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课件 (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课件 (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09 13:3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考点一 质量及其特性
典例1 (2022·重庆江津期末)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冰化成水后质量变小
B. 将面块压成面饼,质量变大
C. 用砂纸除掉生锈铁棒上的铁锈,铁棒的质量不变
D. 航天员将一个苹果从地球带到月球,苹果的质量不变
解析: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故A错误;将面块压成面饼,质量不变,故B错误;用砂纸除掉生锈铁棒上的铁锈,铁棒的质量变小,故C错误;航天员将一个苹果从地球带到月球,苹果的质量不变,故D正确。
答案:D
1. (2022·吴忠利通期末)一铁块在下列情况下,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 将铁块加热后轧成薄铁片 B. 带到月球上称质量
C. 将铁块熔化后铸成铁锅 D. 将铁块锉成圆柱体
D
[解析]将铁块加热后轧成薄铁片,虽然形状发生变化,但物体的质量与形状的变化无关,即其质量不变,A不符合题意;带到月球上称质量,虽然位置发生变化,但物体的质量与位置的变化无关,即其质量不变,B不符合题意;将铁块熔化后铸成铁锅,虽然状态发生变化,但物体的质量与状态的变化无关,即其质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将铁块锉成圆柱体,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其质量发生了变化,D符合题意。
考点二 密度及其特性
典例2 (2022·菏泽成武校级期末)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5kg的水全部结成冰后,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B. 被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 航天员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D. 温度计中的水银柱受热膨胀后,质量、体积和密度均不变
解析:0.5kg的水全部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密度公式ρ=,密度变小,故A错误;被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根据密度公式ρ=,密度变大,故B正确;航天员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只是重力变化,但是其质量和密度不变,故C错误;温度计中的水银柱受热膨胀后,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ρ=,密度变小,故D错误。
答案:B
2. (2022·赣州寻乌三模)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杵的密度
    ;一个氧气瓶内充满氧气,在给急救病人供氧时用去了一半氧气,则氧气的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变小
[解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杵的密度不变;一个氧气瓶内充满氧气,在给急救病人供氧时用去了一半氧气,根据密度公式可知,物体体积不变,质量变小,密度也会变小,因此氧气的密度变小。
3. (2022·潍坊校级期末)下列方法中,可以减小物质密度的是 (  )
A. 将饮用水瓶中的水倒出一半
B. 压缩密封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
C. 加热铁块
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定不能被改变
C
[解析]将饮用水瓶中的水倒出一半,密度不变,故A错误;压缩密封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根据ρ=,质量一定,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故B错误;加热铁块,由于热胀冷缩,根据ρ=,质量一定,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C正确;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一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故D错误。
考点三 密度的计算与公式的应用
典例3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A、B两圆柱体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已知液体质量m甲A. Δm甲<Δm乙,ΔV甲>ΔV乙
B. Δm甲<Δm乙,ΔV甲<ΔV乙
C. Δm甲>Δm乙,ΔV甲>ΔV乙
D. Δm甲>Δm乙,ΔV甲<ΔV乙
解析:题中提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我们就可以假设抽出的高度刚好和B容器中液体的高度相同,又由于A的底面积大于B的底面积,V=SH,高度相同,底面积大的体积大,所以ΔV甲>ΔV乙。抽出液体的高度刚好和B容器中液体的高度相同,也就是乙液体全部抽出,甲液体只抽出其中一部分,全部甲液体的质量都要小于全部乙液体的质量,一部分的甲液体的质量就比全部的乙液体的质量更小了。
答案:A
4. 大多数家庭中都备有酒精消毒液。小刚发现包装瓶上面标有“含有75%的医用酒精”
“净含量100mL”等字样。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则该瓶最初装有的消毒液的质量最接近 (  )
A. 100g B. 85g C. 80g D. 75g
B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酒精消毒液中酒精的体积V1=100mL×75%=75mL=75cm3,水的体积V2=V-V1=100mL-75mL=25mL=25cm3,由ρ=可知,该酒精消毒液中酒精的质量m1=ρ酒V1=0.8g/cm3×75cm3=60g,水的质量m2=ρ水V2=1.0g/cm3×25cm3=25g,该瓶最初装有的消毒液的质量m=m1+m2=60g+25g=85g。故选B。
5. (2021·荆门)某同学为了测量碎玻璃和沙石的密度,用一只质量为1kg的空桶装满水,
测得桶和水的质量为11kg,再将1kg的碎玻璃放入盛满水的水桶中,水溢出后测得剩余质量为11.6kg。另取一只完全相同的空桶,在桶里装满沙石,测得桶和沙石的质量为29kg。已知ρ水=1.0×103kg/m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沙石的密度比水的大
B. 桶的容积是0.01m3
C. 碎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
D. 沙石的密度小于2.8×103kg/m3
D
[解析]空桶装满水后水的质量m水=m1-m桶=11kg-1kg=10kg,由ρ=可知,桶的容积V=V水
===0.01m3,故B正确;溢出部分水的质量m溢=m1+m碎玻璃-m2=11kg+1kg-11.6kg=0.4kg,则碎玻璃的体积V碎玻璃=V溢===4×10-4m3,所以碎玻璃的密度ρ碎玻璃===2.5×103kg/m3,故C正确;因为沙石的质量m沙石=m3-m桶=29kg-1kg=28kg,所以沙石的密度ρ沙石===2.8×103kg/m3,比水的密
度大,考虑到沙石之间的空隙,测出的沙石体积要大于沙石的真实体积,所以沙石的真实密度要大于测得的密度值,故A正确、D错误。
考点四 物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典例4 小军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测量一物块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
