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9 08:2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这些思想主张总体可以反映出( )
A.抵御外国侵略的爱国精神 B.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历史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D.中华文化的世界重大意义
2.考古发现证明,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这表明中华文明( )
A.以农为本 B.领先世界 C.农商并重 D.多元起源
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形成了统一的知识传播媒介,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认同“龙”“长城”“长江”“黄河”等文化和地理标志。这些文化载体( )
A.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C.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D.利于塑造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准则
4.据下表可推知,唐代两位史学家在治史上的共同点是( )
史学家 主要观点
刘知己 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杜佑 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
A.秉笔直书 B.史书官修 C.经世观念 D.以经释史
5.成王封伯禽(周公长子)于鲁,周公诫之曰:“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这主要体现了( )
A.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B.谦逊礼贤的用人思想
C.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D.克己复礼的思想主张
6.在世界六大原生形态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一直在传承、创新和发展,从未中断。这表明中华文明具有( )
A.不可分割的统一性 B.以民为本的人文性
C.源远流长的连续性 D.多元一体的包容性
7.古代科举经历了从唐代考试科目众多到宋代以后进士科一科独大,考试内容从考“十二经”“三史”等到只考“四书”“五经”的过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程序的完善 B.主流思想的强化
C.社会结构的变动 D.文官政治的发展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一种内涵不仅推动各国掀起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言论反映此内涵的是( )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孟子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和发展者。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唐宋之后的中国产生了深刻且巨大的影响,其中许多命题的哲学思辨以及伦理启示至今影响着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下列属于孟子的观点是(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兼爱、非攻、尚贤”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存天理,灭人欲”
10.明清之际,黄宗羲针对封建君主提出了“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已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的思想他认为上古的尧舜才是最理想统治者的化身,只有“回归”上古三代才能弥补封建专制制度的缺陷。这表明黄宗羲( )
A.引领着同时代的思想潮流 B.政治改革理想寄托于历史传统
C.认识到了封建制度的本质 D.在批判中形成新儒学思想体系
11.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撰写的《淮南子》一书,对《老子》极为推崇,还化用了《庄子》中的很多思想。同时,书中引用其他学派著作的地方达八百处之多。“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这一状况反映了当时( )
A.道家思想受其他学派的冲击 B.统治者适应社会现实调整政策
C.黄老思想是当时社会的主流 D.思想发展具有一定的融合倾向
12.中国近代经济学家陈焕章(师从康有为,与梁启超同门)于1911年撰写的《孔门理财学》中提出,要用经济史方式思考“义利之辨”,依赖经济史构建出立足于传统的“理财学”,并提出“儒家社会主义”的思想。据此可知,陈焕章的思想( )
A.表明了近代义利观念的淡化 B.折射出近代化下的理论探索
C.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土思考
1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如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青花瓷,王祯《农书》
② 哥窑葵口盘,“瘦金体”
③ 《周髀算经》,《说文解字》
④ 徐杨《盛世滋生图》,《四库全书》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14.如表是关于中华文明的描述,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 )
空间上 各民族文化和地区性文化体系的并存
时间上 在融合与变异中保持了基本文化特征的继承性
社会角度上 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差异与共生
A.包容性 B.多样性 C.凝聚性 D.连续性
15.《汉书》首倡“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称赞河间王刘德对文献校勘和辨伪的严谨治学态度。毛泽东求学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常与好友往来于岳麓书院,书院“实事求是”的学风深刻影响了青年毛泽东。1941年,毛泽东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解释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由此可知( )
