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876年,浙海关税务司文书李圭参加美国万国博览会后写道,博览会“原以昭友谊,广人才,尤在扩充贸易”,而国人出外甚少,“多以无益视之”,若能明了西人办会之意,“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李圭的言行表明( )
A.希望政府实行“中体西用”政策 B.认为国人亟需重视对外交流
C.美国已是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 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17—18世纪,以中国商品为代表的亚洲奢侈品涌入欧洲,很多欧洲贵族和富裕家庭以使用中国产品和效仿中国生活习俗为时尚。面对消费者的新需求,英国制造商充分借鉴其设计、多样性和美学特性,再结合英国消费者的品味和时尚,终于成功开发出本国生产的“新奢侈品”。材料反映出( )
A.中国奢侈品不再受到消费群体的喜爱 B.企业已成为英国技术创新的主体
C.商品的流通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D.亚洲奢侈品被挤出英国国内市场
3.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企业在进入伊斯兰教国家时,会按照当地风俗供应特定产品;可口可乐根据中国十二生肖等文化特色,推出生肖产品,迅速获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同。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
A.跨国公司逐渐弥合文化分歧 B.文化心理影响市场行为
C.地方特色文化阻碍生产经营 D.国际分工承载文化交流
4.1602—165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300万件左右的中国瓷器运到欧洲,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不同的是,荷兰人把定制销售中国瓷器变成一种市场行为,在其中充当中间人,将欧洲市场的需求反馈给中国生产者,定制了大量欧式中国瓷器。……随着市场的饱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寻求富有新意的瓷器品种运往欧洲,这类瓷器多绘有山水、诗文、佛道教人物、戏曲小说情节等纹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频繁的陶瓷贸易使瓷器受诸多域外文化影响
B.17世纪的荷兰完全垄断了海上航路的运输
C.中国制瓷业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经济
D.瓷器传入欧洲是在世界市场初步建立之后
5.据不完全统计,15世纪末以后,东亚海域来自全球的各国沉船有30余艘。其中中国船数量最多,发现于中国南澳、海南及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其次为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欧洲沉船,发现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除此之外,东南亚本地沉船发现于越南、菲律宾。这说明( )
A.东西方海上霸权发生更迭 B.传统海上商路日趋没落
C.欧洲列强赢得了主导地位 D.东亚海域贸易竞争加剧
6.18世纪早期,随着饮茶在欧洲的盛行,茶馆成为“伟大文学、音乐和艺术家……碰面和交换意见”的重要场所,同时诸如《绿茶女神》《茶迷贵妇人》等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一度风行。这反映了( )
A.欧洲文化生活因茶而丰富 B.茶叶已取代了咖啡等饮品
C.中华文化已成欧洲的主流 D.欧洲受到了中国文艺影响
7.如表为16世纪载有明代青花瓷的沉船信息。据此推断,当时( )
时间 沉船之地 国籍与船名
1544年 南非海岸 葡萄牙圣班多号
1576年 今美国南加州海岸 西班牙圣菲利普号
1588年 爱尔兰水城 西班牙特里尼达巴伦西亚号
A.欧洲主导的世界市场已形成 B.西班牙逐渐获得了贸易优势
C.中国是世界商业贸易的中心 D.瓷器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
8.盛唐时期,茶文化传入日本,并衍生出茶道。后来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公元1522~1591年)不仅在茶道精神上做文章,对于茶道仪式和茶室的改进方面,也处处体现着茶道的精神理念。其秉行的“和”“敬”“清”“寂”理念一直延续至今,并影响着现代日本茶道的发展。据此可知,日本茶道的发展( )
A.彰显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 B.体现出儒家文化的全面扩展
C.属于商品流动的必然结果 D.反映出生活习惯的巨大变化
9.近代上海开埠后,许多西方舶来品在这里汇聚,西餐馆也随之越开越多。上海西餐汲取各国西餐的精髓,融合上海本帮菜的特点创造出了一道中西合璧的菜肴——“金必多浓汤”(Comprado Soup, comprado即“买办”),受到大众广泛欢迎。这表明( )
A.菜品改良改变了中国民众生活方式 B.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没落
C.近代上海的餐饮业成就已领先全国 D.对外贸易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播交融
10.现代欧洲语言中的市场、关税、港口、盐税、暗礁、交通、冒险、支票、杂志、酒精、零、代数学、集市等词语皆源自阿拉伯语。由此可见( )
A.阿拉伯人阻断欧洲与东方的贸易 B.阿拉伯文化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精华
C.现代欧洲语言起源于阿拉伯语 D.阿拉伯人对欧洲商业经济影响深刻
11.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这一时期亚非国家的原料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制成品的国际贸易额均出现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 )
A.工业发达国家占据多数市场份额 B.商品生产者和文化传播者逐渐融合
C.亚非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渐趋重要 D.国家间经济往来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12.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据此推断,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的茶文化开始引入欧洲 B.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C.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 D.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13.《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首次出版于1859年。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围绕着马内特医生一家和以德发日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如果你在这一年到达伦敦,你可能感受到伦敦( )
