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带有“胡”字的物种,如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剪卜等。从中可以反映出( )
A.这些物种均原产于西域 B.西城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C.文献是可靠的历史史料 D.西域的物种传播到中原
2.中国毛驴因体小却善负重成为国人的生产工具与审美对象,唐朝之前对其少有负面评价。波斯所产大驴在中亚及西方文化中常以“高声狂叫”而戏剧性地吓倒敌人,是倔强与愚蠢的象征。中唐以后,柳宗元塑造的“庞然大物”、使“虎大骇”的“黔之驴”逐渐成为国人眼中主要的驴形象。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
A.丝路交流促进文化交融 B.佛教传入改变物种形象
C.生产发展减少畜力依赖 D.文学创作决定审美取向
3.正如我国学者季羡林先生所说:“横亘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稍有历史知识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它实际上是在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对沿途各国、对我们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方面影响既广且深。倘若没有这样一条路,这些国家今天发展的情况究竟如何,我们简直无法想象。”材料意在说明( )
A.丝绸之路是中西方重要商路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丝绸之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D.没有这条路,沿路国家就不能发展
4.贵霜帝国地处中亚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与汉朝、罗马、安息并称为欧亚四大强国。通过考古,出土了大量帝国时期的金币。这些金币正面多为手持权杖的国王半身像,而背面是执三叉戟的印度教湿婆神和神牛,周边铭文则以希腊语和佉卢文书写。这些钱币可以实证( )
A.欧亚文化一体化 B.东西方贸易频繁 C.多元文化的交流 D.希腊文明的延续
5.有学者认为,清代中原地区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西藏出产的盐、麝香、宗教法器,都曾沿着西南茶马古道进入南亚地区,贸易往来频繁。在促进交往的同时,贸易导致的双边货币纠纷,也是乾隆年间第一次廓藏战争(尼泊尔侵略西藏地区)的起因。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宗藩”体系得到巩固 B.古代对外贸易具有双重性
C.中国融入了世界市场 D.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频繁
6.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的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材料主要验证了( )
A.社会史观下,丝绸之路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
B.现代化史观下,丝绸之路使中国社会日益进步
C.整体史观下,丝绸之路使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文明史观下,丝绸之路使不同文明间激烈碰撞
7.在印尼海域出水的“黑石号”沉船,为公元9世纪时一艘阿拉伯商船,满载了6万多件中国瓷器驶向海洋另一端的目的地。同一时期,大批阿拉伯商人定居于中国广州、泉州、明州等东南沿海各港口,带来了大量香料、玻璃等货物,传播了伊斯兰教。据此可知( )
A.阿拉伯人保存东西方历史文化传统 B.阿拉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商业贸易和人口迁移促进文明交流 D.海路已成为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8.明清之际,天文、地理、数学等西方科学技术先后传入中国,产生了中学与西学之争。有学者提出“西学中源”论,认为西方的天文、数学等知识,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这逐渐成为清朝前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主流思想。“西学中源”论( )
A.有利于理性比较中西文化 B.推动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C.为西学的传播扫除了障碍 D.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9.茶马古道指唐代以来为顺应当地人民需求,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品贸易通道。元朝建立驿站,从而使四川西部与西藏间的茶马古道大大延伸。明朝设卫驻军以保护茶道畅通。清朝时期四川在治藏中的作用大大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川藏“茶马贸易”。据此可知( )
A.茶马古道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与治理 B.政府推行重商主义,保护商人利益
C.茶马古道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D.政府保护互市,推动了跨区域贸易
10.某同学在研究丝绸之路的发展时制作了如表。由此可见,影响丝绸之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西汉 开辟陆上丝绸之路
魏晋南北朝 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受阻
隋唐宋元 海上丝绸之路发展
明清 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受阻
A.政治局势的演变 B.朝贡贸易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航海技术的发展
11.利玛窦(1552~1610年)出生于意大利贵族家庭,1582年到澳门,第二年进入中国内地,1589年迁居韶州,以后又到南京及江西南昌等地。此中,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们交游,畅谈社会政治、天文地理等。他“畅谈”的话题可能会有( )
①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提到的数学概念
②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③白银流通量的增加推动赋役制度重大变革
④中国的龙凤花草纹样融入法国的服装设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2.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茶字的不同发音也传入亚、非、欧等地。读《“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茶叶沿两大路线传播中均推动沿线国家文明的转型