①“实事求是”的初始内涵蕴含着经世致用思想
②党的理论创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③岳麓书院对党的思想路线形成具有一定影响
④中华优秀文化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突出特性,是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出积极作用,对我们今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也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仲舒传》
材料二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感。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影响,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
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这一思想主张产生的背景。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汉时期是“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的理解。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在采纳董仲舒“推明孔氏”的建议后,设置五经博士、建立太学和实施察举制让许多儒生晋升官吏,享受功名利禄。武帝末年,自孔壁中取得数十篇以古文撰写的儒家经典,更是牵动出纷扰两汉百年之久的“古今文之争”。士人对经典的解释不同,各家章句歧义百出,造成了政治的不稳定。于是就有了天子数次出面干预学术:昭帝召开“盐铁会议”、宣帝召开“石渠阁会议”、章帝召开“白虎观经学大会”,都是以皇帝的名义统一经义。
——摘编自陈林《官学、利禄与汉代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材料二 朱熹在州县任职时,亲自过问学政,甚至登台讲课,向学生传播理学,几乎从来不停止教育工作。他不但亲自编纂《童蒙须知》《家礼》《小学》等,对学生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而且还为泉州同安县学聘请品行端正、学习用功的教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改变书院、州县学的风气。在南康军任知军时,他每四五天到学校进行一次讲课或辅导,先讲授《大学》,接着指导学生学习《论语》。在旬休时,前往白鹿洞书院指导学生和跟他们谈心。
——摘编自贾芳芳、宋学文《宋代儒学教育的演变、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帝王推进儒学意识形态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儒学教育不同于前代的特点。
18.礼仪。
材料一 中国古代重视国家礼仪,政府对各种礼仪的内容都有统一要求,抑制了仪法多元各行其是的现象。《史记》记载西汉初年朝廷上“群臣饮酒争功”,刘邦命叔孙通制订了朝拜礼仪,后来进行岁首大典时,“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敬酒)”,刘邦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在中国影响下,古代东亚地区事实上也形成了一个“礼文化圈”。
——摘编自胡新生《礼制的特性与中国文化的礼制印记》等
材料二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等国要求按条约规定及国际惯例,派使节觐见清帝呈递国书,但此后十几年清廷一直阻止使节觐见。1873年,外国驻华公使向清廷发出照会,要求觐见同治帝。随后围绕礼仪问题几经交涉,最终商定公使以鞠躬礼觐见。以下是描述觐见的两则笔记:
使以次立读国书。居首者读至数句,即浑身发战,不能卒读。……令人掖之下阶,不能动步,坐地汗喘。……恭王(奕?)云:“说是大皇帝不可轻见,你们不信,今日如何?我中国叫此为草鸡毛!”——平步青《霞外攟屑》夷酋皆震栗失次,不能致辞,……盖此辈犬羊,君臣脱略,虽跳梁日久,目未睹汉官威仪,……今一仰天威,便伏地恐后,盖神灵震慑,有以致之也。 ——李慈铭《桃花圣解盦日记》注:平步青:经学家,1872年辞官归隐。 李慈铭:被誉为“旧文学的殿军”,1880年入仕。
(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国古代国家礼仪的作用。
(2)材料二两则笔记记述的场景是否可信?请说明理由。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石器时代,随着黄河流域各部落以及部落集团之间的往来逐渐频繁,逐渐形成了夏、商、周三族,并先后建立了夏、商、周三代王朝。三族不断融为一体,产生了共同的文化认同。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发展。在民族大迁徙、大杂处、大交融的环境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诸子学说的争鸣竞长,促进了早期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陈连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弘扬》
材料二 中华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等条件下形成的,其过程中没有经历过被强行嫁接或重新塑造,因而有着自己相对独立与完整的文化体系。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数不清的思想大家、文化学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中国文化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对外来文化不是排斥与拒绝,而是吸收与创造,从而不断地充实与丰富自己。