①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②作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的繁荣
③居民用中国茶具招待客人的热情 ④地铁网络的构建所带来的便捷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服饰开始走向创新之路。中国的服饰设计师们不但继承了传统服装造型的简洁流畅、宽松飘逸的特点,而且还汲取了西方服饰立体曲线剪裁的特点 “中山装”和“旗袍”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服装, “中山装”一度成为中国学生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而“旗袍”则被公认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妇女服装。据此可知( )
A.近代中国阶层流动的加剧 B.中西合璧的服饰被普遍接受
C.近代中国服饰的交流与创新 D.西方对近代中国的侵略加剧
15.某学习小组就历史课上的某一主题展开研究,搜集到一系列相关论文,论文题目有:《墨西哥音乐文化与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发展》《美国文化种族主义的内涵和实质》《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为( )
A.全球联系建立 B.文明多元起源
C.文明交流互鉴 D.殖民文化侵略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我们先祖的伟大发明。丝绸作为我国传统的特色产品,早在张骞开拓“丝绸之路”之前,就已出口国外。至明代,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太平洋航路的开通,欧洲一些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开始出现在东方,以中国丝绸为主要贸易品,贩运至第三国,从事赚取超额利润的大规模的“三角贸易”。
——摘编自顾国达《近代中国的生丝贸易与世界市场》
材料二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参与国分享其发展经验和资源,以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途径,中国路”建设将为全部相关方带来共赢的结果。因此路”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全球经济公共产品。……随着逆全球化之风席卷西方世界路”建设凭其巨大的规模与资源,有潜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引自【美】卡里·托克《“一带一路”为什么能成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阐明欧洲国家在上述“三角贸易”中的经济获益,并概括丝绸在我国古代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经济全球化方面的作用。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茶叶贸易多数是由政府控制的商队或公司进行的,因此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俄罗斯的恰克图等港口都因为茶叶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俄国皇室和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荷兰鼓励妇女在家中举办茶会,联络亲戚、加强社会交往。社会上建立的茶馆也面向女性开放,为女性提供了家庭之外的饮茶和交流的空间。英国人对茶的爱好开始于17世纪,至19世纪达到顶峰。英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形成了“下午茶”,茶馆成为“十八世纪早期伟大文学、音乐和艺术……碰面和交换意见”的重要场所。与此同时,茶馆也是社会下层人士休闲放松之地。
——摘编自车乒、蓝江湖《丝绸之路上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及其对欧洲的影响》等
材料二 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英国在印度阿萨姆种植园以机械化工序培育茶叶,成本和价格降低,茶叶质量也大大提高,“在湖北山边有着两三亩地的小农,是不能希望和它们竞争的”。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编自(英)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简述16世纪后中国茶文化在欧洲传播的表现。一句话概述中国茶的文化价值。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英国茶叶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思想和阐释空间的百家争鸣,是有其物质形态为依托的,否则争鸣无处承载。百家争鸣的诸多核心人物,均以私学为本,建立各种形式的教学机构,招揽天下人才,传授弘扬本学派思想。学派以思想领袖式人物为标志。百家争鸣时期,以孔、墨、庄、荀等为代表,各种可以称“子”称“家”的思想体系,皆为学派。这些学派的思想与学问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构和发展影响巨大,而且为中华学术文明的整体结构与衍变上升奠定根基。
——摘编自张江《百家争鸣:公共阐释的历史见证》
材料二 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末的明清时期,大批耶稣会等教会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发生了长达百年的“礼仪之争”。伴随着欧洲和在华传教士卷入争论,很多有关中国历史、政治、哲学、风俗的报道涌入欧洲,不少中国典籍也被翻译过去。人们由此知道了孔子是中国的圣人,儒学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当时欧洲人都以为中国民族是一个纯粹理性的民族”。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旗帜,将神学蒙昧以及以神学为精神支柱的封建专制押上了“理性法庭”,而启蒙思想家大多曾受教于耶稣会学院,比一般人更为了解和熟悉中国,因此,当他们充当这个“法庭”审判员时,被世人视为理性主义的中国哲学就被用作审判词的语汇来源。