B.发音传播路线出现的时间早于tea发音传播路线
C.同传播路线主要受传播对象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D.“茶”字不同发音的传播主要由中国的对外政策决定
13.公元前123年,汉武帝派遣四路秘密使者,分头探索通往身毒的道路,但都未获成功。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人归降,东汉王朝“始通博南山道,渡澜沧水”,并与缅甸的掸族有了经济文化来往,又通过缅甸经印度人大夏。据此可知,两汉政府( )
A.打通了中亚到南亚的通道 B.使西南丝绸之路得以扩展
C.首次全线贯通东西丝绸之路 D.开辟了西南道的商贸生命线
14.文物凝聚历史。读如图,对其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汉朝鎏金铜马 这件鎏金铜马现藏于茂陵博物馆。据考证,它的艺术造型源自汉朝御厩中饲养的大宛“汗血马”。 玻璃水注 玻璃是古代埃及人最早制造的,从东罗马帝国传入中国。这件玻璃水注出土于辽宁北票十六国墓葬。
A.汉代社会经常战乱频繁 B.丝绸之路尚未发挥作用
C.中西交流丰富人们生活 D.古代对外贸易的扩张性
15.唐朝王室在继承隋《九部乐》的基础上,以地名、国名为乐部名称,编制形成了燕乐、清商伎(传统音乐)、西凉伎、天竺伎、高丽伎等十部乐,推动中国古代音乐走向了高峰。这折射出当时( )
A.音乐形式的高雅华贵 B.文化上的兼容并包
C.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 D.统治者的生活奢靡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城是高度集权的唐帝国的中心和象征。作为横跨中亚陆上商路的东端终点,以及有史以来最大帝国的都城,长安城内挤满了来自亚洲各地的人。长安的整个规划和结构表现出唐朝对社会的严密控制,城市的规模和壮丽体现了唐王朝的力量和财富。……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它东起长安,中经河西走廊,越过葱岭,西至地中海以达欧洲。唐高宗至唐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昭武九姓,承担着东西方交流的中介使命。
——摘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史记》曰“沿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隋唐时期,部分人对海洋的潮汐运动规律认识有了理性上的提高;宋元时期已有了升降舵和多副舵的运用,罗盘导航、天文定位以及航迹推算,使跨洋航海的宏愿与构想得以实现。15世纪在明成祖支持下,开始了历时28年的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处于巅峰时期的表征。郑和下西洋途经多国,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各国友好往来,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绘有20页航海地图,是中国航海技术与实力的具体体现。
——摘编自何国卫《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技术基础》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都长安在当时的地位。结合所学,从古代东西方交流角度,概括丝绸之路的象征性意义,并指出除丝绸之路外,古代亚欧大陆其他的重要商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所具备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简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茶叶及茶文化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的重要时期。该时期茶叶传播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而非商品贸易活动q茶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茶叶这一消费品的外输,更是与茶有关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输出。无论是寺院僧侣间的交流,官方的赏赐赠与,还是民间的互动,处处都流淌着浓厚的友情。
——摘自刘礼堂、宋石磊《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考》
材料二 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关于茶的记载。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提神,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编自(英)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9世纪饮茶在英国盛行的原因,并指出饮茶在世界传播的积极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时期,波斯、大食等国的商人不断前来长安、洛阳进行官私贸易,从而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推向了自西汉以来的高峰。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中国的冶铁、水利灌溉技术,陶瓷、漆器、茶、金银器皿和工艺品,天文、医药、文学艺术不断西传。中国的桃、李传至印度后,被称为“至那尔”“那罗阁弗逻”;肉桂传至波斯、大食后,被称为“达泰尼”“达锡尼”;生姜、黄连、大黄、茯苓、杏、桑等药用或经济植物也相继传至西方。沿着“丝路”传入中国的极为重要的是宗教,故有人兼称丝路为“宗教之路”。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传入,使中国宗教进一步多元化。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摩揭陀国使者将石蜜制造法传入中原,此后,四川、江南各地纷纷采用印度工艺制糖。唐初,蔺萄酒的酿制工艺由高昌、波斯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国酒类的品种。公元9世纪,印度和阿拉伯商船,以枕椰须系缚、橄榄糖涂胶的办法传入中国,改善了中国的造船缝合技术。此外,东罗马、阿拉伯、波斯、中亚诸国、印度的医药、音乐、歌舞、天文、历法等也相继传入中国。
——摘编自周得京《中国丝绸之路的繁荣》
材料二 从中国的视角出发,狭义上的丝绸之路最初形成于西汉武帝时期,并在后世形成了多样化的路线——形成了陆上草原丝绸之路、荒漠丝绸之路、高原丝绸之路以及海上近海、远洋丝纲之路等广义性交流的具体路线。丝绸之路也逐渐脱离丝绸贸易的狭义内涵,拓展为中国向外输出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和冶铁技术并输入香料、艺术等,即构成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含义的东西方、中外文明碰撞交流与合作之路。这种境况在汉代之后以各种形式和内涵延续数千年,并突出地表现于汉、唐、宋、元、明乃至清等主要时代。
