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复习学案5.4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复习学案5.4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18 11:4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4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考纲: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考点: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新路;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基础知识
毛泽东的地位
毛泽东是伟大的 ,伟大的 、 和
,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主要贡献
民主革命时期( - 年)
1.青年时代思想的转变
(1)戊戌变法时期:崇拜康有为、梁启超,信仰 。
(2)新文化运动前期:视胡适、陈独秀为楷模,信仰 。
(3)俄国十月革命后:受《共产党宣言》等书的影响,信仰 。
2.五四时期
(1)创办 ,其宗旨是 ;
(2)创办了《 》,传播新的革命思潮。
3.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1)创始人:1921年,参加 ,成为 创始人之一,从此走上 道路;
(2)开展活动:回湖南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 ;开展 ;参与促
成 ,建立 。
4.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萌芽
(1)1925年,发表《 》,明确提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最忠实的同盟军;
(2)1927年初,在《 》中,再次强调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4.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1)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 ”著名论断;
(2)进攻长沙:1927年秋,领导 ,主攻长沙;
(3)走向井冈山:起义受挫后,果断放弃攻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沙,转向 地区,建立了 ,那是 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开创了 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开创,标志着 的形成,这条道路有别于俄国的 道路。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给我们的启示是:

(4)经验总结:发表《 》、《 》、《 》等著作,提出了“ ”思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5.打退敌人的四次“围剿”
战略战术: 、 。
6.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1)长征时期:1935年1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上,毛泽东力挽狂澜,使革命转危为安;会上,纠正了 错误,事实上确立了 ;因为 ,从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2)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努力促成 ,建立 ,实现 ,最后取得了胜利。
发表了《 》、《 》、《 》等著作,形成了完备的 。
1942年延安整风:纠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内存在的 ,使全党从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夺取 和 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中共七大: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会上确定 为党的指导思想,是这一思想成熟的体现。
解放战争时期:
抗战胜利后,面临着两种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两种前途,即 和 。为表诚意,毛泽东应邀于 年赴 谈判,双方签订了《 》;国民党破坏协定,挑起内战。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7.新中国成立
(1)结束了 的历史;中国人民 ;
(2)标志着 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 年)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1949-1952年: 、 ;
(2)1953-1956年:1953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 ,在进行大规模 的同时,又提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 道路,这是新中国的伟大创举;又一伟大创举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 ;
(3)1956年底:生产资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中国从此进入

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2)著作:《 》、《 》
打开外交局面
中苏关系:毛泽东帅代表团访苏,195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两国签订《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政府签订的 在 基础上的条约;
: 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 年,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上,
提出 方针,使会议圆满成功。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二十年( - 年)
1.正确的探索:
经济上:
1956年春,《 》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但遗憾的是,由于 的思想的不断发展,这些闪光的思想被放弃了;
1956年秋, 召开,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政治上:
1957年,毛泽东发表《 》重要讲话,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指出要把 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毛泽东犯了 的错误。
3.错误的事件:
(1)1958年:毛泽东不顾客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规律,轻率发动 和 ,使社会主义建设使用受到挫折;
使 的错误发展到高峰,造成动乱,带来建国后最严重的损失。
4.70年代的外交局面:
毛泽东亲自开创了 的新阶段,并提出 的思想。
提高了新中国 ,扩大了新中国的 。
对毛泽东的总的评价
毛泽东个人:
1981年,邓小平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毛泽东虽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 ;
毛泽东思想:
(1)精髓: 、 、 ;
(2)毛泽东思想不是 的思想,是 的结晶,是
和 相结合的一次理论性的飞跃,是被实践证明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问题思考:
(1)毛泽东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历程而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
(2)秋收起义爆发后,毛泽东为什么主张放弃进攻大城市而转向农村?
(3)毛泽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做出了哪些独创性贡献?
(4)
(4)毛泽东是基于对哪些情况的分析而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的?
(5)为什么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讲话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探索?