——摘编自陈卫平《中国传统哲学对欧美思想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苦难史,对外面临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则面临黑暗的军阀统治,内忧外患,使中华民族风雨飘摇、发岌可危。出于反帝反封建的迫切需求,也基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传入,以及部分知识分子对文化之觉醒与思想之启蒙对国家振兴重要性的认识,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掀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帷幕,也开启了中华民族文化自省转向文化自信的艰难曲折、波澜壮阔而又伟大卓越的漫长发展历程。
——摘自薛朝广《基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的载体。并指出“这些学派”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欧洲启蒙思想家把“中国哲学”“用作审判词的语汇来源”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此时中国其他文化在欧洲传播的史实。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并分析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茶是作为一种神奇的“药用饮品”进入英国社会的。到1650年,饮茶风气开始传到英国咖啡馆。中国茶在英国立足后,1660年开始进入茶文化的本土化发展轨道。真正把喝茶习惯带到英国的是查理二世的妻子凯瑟琳王后。这位出身于葡萄牙的公主尤其爱好中国的功夫茶,认为饮茶不仅能提神,还能保持苗条身材,她的陪嫁就包括中国的红茶和精美茶具。王后的饮茶嗜好必然引起贵族们争相效仿,对茶文化推广起到表率作用。从1689年开始,英国直接从中国购买茶叶,是世界上茶叶进口和人均消费最多的国家。茶叶在进入英伦岛屿200年后开始流行于普通家庭,饮茶之风席卷整个英国。欧洲殖民者又将饮茶习俗传入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殖民地。到19世纪,中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
——摘编自赵淑萍、邵小红《中茶西渐——西方文化里的茶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茶在英国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茶广泛传播的影响。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6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根据材料“原以昭友谊,广人才,尤在扩充贸易”“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圭对美国万国博览会给予高度评价,批评国人“出外甚少”以及对西方科技的漠视,这表明李圭认为国人亟需重视对外交流,B项正确;材料是让政府重视对外交流,未涉及治理国家的手段,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英国,只美国举办一届博览会不能说明其代替了英国世界工厂地位,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且材料中李圭批评了国人“出外甚少”,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7至18世纪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17—18世纪,中国奢侈品以及生活习俗在英国流行,而英国商人结合英国消费者的品位和时尚,开发出本国生产的“奢侈品”,这说明商品的流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C项正确;“中国奢侈品不再受到消费群体喜爱”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技术创新的相关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英国开发出本国奢侈品不等于亚洲奢侈品被挤出英国国内市场,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伊斯兰教国家,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企业会按照当地风俗供应特定产品,可口可乐根据中国十二生肖等文化特色,推出生肖产品,这些都顺应了当地消费者的风俗和文化情感需求,说明文化心理影响市场行为,B项正确;“弥合文化分歧”的说法绝对化,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企业借鉴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扩大了生产经营,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国际分工,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荷兰)。根据材料“荷兰人把定制销售中国瓷器变成一种市场行为,在其中充当中间人,将欧洲市场的需求反馈给中国生产者,定制了大量欧式中国瓷器。……随着市场的饱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寻求富有新意的瓷器品种运往欧洲,这类瓷器多绘有山水、诗文、佛道教人物、戏曲小说情节等纹饰。”和所学知识可知,大量欧式中国瓷器销售欧洲,反映了中国瓷器受到欧洲文化影响,同时带有异域文化色彩的瓷器也销往欧洲,可见频繁的陶瓷贸易使瓷器受诸多域外文化影响,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仅是17世纪荷兰几乎垄断了中欧的瓷器贸易,不能得出完全垄断了海上航路的运输的结论,排除B项;这一时期中国的制瓷业仍然属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范畴,排除C项;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东亚海域来自全球的各国沉船有30余艘。其中中国船数量最多,发现于中国南澳、海南及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其次为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欧洲沉船,发现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活动的范围扩大,贸易往来频繁,而沉船的数量和分布反映了当地的贸易活动频繁,并且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所以材料信息说明了东亚海域贸易竞争尤为激烈,D项正确;材料仅为东亚海域的贸易发展,不能说明东西方海上霸权更迭,排除A项;传统海上商路也包括东亚海域的情况,所以不能说明传统海上商路没落,排除B项;欧洲列强主导世界贸易在工业革命之后,而且材料中沉船数量中国最多,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欧洲)。