——摘编自王超《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概念、特点及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丝绸之路重新命名(如丝绸之路是瓷器之路)并加以说明。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材料一
材料二 最早的西域仅指帕米尔高原东西两侧的中亚地区,后来逐渐包括了南亚次大陆、西亚的波斯、地中海的东罗马帝国以及西南亚的阿拉伯。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中频繁出现“西洋”的地名,如“龙牙门”和“北溜”,还有“舶往西洋”的说法,“旧港”条提到“西洋人”。元代周致中《异域志》记载有“西洋国”“在西南海中”,研究者认为指的是马八儿,位于今印度之东南海岸。明清时期接触到欧洲人,知其比历史上所接触之地更靠西,则“西”的概念又扩展为欧西,并呼以“泰西”“远西”,以示与早年之“西”的区别。
——摘编自张国刚《中外文化关系通史》
(1)分析汉、唐、明三个时期对外交往路线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
(2)简述中国古代对“西”这一概念的认识。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带有‘胡’字的物种,如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剪卜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带有“胡”字的物种表明西域的物种传播到中原,这些物种的传入丰富了中国的植物物种,有利于改善中国人民的食物结构,D项正确;材料中的部分物种并不是原产于西域,A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可以反映出西域的物种传播到中原,不能说明西城正式归属中央政府,排除B项;文献也存在虚假的内容,因此C项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黔之驴”的特征与西方大驴相似;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外交流频繁,欧亚大陆西端的物种——驴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原地区,促进了中原审美中驴形象的改变,A项正确;驴形象的改变与佛教无关,排除B项;中国古代的农业为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其最重要的生产方式为铁犁牛耕,C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审美取向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文学创作不能决定审美取向,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学者季羡林把丝绸之路比作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强调丝绸之路对沿途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即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项正确;虽然丝绸之路确实是一条重要商路,但材料中更强调的是其文化交流的功能,而非商业功能,排除A项;虽然丝绸之路确实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但材料中并未将其作为重点,排除C项;“没有这条路,沿路国家就不能发展”与材料中的“我们简直无法想象”不符,材料并未表明没有丝绸之路,沿路国家就无法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贵霜帝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贵霜帝国时代的金币外表上有贵霜国王半身像,外圈为希腊文,背面是湿婆,说明贵霜帝国金币受到希腊文化、印度文化、贵霜文化的多重影响,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欧亚文化一体化的结论,表述有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交代贵霜帝国与外部经济联系的情况,无法得出东西经贸的频繁的认识,排除B项;材料只能说明霜帝国金币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不能说明是贵霜帝国在延续希腊文明,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亚洲)。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与南亚地区通过茶马古道进行经济交流,但贸易导致的双边货币纠纷也是乾隆年间第一次廓藏战争的起因,可见该学者想表达的观点是古代对外贸易具有双重性,B项正确;材料与“宗藩”体系无关,排除A项;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原与边疆地区的经济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材料信息“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等反映了社会史观视角下的物质生活,A项正确;现代史是从现代化角度出发,排除B项;整体史观是从全球视角出发,排除C项;文明史观是文明角度,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公元9世纪的中国和阿拉伯。根据材料可知,公元9世纪,大批阿拉伯商人居住在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和伊斯兰教的传播,将中国大量瓷器远销至海外市场,说明商业贸易和人口迁移促进了中外文明交流,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阿拉伯人保存西方历史文化传统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阿拉伯人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在宋代时期成为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之际(中国)。