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杨氏之子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8 21:4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用古代语言写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
本学期我们学过的文言文有?
自相矛盾
21 杨氏之子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一称《世说新书》。南朝宋刘义庆撰。原为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栋梁)
( 飞禽)
学习生字
(造诣)
读一读这则文言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结合注释,自己试着理解本文的意思,读出古文的节奏。
初读课文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课文讲了杨氏之子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文中哪句话是介绍、评价杨氏之子的?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孔君平:姓孔,名君平,晋朝人。与杨家的父亲是朋友。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姓氏,表示家族的字。
同“慧”,智慧。
句意: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简简单单10个字就把杨氏之子的国别、姓氏、性别、年龄、人物特点交代的清清楚楚。
那么他与孔君平之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呢?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拜访。
就,于是。
句意: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为设果,果有杨梅。
为设果,果有杨梅。
摆放,摆设。
句意:孩子给孔君平摆设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 )为( )设果,果有杨梅。


替、给。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给……看。
说。
句意: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没有。
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句意: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家中的鸟。
请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再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通句子
文章讲述了孔君平和杨氏之子逗趣,孩子巧妙应答的故事。
故事中,孩子只回答了一句话,为什么就说他“甚聪惠”呢?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梅——杨氏子
孔雀——孔君平
风趣幽默
思考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应答,显示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幽默。

孔雀
聪明、幽默

杨梅
风趣幽默
展开合理的想象,同桌合作表演故事。可用文言文表演,也可用白话文表演。时间3分钟。
导学小贴士:
1.首先,做好角色分配工作。
2.尝试表现出孔君平的幽默风趣和杨氏子的机智礼貌,表演才会精彩。
创设情境,表演故事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
概述——甚聪惠
事例
孔君平:
“此是君家果。”
杨氏之子: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世说新语》
拓展延伸
【译文】徐家有个小孩,年方九岁,曾有一次在月下玩耍,有人对他说:“若是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呀?”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眼睛就看不见了。”
您所需要的文本请添加您所需要的
您所需要的文本请添加您所需要的
您所需要的文本请添加您所需要的
趣答难题
周恩来总理是我国人民敬爱的领袖,同时,在外交领域,周恩来总理也是享誉世界的外交大师。
一天,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总理介绍完中国经济和建设方面的成就后,记者们纷纷提问。
有的西方记者对中国抱有偏见,提出来的问题让人很难回答。每次周总理都能随机应变,绕过暗礁。
一个记者问:“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存款?”这是一个挑衅性质的提问,它实质是嘲笑中国人穷。
周总理不慌不忙,幽默地说:“十八元八角八分。”全场都愕然了,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总理解释道:“当前我国发行的人民币有拾元、伍元、贰元、壹元、伍角、贰角、壹角、伍分、贰分、壹分。它们加起来是十八元八角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