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1单元 理想风帆
同在蓝天下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通过有表情地歌唱,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表现明朗的生活态度。
2、听赏《同在蓝天下》,体验歌曲的欢快情绪、童声齐唱的音色特点及歌曲所描绘的美丽意境。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并富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互相问好。
二、新课新授:
1、学生听歌曲范唱,听后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然后由学生起歌名。(音像带)
2、揭示课题再听范唱,并说出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学习曲谱,教学步骤。
(1)让学生先浏览全曲,然后再找出自己认为比较难的节奏和不熟悉的音乐记号。
(2)又学生们自己先解决难点,然后教师再做补充。
(3)学生自学歌曲曲谱。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齐奏曲谱,然后学生再随琴唱谱。
4、学习歌词。
5、歌曲处理:学生在演唱中按歌谱上的力度及速度唱,然后在演唱中要想象歌曲的意境,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6、演唱形式:采用合唱的形式。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歌曲好不好听啊?希望你们在课下好好的练习!
天地之间的歌
教学目标:
1.常识引诱学生学习欣赏歌曲的方式。
2.能力培育学生双声部歌曲演唱才能。
3.思教教育学生要象歌曲所讲的一样, 大胆面对所有艰苦。
教学重点:有感情、精确演唱歌曲难点 双声部的和谐、统一。
教具学具:录音机磁带 投影仪 琴 课本
师生活动:
(重点学教法与学法指点、含课堂练习、作业部署)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训练
1、师生问好
2、音阶练习:声音和谐、统一
3、音程练唱
三、复习歌曲旋律
1、温习演唱一声部旋律(竖笛)
2、复习演唱二声部旋律(竖笛)
3、合成旋律进行演唱(竖笛)
四、学唱歌曲、进行歌曲处理
1、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2、跟音乐学唱一声部歌词吐字、清楚
3、跟琴学唱二声部歌词发音正确、协调
4、演唱完整的歌曲
5、处置歌曲:
①解决两大难点:首先是二声部的协和与均衡,再次唱出歌曲的意境,
用歌声抒发出来。
②按歌谱的处理力度演唱歌词,速度为中速。
③《白帆》是一首以表现少年儿童对生活的热爱、神往和追求为主题的合唱歌曲。歌词的"白帆"为描写的演唱时要通过对白帆的赞扬和盼望,表白少年儿童对生活的美好理想,鼓起生命的风帆,在生活的海洋上搏击风浪。
6、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欣赏《天地之间地歌》
1、先容作品:
运用录音机
2、初听:主题音乐:体现长江雄伟,浩荡的英姿。
3、复听:默读歌词,体会歌词
4、再听:随音乐哼唱一遍歌词,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5、启发学生联系做作常识和生活休会,进行国情教育,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6、剖析旋律:
A B A听辨哪两段是反复的旋律?(一. 三)从而领导学生从感情长进行歌曲的分段。
7、完全欣赏:
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旋律进行的特色与表现歌曲内容的接洽,并实现"听听想想"的作业。
谜底:
①高低起伏:表现长江的波澜壮阔、一落千丈的形象和动摇有力的情感。
②长江之水源源不断,赞美长江的话永远说不完。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教学内容:
学习《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作品欣赏、演唱、配乐诗朗诵,体现文化艺术多元化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沉浸于浓郁的诗情画意中。
2.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3.认识还原记号;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二、导入教学
1、引导:同学们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师:提到春天,人们总喜欢用温暖、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等词语,写它带给人的美好。
2、说出古诗词中关于“春”的诗句。
3、 配乐诗朗诵《推开春的大门 》
听到鸟叫了 在城郊,有几只报春鸟 它们不敢进城 只在效外欢呼和跳跃 它们朴素得像乡下的农民 让我萌发一种亲近 它们是我的朋友啊 又仿佛是我巧遇的亲人 它们在寻找不知名的虫子 向同伴发出亲和的声音 在效外,我爱上了鸟的声音 在鸟的争鸣中 我推开了春的大门
三、欣赏《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1、初听乐曲。
问: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2、再次欣赏。
要求学生用色彩表示听不同段落时的感受,并说明理由。
3、揭题。
简单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四、学习歌曲《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1、让学生描述自己所做过的美好的梦,谈谈自己的理想。
2、听教师范唱歌曲。
3、学生用LU跟琴哼唱旋律。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歌词,感受歌词抒发的情感。
5、再次听录音范唱。
6、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
7、自学第二段歌词。
8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划拍。
五、表现歌曲
1、讨论用什么样的力度来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
2、采用多种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比如:领唱,合唱;轮唱;接口唱等。
3、在歌曲后半部分用拍手为歌曲伴奏。
节奏型“0 XX X”可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组伴奏。
六、课堂小结
白帆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通过有表情的歌唱,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表现暧昧乐观的生活立场。
2、侧重通过对旋律特点的分析,感触欣赏曲中所表达的热爱和赞扬祖国河山的灼热感情。
3、进行三声部的发声练习,请求韵母转换连贯、天然,声部间基础协和、均衡。
教材分析:
一、歌曲:《白矾》是一首表示少年儿童对生活的酷爱、憧憬和寻求为主题的合唱歌曲。固然歌词中以“白矾”为描述的重要对象,但这只是一种借物抒怀的伎俩。歌曲通过对白矾的夸奖和冀望,蕴藉的抒发了“我”――少年儿童对生活的美妙幻想:鼓起性命的白矾,在生涯的大陆上搏击风浪。
歌曲由两个乐段形成。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句副较长,句中多为跌荡跳跃的旋律,急促严密的节奏,展示浪花飞溅、银帆闪闪的画面。第二乐句的前两个乐节是第一乐句同处乐节的模进,音区进步,增强了语气和力气,句尾的八分休止符造成“闪”的后果,要留神唱准节奏。
第二乐段为副歌性质,声调跳荡起伏,节奏比拟伸展,造成天高云淡、广阔无垠的意境,但更主要的是抒发了对生活的讴歌和发奋向上的感情。在这一乐段中应用了较多的大跳音程,并在安稳的节奏中呈现了切分节奏,充足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生活的清朗、乐观的态度。停止句因为音域较高,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形取删。
二、综合练习:这是一首由大调式主三和弦构成的三声部发声练习曲。同度音的重复是本曲的。
三、欣赏:《长江之歌》是电视持续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该曲是剧中的主题音乐,为了更好的体现长江宏伟、浩大的雄姿,《话说长江》剧组在成千上万的应征歌词中,选中了胡雄伟的这一首词,因而,这是一首填词歌曲。
歌曲以比较的手段,形象的刻画了长江悠久、古老的历史和它浩浩荡荡、飞跃万里的雄姿,即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哺养自己的慈母――长江的留恋之情,又抒发了我国各族国民以万里长江奔跑向前的气势去建设美好将来的雄心壮志。
全曲为大调式,有带再现的三段体构成。旋律明快、激动,节奏舒展。
这是一支热忱而雄伟的赞歌,旋律波浪起伏,跌宕有致,词曲珠联壁合,彼此照映,酣畅淋漓的展现了长江雄壮的气概和绚丽的风度,令人向往。
教养重、难点:
1、启示学生有情感的歌颂,声部间协跟,同一,平衡,声音连贯流利。
2、领导学生用歌声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具筹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黑板、竖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综合训练学唱歌曲曲调
教学目的: 1.知识加深换气记号的意识与利用
2.能力通过发声练习坚固学生的听音能力。
3.思教 教导学生在新学期应更加勤恳学习。
教学重点:歌曲的学习难点 双声部的和谐与统一
教具学具:录音机磁带 投影仪 琴 课本
师生运动:
(重点学教法及学法指导、含课堂练习、作业支配)
一、组织教学(新学年绪言)
本学年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因此,在开学初,我们首先要懂得本学期的学习重点,我们的学习目标,并且明白我们目前的学,增加学习的信念。
二、规整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2、音节练习:声音统一、整洁
3、哼鸣练习:发音地位高。
三、复习歌曲:
在上一学期我们学唱的的歌曲中,大家比较爱好哪些歌曲,山东民歌《花蛤蟆》、《小瓜棚》等歌曲,老师弹琴,同学们一起来复习演唱。
四、综合训练:投影仪
1、复习听辨(听记)旋律音程:
6 - i . i - 3 (音符的发音)
3 - 6,6 - 3,3 - 7,7 - 5,5 - 6,6 - 1
2、复习听辨(听记)和声音程:
3 4 3 5 5 4 6 i
1 1 1 2 3 1 3 3
要求练习:一一听辨、校订、分两个声部来唱和声音程的衔接。
(1)分声部视唱三声部的发声练习曲。先第三声部,再第二声部,并将二、三声部合成。而后一声部,分别与二、三声部合成,最后将三声部合成。
注:四拍子的节奏强弱。气味把持,在音节的母音变换时,要始终用高部位的头声来发声,坚持发声位置的不变。
(2)用竖笛分声部吹奏
五、学习歌曲旋律
1、导入:同窗们还记得《海鸥》这首歌吗?让咱们一起往返忆回想、唱一唱 。
2、想起了海鸥就象看到了大海,看到了正在航行的点点白帆。你见过白帆吗?当你站在海边看见白帆,都想到了什么?让我们在歌中体会一下。
3、欣赏录音演唱 :
白帆:搏击风浪,英勇前进,决不撤退。
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一直前进、勇敢、坚强、会有很大的知识播种。
4、再次观赏
歌曲的演唱情势:两声部合唱
5、再次欣赏
分离将两个声部的音名认一认
6、跟琴分辨视唱两声部旋律
7、本人应用竖笛熟习旋律
8、在老师的指挥下合成旋律
板 书 设 计:
《 白帆 》 综合训练
中速、柔美、无邪
六、作业
分别将两声部旋律唱熟、吹熟
旋律万花筒
第2单元 绿野采风
牧歌
教学目标:
1、通过聆乐曲《牧歌》,感受蒙古长调音乐悠扬宽广的特色,更加
热爱民族音乐。
2、初步了解蒙古风土人情。
重点:
1、通过聆听乐曲《牧歌》,感受蒙古长调音乐悠扬宽广的特色,更
加热爱民族音乐。
2、初步了解蒙古风土人情。
难点:通过音乐感受蒙古长调音乐悠扬宽广的特色
教具: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白帆》、《同在蓝天下》《天地之间》
二、导入
1、组织学生听着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音乐进教室。(《赛马》)
2、老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那些民族呢?
