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10《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作品。按照整体——局部的顺序,依次写了爬山虎的位置,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往上爬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掌握“曲”这个多音字。会写“虎”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
3.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初步学习体会作者细心的观察,连续的观察。并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情感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细心的观察。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情感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激发兴趣
1.课件导读:孩子们,你们去过宁强产业园吗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产业园接受团体参观那,我们全班一起去好不好?但是需要拿到门票才行。哪里的导游说只要会观察你就可以拿到。(板书:观察)想不想拿到
3.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学习观察爬山虎的脚,看看他是如何观察并准确表达的。
4.补充课题,指导“虎”字。(第三笔是横钩,就像老虎尖尖的牙齿。)学生练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想一想叶圣陶爷爷观察爬山虎有哪些发现?试着用一两个词语将发现总结在相应段落之前。
2.认读词语句子,正音,学习多音字“曲”。
3.整体感知。叶圣陶爷爷观察爬山虎有哪些发现?试着用一两个词语简单概括一下,指名学生回答。
三、品读感悟,体会观察仔细
(一)了解生长位置
1.文中的爬山虎生长在哪些地方?
2.读完这一段,爬山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指导朗读
(二)观察爬山虎——品叶之“变”,初学观察
1.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到叶子的变化,在文中圈画关键语句。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才能把叶子写得那么好看。
2.交流,课件出示语段。第一句:作者发现叶子从嫩红变成了嫩绿
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能不能把“嫩红”改成“红”,“嫩绿”改成“绿”呢?
第三句:作者发现长大的叶子绿得新鲜
这句话哪里写出叶子好看?抓住“新鲜”想象叶子十分娇嫩,水灵灵,有生命力的感觉。
再指名有感情朗读,感受美。(板书:抒发真切感受)。
第四句:作者发现无风时,爬山虎的叶子很有特点。
(1)这句话,哪几个词写得特别形象生动?
(2)交流关键词。哪里好看呢?你能来说一说想象到的画面吗?
(3)关注 “一顺儿”。指名朗读,读准字音。爬山虎的叶子全部同一个方向。叶圣陶爷爷的观察特别仔细啊!
(4)理解“均匀”。
(5)指名朗读句子,齐读。
第五句:作者发现了有风吹过时,爬山虎的叶子荡起波纹很好看
(1)指名朗读句子。
(2)“好看得很”,这句话又是哪里好看?“漾”的意思是?
(3)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
4.同桌合作:还原爬山虎的叶子观察记录。
课件出示表格:
观察对象 观察角度 时间 观察发现
爬山虎的叶子 颜色变化 刚长出来
不几天
长大了
形态变化 无风时
一阵风拂过
(1)同桌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单。
(2)从表格中,你发现观察的密码了吗? 4.回顾课文《荷花》中的语段,体会观察的好处。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师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观察了爬山虎的叶子,知道了观察需要连续。下一节课,我们就要重点学习“爬山虎的脚”,看看作者是不是也是通过细致连续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真切感受。
2.作业设置:
(1)摘抄你觉得写得生动、准确的句子。
(2)做表格,记录豆豆的成长。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