(6)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
★拓展延伸
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3)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4)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
(5)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理论。
2.特点:毛泽东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二.简述毛泽东在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思想和实践
1.国民大革命时期:坚持革命领导权和依靠农民的思想,领导湖南农民运动。
2.十年对峙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
(1)参加“八七”会议并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2)发动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
(3)遵义会议中重掌军事指挥权取得长征的胜利。
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
(1)三大法宝:党的领导、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
(2)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1)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争取和平、民主。
(2)战略决策:显示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才能。
(3)三大战役: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4)七届二中全会:“两个务必”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5)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道路上做出的创造性的贡献
1.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3.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四.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1.现实需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不断受挫,需要新的科学理论。
2.物质基础: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3.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发展。
4.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5.实践基础: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
6.主观因素:毛泽东长期革命实践和对国情的正确分析。
7.国际条件:十月革命开辟了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五.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1.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的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2.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毛泽东思想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3.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影响: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六.如何评价毛泽东
1.毛泽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1)领导人民找到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道路;
(2)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3)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5)领导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为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也有他的局限性: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犯了“左”的错误:
(1)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挫折;
晚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左”的错误发展到高峰,造成全国大动乱,给党、国家和社会带来建国后最严重的损失。
3.但是就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历史已经证明,没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练习巩固:
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
出了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2.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 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
4.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
A、《井冈山斗争》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论人民民主专政》D、《新民主主义论》
5.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1942年延安整风 D、《双十协定》签订
6.最能代表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成就的是
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②《论十大关系》
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④《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8.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著作有
①《论持久战》 ②《新民主主义论》 ③《论联合政府》 ④《论人民民主专政》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毛泽东犯的“左”的错误有
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②文化大革命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中共八大
A、 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属于毛泽东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②社会主义改造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方式
A、 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毛泽东下列“左”的错误,主要在于“违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的是
A、 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12.井冈山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井冈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陆定一语),其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构成得天独厚的特色风光。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最终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13.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A、探索本国工业化道路的开始 B、独立自主处理国内外矛盾的开始
C、破除对国外经验迷信的开始 D、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绝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因此,这种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论十大关系》报告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二分析毛泽东的开创性贡献是什么?
(2)材料一中毛泽东提出的措施的实质是什么?
据材料二指出该报告发表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二毛泽东提出的思想的共同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一)1840-1949年
改良主义;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新民学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造中国与世界;《湘江评论》;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革命;中共湖南地方党组织;工人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敌人统治力量薄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思想;以城市为中心;不能照搬他国经验,要符合本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游击战、运动战;遵义会议;“左”倾;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妥善处理了党内的问题;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理论;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毛泽东思想;和平、民主和内战、独裁;1945年;重庆;《双十协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家做主;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1949-1956年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过渡时期总路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和平赎买;由私有转变为公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农轻重比例适当,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个;平等;日内瓦会议;1954年;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求同存异”。
(三)1956-1976年
《论十大关系》;“左”;中共八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左”;“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左”;中美、中日关系;三个世界;国际地位;国际影响。
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毛泽东个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实际情况。
问题思考:
早年求学时,毛泽东从康有为等宣传的维新思想中开始了政治启蒙;
曾将胡适、陈独秀视为楷模;
后在北京、上海受李大钊、陈独秀两位中国思想界巨人的影响,研究马克思主义;
1920年秋,毛泽东放弃对改良主义的幻想,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大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革命力量相对弱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和红军初创时期,需要保存和壮大革命实力,因此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红军不宜进攻大城市,应去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和山区开辟革命根据地。
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1928—1930年,毛泽东根据井冈山斗争实践,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各种力量的态度;美英的利益要求。
《论十大关系》总结了建国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十大关系,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它成为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局势的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杂多变和国内建设任务的艰巨繁重,加上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成经验,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曲折。
练习巩固:
B 2.C 3.D 4.A 5.C 6.C 7.B 8.A 9.A 10.A 11.B 12.B 13.D
(1)开创了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国家资本主义;提出解决十大关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实质是借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力量,最终消灭资本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为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4)依据中国的国情和苏联的经验及我国“一五”计划建设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