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参观美丽的大草原,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
出示以《牧歌》为背景的多媒体课件,战展示蒙古大草原风光及蒙古
族服饰等。
你都看到了那些画面
3、那你知道蒙古人有何性格特点?(蒙古人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
历来待人热情、性格豪爽,这一特点也自然而然反映到生活的方方面
面)
4、教师简单介绍蒙古族特色音乐——长调。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
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
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
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
白云、江河、和湖泊。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
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
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
彩唱法最具特色。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
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
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
中”
5、老师:小提琴独奏曲《牧歌》是根据流传于内蒙古昭乌达盟一带
的同名民歌改变的4/4拍,大调式色彩,是我国脍炙人口的小提琴曲
之一。说到小提琴谁知道它按乐器分类属于民族还是西洋乐器?民族
乐器些有哪那位同学说一下?
让我们一起走进乐曲感受其优美、悠扬的的音调特色。
6、复听,老师:让我们再来听一遍乐曲让你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
么?
7、再听,老师:真美啊!让我们闭上眼睛去尽情地体会置身于绿色
的大草原上,体味着蓝天、白云、羊群悠然吃草的美丽意境吧。
8、老师:草原美不美?悠扬的乐曲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大草原,下
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乐曲的主题旋律。请同学们随琴生哼唱。
9、老师:让我们来再听一听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10、对比主题曲出现时它的声区有什么变化?
每次变化都有什么不同效果?是使你想到了什么?
11、老师:本乐曲A-B-A曲式结构,为再现三部曲式结构。也就是说
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相同。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
12、老师:前边我们说过小提琴独奏曲《牧歌》是根据流传于内蒙古
昭乌达盟一带的同名民歌改变的,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民歌吗?劳动人
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
过集体的加工。民歌的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
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各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蒙古族民歌——巴尔虎“长调”表现了草原的性格,草原的色彩。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
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
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
情。
13、老师:大家都认识歌唱家宋祖英吧,让我么一起走进维也纳金色
大厅走进湖北民歌《龙船调》(播放《龙船调》视频)
14、小节
老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走进我们自豪的民族音乐,从现
在起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
课后附记:学生不太喜欢较慢的乐曲,整个欣赏的过程情绪不是很高
涨。但是课前学生都认真搜集了关于蒙古的资料。
春之歌
教材分析:这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欣赏乐曲《春之歌》。《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乐曲为A大调、2/4拍、用三部曲式写成。从A段这一清新、流畅的旋律中,我们能体会到那种春意盎然的意境和心旷神怡的感情:B部分是从A段主题发展而来。
乐曲进入第三段后,前面两个主题再现,经过下行模进,在力度上越来越弱,尾奏中,还加了许多装饰音:最后,乐曲在安详的气氛中结束,这种弱处理手法,给人以余音缭绕的感觉,充满了诗情画意。本课通过欣赏《春之歌》,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以感知情绪为先导,通过演奏、哼唱、表演等形式感受《春之歌》歌唱性的旋律,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春天美景。
教学目标:
1. 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
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通过听辨、吹奏主题、哼唱旋律的活动,和伙伴合作、交流讨论,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
3.知道无词歌的基本特色和《春之歌》的曲式结构;了解门德尔松以及主要作品。重点难
点体验《春之歌》的优美抒情的旋律所表达的春天景色,感受春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软件、管弦
教案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有意在室中布置几盆花,学生随管弦曲《春之歌》进入教室,按半圆形位置坐好。
设计意图:舒缓、柔和、优美的管弦曲《春之歌》,加上几盆含苞欲放的花给学生带来
的絮絮春意,引发出他们对春天思索的兴趣。
二、导入:
1、春天来了,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欣赏图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多媒体
软件)。
2、学生配乐朗诵《春天在哪里》,学生自选头饰表演舞蹈剧:《春天在哪里》。
春天到了,积雪慢慢融化,大地从沉睡中苏醒,小燕子飞来了,在枝头上高唱,小狗
也出来了,小兔子也出来了,花儿开了,柳枝吐出了嫩芽,泥土散发出芳香。蝴蝶、蜜蜂
跳着欢快的舞蹈。瞧,小朋友们也跑来了。他们手拉着手,欢呼着,跳跃着,歌唱着美丽
的春天。(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部分学生舞蹈)
春天是发芽的季节,我们是求知、憧憬的季节,春天是我们,我们是春天,春天和我
们永远是伙伴!
师:同学们让我们随着春天的旋律,踏着青春的脚步,去拥抱春天,歌唱春天吧!
设计意图:通过舞蹈剧《春天来了》创造一种欢快、愉悦、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
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划拍方式为歌曲伴奏。
2、指导学生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和
热爱春天的情感。
3、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实践采取不同的划拍方式,感受歌曲三拍子的特点,从而
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4、引导学生用歌声感受春天的同时提高学生歌曲演唱能力。
四、学习交流、展示及实践:
歌颂赞美春天的诗句、歌(乐)曲、绘画作品、舞蹈等你们知道哪些?
学生集体讨论后尽量用“诗”“画”“乐”相结合的形式展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去感受春天,赞美春天,共同分享春天带来的喜
悦,同时学生的才艺得到展示,艺术能力得到提高。
结语: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歌曲或诗句呢?快快搜集起来吧!
会飞的七色花
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会飞的七色花》这首歌所传达出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式:
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会实现我们愿望的七色花?
(生回答)
师:在同学们的记忆中那朵花是拿在手里的是不是?
(生回答)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会飞的七色花》。
三、介绍
下面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作者李幼荣。著名词作家李幼容,山东人,解放军总政歌舞团
著名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音乐诗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待遇。曾是中国作家协会兰
州和新疆分会会员,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音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
会理事,《儿童音乐》杂志编委等。从一九五五年起发表诗、歌词、小说、散文、剧本、论
文等作品。曾出版诗集、歌词集、朗诵诗集等十余部。如:歌词集《心灵之约》、作词歌集
《会唱歌的星》,尤其是2001年出版的朗诵诗集及配套购CD光碟《祝福太阳妈妈》、《升
起吧,新世纪的星》、《五环梦圆──奥运随想曲》等获得好评。
下面同学们就自己先读一读《会飞的七色花》。
四、欣赏《会飞的七色花》
五、学习《会飞的七色花》
六、合唱《会飞的七色花》
吹草哨儿
[教材分析]《吹草哨儿》是一首具有朝鲜族风格的2/4拍的儿童歌曲。
歌曲由主歌和副歌两部分构成:主歌部分是复乐段形式的四个方整型的乐句,为“××
×|×××|”的舞蹈节奏,曲中多次出现“53 3|53 3|”和六度、八度大跳音程的进
..
行,这就使曲调变得欢快、跳跃,从而表现出了少年儿童吹草哨儿时的欢乐情绪;副歌部
分为二部合唱,以“1-6”六度上行大跳开始,节奏较为舒缓,与前段形成对比。二部和声
的出现,增强了歌声的厚度,从而表现出了祖国的繁荣景象。
歌曲属大调式,适合于高年级自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学习歌曲,让学生初步了解朝鲜族儿童歌曲的风格和特
点。
2、启发学生合作演绎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并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达到培
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的目的。
3、训练学生初步的二步合唱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准确唱六、八度音程及同音反复处。
(3)听唱:多媒体播放歌曲MTV课件,请学生试着用母音模仿唱或跟唱歌词,鼓励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唱全曲或局部歌曲。
3、歌曲感悟
(1)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并启发学生思考:①这首歌曲描述的是什么?②歌曲可以
分成几个部分?你认为每部分的节奏是怎样的。
(2)小组讨论交流。
二、尝试自学
1、自我尝试
(1)启发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如拍节奏、哼旋律、竖笛吹奏等)来学唱歌曲,
着重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先突破最容易的地方,有困难可以找老师或同学帮助。
(2)学生活动,老师巡视辅导。
2、反馈指导
(1)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用什么方式,学会了哪几句?学生唱完后老师给予评价,应
引导学生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尽量涉及到整首歌曲。
(2)指导学生练习唱六、八度音程:指名让学生用竖笛在六、八度音程处放慢速度吹
几遍,引导学生感受,然后指导学生自己吹一吹,亲自感受一下,注意节奏和音准。
3、全曲处理
(1)让学生将歌曲完整地唱一遍。
(2)指名让学生结合刚才的学习和实践讨论并交流:这首歌的每一部分用怎样的速度
和情绪唱效果会更好一些?
