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18 12:4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 2006年度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揭晓,海尔品牌价值以749亿元连续5年位居榜首   1984年底,张瑞敏调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当时该厂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工人都往红星电器厂(1995年被兼并)跑。厂子一年之内,先后换了3任厂长。张瑞敏回忆说:“(当时)欢迎我的是53份请调报告。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10点钟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请思考:
  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主要是由谁说了算?政 府  1984年,青岛电冰箱总厂引进德国得勃海尔生产设备和技术,从事电冰箱的生产和销售。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各种经济责任制,贯彻了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职工劳动所得和劳动成果相联系的原则,使企业素质、职工素质均有提高,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请思考: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由谁说了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所谓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的商品经济……可见,典型的全社会范围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
——《反”和平演变”战略与策略》 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企业进行租赁、承包、联合、兼并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试点,常常遇到一些思想障碍,甚至误认为寻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搞私有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  (1992年的)1月18日,时年88岁的邓小平,开始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巡视,一个春天的故事由此传遍了整个神州大地。他的一系列谈话,如“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成为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第二份宣言书,表明了中国深化改革的决心,指引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人民网《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十周年》一、历史性的跨越1、背景:
2、过程:①党的基本路线长期不动摇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政治经济低谷(1)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②改革开放的步伐:发展生产力
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四项基本原则胆子要大一点,敢于试验(中心)(基本点)④市场与计划间的关系:
③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④市场与计划间的关系:
⑤社会主义的本质: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③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方向——经济建设党的基本路线①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②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3、意义: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2)中共十四大(1992年)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行政手段市场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十四届三中全会,目标具体化、系统化

3、十五大,提出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过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方针: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4、2000年底,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目标,并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重要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初步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系统标志意义:1、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活力。2、推动经济稳定高速增长,创造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3、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4、有利于更好的参与全球化进程。 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你或家庭带来了哪些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四川50年代粮票90年代粮票北京市面粉购买证 80年代四川省棉花票1981年黑龙江省絮棉票80年代北京市肉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粮食产量连上台阶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种票证废除,人们的生活用品敞开供应。超市中的货物及购买的人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