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月相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4月相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09 18:3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 月相
一 、选择题
1.判断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不是满月的是(
A.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同步练习
)
第 1 页(共 8 页)
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2023 年 4 月 5 日(农历闰二月十五)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是人们扫墓祭祀、缅怀祖先
的日子。这一天的月相是( )
A. B.
C.
D.
3.2024 年 8 月 10 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当天晚上的月相是( )
A.
B.
C.
D.
4.我们把一年中满月且最接近地球时又大又圆的月亮叫做“超级月亮”,今年超级月亮将发生在 5 月 26 日(农历四月十五)。如图表示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届时月球的位置将处于图中的( )
A.A 位置 B.B 位置 C.C 位置 D.D 位置
5.之前, 天空中出现了本年度离地球最近、最圆的月亮, 又称“超级月亮”(如图所示)。此时的月相
为(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6.在 4 月 8 日出现的“超级月亮 ”,是本年度最大满月,月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 )
A. 5 位置 B.7 位置 C.1 位置 D.3 位置
7.如图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其中表示新月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如图是月球绕地运行的轨道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亮暗相间, 暗区是高原或山脉,也称月陆
B.7 月 2 日即农历五月二十三, 月球运行到 d 处附近
C.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其绕地运动周期为 24 小时
D.月球运行到 c 处,日、地、月成一条直线, 当晚月相为新月
9.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
A.卵细胞排出体外的过程:卵巢→子宫→输卵管→阴道
B.胚胎发育过程: 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
C.人的生长过程: 婴幼儿期→少年期→成年期→青春期→老年期
D.月相变化过程: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10.2021 年 5 月 26 日(农历四月十五)晚上, 天空中出现了“超级。红月亮”(如图)。关于这一天的相
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天兰溪白天短, 夜晚长
B.月相是新月,容易出现日食现象
C. 日、地、月三者的位置成直角关系
第 2 页(共 8 页)
D.太阳直射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二 、填空题
11.为了纪念意大利科学家 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撩开太阳系神秘的面纱 400 周年,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将 2009 年定为国际天文年。这个天文年对我们浙江也有特殊的意义,2009 年 7 月 22 日上午 9 时左右, 在杭州、宁波、舟山一带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日全食, 这一天是农历初一,这天的月 相是 。
1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月球的运动对地球具有重要的影响。
阅读下列资料, 回答问题。
(1)图 1 是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所拍摄的月球表面(局部地区)三维影像图, 从图中可以看
出月球表面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其形成原因是
和 。
(2)古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中所描述的月相位于图 2 中
位置(字母),月相的名称为 。
(3)图中三圆分别表示日、地、月中的一个:①-②-③,则 1、2、3依次是地、月、日时的月相是 ;
1、2、3 依次是月、地、日时的月相是 。
13.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
(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 时,农历十五, 此时可能发生 (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点 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
(3)月球位于 D 点、B 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 。
三 、解答题
14.根据图中的四个月相(打斜线部分表示月球的阴影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第 3 页(共 8 页)
(1)图中 A,B,C,D 四个月相的名称分别是:A B ,C ,D 。 (2)从初一到十五,这四个月相按先后出现的次序是:
(3)某同学计划在正月初一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若他希望你给他一些建议,则你 想首先给他怎样的建议呢
第 4 页(共 8 页)
4.4 月相 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A
【解析】满月在农历的十五、十六, 此时日地月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 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月
亮整夜可见;
A.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傍晚的时候月亮落下去的,说明此时的月相是新月,清晨出,
黄昏落,整夜不见;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指的是圆月,是满月;
C.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黄昏出来的月亮是满月, 满月时黄昏出,清晨落, 整夜可见;
D.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明月指的是满月;
故答案为: A.