(3)指导学生分声部合唱,并提示学生用轻快亲切的声音、稍快的速度把歌唱好,使
演唱效果达到最佳。
三、合作演绎
1、分组演绎
(1)让学生根据准备的学具确定自己喜欢的表现歌曲的形式,然后根据表现形式,自
由组成合作小组,如:歌曲演唱组、歌舞创编组、舞美设计组、器乐演奏组、自然声响模
拟组等等。
(2)学生分组合作,老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紧密联系生活进行创作。
(3)分组展示,师生要注重挖掘每个小组的点滴创新之举进行点评。
2、集体演绎
各组合作、尽情演绎整首歌曲,提醒学生配合要默契。如:在舞美设计组布置好的场
景中,先是自然声响模拟组表现春风、鸟鸣、流水等声音,接着歌曲演唱组合唱第一、二
段,同时歌舞创编组伴舞、器乐演奏组伴奏……
田野飞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学会演唱《田野飞歌》,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合唱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提升音乐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体会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教学准备
音乐教材或《田野飞歌》音频、视频资料。
钢琴或电子琴用于伴奏。
多媒体教学设备。
歌曲乐谱打印件(视需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描绘田野风光的视频或展示田野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所见所感,营造亲近自然的氛围。
引入课题:教师介绍《田野飞歌》的背景,如歌曲描绘的是农民在丰收季节欢庆的场景,表达人们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
二、新课讲授(20分钟)
1. 聆听歌曲:首先播放《田野飞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歌词学习:分段朗读歌词,理解歌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讨论歌曲传达的信息。
3. 旋律学习:
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跟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分句教唱,重点难点部分可采用慢速练习或老师领唱、学生跟唱的方式。
合唱练习:学生分组或全班合唱,强调声音的和谐统一,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三、拓展活动(10分钟)
创意表演:鼓励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或情景剧,小组展示,增加课堂互动性。
音乐与自然:小组讨论音乐如何反映自然之美,分享各自喜欢的与自然相关的歌曲或乐曲,探讨音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四、总结回顾(5分钟)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体会,谈谈自己对自然和音乐的新认识。
复习歌曲:全班再次合唱《田野飞歌》,巩固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练习《田野飞歌》,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如加入简单的乐器伴奏)演绎这首歌曲,并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理念,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记录课堂实施情况,包括学生参与度、学习难点及解决办法、活动效果等,以便后续教学的调整与优化。同时,鼓励学生提交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改进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演奏 口琴与电子琴
教学目标
1.了解口琴和电子琴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能够使用口琴和电子琴演奏简单的乐曲;
3.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表达。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口琴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1. 口琴的概念和种类
口琴是一种迷你的管乐器,常见的有10孔口琴、16孔口琴和24孔口琴等。
不同的口琴在使用上也略有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选择不同的口琴。
2. 口琴的演奏姿势
口琴演奏需要将口琴放在嘴里,然后通过吸气和呼气产生音调。因此在演奏时应注意嘴和琴的位置,以及如何调节气息。
3. 口琴的演奏技巧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基本的演奏技巧是单音演奏和半音演奏。单音演奏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产生同一个音调,而半音演奏则是通过舌头的移动在同一个口孔内调节音调。
第二节 电子琴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1. 电子琴的概念和种类
电子琴是一种电子乐器,相较于传统的钢琴,电子琴的音质更加丰富,也更便于携带。常见的电子琴有键盘型电子琴、合成器和MIDI键盘等。
2. 电子琴的演奏姿势
电子琴演奏需要将双手放在琴键上,然后通过手指的按压产生音调。因此在演奏时应注意坐姿和手指的运动。
3. 电子琴的演奏技巧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基本的演奏技巧是正确的手指姿势和手指力度掌握。另外,
对于电子琴演奏者来说,了解音色的概念和如何调节音色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步骤
第一节口琴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1. 口琴的种类介绍
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口琴,让学生了解到口琴的种类和不同之处。
2. 口琴的正确演奏姿势
让学生通过模仿老师的姿势来掌握正确的口琴演奏姿势。
3. 口琴的单音演奏和半音演奏演练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尝试演奏口琴的单音和半音,并逐渐掌握这两种演奏技巧。
第二节电子琴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1. 电子琴的种类介绍
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电子琴,让学生了解到电子琴的种类和不同之处。
2. 电子琴的正确演奏姿势
让学生通过设置正确的坐姿和手指姿势来掌握正确的电子琴演奏姿势。
3. 电子琴的基本演奏操作演练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尝试演奏电子琴的基本操作,包括按键、调节音量和音色等。
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复合式教学方式,即讲授、演示、实践和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具体来说,老师将先进行口琴和电子琴基础知识的讲授和演示,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最后,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评价来进一步指导学生演奏技巧的提高。
教学评价
在本教学过程中,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是否掌握了口琴和电子琴的基础知识和演奏技巧;
2.学生在演奏时的表现是否正确、流畅以及有没有音乐感。
评价方式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包括上课出勤与参与、作业独立完成能力以及演奏技巧等综合评价。
总结
本课程是针对五年级下册学生的口琴和电子琴基础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口琴和电子琴的概念和基本知识,学会使用这两种乐器演奏简单的音乐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复合式教学方式,通过讲授、演示、实践和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琴和电子琴的演奏技巧。
第3单元 抗日烽火
保卫黄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歌曲《保卫黄河》,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其情感。
2.能够用饱满坚定的声音较准确地演唱歌曲《保卫黄河》,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轮唱的形式表现这首歌曲。
3.通过学习歌曲《保卫黄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饱满坚定的声音较准确地演唱歌曲《保卫黄河》。
难点:用轮唱的形式表现这首歌曲。
二、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壮丽的黄河
1、展示中国的地图,学生找出黄河。并且观看黄河的图片,比赛说出描写黄河的诗句。
黄河是炎黄儿女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出示课件)
2、介绍词曲作者冼星海、光未然。
二、屈辱的历史
1、简述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介绍《黄河大合唱》8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唱》《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并欣赏部分片段。出示《黄河颂》的部分歌词,学生集体朗诵。
2、歌词朗诵比赛。
三、保卫黄河
1、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1)初听《保卫黄河》,提问:通过观看视频,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老师进行对学生的评价。
2、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1)学生隋琴跟着歌谱轻声哼唱主旋律,歌曲中多次出现了切分音和附点音符,还有歌曲结尾部分四个休止符,
他们在歌曲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复听音乐《保卫黄河》
全曲的主旋律共演唱了几遍?每一遍的演唱形式一样吗?哪里不同?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主题旋律共演唱了四次,第一次和第四次是齐唱,第二遍二部轮唱,第三遍三部轮唱。
(3)齐唱和轮唱在歌曲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3、学生学习《保卫黄河》轮唱。
(1)再次聆听,并且轻声哼唱。
(2)体验感受二部、三部轮唱。(轮唱中各个声部之间要相互配合,不能比速度、比音量要合作倾听。)
(3)怎么才能是大家一起结束演唱。
(4)实际进行齐唱、轮唱的歌曲演唱训练。
四、情感升华
1、是什么精神鼓舞中华人民誓死保卫国家?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过去的人们用鲜血保卫我
们的母亲河,现在我们跟应该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酸枣刺
【教学内容】歌曲《酸枣刺》
【教学要求】
1、通过学唱先辈们唱过的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2、能感受并表达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重点】能感受并表达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难点】1、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鉴赏判断用手势表达。2、能根据歌词的词意与音乐的情绪创编身体动作。
【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时】一课时
【课题】《酸枣刺》
【教学要求】通过学唱先辈们唱过的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全曲短小精悍,主要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采用领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具有一呼百应、此起彼伏的效果。情绪活泼天真,坚定乐观,反映了当时根据地儿童与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蔑视和抗战必胜的信心。
一、听唱歌曲。教师范唱《酸枣刺》后提问:歌曲的意思是什么?
二、观看影碟。教师播放故事片《小兵张嘎》片段。
三、听歌走步。教师带领学生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情绪踏步。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可以反复练习。
四、演唱歌曲。熟练上面踏步后,教师和学生边唱歌边踏步并反复体验歌曲情绪。演唱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根据歌词的词意与音乐的情绪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五、巩固知识。演唱歌曲时,复习巩固段落反复记号的用法。
六、介绍作者。
学生在一段鼓舞人心的歌曲学习后,教师简介曲作者:冼星海。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让学生了解了歌曲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懂得当时根据地儿童与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蔑视和抗战必胜的信心。
大刀进行曲
教学内容:
学习《大刀进行曲》,了解抗日战争中的精神。
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大刀进行曲》这首歌所传达出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式: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将12/13定为是什么纪念日?
生: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师:南京大屠杀就是在抗日战争中发生的。在战争中我们共产党形成了很多精神。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精神——大刀队精神。
接下来就来学习《大刀进行曲》。
三、介绍
《大刀进行曲》作者麦新(1914~1947),原名孙培元,别名默心、铁克。原籍常熟,
生于上海。幼年曾受音乐熏陶,民国14年(1925年)父殁,靠母作工、缝洗为生。民国
18年辍学,为美亚保险公司练习生、职员。“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民国24年,为上海“民众歌咏会”、“业余合唱团”组织者之一;民国25年,参加“词曲
作者联谊会”,始作歌曲。抗战爆发,创作了著名的《大刀进行曲》传遍全国。民国27年
春,参加中国共产党。后抵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工作,又创作《南泥湾开荒》、《红五月
歌》(贺绿汀词〉等歌曲。抗战胜利后调东北,民国35年任中共热河省开鲁县(今属内蒙
古自治区)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次年6月6日,在下乡工作途中遭土匪袭击,壮烈
牺牲。其他作品有《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孟波曲),《保卫马德里》(吕骥曲)、《只怕不抵
抗》(洗星海曲)等;并撰《关于创作儿童歌曲》、《略论聂耳的群众歌曲》等论文。
抗日战争爆发后,守卫卢沟桥的二十九军大刀队与日寇浴血奋战。麦新被大刀队精神
所感动,创作了激动人心的《大刀进行曲》。
四、欣赏《大刀进行曲》。
五、学习《大刀进行曲》。
六、齐唱《大刀进行曲》。
课后作业:
下课后请同学们查找更多抗日战争中形成的精神。
小八路
学理念:
音乐教学与其他教学有一个共同点,它也是情感的教学,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
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本课设计以不能忘记的历史为裁体,
引导学生在学唱,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充分体验音乐的旋律,节奏,让学生用充满激情,
坚定有力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的意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小八路》。
教学目的:
1、通过《小八路》的演唱感受那段历史,体验当年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
概。
2、能听辨歌曲的情绪,速度,节拍,随音乐跟唱歌谣。
3、学会与他人一起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八路》。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与表现歌曲中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氛围
1、学生聆听歌曲《小八路》,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节拍等。
设问:
a 你聆听歌曲后有什么感受?
b 这首歌曲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比如:节奏,音高,强弱等)
c 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可以从歌词方面进行思考)
学生讨论后回答:旋律坚定有力,音高起伏不大,情绪激昂有力。
2、教师叙述背景:1937年的“七七”事变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大家熟知的“百
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地道战”正是中华儿女那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的体现。那是血与
火的八年,亿万中华儿女经过长期的流血牺牲,前仆后继的艰苦抗战,终于赢得民族解放
战争的伟大胜利。歌曲《小八路》所表达的就是全民抗战的决心与信心。
3、启发引导学生:如果要表现中华儿女抗日的决心,可以用哪些方式演唱歌曲《小八
路》?