茶在欧洲盛行,茶馆成为交流的重要场所,文学作品中以茶为主题一度风行,这都说明欧洲文化生活因茶而丰富,A项正确;茶叶已取代了咖啡等饮品说法错误,排除B项;中华文化已成欧洲的主流夸大了茶的作用,排除C项;欧洲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不是文艺,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6—17世纪载有明代青花瓷的沉船地点,包括南非海岸、美国南加州海岸、爱尔兰水城等,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葡通过与中国贸易,推动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而瓷器是重要的媒介,D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洲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对比各国贸易优势,无法得出西班牙逐渐获得贸易优势的相关结论,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中西文化交流,不能判断中国是世界商业贸易的中心,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根据材料“盛唐时期,茶文化传入日本,并衍生出茶道”“对于茶道仪式和茶室的改进方面”“其秉行的‘和’‘敬’‘清’‘寂’理念一直延续至今,并影响着现代茶道的发展”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茶道的发展彰显了外来文化在本国的本土化发展,A项正确;儒家文化的全面扩展仅从材料无法判断,排除B项;属于商品流动的必然结果该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D项夸大了日本茶道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题意可知,上海开埠后西方饮食传入上海,但传入的这些饮食都经过了改良,这些经过改良的饮食受到上海人的欢迎和喜爱,说明商品流通中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借鉴,D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菜品的改良,没有涉及对中国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排除A项;出现改良菜品不代表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走向没落,排除B项;材料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上海餐饮业领先全国,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现代欧洲语言中的市场、关税、港口、盐税、等词语皆源自阿拉伯语,通过这些词汇的传播,可以看出阿拉伯人在商业和经济方面对欧洲有着深远的影响,D项正确;阿拉伯人是东西方贸易的沟通者,并没有阻断欧洲与东方的贸易,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体现不出阿拉伯文化对东西方文化的融汇,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一些商业语言的来源,不能说明现代欧洲语言起源于阿拉伯语,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年至1913年(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大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逐渐形成。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均衡发展,贸易额也在增加,反映出欧美国家和其他国家在世界贸易中,依赖程度逐渐加深,D项正确;工业发达的欧美国家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这一说法片面,排除A项;文化传播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亚非被殖民国家在国际贸易分工中依然处于被动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7-18世纪英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近代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 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中国的茶叶被大量销往欧洲,在英国形成了饮茶风气,C项正确;“茶文化引入欧洲”是对材料现象的概括,而非对其原因的探究,排除A项;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是在19世纪4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B项;茶在18世纪后期已经成为英国普通家庭的饮品,与世界贸易发展,茶更便宜易得有关,而非主要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且材料提及贫困百姓家也能饮茶,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伦敦的大气污染、河流污染问题比较严重,①正确。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②正确。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 洲和大洋洲等地区。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③正确。伦敦地铁于1863年正式运营,发生在1859年之后,④错误。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中国的服饰设计师们不但继承了传统服装造型的简洁流畅、宽松飘逸的特点,而且还汲取了西方服饰立体曲线剪裁的特点 ‘中山装’和‘旗袍’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服装”可知,近代中国服饰中山装和旗袍出现,在与西方服饰的交流与碰撞中得到创新与发展,C项正确;题干体现服饰的创新,A项的“阶层流动”和D项“西方对近代中国的侵略加剧”与材料无关,排除A、D项;材料仅体现了“中山装”被学生喜欢, “旗袍”被一部分妇女接受,不能说明其“被普遍接受”,排除B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至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墨西哥音乐文化与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发展》《美国文化种族主义的内涵和实质》《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及近代美洲文化发展的特点,体现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特征,C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人类文明起源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殖民文化侵略”与题干《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1)效益:赚取超额利润;增加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角色:传统的特色产品,重要对外贸易品;赋税征收的重要物品。
