)
(二)研读第三小节
渡:经过百年的风雨,香港这个远离祖国的游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在这回归前的最后一分钟,作者想起了这游子百年前在风雨中的离去,离去的辛酸尤记心头,那段屈辱的历史在诗中重现,文中哪一小节写到了呢?
课件出示: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大海沸腾!
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这小节,想想作者在这最后一分钟看到了什么?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课件: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a 问:你知道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吗?
渡:是啊,虎门销烟是中国人在自己土地上的一次禁烟行动,却成了英国人发动战争的借口,成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成了中国这段屈辱史的开始。
b 齐读。
B、历史教科书上的199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a 问:为什么说那是深入骨髓的伤痕呢?
学生可自己发散说。
师:香港本是中国的领土,可有一百多年不属于中国,这一百多年给香港这块中国的土地打上了深深的殖民地的烙印。
b齐读。
C、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大海沸腾!
a 问:你知道有哪些旧条约吗?
师:一张张不平等的条约让香港离开了祖国的怀抱。
b齐读。
2.课件: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缕缕硝烟;
深入骨髓的累累伤痕;
那发黄的张张旧条约。
3渡:回想这一段屈辱的历史,这是在中国燃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硝烟,这是一道道难已抹平的伤痕,这是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有多少中国人会潸然泪下,中国人缓缓流淌的是一滴怎样的泪呢?
-----------------------的一滴泪
引读:我仿佛看到了……
我仿佛还看到了……
我仿佛又看到了……
渡:这段屈辱的历史此刻终于要结束了,随着这最后一分钟这一切都将成为往事。香港就要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这最后一分钟 虎门上空的硝烟散尽
在这最后一分钟 屈辱的历史被撕碎
在这最后一分钟 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落下了这一滴泪,又是怎样的一滴泪呢?
课件:——————————的一滴泪
(兴奋 激动……)
渡:一滴泪,两种情,却有着一颗一样的心,这是一颗什么心呢?
(板书:爱国之心)
渡:是啊!这一滴滴爱国泪,一颗颗爱国心,一份份爱国情,使大海沸腾。读——
(生齐读第三小节)
渡:百年前香港在风雨中离去,祖国为了这位游子的回归做了不懈的努力。
课件:(百年回归的艰难)英方在双方会谈开始之前,号称“铁娘子”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开头并不想
把香港交还给我们,她曾考虑过搞国际共管,考虑搞全民公决,搞第二个新
加坡,就是“独立”,甚至考虑过在军事上跟我们对抗。
中国中央从一开始对解决香港问题就做了两手准备。文的一手如果不行,就
得采取武的一手。
1979年3月,英国派了当时的港督麦理浩到北京来摸底,想延长对新界的租期。
1982年1月,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第一次正式使用了
“一国两制”的名词。
1982年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小平同志会见撒切尔夫人。撒切尔夫人一上
来就要求在1997年后继续维持英国对整个香港地区的管辖不变。小平同志立刻
针锋相对地顶了回去,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
收回香港,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直到1984年9月共经过了8次会谈,双方达成协议,终于在12月撒切尔夫人正式
签字,谈判整整进行了两年。
(三)研读祝福心
渡:盼望着,盼望着,回来了,回来了,让我们的心与香港相连,让我们紧紧拉住香港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1、分组读:(第一小节 第四小节)
渡: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让我们一起祝福香港吧!
课件:播放:《美丽的紫荆花》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所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结课:课件:《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播放:《美丽的紫荆花》
1997 我生在香港
紫荆花盛开的地方
第一眼看到的世界
就是你 美丽的图画
one nine nine senven
紫荆花飘扬的地方
第一次听见你的声音
就是你风中的歌唱
从此我记住了你的模样
从此我在你歌声中梦想
妈妈说我是你送来的天使
爸爸说我你是未来的希望
1997 我生在香港
紫荆花盛开的地方
第一眼看到的美丽
就是你 阳光下的绽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
紫荆花,紫荆花
盛开在我的香港,开在我的家
紫荆花,紫荆花
一朵一朵在阳光下自由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