4、学生进行讨论,探讨歌唱的方法。
5、教师小结并引入新课:为了把侵略者赶出中国,我们的小英雄们也加入了抗日的硝
烟中,让我们跟着歌曲一起感受抗日的激情。
二、学习歌曲《小八路》
1、聆听歌曲《小八路》,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师弹奏《小八路》的旋律,学生聆听并感受旋律的情绪和速度,力度。
(2)聆听歌曲的旋律,学生听辨旋律的节拍,听懂了这首旋律的节奏是“激情的”“坚
定有力的”。
(3)听歌曲的旋律,描述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4)聆听歌曲的旋律,感受旋律的进行特点,领会“连音线,休止符,延时线,渐强”
等基本乐理知识在歌曲中的作用。
(5)随琴模唱歌曲旋律,作发声练习.在模唱的过程中启学生围绕旋律的意境,学会用
“高位置”的演唱,以表达坚定执着的决心,从而加深对歌曲情绪,速度,节拍的印象。
2、出示旋律简谱,模唱乐谱
(1)学生用“la”跟琴试唱简谱。
(2)第二遍师生接龙唱两遍。
(3)学生分四组接龙唱曲。
3、学唱第一段歌词
老师:刚才我们用“la”模唱的是这首歌曲的旋律,旋律表达了小八路抗日的坚定决心。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歌曲的内容,用歌声送去我们的力量。
(1)聆听范唱,出示歌单,领会词曲结合后,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轻声跟唱。
(3)接龙唱,两小句对唱,生唱前两句,师接后两句。
(4)歌曲演唱处理。
老师:怎样唱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抗日小八路的决心与信心 (师生讨论:一二句速度稍快,
坚定有力,三四句音调渐强充满激情,特别是那一句“嘿”更应果断有力,再加上自己的手势
会更显力度。)。
(5)通唱歌曲第一段。
4、学唱第二段歌词
(1)师范唱第二段歌词。
(2)学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词(强调情绪处理)。
(3)采用多种形式合唱。
5、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小结:我们学习了歌曲《小八路》,用自己的歌声再现了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再一次演绎了小八路们那炙热的心。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抗日的歌曲、故事、电影和人物呢 我们课外可以一起唱一唱,说一说。
烽火少年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音乐情景剧的概念和特点。
2.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并理解《烽火少年》这首歌曲的含义。
3.学生能够通过表演音乐情景剧,提高表现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音乐情景剧的概念和特点,并能够熟练演唱《烽火少年》这首歌曲的歌词。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表演音乐情景剧,提高表现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
1.音乐情景剧的概念和特点;
2.熟练演唱《烽火少年》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的含义;
3.表演音乐情景剧。
四、教学过程
1. 音乐情景剧的概念和特点
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音乐情景剧?有哪些特点?
2.讲解音乐情景剧的概念和特点,提供一些例子,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2. 熟练演唱《烽火少年》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的含义
1.听一遍《烽火少年》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大致内容和意义。
2.分段学习歌曲的歌词,逐句讲解歌词的含义,并带领学生一起练习唱歌。
3.全班合唱歌曲。
3. 表演音乐情景剧
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由每个小组自己设计情景剧的内容和表演形式。
2.每个小组给其他小组表演自己设计的情景剧,并评论彼此的表演。
3.教师点评并评分。
五、教学评价
1.设计检测题,测试学生掌握音乐情景剧的概念和特点;
2.观察学生表演情景剧的过程中,评价其表现力和自信心。
六、教学反思
经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音乐情景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烽火少年》这
首歌曲的含义并能够熟练演唱。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通过表演情景剧,提高表
现力和自信心。不过,在设计情景剧的过程中,有些学生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第4单元 民族之花
嘎达梅林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首民歌自20 世纪30 年代产生以来,在民间口耳相传,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1947 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嘎达梅林》进入文人的视域,在搜集整理、翻译工作者的努力下,从口耳相传的单一流传模式,逐渐转化为书面与口头两种传递模式,传达着民众对逝去历史的声音。《嘎达梅林》并非历史事实的全部记录,而是选择性地记忆历史事件的某一方面,它更多的是人们心灵构图所描摹的一段历史进程的有筛选的记忆图谱。本课选编了一首内蒙古民歌和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作为聆听作品,让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到豪放流畅的曲调,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马头琴所表现出来的悲壮音色,并能从音乐中感受出音乐家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学情分析:随着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学生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能力增强,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并在处理歌曲时运用科尔文手势和画旋律线的方式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能唱准准旋律。激起学生多角度处理歌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两首同一主题不同表现形式的《嘎达梅林》,让学生感受英雄形象,激发对民族英雄的景仰之情。
过程与方法:聆听歌曲《嘎达梅林》,认知男低音的音色特点;聆听马头琴五重奏,感受和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的作用,以及民族乐器马头琴的音色特点。
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听辨男低音音色,并能哼唱《嘎达梅林》主题旋律。
2.初步了解民族乐器马头琴。
教学重难点:
1.准确而有感情的哼唱《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
2.能分析对比每一次音乐主题的音乐要素。
教具学具: 课件 钢琴 图片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尊重友好。
2.听音游戏——“最强大脑”
(1)听单音
师在黑板出示7个音,生听老师范唱的旋律中都出现哪些音?
(2)出示卡片听旋律——分两组进行(每五个小节一组)
师:老师这里有10小节的旋律,可是刚刚被我不小心掉在地上顺序都弄乱了,聪明的孩子可以帮我重新排好顺序吗?
【设计意图】:从听单音到听旋律片段,用游戏的方式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达到了提前预习主旋律的目的,为学习本课做好了铺垫准备。
(3) 生完整视唱10小节旋律
(4)跟琴声轻声唱,边唱边随老师画出旋律线,体会两个乐句有什么特点?
(5)随音乐快慢律动原地行走,感知因速度变化后的旋律主题。加深对主题的记忆。
【设计意图】:此环节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不同速度变化后的主题的记忆,为后面聆听马头琴五重奏做好铺垫准备。
过渡语:我们刚才聆听和演唱的旋律来自蒙古民歌《嘎达梅林》他其实是一个英雄的名字,他是怎样的英雄呢?请同学们自己从歌曲中找答案吧。
二、新课新授《嘎达梅林》
1.播放男低音版《嘎达梅林》MV
同学们,你找到答案了吗?
你感受到歌唱家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2.出示PPT,简介男低音,并通过电子琴弹高、中、低音让学生了解。
3.为什么要用这种音色来歌唱《嘎达梅林》?
说的真好!我们了解了他的故事也听了他的歌曲,下面我们用歌声来赞颂这位英雄吧。
4.PPT出示歌词
(1)师弹琴,生齐唱
(2)师:内蒙古民歌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种。长调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字少腔长。短调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你们说,这首歌曲属于哪一种?
这首歌曲是典型的内蒙古长调民歌,音调共两个乐句,大家注意换气记号。另外,歌曲中有两处附点节奏,谁能找到?
(3)再次演唱,唱准附点节奏,要求边唱边划出旋律线
【设计意图】:用设问方式引导学生说出长调,同时根据学生回答引出附点节奏,加深学生对歌曲节奏准确的把握。
过渡语:其实草原人民除了用歌声赞颂这位英雄外,还用蒙古族特有的一件乐器来歌颂英雄,你们知道师什么乐器吗?
5. 出示马头琴图片,师简介马头琴
马头琴简介:蒙古语称为“潮尔”,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婉转。因琴头雕有马头,因此称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下面我们要来聆听的是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请允许我隆重来介绍这五位“成员”他们是:高音马头琴、中音马头琴、低音马头琴、大提琴、次中音马头琴
三、聆听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1.完整聆听,感受音乐中共出现了几次我们唱的主题音乐?
教师在每次主题时请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跺脚、手、耸肩)
2.分段聆听,分析每次主题的音乐要素
次数 音区 音色 速度 情绪
第一次主题:低音区 低沉 慢速 悲壮
第二次主题:高音区 明亮 中速 稳定
第三次主题:中音区 浑厚 稍快 激昂
3. 仔细聆听第三次主题出现时,用了什么伴奏乐器?
鼓:古时候用鼓来鼓舞士兵出征打仗。这一段表现的是什么?乐曲表现出嘎达梅林怎样的英雄形象?
4.和老师一起用举起拳头来表现第三次主题
5.英雄的形象是通过不同的音乐要素来完成的,出示PPT,生了解音乐要素的重要性。
6.同学们,今天我们聆听了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你都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生生互评可以了解学生本课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做到发挥学生主体性,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师在生评价完的基础上再补充评价可以让本课学习内容更加完整。
7.完整聆听,第一次主题出现时用动作模仿马头琴演奏来怀念嘎达梅林;第二次主题出现时用歌声赞颂嘎达梅林;第三次主题出现时用举起拳头来表示支持嘎达梅林起义!
