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9 15:4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思考并认识唐朝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 方法 识读“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的毅力,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兼容并包吸收外来文化对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教学难点:玄奘西行;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唐朝时期,外国把中国人叫什么?当今国外华人聚居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提示:唐人。唐人街。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威望,许多国家的使节、贵族、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不断来唐朝访问、贸易等;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节、僧侣以及到国外经商的人也很多。当时与唐朝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70多个。在长安有许多外国的留学生,有的学成后在唐朝政府里供职。在唐朝,外国人长期与中国人杂居生活。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新课讲授】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教师提问:结合教材,说说遣唐使的由来。
提示: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遣唐使概况
教师提问:结合教材,回答日本遣唐使来华的情况?
提示: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
的一次有 500 多人。
3.遣唐使来华对日本的影响
教师提问:结合教材和材料,归纳遣唐使来华对日本的影响?
提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教师提问:根据教材和所学完成表格
学习内容 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制度 学习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教育 设立太学,完善学制
建筑 日本的都城仿照唐朝的长安城
文字 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生活风俗 饮食、服饰、茶道等;端午节、乞巧节、中元节、重阳节等
5.鉴真东渡
教师结合材料讲解鉴真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6.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教师要求学生熟悉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引导学生了解,763 年,鉴真卒于唐招提寺。今天,鉴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内的鉴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7.郭沫若对鉴真的评价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这是郭沫若先生在1963年为纪念鉴真逝世1200周年而写的诗句。
教师展示郭沫若对鉴真的评价,要求学生思考鉴真东渡的影响。
8.鉴真东渡的影响
教师提问: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
提示:一方面鉴真6次东渡,不畏艰险和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另一方面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其表现在: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主持修建唐招提寺,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唐与新罗的交往
教师提问:唐与新罗的交往概况。
提示: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唐与新罗交往的影响
教师提问:唐与新罗交往的影响?
提示: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三、玄奘西行
1.玄奘简介
教师讲解玄奘相关知识。
玄奘(本名陈祎,602-664年),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公元645年玄奘归来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2.玄奘西行
教师提问:玄奘西行的时间、地点、目的及经历?
提示: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国。
3.《大唐西域记》
(1)教师提问:《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谁?讲了什么内容?
提示: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教师提问:西行路上,孙悟空、猪八戒等哪里去了?
提示: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
4.唐朝对外交流频繁
教师展示唐代对外交通图和王维的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让学生直观感受唐朝对外交流的频繁。
5.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
教师提问: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
提示: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②科技文化先进,领先世界,吸引各国来唐。③陆海交通发达,为交往提供便利条件。④开放的对外政策。⑤杰出人物的重大贡献,比如鉴真、玄奘等。
6.双向交流 兼容并蓄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表格,串联所学内容。
【课堂小结】
唐朝时,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能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学习他人的长处。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