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单调性

文档属性

名称 函数单调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7-21 07: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案精选
函数的单调性(第一课时)
数学教研组 王晓芸
学科:数学
年级:高一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通过已学过的初等代数函数的图像,能了解单调函数的图像特征;并能用根据任意两点的坐标大小关系尝试归纳出单调函数的定义。
2、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运用单调函数的定义,逐步掌握判断及证明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的一般方法。
3、通过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能充分体验比较法,从而加深对逻辑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学习重点】
通过对单调函数的定义的学习理解,逐步掌握用定义判断单调性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
给定区间上有增有减函数的单调性研究中,对如何划分区间,寻找分界点,从而确定因式的符号,会成为你思维的难点。
【课前预习】
1、作出下列初等代数函数的图像
2、观察右图函数图像中的变化趋势
在上,随着x的增加,
函数值y_________;
在上,随着x的增加,函数值y__________;
在上,随着x的增加,函数值y__________;
在上,随着x的增加,函数值y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1、在图1上取两点,,是否能找到A、B两点坐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当A、B(A左B右)两点变化时,上述数量关系是否变化?
2、根据上述研究,给增函数下定义。
阅读课本上有关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你觉得的其中的关键词在哪些?为什么?
3、类比增函数的定义,给减函数下个定义。
4、学习单调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
函数的增减区间与定义域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二)单调函数的判断及证明
写出引例中函数的单调区间。
例1:(如图)是定义在闭区间上的函数的图像,根据图像说出的单调区间,以及在每一单调区间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思考:(1)递减与递减都可以吗?
(2)可否认为递减?为什么?
例2:证明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思考:(1)如何证明该函数不是减函数?
(2)一次函数的单调性由什么量决定?
小结: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练习:证明在区间是增函数。
例3:讨论函数在区间的单调性。
变式:函数在单调性如何?为什么?
小结:函数的单调性与函数的奇偶性有什么样的关系?
例4:判定下列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函数单调性,并求出它的单调区间。
(1),
(2),
小结:除了定义,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数学思想来寻找单调区间?
小结:用定义法求解单调区间时,如果不能由确定和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课堂小结】
(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如何用数量关系表示?
(2)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基本的方法是定义法,其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3)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你对数学逻辑证明有什么样的感悟?
【课外作业】
1、课本P69 练习3.4(2) 练习部分P33 5~8 一课一练P70 1~5
2、思考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设计说明】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了学生学习的目标,重视单调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对概念本质的认识,强调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的落实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突出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对于函数单调性,学生的认知困难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用准确的数学符号语言去刻画函数图像的上升与下降,这种由形到数的转换,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对高一的学生是比较困难的;二是单调性的证明是在函数内容中首次接触到代数论证,而学生在逻辑推理方面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
本节课是函数单调性的起始课,因此采用教师启发讲授,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较为合理。概念形成阶段,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使充分理解单调性的概念。在概念应用阶段,通过对证明过程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其中学生的困难是难以确定分界点的确切位置,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
【教后感】
函数单调性的教学中常有教师把概念交给学生,把重点放在单调性定义的证明上,造成的课堂后期沉闷,无聊,尤其遇到寻找区间分界点时,学生的思维一度停滞。这是由于概念学习过程是机械的,强记的。因此我们不能将学生概念的形成过程抹杀,这堂课力图达到这一点,我的预算是8分钟内学生完成从形到数的概念学习,但是总觉得学生不够积极,所以时间上多花了点。而例1完成后的练习,学生的推理还是没有预想的好。包括区间划分问题,是部分学生理解力达不到。也许学生遇到逻辑推理时,无意识的产生抗拒心理,这与初中重视代数运算,忽视代数证明有关。
x
b
a
c
O
y
x
1
-2
3
-5
5
O
y
PAGE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