四. 小结
在嘎达梅林起义的誓词中这样说道:“祖先给我们留下这片草原,我们不能给后代留下沙漠。”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园,勇敢的嘎达梅林和他的同伴们和军阀斗争甚至不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英雄虽已牺牲,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蒙古人民的心中,留在了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为英雄致敬!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设计上是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与拓展。以音乐要素为主线,通过体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嘎达梅林》这位蒙古族英雄的塑造,让学生了解怎样用音乐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在教法与学法上的突破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会懂得听辨;会产生更多、更新的感受;会有很多可以与他人交流的话题;会引发他们思想深处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很多优秀的、经典的作品都是扎根于民族音乐的沃土,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民族音乐的兴趣与愿望—— 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瑶族舞曲
前言
本教案针对冀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第五单元——民族管弦乐曲中的《瑶族舞曲》进行分析和讲解,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首曲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式。此次授课教案适用于初学者或未接触过民族管弦乐曲的学生。
教学目标
1.了解《瑶族舞曲》的起源和背景,了解瑶族文化特点。
2.熟悉《瑶族舞曲》的节奏和传统乐器。
3.练习演奏《瑶族舞曲》,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式。
4.理解《瑶族舞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教学内容
1. 《瑶族舞曲》的介绍
起源和背景
《瑶族舞曲》是瑶族传统音乐中的一种舞曲,具有浓郁的瑶族文化特色,广泛传唱于广西、湖南、贵州等地。该曲子通常由瑶族民间乐团演奏,是瑶族人民在婚礼、节日等场合欢庆的表现方式。其旋律舒缓悠扬,轻灵明快,代表了瑶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节奏和乐器
《瑶族舞曲》的节奏明快活泼,流畅优美。该曲子在演奏时需要运用到瑶族传统乐器,如瑶族筝、锣鼓、竹笛等。
2. 演奏技巧和表现方式
a. 演奏技巧
在演奏《瑶族舞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5.泛音:这种技巧需要在演奏过程中,通过调整嘴唇和气息的压力,在吹奏时产生更为明亮、响亮的音色。在演奏中可以适当使用该技巧来增强乐曲的表现力和层次感。
6.色彩转换:通过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使得乐曲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感觉。例如,在涉及到欢快明朗的部分时,需要强调乐曲的轻盈和明亮;在涉及到悲伤凄凉的部分时,则需要强调乐曲的深沉和哀愁。
b. 表现方式
在演奏《瑶族舞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7.控制演奏节奏:保持乐曲的节奏感,使得演奏过程中更为稳定和流畅。
8.准确的演奏技巧:准确地吹奏出每个音符,保持乐曲的纯净和整齐。
9.注意情感表达:充分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将其通过演奏和表现方式充分地呈现出来。
3. 学习笔记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笔记的方式来加深对《瑶族舞曲》的理解和掌握。
a. 乐曲分析
通过对乐曲的分析,梳理乐曲的结构和特点,加深理解。
b. 演奏技巧与训练
记录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演奏技巧,以及针对这些技巧的相关训练方法。
c. 情感体会
记录听乐曲时的想法、感受等,以及在演奏过程中的赏析和情感表达。
总结
通过学习和掌握《瑶族舞曲》这首民族管弦乐曲,不仅可以感受到瑶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也可以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是对乐曲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做好演奏技巧和表现方式的准备,才能更好地演奏出高质量的乐曲。
转圆圈
教 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撒尼族音乐的特点,歌曲主要使用do、mi、sol三个音组成。
2、 能力目标: 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转圆圈》,唱准二声部的和声部分。
3、情感目标: 学生合作感受撒尼族儿童嬉戏的美好场景,把握好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 歌曲《转圆圈》的学唱。
教学难点 二声部的和谐演唱。
课前准备 钢琴 录音机 打击乐器 课件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1、请学生观察下列节奏,这是什么拍号的节奏?
XX X | XX X |XX X X |
XX X |
2、讲解2/4与3/4的变换,这样的拍子叫变换拍子。
3、示范打出这条节奏。
四二拍:
跺脚(左)、跺脚(右)
四三拍:
跺脚(左)、跺脚(右)、踢腿(左)
4、出示对应的歌词,按节奏示范读一读并配上律动:
拉起 手|站成 排|
月亮 底 下|转圆 圈|
5、同学们,下面这段歌词也是四二拍与四三拍的变换拍子,请你快速找到四三拍。让我们跟着音乐,做刚才的律动,按节奏读出歌词,注意拍子的变换。
6、同学们,刚才我们做律动的歌曲,演唱了一个什么样的游戏场景?
7、板书课题:转圆圈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条节奏里既有四二拍,也有四三拍。
学习变换拍子以及书写方式。
专心听讲。
认真学习一边律动一边按节奏读出歌词。
快速找到歌词中的三拍子。
跟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做律动按节奏歌词。
跳舞、转圆圈…… 白板本段歌词是歌曲《转圆圈》中最不容易掌握的部分。变换拍子是需要掌握和突破的难点,导入部分从观察节奏特点,引出变换拍子,到律动读歌词再到再到跟音乐做律动按节奏读歌词,循序渐进,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拍子的变换,为接下来的歌曲学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新授
1、通过完整聆听歌曲,你知道玩转圆圈游戏的三个关键词是什么吗?我们先来排练转圆圈舞!
A:学习情景三:月下玩儿转圆圈游戏。
(1)跟音乐做导入律动,注意拍子的变换。
(2)跟音乐做律动并加入打击乐器。
(3)学习舞蹈步伐跳起转圆圈舞。
四二拍:左脚往左一步、右脚跟一步。
四三拍:左脚往左一步、右脚跟一步、踢左脚。
(4)跟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
2、创设情境,学习月亮的邀请这一情景。
A:在这个美丽的夜晚,我们排练完成了转圆圈舞,要想一起玩转圆圈的游戏,老师先把月亮邀请出来!
师唱出月亮的邀请。
B:同学们,你们也来一起邀请月亮出来吧!注意轻声高位置的演唱,还要有真诚而喜悦的情绪。
2、呼唤小伙伴。
A先进入二声部的学习。
(1)看到月亮出来了,山脚下的小朋友很是欢喜,你们听,他们在呼唤小伙伴们一起出来游戏!
(2)同学们,你们也来呼唤小伙伴们加入游戏吧!按照我们画的旋律线的方向,注意声音要真诚的,好听的!
(3)让我们一起加入呼唤的动作,深情的呼唤小伙伴。
B进入一声部的学习。
(1)你们听!山上的小朋友,呼唤小伙伴的声音特别明亮,清脆:
(2)你们也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呼唤更多的小伙伴一起来游戏,让我们一起来学唱!
C两声部合唱演唱:
让我们山上和山下的小朋友分声部合唱,呼唤更多的小伙伴加入游戏。
(1)教师唱一声部,部分学生唱二声部,感受和声的魅力。
(2)教师唱二声部,部分学生唱一声部,再次聆听和声的美妙。
(3)学生分声部合唱,师加入钢琴与声音的引领,共同合作完成合唱。
4、随着伴奏完整演唱歌曲《转圆圈》。
5、观察曲谱,找出谱子是由哪三个音组成的?
找的非常准确!《转圆圈》以“1 3 5 ”三个音为基础构成旋律,这是撒尼族的特色。
6、在撒尼族的美丽月夜,让我们围着“篝火”,大家唱起来,跳起来。
月亮、小伙伴、转圆圈舞
跟音乐做律动
三角铁重音演奏
沙锤,手摇铃第二拍演奏。
响板四三拍第三拍时演奏。
跟老师学舞蹈步伐,跳起转圆圈舞。
边唱边跳。注意轻声高位置的演唱。
学生仔细聆听
跟老师的钢琴唱出对月亮的邀请。先用WU练习声音,再加入歌词。
认真聆听老师的演唱。
看旋律线的进行方向,随着教师的钢琴视唱乐谱,熟悉旋律,然后再唱歌词。
一边做呼喊的动作一边演唱。
认真聆听教师的演唱,按照旋律线的进行,先视唱乐谱,熟悉旋律,再唱WU音练习声音,再加入歌词。再一边做呼唤的动作,一边演唱。
注意倾听合唱的效果,感受体味和声的自然,动听。
一声部呼唤的动作演唱,二声部用回声的感觉与意境演唱。
学生先试着用WU音合唱,再加入歌词合唱。
完整演唱全曲。
1 3 5
了解撒尼族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有漂亮的民族服饰,还有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
几名学生舞起绸子扮演“篝火”,其他同学围成圆圈边唱边跳。
从导入部分直接进入到情景三的学习没有障碍,学生通过跟音乐做律动、打击乐器伴奏、跳转圆圈舞等活动,将这段歌曲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到后来的学唱水到渠成。
领唱部分从聆听开始,直观感受音乐情绪,这一乐句学习起来比较顺利。
情境的创设,学生容易进入学习歌曲的最佳状态,从而在邀请月亮时,声音和情绪也能够充分调动。
先进入二声部的学习,识谱还有旋律线的加入,利于学生音准的把握,强化二声部的概念,为接下来的和声打下基础。
这段旋律与情景三中第一句旋律构成音符一样,节奏不同,通过对比演唱,学习起来会很容易。并采用了学习二声部方法,学生学起来很容易掌握。
二声部的合唱,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通过教师与部分学生的合唱,倾听直观体味到和声的效果,再由钢琴的引领,学生们可以完成这一部分的合唱,不仅能够和声,还要注意声音的美妙,动听。
通过之前的学习,能够完成好歌曲的完整演唱。
从歌曲本身发现其旋律的特色,了解掌握撒尼族的基本文化特色。
围成圆圈跳起舞,在舞蹈与欢乐中收获知识。
三 拓展 播放小学生合唱《转圆圈》歌曲的视频。
播放少数民族合唱的视频。 认真观看视频,体会合唱的魅力。
认真观看视频,了解合唱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音乐中是普遍存在的,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视频
视频 拓展学生合唱的认知视野,以多种方式进行合唱。
由点及面,将学生对合唱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 总
结 快乐的转圆圈时光结束了,我们也要和撒尼族的音乐暂时告别,说说你今天的收获吧! 学生总结自己今天的收获,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总结。
音频 通过总结,梳理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通过思考与表达,增强对所学内容的记忆。
板书设计
转圆圈 撒尼族民歌
1=G 2/4 3/4
月亮的邀请:
小伙伴的呼唤:
月下玩儿转圆圈游戏:二拍子:X X
三拍子:X X X
民乐花瓣雨
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曲调,感受曲调的喜怒哀乐。
2.理解乐曲的速度,掌握乐曲速度的变化方式。
3.掌握简单的乐曲名词术语。
二、 教学内容
1. 课文内容
民乐花瓣雨。
2. 教学步骤
步骤一:温馨提示
引导学生跟随老师说出《民乐花瓣雨》的曲名,并带领学生一起感受曲调。
步骤二:速度演示
教师演奏《民乐花瓣雨》,让学生感受曲速的快慢及变化。教师分别演奏:慢板、中板、快板。
步骤三:教学乐曲
学生开始学习《民乐花瓣雨》的演奏技巧。
4.分类演奏:请学生听老师演奏后,通过分类整理曲子。
5.学习节奏:老师带领学生了解乐曲节奏,教授半拍和全拍的概念以及拍子速度的变化方式。
6.观摩演奏:请学生观摩老师或优秀学生的演奏方法,并向学生展示简单的乐曲名词。
步骤四:编曲表演
教师指导学生编写自己的表演曲目。
7.分组演奏:老师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组,让学生一起演奏《民乐花瓣雨》。
8.编曲表演:老师带领学生编写自己的表演曲目并表演出来。
9.好听大合唱:全班一起按照编曲合奏出表演曲目,取得成功收官!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0.乐曲速度的变化方式。
11.简单的乐曲名词术语。
12.节奏的学习。
2. 教学难点
13.快板的演奏掌握。
14.学生之间的配合。
四、 教学方法
15.演示法
16.讲授法
17.学习游戏法
五、 教学评估
18.学生有没有掌握乐曲节奏和速度变化方式?