根据材料主要信息可知,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等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后,产生了中学与西学之争,所以有学者提出“西学中源”论,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且逐渐成为清朝前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主流思想,这种论调有利于时人更好的接受西方的先进科技,从而能够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扫除障碍,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西学中源论并不利于理性看待中西文化,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未曾改变过,排除B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强调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根据材料,唐朝以后历代都对茶马古道进行维护,这有利于推动跨区域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和边疆开发治理无关,排除A项;古代中国推行重农抑商,排除B项;茶马古道是国内的贸易通道,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两宋时期,社会环境动荡,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受阻,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较快,明清时期,受海禁政策影响,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受阻,A项正确。朝贡贸易是指古代中国的封建王朝与周边及海外各国建立起来的一种寓政治和经济为一体的对外政策,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的开始南移,无法解析魏晋南北朝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受阻的现象,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无法解释明清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受阻的现象,排除C项;航海技术发展是原因之一,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末,《几何原本》等相继被译介到中国,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们能交流其中的数学概念,①正确;清政府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②错误;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这对中国的赋役制度产生影响,③正确;18世纪,中国服装的面料、款式和龙凤花草纹样等融入法国服装设计中,④错误。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近代世界。据材料及所学可知,“cha发音”是沿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而“tea发音”是沿着新航路开辟后的海上交通线传播的,因此cha发音传播路线出现的时间早于tea发音传播路线,B项正确;材料中“cha发音”传播中并未促使所有国家文明转型,排除A项;传播路线的差异与传播对象经济发展水平无必然关系,与谁是路线的主要主导者有关,排除C项;“茶”字不同发音的传播不是由中国对外政策决定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人归降,东汉王朝‘始通博南山道,渡澜沧水’,并与缅甸的掸族有了经济文化来往,又通过缅甸经印度入大夏。”可知,两汉时期西南丝绸之路得以拓展,B项正确;打通了中亚到南亚的通道在材料中并没有反映,排除A项;首次全线贯通东西丝绸之路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开辟了西南道的商贸生命线夸大了其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汉朝、东罗马帝国时期。根据材料“汉朝鎏金铜马、玻璃水注”及所学可知,汉代的鎏金铜马和玻璃水注见证和体现了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方之间商品、物种、技术和文化的交流,这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汉代社会经常战乱频繁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汉代开通了丝绸之路,为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重要作用,选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汉王朝对外贸易具有扩张性的特征,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西凉伎、天竺伎、高丽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音乐内容丰富,吸收了周边地区的音乐,反映出唐朝文化的包容性,B项正确;A项是材料的表面现象,不是折射内容,排除A项;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属于社会状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唐朝音乐学习外来文化,无法说明统治者生活奢靡,排除D项。故选B项。
16.(1)地位:唐帝国的中心和象征;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起点也可);国际大都会。
象征性意义: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或丝绸之路是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
其他商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2)条件:中国古代造船工艺的发达;航海技术的丰富;统治者的支持。
影响: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处于巅峰时期的表征(或用教材: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或用教材: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宣扬国威,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亚欧地区。第一小问地位:据材料一“ 长安城是高度集权的唐帝国的中心和象征。”可知,唐帝国的中心和象征;据材料一“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它东起长安,中经河西走廊,越过蕙岭,西至地中海以达欧洲”可知,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起点也可);据材料一“作为横跨中亚陆上商路的东端终点,以及有史以来最大帝国的都城,长安城内挤满了来自亚洲各地的人。”可知,国际大都会。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一“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它东起长安,中经河西走廊,越过葱岭,西至地中海以达欧洲。