(2)作用:分享发展经验和资源;提供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搭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提供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促进经济现代化(或带来共赢的结果)。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和古代中国。第一小问效益:根据材料“从事赚取超额利润的大规模的‘三角贸易’”和所学可知,可从赚取超额利润、增加资本原始积累及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角色:根据材料“丝绸作为我国传统的特色产品”和所学可知,可从传统的特色产品、赋税征收的重要物品及珍贵商品等角度进行分析。
(2)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作用:根据材料“是中国与参与国分享其发展经验和资源,以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途径”可知,搭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根据材料“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全球经济公共产品”可知,提供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根据材料“是中国与参与国分享其发展经验和资源”可知,分享发展经验和资源;根据材料“有潜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可知,提供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根据材料“为全部相关方带来共赢的结果”可知,促进经济现代化(或带来共赢的结果)。
17.(1)影响: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港口城市发展;促进女性解放;促进了茶文化的创新;激发了文艺作品的创作;影响欧洲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社会交往)。
表现: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茶具作为最珍贵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著名的“万里茶道”;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并形成了“下午茶”;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
价值:中国茶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2)特点:经营方式具有垄断性/东印度公司专营;发展趋势具有增长性/贸易额增长迅速;茶叶产地具有多源性/摆脱对中国的产地依赖。
原因: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中国茶树和制茶技艺的外传。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影响:据材料“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得出增加财政收入;据材料“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俄罗斯的恰克图等港口都因为茶叶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得出促进港口城市发展;据材料“鼓励妇女在家中举办茶会”“社会上建立的茶馆也面向女性开放”得出促进女性解放;据材料“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得出促进了茶文化的创新;据材料“茶馆成为‘十八世纪早期伟大文学、音乐和艺术……碰面和交换意见’的重要场所”得出激发了文艺作品的创作;据材料“英国……形成了‘下午茶’”“茶馆也是社会下层人士休闲放松之地”得出影响欧洲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社会交往)。
表现:据材料“俄国皇室和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并结合所学得出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茶具作为最珍贵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著名的“万里茶道”;据材料“英国……形成了‘下午茶’”并结合所学得出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并形成了“下午茶”;结合所学得出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
价值:结合“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所学知识可知,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特点:据材料“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得出经营方式具有垄断性/东印度公司专营;据材料“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得出发展趋势具有增长性/贸易额增长迅速;据材料“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得出茶叶产地具有多源性/摆脱对中国的产地依赖。
原因:据材料“东印度公司”“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得出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种植茶叶,体现殖民扩张;据材料时间信息“18世纪末”“1851年”并结合所学得出,英国茶叶贸易的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以及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推动世界贸易发展;据材料“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得出中国茶树和制茶技艺的外传。