19.学生的演奏技巧是否得到提高?
20.学生表演编曲的完成度。
六、 总结反思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听曲、观摩、演奏、编曲表演等形式的学习,深度了解到了乐曲的速度变化方式和节奏的表现特点,也能感受到曲调的喜怒哀乐。在教学的难点上,学生之间的配合需要花费时间来协调。总体而言,本节课教学效果比较不错,学生们都能够掌握乐曲的节奏和速度变化方式。
第5单元 威风凛凛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教学目标
1、掌握进行曲的有关知识,了解认识进行曲的类型,用正确的审美观感受进行曲的情绪特征。
2、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乐趣,并了解进行曲的特点。
3、通过鉴赏进行曲风格的音乐,进一步感受、巩固进行曲的音乐风格.
2学情分析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使学生能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是否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
3重点难点
1、学习进行曲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什么是进行曲。
2、鉴赏进行曲风格的音乐.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认识进行曲
1、听音乐导入:
(师)问题:你听了这段音乐觉得可配上什么动作
(生)想走路.
(师)(1)我们想一想解放军叔叔是怎样走的.
(2)问题:解放军叔叔演奏的队列行进的步伐节奏和音乐节奏有什么关系
(生)一致的.
(师)(1)、为什么会一致的呢 同学不知道了,下面老师来告诉同学们.
(2)、小结:因为刚才我们听的演奏的是"进行曲"."进行曲"是由步伐节奏写成的,多用于伴随队列的行进.所以走起来就一致了.
2、介绍进行曲的由来
(师)进行曲是怎么产生的呢
进行曲原是舞曲的一种,起初用于军队队列行进,后又发展到用于群众出场、退场时候的队列行进.
活动2【讲授】讲授
进行曲的分类:
1、军队进行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用于军队队列行进的,这一类进行曲叫“军队进行曲”。"军队进行曲"这一类进行曲里,除了我们刚才听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有哪位同学能说出其它“军队进行曲”的名称吗
(生)回答
(师)提示: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跟唱感受音乐.
(师)问题:你觉得曲子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1)情绪是激扬奋进的情绪.
(2)问题:同学们以前还看到过哪些队列的行进
(生)(我们每天做操时进场退场),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时运动员的进场退场.
2、运动员进行曲
(师)(1)运动员的进场退场时演奏的乐曲——《运动员进行曲》
(2)片段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起立跟着音乐节奏原地踏步感受音乐.
(3)这首曲子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略
(师)豪迈雄壮的
3、婚礼进行曲
(师)(1)结婚时新郎、新娘入场场时演奏的乐曲——《婚礼进行曲》
(2)片段欣赏:《婚礼进行曲》,想象画面的情景.
(生)回答
(师)这首曲子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庄严隆重的.
4、典礼进行曲
(师)(1)在国家领导、嘉宾、外宾来访;重大活动入场时演奏的乐曲——《欢迎进行曲》
(2)片段欣赏:《欢迎进行曲》,画结合面感受音乐.
(3)这首曲子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略
(师)(1)这首曲子的情绪是热烈欢快的.
(2)小结:根据不同的队列行进我们可以把进行曲分成不同的类型,还有几种类型的进行曲我们以后介绍。
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师)(1)导入: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欣赏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2)问题:请你体会一下乐曲的情绪
(第一遍)
(生)乐曲的情绪是激昂奋进、豪迈雄壮的。
(师)1、归纳特点:情绪激昂奋进、豪迈雄壮、气势宏伟是进行曲的特点之一。
2、要求:感受一下乐曲的节奏,跟着音乐的节奏踏步走。
(第二遍)
(师)1、听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节奏踏步走。
2、听着《北京喜讯到边寨》的节奏踏步走。
3、问题:跟着哪段音乐容易走,为什么
(生)略
(师)(1)、提示:跟着第一段音乐容易走.因为第二段情绪虽激扬奋进豪、豪迈雄壮、气势宏伟,但节奏不明显,不能表现行进步伐.
(2)、归纳特点:节奏明显、能用于队列行进中是进行曲的特点之二。
(3)小结:乐曲描绘了人民子弟兵刚毅沉着地进行在祖国大地上,从而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的军威、一往无前的战斗风格和强大的力量。
(4)要求:请同学们体会着音乐的情绪,结合音乐内容完整的欣赏一遍音乐.
3、视谱演唱
(1)随琴轻声哼唱旋律。
(2)找出歌曲各部分节奏、旋律的特点。
引子部分是什么情绪?节奏有什么特点。
引子部分由1、2小节构成。“向前、向前、向前”的号召声,以主音重复的音高进行引出了附点八分节奏的动机:模仿冲锋号效果,吹响坚定的战斗号角,令人振奋。这个动机贯穿歌曲始终,是推进音乐发展的核心动机。此处最后一个音可以适当延长时值,为歌曲主体部分进入做好情绪和声音准备。
第一段起止于哪个小节?节奏、音高有什么特点?
第一段从3─37小节构成AA’的结构。从主音出发,以富有动力感的切分节奏围绕主三和弦的和弦音依次上行,进行到高八度主音,以附点四分节奏得到强调。这段歌曲以主和弦为骨干音,以富有动力感的切分节奏、附点四分节奏和具有稳定感的均衡、规则的八分节奏交替出现,形成充沛、激昂的律动感。高潮部分由附点八分节奏构成的核心动机三次重复强调,扩充了乐句结构,由低向高推进到达歌曲最高音,构成勇往直前、不可战胜的宏大气势和强大力量。
第二段起止于哪个小节?节奏、音高有什么特点?
第二段从38─45小节构成简短的连接句。休止符运用缓解了音乐前进的动力,形成短暂的休憩,以及情绪和力量的转折,为歌曲最后高潮的到来做了铺垫。
第三段起止于哪个小节?节奏、音高有什么特点?