——摘编自张连珍《中华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和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早期中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的特征。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体现了家国情怀的内涵和价值,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C项正确;这些思想主张总体可以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未体现抵御外国侵略,排除A项;这些思想主张总体可以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这些思想主张总体可以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未体现中华文化的世界重大意义,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说明中华文明是多元起源,D项正确;材料说明中华文明是多元起源,未体现“以农为本”,排除A项;材料未与其他文明比较,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农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无法得出“农商并重”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当代(中国)。传统节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龙”“长城”“长江”“黄河”等文化和地理标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B项正确;材料列举的传统节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龙”“长城”“长江”“黄河”等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体现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认同,而非意在体现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共同的精神追求”比“博大精深”更加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传统节日等文化的形成时间,不能得出历史久远、源远流长,排除C项;节日、语言主要影响文化认同、风俗习惯,与道德准则直接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依据材料中刘知己、杜佑两人的言论来看,二者都认为应当考证历史应为现实服务,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C项正确;杜佑的观点可以体现秉笔直书,但刘知己的观点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史书官修,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以经释史,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初期(中国)。据题干所述,周公诫子伯禽之言,特别是“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反映了周公以自身高位而依然谦卑求贤的态度,强调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尊重,体现了古代贤君礼遇贤才的思想,B选正确;题干更侧重于表达对士人(人才)的重视,而非直接的民本思想,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对人才的尊重,而非纯粹的功利追求,排除C项;而题干内容侧重于个人品德修养及对人才的态度,而非恢复和遵守西周的礼乐制度,即克己复礼的思想主张, 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唯有中华文明一直在传承、创新和发展,从未中断。”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具有源远流长的连续性,C项正确;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是指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体现强大的凝聚性,与文明连续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连续发展,与人文性无关,排除B项;多元一体是指多元发展的区域文化在历史演进中逐渐汇聚融合成统一的中华文明,这与文明连续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所学可知,从唐代到宋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社会主流思想且更加强化,科举考试内容从考“十二经”“三史”等到只考“四书”“五经”的过程,这体现了儒家经典在科举考试中地位的提升,这表明科举考试内容变化与主流思想强化密切相关的,B项正确;仅仅从考试内容变化,不能得出选官程序的完善,排除A项;虽然社会结构的变动可能对科举制度产生一定影响,但材料中反映考试内容和科目变化更直接反映了文化和思想的变化,而非社会结构的直接影响,排除C项;文官政治的发展与科举制度有关,但考试科目与内容的特定变化更多地反映了主流思想的影响,而不是文官政治发展的直接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知,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体现的是道德修养,A项正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反映的是天人合一,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与材料内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的是意志的坚韧,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主张,C项正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家老子的观点,排除A项;“兼爱、非攻、尚贤”是墨子的思想,排除B项;“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朱熹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之际(中国)。