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史,几乎是千年未变;而鸦片战争之后,则几乎是十年一变。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变 革交通工具的进步通信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进步19世纪中后期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924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中国民航事业起步(飞机)通信工具的进步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邮局邮路进一步发展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1877年开始创设无线电报1932年电话传入中国1949年20世纪80年代后 中国人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变革的艰难中国“第一条”铁路 《清稗类抄》记载:1865年7月,洋人在北京宣武门外铺设完成一条长约0.5千米的铁轨作为“展览路”,小铁路“以小汽车驶其上,迅疾如飞,京人诧为妖物”。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 1876年,英国怡和洋行采取欺骗手段在上海擅自修筑了吴淞铁路,首开当日,盛况空前。当时的《申报》报道:“时辰未到,上海人即纷纷持票登车,五个车厢顷刻满员……站台上洋人吹号,火车摇摇而行,渐渐加快,如电掣飚驰,乘客无不笑容可掬,啧啧赞叹。”图为1876年7月3日吴淞铁路通车典礼上的英国制造的“天朝”号蒸汽机车 火车运行后,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他们认为火车影响地方安宁,阻碍农作物及禽畜生长,破坏祖坟风水。一个月后,一名行人被轧死。当地人群起阻止火车开行。在清政府要求下,火车停驶,火车司机英国人David Banks 则被控误杀。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 中英双方官员交涉之后决定,中方以28.5万两银子将铁路买断,在款未付齐的一年之内,仍归英商运营。第二年(1877年)买期临近,中方如何处置这条铁路,成为关注焦点……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拆“巷子里的铁路” 1879年,洋务派官员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清政府以铁路机车“烟伤禾稼,震动寝陵”为由,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为避免机车震动寝陵,决定由骡马牵引车辆。1881年正式修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马车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1865年)中国第一条铁路(1876年)——吴淞铁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1881年)——唐胥铁路结合前面材料,你认为中国近代铁路交通的起步步履维艰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思想观念:
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新鲜事物的疑惧和抗拒结合这三条铁路的命运,你觉得近代中国铁路交通起步的反对者主要有哪些?政府、民众1906年沪杭铁路修建时,由于原崇德县的士绅担心火车的轰隆声会破坏当地的风水,决力阻挠沪杭铁路从崇德县过境。于是这条铁路没有经过桐乡,而是拐了一个大弯,通过了海宁。? ??? 结合你觉得除了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困难重重的原因还有哪些呢?资金、技术、政局……
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交通近代化过程中的新问题 清末发行的《上海指南》明确规定 “携有猎狗或鸟笼者,均不得带入客车。” 此外,先下后上、一票一位、精确的时间观念、公共车船上不许吸烟、不许随地吐痰等新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是以往所没有的。 1908年,上海的电车刚开通不久,就连续发生了一系列伤人事故。3月28日,《申报》又报道电车撞伤了海门人王永仙。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人们不适应新的交通情况而发生的。新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交通事故 古代的交通规则主要依等级而定,上自帝后,下至文武百官,乘坐的车型式样、规格大小等,各有等差。而现代城市的新的秩序则主要根据交通类型而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交通近代化过程中的新矛盾 从交通工具本身来说,电车是强者,人力车是弱者。然而,电车在与汪洋大海一样的人力车的争斗中却常常受到有组织地攻击,受损失的往往都是电车(公司)。 《上海指南》中规定“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章处理。” 有人提议在公共汽车上应该为西人和华人准备间隔的座椅,漆上不同的颜色。”古今之争强弱(新旧)之争中西之争在清政府时期(1876~1911)修建铁路约94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 虽然步履维艰,但蒸汽机车终究穿过了古老而坚固的城墙变革的必然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1906年,詹天佑写信给在美国读书时的“家长”诺索布夫人:“我现为七个孩子的父亲———三女四男!我现任‘京张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本路长约125英里,将凿隧道三处,其中最长的为四分之三英里。本路为第一条全部由中国工程师负责兴建之铁路,企望吾人能顺利完成!” 1909年8月京张铁路建成,10月2日通车,施工时间比原定缩短了两年;建造成本亦比原来预算(729万两白银)节省了三十五万两白银,在铁路修建过程中,中国人克服了技术等各方面的重重困难,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发展的力量和决心。 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京张铁路修成时,詹天佑和同事的合影 京张铁路建成典礼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民国时期铁路的发展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设有交通部,又先后成立了中华全国铁路协会和中国铁路总公司1912年,孙中山视察京张铁路时与欢迎者在张家口车站月台上合影。新中国成立以后铁路交通的发展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条铁路。
1957年,建成了长江上第一座铁路桥——武汉长江大桥。
1958年,宝成铁路开通,这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2002年,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通车,成为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 运行的高速磁悬浮铁路。
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这是中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 2009年,甬台温高速铁路全线开通。如果全速行进,从宁波到温州的时间将由高速公路的3个半小时压缩到1个半小时2009年2月,沪杭高铁正式开工,计划在上海世博会前竣工。业内人士认为,处于中间地带的嘉兴将因其迅速、便捷的特点充分受益,而嘉兴的短途客运格局也将彻底改变。 1876年-2006年中国新增铁路里程数(单位:万公里)回顾近代以来的铁路交通发展史,你觉得在19世纪末的艰难起步之后,20世纪以来,中国铁路得到不断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呢?政府的重视你觉得在19世纪末的艰难起步之后,20世纪以来,中国铁路得到不断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呢?政治上(制度、政策、政局……)
经济上(生产力、资金、技术…… )
思想上(观念、主流意识…… )以整个中国社会发展为前提
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是一个山重水复之后峰回路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有许多偶然性,而偶然性的背后则是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必然性。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关键字早期上海滩的自行车 1898年4月1日《申报》以《脚踏车将来必盛行说》为题,在报纸的头版位置刊登评论大胆地预言了自行车将来一定会盛行于中国 有轨电车,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但最初很多老百姓不敢乘……怕触电20世纪40年代的空姐大清邮政北海分局旧址国人知悉“无线电报”这种神奇的新事物,惊呼其“竟能穿山水”、“凭空发递”。是从清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初一(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的《时务报》 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