18.(1)载体:私学和教学机构。价值:“这些学派”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2)原因:中国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与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旗帜的思想相契合;启蒙思想家比一般人更了解和熟悉中国哲学;中国典籍的翻译和传播也为欧洲启蒙思想家提供了更多的思想资源。史实:中国的瓷器、园林艺术等都对欧洲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3)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时,它也开启了中华民族文化自省转向文化自信的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原因:中国社会的现实需求和人民的迫切愿望;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符合中国的国情;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舆论环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古代(中国)。第一小问载体:由材料一中“百家争鸣的诸多核心人物,均以私学为本,建立各种形式的教学机构”可知,百家争鸣的载体为私学和教学机构。第二小问价值:结合所学,可以从对当时和对后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对当时, “这些学派”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对后世,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2)本题为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欧洲)、古代(中国)。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二中由“伴随着欧洲和在华传教士卷入争论,很多有关中国历史、政治、哲学、风俗的报道涌入欧洲,不少中国典籍也被翻译过去”可知,中国典籍的翻译和传播为欧洲启蒙思想家提供了思想资源;由材料二“因而‘当时欧洲人都以为中国民族是一个纯粹理性的民族’。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旗帜,将神学蒙昧以及以神学为精神支柱的封建专制押上了‘理性法庭’”可知,中国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与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旗帜的思想相契合;由材料二“而启蒙思想家大多曾受教于耶稣会学院,比一般人更为了解和熟悉中国”可知,启蒙思想家比一般人更了解和熟悉中国哲学。第二小问史实:结合所学,可以举中国的瓷器、园林艺术等在欧洲传播的史实。
(3)本题为影响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中国)。第一小问意义:由材料三中“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可知,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由材料三“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掀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帷幕,也开启了中华民族文化自省转向文化自信的艰难曲折、波澜壮阔而又伟大卓越的漫长发展历程”可知,开启了中华民族文化自省转向文化自信的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以从社会需求、理论自身及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中国社会的现实需求和人民的迫切愿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舆论环境。
19.(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茶叶的药用和保健等功效;本土茶文化的发展;王室贵族的引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社会经济的进步、生活方式的变化、茶叶价格的下降。
(2)影响: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对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影响深远;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等。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中国茶在英国流行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新航路的开辟;根据材料信息“中国茶是作为一种神奇的药用饮品进入英国社会的”“认为饮茶不仅能提神,还能保持苗条身材”,得出茶叶的药用和保健等功效;根据“1660年开始进入茶文化的本土化发展轨道”,得出本土茶文化的发展;根据“王后的饮茶嗜好必然引起贵族们争相效仿,对茶文化推广起到表率作用”,得出王室贵族的引领;根据“英国直接从中国购买茶叶,是世界上茶叶进口和人均消费最多的国家”得出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社会经济的进步、生活方式的变化、茶叶价格的下降等。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英国)。中国茶广泛传播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茶叶大量进入欧洲市场,这使得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据材料“这位出身于葡萄牙的公主尤其爱好中国的功夫茶”及所学知识可知,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对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影响深远;据材料“欧洲殖民者又将饮茶习俗传入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殖民地。到19世纪,中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可知,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