唐高宗至唐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昭武九姓,承担着东西方交流的中介使命。”及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或丝绸之路是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第三小问商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除丝绸之路外,古代亚欧大陆其他的重要商路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2)本题是原因、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条件:据材料二“沿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可知,中国古代造船工艺的发达;据材料二“隋唐时期,部分人对海洋的潮汐运动规律认识有了理性上的提高;宋元时期已有了升降舵和多副舵的运用,罗盘导航、天文定位以及航迹推算,使跨洋航海的宏愿与构想得以实现。”可知,航海技术的丰富;据材料二“15世纪在明成祖支持下,开始了历时28年的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可知,统治者的支持。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15世纪在明成祖支持下,开始了历时28年的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处于巅峰时期的表征。”可知,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处于巅峰时期的表征(或用教材: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据材料二“郑和下西洋途经多国,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各国友好往来,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可知,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或用教材: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据材料二“郑和下西洋绘有20页航海地图,是中国航海技术与实力的具体体现。”及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宣扬国威,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
17.(1)特点:是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代表;是唐代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突出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传播形式多样,和平交流;以优秀文化辐射影响周边国家。
(2)原因: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茶作为优良饮品,符合大众需求;工业革命的推动;英国的殖民掠夺;种茶、制茶技艺的传播。
意义: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推动了茶叶种植区农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茶叶及茶文化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的重要时期”得出是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代表;是唐代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根据材料“该时期茶叶传播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得出突出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根据材料“更是与茶有关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输出。无论是寺院僧侣间的交流,官方的赏赐赠与,还是民间的互动,处处都流淌着浓厚的友情”得出传播形式多样,和平交流;以优秀文化辐射影响周边国家。
(2)本题是原因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第一问,根据材料“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关于茶的记载”得出茶作为优良饮品,符合大众需求。根据材料“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得出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根据材料“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得出英国的殖民掠夺;种茶、制茶技艺的传播。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推动了茶叶种植区农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18.(1)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和技术等位居世界前列;统治者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统治者的重视)对外交通的发展;沿线国家和人民的维护。(答出五点即可)
(2)示例命名:丝绸之路是物质文明流通之路。
说明:丝路上的物质交流由东向西输出的主要有茶叶、丝绸、瓷器、纸张、肉桂、玉器、金银器等,由西向东输入的有葡萄、西瓜、胡瓜、胡桃、胡萝卜等物资。从物质财富的创造与交流来看,人类的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生活日用品和孕育文明、创造文化的各种行为及其形态,都在丝绸之路上得以展示。在此意义上,丝绸之路是人类各种物质文化创造得以呈现的大舞台。这种双向的流通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交通等方面回答。如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和技术等位居世界前列;统治者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统治者的重视)对外交通的发展;沿线国家和人民的维护。
(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解读材料要求,对丝绸之路重新命名,此题相对开放,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丝绸之路进行命名,如丝绸之路是物质文明流通之路。
然后从丝绸之路上运输货物角度回答,阐明丝绸之路是物质文明流通之路。举例说明丝路上的物质交流由东向西输出的主要有茶叶、丝绸、瓷器、纸张、肉桂、玉器、金银器等,由西向东输入的有葡萄、西瓜、胡瓜、胡桃、胡萝卜等物资。从物质财富的创造与交流来看,人类的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生活日用品和孕育文明、创造文化的各种行为及其形态,都在丝绸之路上得以展示。