根据材料“只有‘回归’上古三代才能弥补封建专制制度的缺陷”可知,黄宗羲提不出新的社会制度改革方案,其思想还囿于传统主流思想,即政治改革理想寄托于历史传统,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黄宗羲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其所处时代没有形成思想潮流,排除A项;由于受时代和历史的局限,黄宗羲不可能认识到封建制度的本质,排除C项;材料表明黄宗羲不能提出超越其时代的新制度设想,他所提出的思想主张在本质上仍属于传统儒学范畴,也就不可能形成新的儒学思想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由材料可知,《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及其宾客共同撰写的,此书以当时的道家思想为主,揉合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且材料强调“杂采众家”,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思想界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融合倾向,D项正确;据材料“对《老子》极为推崇”“化用了《庄子》中的很多思想”可知,此时道家的地位依旧稳固,并没有受到其他学派的冲击,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时统治者并没有转变治国思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和官方的统治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要用经济史方式思考‘义利之辨’,依赖经济史构建出立足于传统的‘理财学’,并提出‘儒家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所可知,陈焕章的思想是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对中国传统经济理论进行解释解读,体现的是面对中国近代化大潮下的理论探索,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义利观的淡化,相反试图去解释和思考义利之辨,排除A项;陈焕章的理论是中西方经济学结合的表现,并非中体西用,排除C项;材料更未涉及社会主义的本土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汉、宋、元、清(中国)。本题要求按前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结合所学可知,青花瓷,王祯《农书》均出现在元朝:哥窑葵口盘,“瘦金体”均是宋朝的成就:《周髀算经》,《说文解字》均出现在汉代:徐杨《盛世滋生图》,《四库全书》均出现在清代。因此先后顺序是③②①④,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本题选B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核心思想是“和而不同”,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建立正真平等、和谐、共生的社会,材料中“各民族文化和地区性文化体系的并存”、“在融合与变异中保持了基本文化特征的继承性”、“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差异与共生”,体现了包容性的特征,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而不是多样性,排除B项;凝聚性指中华文化具有向心力,具把中华民族凝结在一起的能力,排除C项;中华文化连续性是指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中华文化以从未间断的方式绵延至今,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指的是做学问应该有益于国计民生,而“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意思是研究学问要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然后再从事实中找出真实的结论,①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书院‘实事求是’的学风深刻影响了青年毛泽东。1941年,毛泽东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可知,中华传统文化对党的理论形成具有一定影响,②符合题意;从材料中岳麓书院对党的理论创建来看,岳麓书院对党的思想路线形成具有重要影响,③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书院‘实事求是’的学风深刻影响了青年毛泽东”“1941年,毛泽东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可知,中华优秀文化赋予毛泽东思想鲜明的中国特色,④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1)背景:黄老无为的思想无法再解决西汉的现实问题;诸侯国问题严重;边疆少数民族问题突出;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文景之治奠定了统一基础;董仲舒杂糅了道家、法家等思想内容。
(2)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而秦汉时期是“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时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强化大一统的各项举措:如秦朝时期建立专制主义集权体制,这种体制的构建有助于维护统一,特别是地方采用的郡县制度是维护中央集权的有限措施,基本为后世所沿用。到汉朝时期,汉武帝通过政治上的推恩令,基本解决了地方王国问题,经济上实行限制私商的重农抑商的政策,边疆治理上,打击匈奴,设置机构,稳定了边疆局势,这些措施维系了国家的大一统的同时也基本被后世所延续。另一方思想家也为大一统国家创造理论依据,改造了儒学,使得思想更加符合社会和统治者的需求,由此可知不论是政府的举措还是思想理论的完善在秦汉时期都在大一统的形成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是“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时期。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汉(中国)。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董仲舒思想产生的背景可以从西汉时期的社会问题及董仲舒思想的内容及道家思想的弊端进行整理,如:黄老无为的思想无法再解决西汉的现实问题;诸侯国问题严重;边疆少数民族问题突出;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文景之治奠定了统一基础;董仲舒杂糅了道家、法家等思想内容。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题。时空是:秦汉(中国)。认识:根据材料“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两方面对其进行论述,一方面是国家为维护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另一方面可从理论的构建上进行论述。如: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而秦汉时期是“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时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强化大一统的各项举措:如秦朝时期建立专制主义集权体制,这种体制的构建有助于维护统一,特别是地方采用的郡县制度是维护中央集权的有限措施,基本为后世所沿用。到汉朝时期,汉武帝通过政治上的推恩令,基本解决了地方王国问题,经济上实行限制私商的重农抑商的政策,边疆治理上,打击匈奴,设置机构,稳定了边疆局势,这些措施维系了国家的大一统的同时也基本被后世所延续。另一方思想家也为大一统国家创造理论依据,改造了儒学,使得思想更加符合社会和统治者的需求,由此可知不论是政府的举措还是思想理论的完善在秦汉时期都在大一统的形成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是“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时期。
