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19 06: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 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 2 课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欧罗巴,希腊神话中的公主,欧罗巴与万神之王宙斯相爱并生下三个儿子,她所居住的大地被命名为欧罗巴,即今天的欧洲大陆。 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惊心动魄的鸿篇巨制——欧洲联合。
为避免战争、促进繁荣,若干国家以民主而非战争、以平等而非奴役的方式走向经济与政治的联合。数字12在传统上是完美、完整和统一的象征,12颗金色的星星代表着欧洲人民的团结与和谐  从古自今,一个统一的欧洲就是欧洲人的欧罗巴梦想。从古罗马的查尔曼皇帝、法国的亨利四世、拿破仑到德国的希特勒无不曾经试图实现这个梦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3000多万军民伤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  直到经历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和创伤之后,人们才逐渐明白,武力与暴政不仅无法实现欧洲的统一,反而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联合才能复兴文明,重建欧洲;只有统一才能维持和平,避免战争。一、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1、形成背景: 经济:经济发展要求欧洲统一;
政治: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国际环境:冷战时期国际形势的需要欧共体的形成与发展:⑤1973年,成员国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⑥ 80S后,军事防务合作加快了步伐④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六国?)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③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2、形成和扩大:①1991.12,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②1993.11.1,“马约”正式生效,欧盟宣告成立;③ 1999.1.1欧元问世;2002.1.1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1999年1月1日,近万人聚集在德国法兰克福欧洲中央银行外一个巨大的欧元符号旁,庆贺欧元正式启用。   欧元英文是EURO,欧元符号是由英文的第三个字母C(也是希腊文的第五个字母ε)中间加两横组成,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祥地,因此它象征着欧洲文化的摇篮和欧洲文字的第一批字母,平行的双横线代表欧元的稳定,E又是“欧洲”英文(Europe)的第一个字母。1欧元=人民币8.8106元 古典式风格的建筑 罗马式风格的建筑 哥特式风格的建筑 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 巴罗克式和洛可可式风格的建筑 铁与玻璃的风格建筑 二十世纪现代建筑风格 欧洲联合的进程欧元之父
——蒙代尔
1932年出生于加拿大
1997年获美国杰出人士奖
1998年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1999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
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2、形成和扩大:①1991.12,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②1993.11.1,“马约”正式生效,欧盟宣告成立;③ 1999.1.1欧元问世;2002.1.1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④欧盟东扩2004年,成员国达到24个,2007年扩大到27个成员国;
27232、形成和扩大:①1991.12,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②1993.11.1,“马约”正式生效,欧盟宣告成立;③2004年,成员国达到24个,2007年扩大到27个成员国;④1999.1.1欧元问世;2002.1.1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3、影响:①经济上:
②政治上:③世界格局:⑤欧盟东扩  材料一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我们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 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盟,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3万亿美元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目前欧盟经济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
请思考:欧洲联合对欧洲产生什么影响?
西欧迅速崛起,与美国、日本并列世界经济三 强,国际地位提高。   材料三 2006年9月,在处理伊朗核问题上,与美国的强硬立场不同,欧盟则主张继续同伊朗进行严肃对话,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
请思考:欧洲联合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促进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形成和扩大:①1991.12,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②1993.11.1,“马约”正式生效,欧盟宣告成立;③2004年,成员国达到24个,2007年扩大到27个成员国;④1999.1.1欧元问世;2002.1.1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3、影响:①经济上:推动欧洲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三强
②政治上:使欧洲的国际地位提高,国际作用增强③世界格局: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⑤欧盟东扩北美自由贸易区标志组成:美国国旗(星条旗)、墨西哥国旗(鹰)、加拿大国旗(枫叶)二、北美自由贸易区1、建立背景:①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霸主的挑战;
②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加拿大:转移夕阳工业美国:扩大出口市场墨西哥:吸引资金和技术2、建立过程:
① 1992年,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② 1994.1.1,《协定》生效,正式诞生。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1、建立背景:①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霸主的挑战;
②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③美、加、墨三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3、协定的内容:① ②4、性质特点: 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 的人口和90 % 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 % 的人口和8 % 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 % 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 %。美、加、墨三国按工业化程度和发展水平分属三个不同的层次:美国属于第一个层次,加拿大属于第二个层次,二者均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墨西哥则是第三个层次,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摘自《百度百科》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结构特点(无论从经济实力、工业化程度和发展水平等方面相比,美国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具有很强的制约力。) 问题: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地位如何?5、影响:①互相弥补了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从而对三国经济发展都起积极作用;②加快了美洲的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为最终建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基础。三、亚太经合组织1、建立背景:①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
②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刺激作用内在需求2、建立和发展:
①1989年,霍克提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问题;
②标志:1989年,堪培拉“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
③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加入;
④1993年,首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西雅图,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提出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大家庭精神;
⑤2001年,上海成功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10月1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布什总统在上海举行会晤。 2002年APEC在墨西哥举行。各领袖今年的服装是墨西哥东南沿海地区印第安人爱穿的一种当地叫“瓜亚贝拉”的白衬衫。“   2003年APEC在泰国举行。而为各国首脑制作民族服装的面料为——泰丝。这种织入金线的丝绸显示了泰国丝织行业最高超的技术,一直是皇室的专属服装,直到二十世纪才允许平民穿着。 2004年APEC在智利举行,这次领导人在照相时,智利推出的民族服装是传统的套头披肩“查曼多”。据说,这种服装源自智利的“牛仔披风”,每件衣服需要巧妇连续工作四个月时间才能做成。 2005年APEC在韩国釜山举行。韩式大褂“图鲁马吉”是本届APEC会议的领袖服装。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6年11月19日在越南首都河内闭幕,与会领导人在身穿越南的传统服装“奥黛”,一起照“全家福”。 选择了蓝色奥黛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走进拍摄场地。 三、亚太经合组织1、建立背景:①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
②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刺激作用内在需求2、建立和发展:
①1989年,霍克提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问题;
②标志:1989年,堪培拉“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
③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加入;
④1993年,首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西雅图,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提出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大家庭精神;
⑤2001年,上海成功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3、主要机构:①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部长级会议4、主要特点: A、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B、性质:是一个经济贸易合作论坛C、合作方式的创新:APEC方式5、意义:其组成方式适应了亚太地区发展要求,有利于共同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合作和发展大计;
199419931989主要是发达国家;经、政、文相近;地域相连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联合;地域相连各方面差异较大;分布广、地域不相连合作程度很高,
形成了超越国
家的权力机构合作程度较高,
但未形成超越
国家权力机构 合作程度较低,
属松散性组织.
缺少约束力【小结】1、世界三大区域经济组织的比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