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一)——走绛州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一)——走绛州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5-09 10:2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绛州》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歌曲《走绛州》的节奏、旋律和基本音乐结构。
2. 能够正确演唱《走绛州》,表现出歌曲的韵味和风格。
3. 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学习,增强学生对绛州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基本音乐结构,能够正确演唱。
2. 教学难点:对绛州文化的了解和感受,以及通过音乐表达出对绛州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
1. 课前准备相关绛州文化的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准备教学用的乐器(如钢琴、吉他等)和音乐器械。
3. 制作PPT,用于展示歌曲《走绛州》的节奏、旋律和基本音乐结构。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走绛州》的音乐,请学生猜一猜这首曲子表达的是哪里的风情?
2. 给学生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特点。
3. 引出课题,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二)初听歌曲
1. 播放歌曲,请学生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 跟着音乐小声哼唱,注意感受歌曲的特点。
(三)学唱歌曲
1. 分析歌曲的旋律,重点注意附点八分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
2. 教师弹琴,学生跟琴轻声演唱。
3. 学生自由练唱,教师分别指导,纠正唱法。
4. 分小组演唱,互相倾听,互相评判。
5. 请学生到前面来演唱,师生共同评判。
(四)拓展延伸
1. 请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地方的音乐或民歌也是用走句式创作的?
2. 播放《走西口》的音乐,请学生欣赏并感受走句式民歌的音乐特点。
3. 推荐学生课下搜集相关的视频资料,进一步了解走句式民歌的特点。
(五)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了解相关民歌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并演奏《走绛州》曲目,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通过对曲目标学习,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的演奏技巧和曲目演唱的准确度。
2.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表达和曲目风格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走绛州》的曲谱及相关乐器。
2. 制作PPT课件,展示曲目背景和相关图片。
3. 安排学生分组,确定演奏和演唱的排演时间。
4. 准备评判表,以便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同时播放《走绛州》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曲子的理解,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欣赏并学习《走绛州》的节奏和韵律。
二、节奏训练
1. 划分节奏:起首将《走绛州》的曲子划分为几个节奏段,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节奏的内涵和表现力。
2. 练习节奏:学生通过再三练习,掌握曲子中的各种节奏型,如重音、轻音、连续等,并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节奏训练和表演,增强学生的合作认识和团队精神。
三、韵律表现
1. 音乐欣赏:播放《走绛州》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曲子的韵律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曲子的特点。
2. 歌曲学习:通过再三聆听歌曲,熟悉曲调和歌词,学习演唱技巧和歌曲表现手法,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 创作表演:学生尝试根据曲子的特点,创作自己的表演形式,如舞蹈、音乐剧等,增强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创造力。
四、教室小结
1. 回顾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节奏训练和韵律表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的奥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类似的音乐作品,如其他地方的民歌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兴趣爱好。
五、安置作业
1. 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走绛州》的节奏和韵律,并尝试创作自己的表演形式。
2. 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更多有关民歌的知识,拓展自己的音乐素养。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冲破难点,合理地运用教材,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并且注重了和学生的合作交流,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学习。
1. 成功的地方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走绛州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们的思维也变得非常活跃,通过思考和讨论,不息产生新的想法。
(2)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们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认识和合作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改进的地方
(1)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2)应该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困难,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3)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手段的运用。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别,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置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息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