第三段从46小节至结束。在平稳的两个乐句之后,附点八分节奏构成的核心动机由低向高不断推进,在高音上短暂停留之后,坚定地结束在主音上。
整首歌曲具有进行曲的特点,富有动力感,以及坚定不移、奋勇向前的气势。
(3)也可请学生拍一下附点节奏特点的乐句。
4、填词演唱。
教师提示歌曲描绘的音乐形象特点──塑造的勇往直前、意志坚定的军人形象,所以气息要稳,吐字要清晰,不能拖泥带水,并在重点句的地方反复学唱。
5、介绍歌曲背景,增加歌曲的感染力。
师:1939年7月,作曲家郑律成和诗人公木所作的《八路军进行曲》,在解放战争时期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经党中央批准,将它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历史证明这首歌曲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直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军队一直唱着它胜利前进。可能学生不会注意到这首歌曲的曲作者郑律成是一位朝鲜人,他在1933年,来中国参加朝鲜抗日团体“义烈团”,后定居中国。他虽是朝鲜人,却用铿锵的旋律、激昂的号角激励了几代中国人,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和力量。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更利于体会歌曲的情感。
6、学生有感情演唱。
师:注意歌曲的力度,和激昂奋进的气势,豪迈的情绪。
7、教师范唱进行比较。
(1)教师范唱。
(2)请学生进行评价,并与自己演唱的进行比较。
8、聆听歌曲,进一步体验。
(1)聆听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请学生边听音乐,边根据不同的乐段用不同的动作进行表现,让学生感受作品的结构。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感受、分析单三部曲式,针对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也可了解旋律发展的基本手法重复、模进等。
9、师生起立跟伴奏同唱歌曲。
师:请同学们起立与老师一起跟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伴奏共同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挥,提示力度、情绪的变化。)
轻骑兵序曲
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轻骑兵序曲》,了解歌曲鲜明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重、难点
感受歌曲《轻骑兵序曲》鲜明的节奏特点、铿锵的旋律和具有强烈号召力的歌词,并有感情地演唱。
教材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轻骑兵图片。
2、简单谈谈对轻骑兵的印象。
二、感悟体验
1、聆听歌曲,出示歌谱。(《轻骑兵序曲》歌曲学习)
2、视谱演唱
(1)轻声哼唱旋律。
(2)找出歌曲各部分节奏、旋律的特点。
(3)也可请学生拍一下有节奏特点的乐句。
3、介绍歌曲。
师:《轻骑兵序曲》为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冯.苏佩于1886年根据诗人卡尔.科斯塔的剧本所作轻歌剧《轻骑兵》的序曲。
轻歌剧《轻骑兵》于1866年3月21日首演。时至今日,虽然歌剧本身已极少演出了,但本曲和《诗人与农夫序曲》却成为作者流传广泛的代表性作品。 《轻骑兵》序曲更是轻歌剧序曲中最为人们喜爱的作品之一,并被改编为管乐合奏曲。
该序曲分为三段:
音乐一开始,由小号和圆号以高亢嘹亮的号角性音调奏出轻骑兵主题,使人仿佛看到了一支英武潇洒、精神焕发的轻骑兵队伍。紧接着,长号用合奏与这一主题相呼应,形成了浓厚的军营气氛。随后,小提琴以极快的速度和跳跃的节奏型奏出一个轻捷明快的主题,表现了轻骑兵机敏欢悦的形象。由小号为主奏的进行曲主题紧接着就出现了,这一主题不仅充分发挥了加洛泼舞曲欢快的特点,而且还运用了模仿马蹄声的描写性表现手法,生动逼真地表现了轻骑兵队伍的行进,这是这部作品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旋律。
乐曲中间转为小调,小提琴奏出匈牙利吉普赛雕饰调式的主题,如歌的旋律宁静而忧郁,带有悲歌的色彩,表现了歌剧中骑兵队长回忆往事时百感交集的心情;
乐曲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骑兵进行曲经过反复和发展,再次形成欢乐的高潮。最后,以乐队强而有力的全奏终曲。
4、学生有感情演唱。
师:注意歌曲的力度,和激昂奋进的气势,豪迈的情绪。
5、教师范唱进行比较。
(1)教师范唱。
(2)请学生进行评价,并与自己演唱的进行比较。
6、聆听歌曲,进一步体验。
(1)聆听歌曲《轻骑兵序曲》。
(2)请学生边听音乐,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歌曲,针对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也可了解旋律发展的基本手法重复、模进等。
7、师生起立跟伴奏同唱歌曲。
师:请同学们起立与老师一起跟音乐《轻骑兵序曲》伴奏共同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挥,提示力度、情绪的变化。)
凯旋进行曲
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凯旋进行曲》,了解歌曲鲜明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重、难点
感受歌曲《轻骑兵序曲》鲜明的节奏特点、铿锵的旋律和具有强烈号召力的歌词,并有感情地演唱。
教材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意大利图片。
2、简单谈谈对意大利的印象。
3、早在1637年,意大利就已出现了轻歌剧。在意大利一般将轻歌剧称作“趣歌剧”。轻歌剧的真正样式是由佩尔戈莱西确立的。后来,趣歌剧传播到欧洲各地,对其他国家的轻歌剧产生与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意大利歌剧《阿伊达》中选取的《凯旋进行曲》。
二、感悟体验
1、聆听歌曲,出示歌谱。(凯旋进行曲》歌曲学习)
3、介绍歌曲。
师:《凯旋进行曲》是意大利作曲家居塞比·威尔第(先后写出了《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等七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后应埃及总督之请,为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典礼创作了《阿伊达》。威尔第谱写了《阿伊达》之后16年就再没有写过任何歌剧,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了最后两部震惊--悲剧性的《奥塞罗》和喜剧性的《福斯塔夫》。)所作,是四幕歌剧《阿伊达》第二幕第二场达拉斯凯旋归来时的音乐。
4、学生有感情演唱。
5、教师范唱进行比较。
(1)教师范唱。
(2)请学生进行评价,并与自己演唱的进行比较。
6、聆听歌曲,进一步体验。
(1)聆听歌曲《凯旋进行曲》。
(2)请学生边听音乐,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针对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也可了解旋律发展的基本手法重复、模进等。
7、师生起立跟伴奏同唱歌曲。
师:请同学们起立与老师一起跟音乐《凯旋进行曲》伴奏共同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挥,提示力度、情绪的变化。)
总结
“凯旋进行曲”是一首旋律明快、朗朗上口的管弦乐曲,以其独具特色的节奏感和强烈的音乐表现吸引着众多音乐爱好者。通过分析乐曲的结构、音乐元素、背景故事等方面,可以让乐曲的欣赏更为深入,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
我是一个兵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着国家独立、安全、繁荣和稳定,激发学生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2.感受进行曲的力度和均匀的节奏。
二、教学重点:掌握2/4拍的节奏特点,并熟练地掌握节奏活动内容。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歌唱。
二、教学用具:
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
1.观看有关军人的图片,多媒体播放近几年军事题材的电视剧的剧照。提问学生还有没有看过其他关于军事题材的影视剧。学生自由发挥。
2.欣赏解放军征兵视频——提问学生“视频里都播放了那些种兵”
3.“接下来,我们要学习一首和兵有关的歌曲”。初听《我是一个兵》。播放歌曲,感受该歌曲所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
3.再听《我是一个兵》,体会军人的气势。
4.教师范唱。
5.教师教唱,提醒学生注意节奏,并且不要拉长声音,这首歌一定要坚定、果断地唱,长处军人的气势。
7.教师再教唱。
8.播放歌曲,学生跟着歌曲进行模唱,提醒学生注意节奏(例如:空拍部分,要断开唱,才能显示出来军人的坚定),并反复进行模唱。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熟悉度。
9.播放歌曲纯音伴奏,学生模唱,在模唱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节拍的对错。
10.进行节奏练习
(1)对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复习。小组之间,分组练习。如,一组出题,二组回答。其他学生做评委。
(2)把节奏带劲歌曲中,用“嘿”来代替。如,歌曲第一句:我是一个兵,嘿(“嘿”用四分音符的拍子来读,并且拍手,拍成一拍,要注意语气,要很坚定)。歌曲第二句:来自老百姓,嘿嘿(“嘿嘿”用八分音符来打拍子,唱成半拍,拍两下手)。加强学生对拍子的认识和对该曲节拍的掌握。在做练习时,开始可以一起来做这个活动,熟悉规律后,进行分组练习。如,女生唱,男生喊口号,并加上拍手动作。反之,男生唱,女生喊口号,并加上拍手动作。
11.最后加伴奏,进行全体合唱。
12.来欣赏通过改编的《我是一个兵》,听过后,提问:和开始的那首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这个小男孩为什么唱到最后会哭呢
13.小结:通过这首歌曲,我们知道了那些兵种,你们对军人有什么样的印象(用词语来概括)。
14.再听一首无歌声的,是由乐器来演奏的《我是一个兵》,并提问:该曲里有一个最主要的乐器是什么乐器
14.作业:1.会唱这首歌。2.掌握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拍特点。3.在网上找到一个军歌的改编(乐器也可以)。
比一比
第6单元 七彩桥
北京的桥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和桥有关的歌曲,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人类丰富的情感生活。
2. 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区分歌曲中不同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1. 听辨出歌曲中的主歌和副歌。
2. 分辨出主歌和副歌的不同。
教材分析
《北京的桥》是1991年由阎肃作词,冯世全作曲的歌曲,歌曲运用民族调式,借鉴京剧唱腔的一些特点,通过对北京千姿百态的桥的歌唱,歌颂了北京这座文化古都的变化。歌曲由前奏、主歌、副歌以及尾声组成,前面有男生的伴唱,简单的衬词,豪爽洒脱的演唱,烘托出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气氛。经过一段紧拉慢弹间奏引出了独唱的主歌部分。二声部的女生轻声伴唱,引出副歌。副歌是一个散板唱段,穿插着活泼的间奏,在歌唱与伴奏的相互烘托、相互映衬之中,对北京由衷的歌颂和赞美之情流露无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你们去过北京吗?知道北京有哪些著名的桥吗?
学生自由回答。
师出示北京的桥图片。
师:北京有很多的桥,有古老的金水桥、卢沟桥,还有现代的桥梁,三元桥、四元桥。有这样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做《北京的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里都唱到了北京的哪些桥?
二、欣赏歌曲
1. 初次聆听歌曲《北京的桥》。
学生回答:高粱桥、三元桥……
2. 提问:歌曲的前奏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前奏有点像京剧的音调,除了有乐曲的伴奏,还有一个男生伴唱……
教师提问:这个前奏给同学们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前奏给我们一种喜气洋洋、生机勃勃的感觉……
3. 复听歌曲《北京的桥》。
教师提问:歌曲有主歌和副歌之分,副歌一般是歌曲的高潮,你能听出来吗?当你听到副歌的地方马上举手表示。
学生自由回答。
4. 提问:同学们知道主歌是什么演唱形式吗?
学生:男生独唱……
5. 教师出示《北京的桥》曲谱再次聆听歌曲《北京的桥》。
教师:你再来听听这首歌曲,仔细听听歌曲副歌和主歌的演唱形式一样吗?这种形式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副歌有女生的伴唱,男生与伴唱的结合,表达出了对北京由衷的爱。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通过对北京千姿百态的桥的歌唱,歌颂了北京这座文化古都的变化。
6. 教师:你们还听出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了吗?比如在音区、旋律等方面。
学生:歌曲的旋律比较婉转,有一些装饰音,听起来有京歌的音乐风格。
7. 欣赏《北京的桥》视频。
8. 出示国内的桥图片。
教师:我们来看看我们祖国其他著名的桥。
三、知识拓展
1. 教师:同学们,你们听了这首歌曲,一定对北京很好奇,想看看北京的其他风景吧,咱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故乡的北京》)
2. 教师:看了北京的风景你们也想去看看北京的样子吧,希望你们有机会也能够到北京亲眼看看北京的桥,看看首都的变化。而现在,你们能说说自己家乡的桥和家乡的变化吗?