2.B
【解析】农历初一为新月;农历初七、初八为上弦月;农历十五为满月;农历
二十二或二十三为下弦月
A.图为下弦月,时间为农历二十二或二十三, 故 A 错误;
B.图为满月,时间为农历十五, 故 B 正确;
C.图为上弦月, 时间为农历初七、初八, 故 C 错误;
D.图为新月,时间为农历初一,故 D 错误。
3.B
【解析】在月相圆缺变化过程中,初七八为上弦月,此时能看到半个月面是亮的, 圆面朝西。据此可
判断选项。
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 初七时的月相为上弦月, 在地球上能看到半
个圆的月亮,月面朝西, 所以 B 选项正确。
故选 B
4.C
【解析】农历四月十五, 月相为满月,地球在中间, 故选 C。
第 5 页(共 8 页)
5.C
【解析】月相在一个月中会有圆缺的变化,其中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我们能看到一个圆的月亮, 这时
的月相称满月。
由题中信息“2012 年 5 月 6 日晚,出现了本年度离地球最近、最圆的月亮 ”可知, 最圆的月亮应该是
指满月,C 选项正确。
6.A
【解析】当日地月在同一条直线上, 并且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的中间, 是一轮圆月,属于满月, 发生 在农历的十五、十六;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其形成的原因:①月球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
光发亮。②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 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有规律地变动。
4 月 8 号,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且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故与夏至日 比较接近, 此外满月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十六,此时日地月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 地球位于太阳和月
球之间,所以图中的 5 号位置符合要求;
7.D
【解析】新月在农历初一出现, 此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在一直线上, 月球在中间,据此可确定图中新月
的位置。
新月出现在农历初一,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在一直线上,其中月球在中间,由题图可知, ④位置会
出现新月, D 选项正确。
8.B
【解析】A.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 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 分别 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A 不符合题意;
B、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是下弦月,因此 7 月 2 日月球运行到 d 下弦月处附近, B 符合题意; C、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C 不符合题意;
D、月球运行到 c 处,当晚月相为满月,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D
【解析】卵细胞排出体外的过程: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胚胎发育过程: 受精卵→胚胎→胎儿; 人的生长过程: 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月相变化过程:新月→上弦月→满月
→下弦月→新月;
A. 卵细胞排出体外的过程:卵巢→输卵管→子宫→ 阴道,A 错误;
B. 胚胎发育过程: 受精卵→胚胎→胎儿,B 错误;
第 6 页(共 8 页)
C. 人的生长过程: 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C 错误;
D. 月相变化过程: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D 正确;
故答案为: D.
10.D
【解析】A: 5 月 26 日,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故 A 错误。
B: 农历四月十五 ,月相可能是满月,容易出现月食, 故 B 错误。
C:月食时, 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居中,故 C 错误。
D: 5 月 26 日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故 D 正确。 故选 D。
二 、填空题
11.伽利略;新月
【解析】根据我们对于伽利略望远镜和月相的了解来作答。
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于 1609 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从而撩开了太阳系
神秘的面纱。
从月初到月末月相变化依次应该是: 朔月→新月→月初蛾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望(满) 月→下凸
月→下弦月→残月→月末蛾眉月,这一天是农历初一,月相为新月。
故答案为: 伽利略 新月
12.(1)布满环形山; 小天体撞击形成; 火山爆发形成
(2)D;满月
(3)新月;满月
【解析】 月球圆缺(盈亏)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二是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 时,还随地球绕日运转, 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 在地球上所见到的月球明亮部
分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月相。
(1)环形山, 希腊文的意思是“碗 ”。“环形山 ”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的坑。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 圆形凹坑, 称为“月坑 ”,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更多。从 图中可以看出月球表面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布满环形山,其形成原因是小天体撞击形成和火山
爆发形成。
(2)元夜, 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夜, 又称上元节、灯节。故古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中所描述的月相位于图 2 中 D,月相的名称为满月。
第 7 页(共 8 页)
(3)图中三圆分别表示日、地、月中的一个:①-②-③,则 1、2、3 依次是地、月、日时的月相是新月;
1、2、3 依次是月、地、日时的月相是满月。
13.(1)C;月食
(2)B;西
(3)垂直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规律,月食、日食对应的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1)、 根据图中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A 位置日、地、月三者共线, 且月球位于中间, 则应为新月,
根据月球运动方向, B 应为上弦月, C 为满月,D 为下弦月,故应为 C 点,此时可能产生月食现象;
图中 B 时为上弦月,此时前半夜出现,月面应朝西
(2)、图中 B 时为上弦月,月亮正午从东方升起,午夜从西方落下, 月面应朝西;
(3)、 月球位于 D 下弦月,B 上弦月,日地月三者垂直
三 、解答题
14.(1)下弦月; 新月;上弦月;满月(2)BACD(3)到正月十五再去观测
【解析】1.从题目看 A 只能填上弦月,B 是新月, C 是下弦月, D 是满月。
2.顺序是 BACD。
3.要观察月亮当然的有光才行, 而且光月亮看的就越清楚。所以选择满月观察月亮才是。 故答案为: 1.上弦月、新月,下弦月,是满月。2.BACD 3.到正月十五再去观测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