17.(1)举措:设置五经博士;建立太学;实施察举制;召开会议统一经义。(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特点:儒学发展为理学;儒学教育向基层渗透,重视民众道德和行为规范;学识渊博的地方官员亲自参与教育活动(或儒学士人参与基层教化);书院和学校教育发达。(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汉朝(中国)。举措:根据材料一“设置五经博士、建立太学和实施察举制让许多儒生晋升官吏”可知设置五经博士;建立太学;实施察举制;根据材料一“昭帝召开‘盐铁会议’、宣帝召开‘石渠阁会议’、章帝召开‘白虎观经学大会’,都是以皇帝的名义统一经义”可知召开会议统一经义。
(2)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宋朝(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二“朱熹在州县任职时,亲自过问学政,甚至登台讲课,向学生传播理学”可知儒学发展为理学;根据材料二“他不但亲自编纂《童蒙须知》《家礼》《小学》等,对学生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可知儒学教育向基层渗透,重视民众道德和行为规范;根据材料二“而且还为泉州同安县学聘请品行端正、学习用功的教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改变书院、州县学的风气”可知学识渊博的地方官员亲自参与教育活动(或儒学士人参与基层教化);根据材料二“他每四五天到学校进行一次讲课或辅导,先讲授《大学》,接着指导学生学习《论语》。在旬休时,前往白鹿洞书院指导学生和跟他们谈心”可知书院和学校教育发达。
18.(1)国家礼仪区分等级尊卑,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
统一的国家礼仪,有助于维护文化的统一。
国家礼仪树立了君主的威严,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中国礼仪传播到邻国,推动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2)示例:不可信。
从记载内容看,两则笔记都记录了外国公使被皇帝天威震慑,狼狈不堪。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外交谈判失利,所以清政府处于弱势;19世纪近代外交制度发展,西方已形成了常驻公使机制,作为专业外交人员不可能如此。因此,该记载内容不符合历史。
从笔记作者的身份看,二人并非当朝官员,不可能亲历觐见仪式。
从笔记作者的视野和立场看,同为守旧的士大夫,不知外部世界,愚昧自大,其认知仍带有天朝上国色彩。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重视国家礼仪”可知,国家礼仪区分等级尊卑,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据材料一“政府对各种礼仪的内容都有统一要求,抑制了仪法多元各行其是的现象”可知,统一的国家礼仪,有助于维护文化的统一;据材料一“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敬酒)”可知,国家礼仪树立了君主的威严,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据材料一“在中国影响下,古代东亚地区事实上也形成了一个‘礼文化圈’”可知,中国礼仪传播到邻国,推动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判断,不可信;第二小问理由,据材料二“即浑身发战,不能卒读。……令人掖之下阶,不能动步,坐地汗喘”“夷酋皆震栗失次,不能致辞”可知,从记载内容看,两则笔记都记录了外国公使被皇帝天威震慑,狼狈不堪;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及近代外交制度等内容可知,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外交谈判失利,所以清政府处于弱势;19世纪近代外交制度发展,西方已形成了常驻公使机制,作为专业外交人员不可能如此;据材料二“平步青:经学家,1872年辞官归隐”“李慈铭:被誉为“旧文学的殿军”,1880年入仕”可知,二人并非当朝官员,不可能亲历觐见仪式;据材料二“经学家”“旧文学的殿军”可知,两人同为守旧的士大夫,不知外部世界,愚昧自大,其认知仍带有天朝上国色彩。
19.(1)有利因素:地域空间的不断拓展;民族之间的交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统治者的重视与推动。(答出两点即可)
(2)特征:本土性(民族性)传承性;丰富性;开放性;包容性;创造性。(答出三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
有利因素:根据材料“随着黄河流域各部落以及部落集团之间的往来逐渐频繁,逐渐形成了夏、商、周三族,并先后建立了夏、商、周三代王朝。”可知,地域空间的不断拓展;根据材料“三族不断融为一体,产生了共同的文化认同。”可知,民族之间的交融;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发展。”可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的重视与推动。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
特征:根据材料“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数不清的思想大家、文化学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可知,本土性(民族性)传承性,以及丰富性;根据材料“中国文化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对外来文化不是排斥与拒绝,而是吸收与创造,从而不断地充实与丰富自己。”可知,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创造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