学生自由回答。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希望你们长大以后也能够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让自己的家乡越来越美丽!
我为祖国守大桥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手风琴独奏《我为祖国守大桥》感知作品的音乐形象,并积极参与全曲的表现活动。
2、能认识到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等是表现音乐形象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点
感知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认识节奏、旋律、力度、音区、和声等是表现音乐形象的重要因素。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为祖国守大桥》是一首由顾嘉辉作曲,赵孟頫填词的歌曲,诞生于1953年。歌曲主要描述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英勇抗击洪灾时,一位桥梁工人守护大桥、保护人民安全的感人故事。这首歌曲表达了人民在建设新中国过程中的勇气和毅力,也成为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体现。
今天,我们将以冀少版五年级下《音乐》教案的手风琴教学为背景,介绍一下手风琴独奏曲《我为祖国守大桥》的学习方法和演奏要点。通过学习这首曲子,让我们一起感受那段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岁月。
一、曲子简介
《我为祖国守大桥》的曲调优美流畅,易于演奏。曲子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旋律轻松明快,以充满活力的节奏和激越的强音表现了大桥上工人们抵御洪水的紧张场面;第二个部分则更节制内敛,富有深情,以轻柔的旋律和柔和的音色表现了工人们面对困境时坚毅的精神。
二、学习要点
1. 曲谱认识
熟悉曲谱是学习手风琴独奏曲的基础。下面是《我为祖国守大桥》的曲谱:
C4 E4 G4 G4 E4 C4 E4 G4 G4 E4 C4
D4 F4 A4 A4 F4 D4 F4 A4 A4 F4 D4
C4 E4 G4 G4 E4 C4 E4 G4 G4 E4 C4
D4 F4 A4 A4 F4 D4 F4 A4 A4 F4 D4
E4 D4 C4 E4 G4 E4 D4 C4 E4 G4 E4 D4 C4
D4 E4 G4 B4 D5 D5 B4 G4 E4 C4 E4 G4 E4 D4 C4
这是一份简单的分音曲谱,各个音符的高低以及音乐节奏均有明确的标注。学生可以通过认真学习和练习,逐渐掌握曲子的整体节奏和细节捏合。
2. 节奏练习
手风琴演奏需要掌握节奏和音符。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跟着节奏练习器械演奏练习,熟悉整首曲子的节奏以及动作。
在这里,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指法和手部和手腕等离开的动作来完美地演奏该曲的各个部分。初始练习时,可以逐渐慢下演奏节奏,以确保学生掌握曲子的每一个细节及底子练习。
3. 强弱音乐练习
《我为祖国守大桥》是一首注重音乐动态的歌曲,学习者需要严格掌握强弱音乐的演奏技巧。要想明确区分曲子中强弱音的差异,学生需要理解每个音符的长短及音符间注重的关键音声。因为留意强度和弱点音乐演奏上的变化,通过认识及处理各个状态调整,演奏出更感性完美的曲目。
4. 情感表达练习
《我为祖国守大桥》这首曲子的演奏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在演奏时应能够将所学到的技巧与饱含着爱国主义情感的歌曲精髓相结合,以真诚的感情表达出来。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时刻铭记着这首歌曲所真正想表达的内容,通过演奏体现自己的情感。
三、总结
《我为祖国守大桥》是一首代表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通过手风琴独奏曲的学习和演奏,让我们更为深入地感受到这份精神传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手风琴演奏技巧,也会对爱国主义思想有更加深刻和更加真实的体验。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份精神在心中激荡,继续传承下去。
洨河上有座赵州桥
教学内容
1. 唱歌《洨河上有座赵州桥》。
2. 活动“音乐桥”。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崇敬与自豪的心情、流畅自然的声音演唱《洨河上有座赵州桥》,表现歌曲民歌 的特点,并初步了解赵州桥的历史。
2、 通过“音乐桥”活动,复习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1、 课前3分钟 a发声练习。 b检查前置作业。 c 演唱《小放牛》。
2、 学唱《洨河上有座赵州桥》。
(1) 初听歌曲。
(2) 教师:你去过赵州桥吗?在地图上找到它的大致方位。
(3) 齐读歌词,讲一讲歌词内容。
(4) 教唱歌曲。
(5) 分句唱谱,感受歌曲民族风格的音调特点。
(6) 师弹琴教唱。
(7) 加入歌词教唱。
(8) 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9) 进行歌曲的艺术处理。
3、 巩固练习。 齐唱、对唱、轮唱。
4、 音乐活动“音乐桥”。 规则:答对问题才能过桥。
(1) 第一关:说出音符和休止符的名称,通过后来到十七孔桥。
(2) 第二关:由弱到强排列力度记号,通过后来到玉带桥。
(3) 第三关:说出音乐记号名称,通过后来到虎渡桥。
(4) 第四关:为旋律加小节线和终止线,通过后来到五亭桥。
(5) 第五关:说出旋律的演唱顺序,通过后到达领奖台。
5、 布置作业。
收集你身边的桥,了解其文化。让大家一起分享。
音乐桥
第7单元 梨园乐(三)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梨园乐》中的欣赏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二)教材分析: 京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铁梅在第二场中的一段唱腔,用了西皮流水,曲调流畅,大量的后半拍起句、切分节奏和装饰音的使用,使曲调显得天真活泼,表现了剧中人物李铁梅明朗的性格和天真的神态。本课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如京剧历史、行当、表演形式和唱腔等溶入其中。
(三)教学设计:
1.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作为中国孩子,尤其是被流行音乐所包围的小学生,更应该了解她;作为教师,更有义务把她介绍给孩子们。我国的戏曲不但有着辉煌的过去,她一样有着多彩的今天。我们不应该把她当成历史文物一样来瞻仰,而是让学生去了解京剧、认识京剧、喜欢京剧,这是我这堂课的主导思想。
2.在教学中巧妙的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戏曲欣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能扩展学生想象力和思维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起源、人物行当、表演形式、 唱腔等)。 2能够准确判断《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中小铁梅的行当、表演形式和唱腔。 过程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欣赏、讨论等实践 活动在感受京剧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欣赏,初步培养学生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 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 2通过听赏,使学生在领略我国的国粹艺术时,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
重点:初步了解京剧的唱腔、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感受国粹艺术的博大精深。
难点:能够准确区分京剧中的唱腔和行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光盘等。
二、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在上课开始,我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平时都喜欢听什么音乐呢?”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涉及到学生们的爱好,所以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播放一段京剧,让学生聆听,猜猜这是什么音乐,从而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音乐,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的作用,从而加深学习的欲望。)
(二)欣赏京剧,了解国粹。
1.用多媒体播放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组织学生对比上课之初的京剧选段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看看两者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欣赏,可以方便学生观察并掌握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的区别。)
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京剧的起源、行当的图片,根据图片进行讲解。学生了解之后,再次播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小铁梅是什么行当?她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呢?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出示人物行当的图片,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再通过问题进行巩固知识,加深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也可以增加学生观看的目的性。)
3.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京剧的表演和唱腔,在学生了解之后,再次播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小铁梅的这段表演包括了京剧的哪些表演?她的唱段属于什么唱腔? (设计意图:虽然是第三次观看《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视频,但每次的问题都不同,学生的侧重点都不一样,所以不会产生厌烦的感觉。通过问题也可以巩固知识。)
(三)课堂回顾,巩固知识 。 根据板书回顾这节课的知识。 (设计意图:由于京剧是学生们平时很少接触到的,了解的也不多,所以课上回顾能更好的巩固新学的知识。)
(四)知识延伸,拓展视野。 播放《唱脸谱》,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京剧已经走出了国门,许多外国人都远渡重洋,来学唱京剧,学画脸谱。有的京剧还被改编成歌曲的演唱形式,传唱大江南北,很受大家欢迎。 (设计意图:以外国人都来中国学习京剧来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更应该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
三、板书设计 京 剧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一 京剧的起源
二 京剧的行当 生:男 旦:女 净:男 丑:男、女
三 京剧的表演
四 京剧的唱腔
四、教学体会
这节课在我精心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感受京剧,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总之,本课的设计,力求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但是,本课的设计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上课之初如果由教师身穿戏服,随着戏曲中的伴奏走上讲台,模仿京剧表演的身段、动作演唱京剧,有可能会更好地使学生在轻松、新鲜、愉悦的气氛里产生对京剧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京剧的欲望。
猛听得金鼓响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猛听得金鼓响》,感受唱腔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能模仿表演几个动作,模仿几句唱腔,体会西皮流水唱腔对刻画人
物形象以及表达思想情感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戏曲片段,让学生了解戏曲中的旦角以及分
类。并能区分其中的区别。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逛园子去,什么园子?啊,是梨园。梨园,原
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从乾隆年间流传过来。接下来,我们推开
梨园门,来到第一站。
2.简介戏曲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3.欣赏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和李胜素的《贵妃醉酒》。作比较,
引出京剧的主要乐器:京胡。介绍京胡,并欣赏京胡演奏片段。
4.师:同学们,大家对李玉刚很熟悉,那么大家知道,李玉刚是什么
专业吗?李玉刚是学戏曲出身,那么他唱得角色,在戏曲里叫什么
呢?
5.详细介绍旦角分类,每一类进行视频赏析。让学生模仿动作。并引
导学生能自己分辨青衣,花旦,武旦以及老旦的样子。
6.出示旦角图片,并提问,进一步巩固加深学生对旦角的印象。
7.更细致的和同学们一起总结,青衣,花旦,武旦以及老旦的各角色
的特点。加深印象。
8.欣赏《穆桂英挂帅》从唱,念,做,打方面分析。提问,剧中角色
属于旦角哪一类。
9.介绍中国四大名旦。
10.小结
外国人把我们的京剧叫做歌剧。因为京剧是综合的艺术,包括文学剧
本,人物造型,舞台表演,服装道具,舞美,灯光等;脸谱还是一门
绘画艺术,包罗万象,所以是国粹,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