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1.(1)为了理想,他们带着对家乡的无限juàn liàn( ),bēn fù( )贫困山区。那里条件虽然艰苦,却是duàn liàn( )人、培养人的wò tǔ( )。
(2)cí xiánɡ( )的奶奶穿着一件 zhǎn xīn( )的衣服,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
二、选择题
2.下列词语中的划横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襄阳(xiāng) 蓟门(jìn) B.黯然(hēi) 难堪(kān)
C.矜持(jīn) 山坞(wū) D.奔赴(fù) 俘虏(fú)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熟炼 清醒 由衷 从容镇定
B.签字 施行 特殊 肃然起敬
C.意识 审视 惊疑 青筋暴起
D.诊所 年龄 荣幸 一声不吭
4.妙妙在搜集资料时,看到了下列句子,其中不属于反问句的一项是( )
A.意蕴深厚的诗词,传承着中华历史,难道中华古诗词不是我国文学的瑰宝吗?
B.我又喝到了这茶,茶香味绵延二十多年,故土情缘却绵绵无期,难道这就是缘分?
C.面对挑战,裹足不前?不,我们无惧担当;墨守成规?不,我们自有新的篇章。
D.参观烈士纪念馆,缅怀英烈,怎么不算是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呢?
5.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B.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C.通过这次军训,使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D.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 爆)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 斩)新的白床单(居然 果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 忠)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6.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并画“√”。
7.照样子写词语。
汗珠滚滚(ABCC式)
8.选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对刘伯承的 描写,我从中感受到了 ;此时刘伯承可能在想: 。
9.画“___ ”句子是对沃克医生的 描写,句中的“你”指 ,沃克医生将他称为“军神”是因为 。
怀念母亲(节选)
①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sāng sàng),只在母亲身边待(dāi dài)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yàn yān),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②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píng pín)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0.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11.请用一个成语来代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
12.文中“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中的“愿望”指什么?
13.联系上下文说说“母亲弃养”是什么意思?母亲弃养,“我”痛苦万分,文中有两个词语写出了“我”的心情,请写下来。
14.“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说一说为什么祖国母亲“频来入梦”。
挥泪送衣给“干人”
毛泽东意志如钢,平时不轻易流泪。即便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他也未在公开场合落泪。然而,在那漫漫长征路上,毛泽东却四次流下了滚滚热泪。其中一次就是为穷苦老百姓。
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在危急时刻,毛泽东力挽狂澜,指挥主力红军避实击虚,向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开进。红军进入贵州后发 现这里的穷人(充分 十分)贫困,被形象地称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被各种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这些“干人”一个个衣不蔽体,骨瘦如柴。
此情此景(震荡 震撼)了每个红军指战员。
在红军路过乌江南岸的剑河县时,人们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孙子在寒冬里仍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单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行进中的红军指战员们立即围了上来。此时,毛泽东从后面走来,见前面围着很多人,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一位红军战士说:“老妈妈家收的粮食全被地主抢光了,儿子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她没有别的活路,只好和小孙子四处讨吃的。他们从早晨到现在还没有吃一点东西,又冷又饿。”听到这儿,毛泽东已是热泪盈眶。他当即脱下身上的毛线衣,又叫警卫员拿了两袋干粮,连同毛线衣一起送给老婆婆。他蹲下来,亲切地对这位绝望的老人说:“老人家,你记住,我们是红军,红军是‘干人’的队伍。”
穿上毛线衣的老人感动得直点头,嘴里连声念叨:“红军,红军……”她领着小孙子,颤巍巍地走了。
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毛泽东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他为中国的命运担 忧,为中国革命的命运担忧。在不久后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中国革命开始扭转乾坤。
15.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画“√”。
16.仿写词语。
颤巍巍(ABB式)
奄奄一息(AABC式)
17.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干人: 扭转乾坤:
18.用“ ”画出一处描写毛主席神态的句子,用“ ”画出一处描写毛主席动作的句子。
19.“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毛泽东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你认为毛主席会想些什么呢?