最后总结,在此意义上,丝绸之路是人类各种物质文化创造得以呈现的大舞台。这种双向的流通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9.(1)特点:汉朝:以陆路路线为主,范围为欧亚内陆地区
唐朝:海路路线与陆路路线并行,范围扩展至南亚与东南亚地区
明朝:以海路路线为主,其范围扩展至非洲东部地区
原因:地理:汉朝时期的中国地处内陆,因此对外交往主要以陆路为主,而到了唐朝和明朝时期,随着中国沿海地区的开发,对外交往的方式更加多样,不仅有陆路,还有海路。
经济:汉朝时期的中国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因此对外交往主要以商品交换为主;而到了唐朝和明朝时期,南方经济开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外交往的内容更加多样化
政治:汉朝时期的中国正处于中央集权的强化阶段,因此对外交往主要以展示国力为主;而到了唐朝和明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开放,对外交往的目的更加多元
(2)认识:中国古代对“西”这一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拓展的过程。
最初,“西”主要指帕米尔高原东西两侧的中亚地区,这是西域的早期定义范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理知识的积累,“西”的概念逐渐扩大。在元代,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特别是与西亚和南亚次大陆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人对“西”的认识开始扩展。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频繁出现“西洋”的地名,如“龙牙门”和“北溜”,这些地名表明中国人已经开始关注到更远的西方地区。此外,“舶往西洋”的说法以及“旧港”条提到的“西洋人”,都进一步证明了当时中国人已经将“西”的概念扩展到了更广阔的范围。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接触到了欧洲人,这使得他们意识到欧洲比历史上所接触之地更靠西。因此,“西”的概念再次得到扩展,并开始用“泰西”“远西”等词语来区分不同程度的西方地区。这种扩展不仅反映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的深化,也体现了他们对外交流的积极态度。
总之,中国古代对“西”这一概念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拓展的过程,从最初的西域地区到后来的西亚、南亚次大陆,再到欧洲,中国人的视野逐渐开阔,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汉代对外交流路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的对外交往是以陆路路线为主,范围为欧亚内陆地区;根据材料一“唐代对外交往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交往路线以海路路线与陆路路线并行,范围扩展至南亚与东南亚地区;根据材料“明代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海路路线为主,其范围扩展至非洲东部地区。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地理与经济发展角度看问题。从经济上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期的中国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因此对外交往主要以商品交换为主;而到了唐朝和明朝时期,南方经济开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外交往的内容更加多样化;从地理角度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期的中国地处内陆,因此对外交往主要以陆路为主,而到了唐朝和明朝时期,随着中国沿海地区的开发,对外交往的方式更加多样,不仅有陆路,还有海路;从政治角度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期的中国正处于中央集权的强化阶段,因此对外交往主要以展示国力为主;而到了唐朝和明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开放,对外交往的目的更加多元。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二“最早的西域仅指帕米尔高原东西两侧的中亚地区,后来逐渐包括了南亚次大陆、西亚的波斯、地中海的东罗马帝国以及西南亚的阿拉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主要指帕米尔高原东西两侧的中亚地区,这是西域的早期定义范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理知识的积累,“西”的概念逐渐扩大;根据材料二“ 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中频繁出现‘西洋’的地名,如‘龙牙门’和‘北溜’,还有‘舶往西洋’的说法,‘旧港’条提到‘西洋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元代,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特别是与西亚和南亚次大陆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人对“西”的认识开始扩展,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频繁出现“西洋”的地名,如“龙牙门”和“北溜”,这些地名表明中国人已经开始关注到更远的西方地区,此外,“舶往西洋”的说法以及“旧港”条提到的“西洋人”,都进一步证明了当时中国人已经将“西”的概念扩展到了更广阔的范围;根据材料二“明清时期接触到欧洲人,知其比历史上所接触之地更靠西,则‘西’的概念又扩展为欧西,并呼以‘泰西’‘远西’,以示与早年之‘西’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接触到了欧洲人,这使得他们意识到欧洲比历史上所接触之地更靠西。因此,“西”的概念再次得到扩展,并开始用“泰西”“远西”等词语来区分不同程度的西方地区。这种扩展不仅反映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的深化,也体现了他们对外交流的积极态度。
最后,归纳总结,升华中心。总之,中国古代对“西”这一概念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拓展的过程,从最初的西域地区到后来的西亚、南亚次大陆,再到欧洲,中国人的视野逐渐开阔,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