凉州词
[唐]王之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默写《凉州词》。
21.“凉州词”是凉州的唱词,不是 ,而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 。
22.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23.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填序号)
《凉州词》前两句是 ,突出了戍边士卒 ;后两句是 ,抒发了戍边士卒的 。
A.抒情 B.写景 C.生活环境的苍凉 D.离愁别恨
参考答案:
1. 眷恋 奔赴 锻炼 沃土 慈祥 崭新
2.D
A.蓟门(jìn)——jì。
B.黯然(hēi) —— àn。
C.山坞(wū)——wù。
3.A
A.有误。熟炼——熟练。
4.C
A.结合所给句子,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意蕴深厚的诗词,传承着中华历史,中华古诗词是我国文学的瑰宝。句子是反问句;
B.结合所给句子,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这就是缘分。句子是反问句;
C.结合所给句子,先提出问题,然后回答,自问自答,属于设问句;
D.结合所给句子,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参观烈士纪念馆,缅怀英烈,是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句子是反问句。
5.D
A.本题缺少主语,应是谁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在句中加入合适的主语即可。
B.本题缺少宾语,可改为: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开始发芽了。
C.本题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者“使”。
6.暴 崭 居然 衷 7. 天网恢恢 白雪皑皑 想入非非 8. 神态、动作 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我一定能克服困难 9. 语言 刘伯承 刘伯承在做手术时拒绝使用麻醉剂,还能再忍受巨大疼痛的情况下准确数出手术过程中的刀数,钢铁般的意志令人敬佩。
6.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理解与运用,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结合段落内容,选出正确的字。
暴起:指突然升起或兴起,突然起用。
崭新:表示非常新、簇新。
居然: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明白清楚,显然。
果然:指事实与预料的相同。
由衷:指出自内心的情意和向别人指出自内心的情意,衷心的,出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
根据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内容,可知“青筋暴起”表示手背青筋突然升起;“崭新的床单”表示非常新的床单;“新床单被抓破了”表示没想到新床单居然被抓破了;“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表示沃克医生发自内心的对刘伯承手术时的担心和佩服。
7.本题考查ABCC式词语的仿写能力,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时不断积累和练习。
生机勃勃、怒气冲冲、议论纷纷、大名鼎鼎
8.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主要内容的理解与辨析,以及人物描写手法的运用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准确定位主要信息。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动作描写:指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主要动作反应。
根据认真阅读选文第二自然段,其中的“抓”、“使劲”、“汗如雨下”、“一声不吭”、“青筋暴起”可知,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结合手术中刘伯承承受的巨大痛苦与刘伯承面临手术痛苦时的表现,我感受到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根据对可知刻画的刘伯承坚毅的人物形象,刘伯承可能在想:作为一名军人,我必须拿出军人不怕苦、不畏难的优秀品质,度过此次手术难关。
9.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主要句子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含义。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军神》这篇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药,根据阅读课文原句“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可看出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无麻醉情况下做手术,并能清楚的记得手术刀数的行为表示由衷的敬佩和赞扬之情,被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所折服,认为他是军神。
10.sāng dāi yàn pín 11.寝食难安 12.作者想赡养母亲。 13.“母亲弃养”是婉辞,指母亲去世。从“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可以看出作者痛苦万分。 14.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
10.本题考查字音。
“奔丧”的“丧”与死了人办的丧事相关,应读“sāng”。
“待了几天”的“待”表示停留的意思,“待”仅在表示停留的意思时,读“dāi”。
“食不下咽”的“咽”的意思是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这是一个动词,应读“yàn”。
“频来入梦”的“频”是前鼻音,读“pín”,意思是屡次的,经常的。
11.本题考查根据词义写词语。
“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在文中的意思是作者悲伤得吃东西咽不下,睡也睡不安稳。与其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寝食难安”。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段可知“我”与生母相处的时间少,从“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可知“我”还没好好陪伴母亲,母亲就离世了,可推出“我”的愿望是想陪伴母亲,赡养母亲。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可知作者的母亲去世,“弃养”是作者用委婉的言辞来表述母亲去世这件事情。从“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可知作者用“食不下咽,寝食难安”来写自己悲痛的心情。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离别的滋味尤为强烈,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起故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对祖国母亲的情感随着离别时间的长久在不断加深,因此说祖国母亲“频来如梦”。句子中一个“也”字很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目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15.十分√ 震撼√ 16. 明晃晃 静悄悄 头头是道 滔滔不绝 17. 血汗被各种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的穷人。 改变危险或被动的局面。 18.听到这儿,毛泽东已是热泪盈眶。 他当即脱下身上的毛线衣,又叫警卫员拿了两袋干粮,连同毛线衣一起送给老婆婆。 19.示例:毛主席会想:该如何改变局面,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15.本题考查选词语填空。
充分:(形)足够。
十分:非常,表示程度相当高。
结合词义,可知,形容穷人的贫困,应选:十分。
震荡:震动;动荡。
震撼:(动)震动;摇撼。
结合词义,可知,形容此景给红军指战员带来的感受,应选:震撼。
16.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结合例词“颤巍巍”可知,仿写的词语形式是:ABB,如:亮晶晶、胖乎乎。
结合例词“奄奄一息”可知,仿写的词语形式是:AABC,如:彬彬有理、津津有味。
17.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结合“红军进入贵州后发 现这里的穷人十分贫困,被形象地称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被各种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可知,“干人”是指:血汗已被各种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的穷人。
结合“在不久后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中国革命开始扭转乾坤”可知,“扭转乾坤”的意思是:改变了局面。
18.本题考查筛选关键信息。
根据题干可知,是勾画写毛主席神态和动作的句子。
结合“他当即脱下身上的毛线衣,又叫警卫员拿了两袋干粮,连同毛线衣一起送给老婆婆。”中“脱”“叫”可知,这是对毛泽东的动作进行描写。
结合“听到这儿,毛泽东已是热泪盈眶”中的“热泪盈眶”可知,这是对毛泽东的神态描写。
19.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根据题干可知,是想想毛泽东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时,在想些什么?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如:我一定要改变这个局面,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20.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21. 诗题 曲调 22.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23. B C A D
20.本题考查古诗积累。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原诗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书写时注意“黄”“孤”“仞”“羌”“怨”的正确写法。
2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22.本题考查诗句翻译。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不度:吹不到。度:吹到过。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何须怨:何必埋怨。何须:何必。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诗句的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2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属于写景,故选B;突出了戍边战士生活环境的荒凉
后两句羌笛吹的曲调恰好是哀怨的《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抒发了战士们的感情,故选A;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