B. 用调好的天平测物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该物块的质量为52.2g
C. 利用如图丙、图丁所示的方法,测出物块的体积为30cm3
D. 该物块的密度为2.6g/cm3
解析:图甲中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偏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故A错误;图乙中天平的示数为50g+2g=52g,故B错误;物块的体积为40mL-20mL=20mL=20cm3,故C错误;物块的密度ρ===2.6g/cm3,故D正确。
答案:D
6. 某小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如图甲所示为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时的情形,天平调平衡后,他进行了一些实验操作:
① 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
② 测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160g。
③ 测出烧杯与剩余液体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④ 将烧杯中液体部分倒入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如图丙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中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
B. 图乙中测质量时,天平的示数是 94.2g
C. 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的步骤(步骤①)必不可少
D. 按②④③实验操作顺序测得液体的密度为 1.1g/cm3
D
[解析]由图甲知指针向右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故A错误。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天平的示数为50g+20g+20g+4g=94g,故B错误;只需要②④③实验操作就能测量密度,不需要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故C错误;由图丙知,液体的体积V=60mL=60cm3,按实验顺序②④③操作时,液体的质量m=160g-94g=66g,则液体的密度ρ===1.1g/cm3,故D正确。
考点五 密度与生活的联系
典例5 关于密度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利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列车车体,是因为它的密度大,行驶时更稳重
B. 拍摄影视剧房屋倒塌镜头,常选用密度大的材料做道具,更逼真、形象
C. 可以装下1kg酒精的瓶子一定可以装下1kg的水(ρ水>ρ酒精)
D. “铁比棉花重”是指铁的质量比棉花的大
解析:高速列车车体是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利用了这种材料密度较小的优点,可以减轻车重,故A错误;真实的砖瓦石块质量很大,会把人砸伤甚至砸死,而拍电影时不可能牺牲演员,要换用质量小、体积相同的假砖瓦石块作为道具,所以选择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故B错误;瓶子容积V相同,装满酒精m=1kg,若要装下1kg的其他液体,即V液≤V酒精,根据ρ=得,ρ液≥ρ酒精,而题中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能装下1kg的水,故C正确;
“铁比棉花重”指的是单位体积铁的质量比单位体积棉花的质量大,也就是说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故D错误。
答案:C
7. (2022·宝鸡陈仓期末)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
正确的是 (  )
A. 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小
C.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
D. 一桶水比一杯水的密度大
C
[解析]水和冰属于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所以密度不同,故A错误;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根据ρ=可知,球内气体密度变大,故B错误;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正确;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密度一样大,故D错误。
考点六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典例6 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针对A、B两球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① A是实心球。
② B球材料的密度是5g/cm3。
③ 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4.5cm3。
④ 质量是300g的A金属的体积是60cm3。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A、B两金属球的密度分别为ρA===8g/cm3,ρB===5g/cm3,因为A、B两金属球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金属球的密度大于空心金属球的密度,所以,A球是实心的,B球是空心的,故①正确;金属材料的密度ρ=ρA=8g/cm3,则B球材料的密度也是8g/cm3,故②错误;B球中金属的体积VB实===7.5cm3,则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VB空=VB-VB实=12cm3-7.5cm3=4.5cm3,故③正确;质量是300g的A金属的体积V===
37.5cm3,故④错误;综上分析可知,只有①③正确。故选A。
答案:A
8. 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铅球,已知三种物质的密度分别是ρ铝=2.7g/cm3、
ρ铁=7.9g/cm3、ρ铅=11.3g/c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铝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 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 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D. 三个球都可能是实心的
A
[解析]由题意可知,铝、铁、铅的密度关系为ρ铅>ρ铁>ρ铝,由ρ=的变形式V=可知,相同质量的铝球、铁球和铅球的体积关系为V铝>V铁>V铅,又因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铅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的,故B、C、D错误;若铝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故A正确。
1. (2022·邢台南宫期末)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也会改变
B. 航天员带到空间站上的设备质量比在地球上的质量小
C. 1kg铁的质量与1kg水的质量一定相同
D. 生锈的铁棒将铁锈擦掉质量不变
C
[解析]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会改变,故A错误;航天员带到空间站上的设备质量等于在地球上的质量,故B错误;1kg铁的质量与1kg水的质量一定相同,故C正确;生锈的铁棒将铁锈擦掉质量减小,故D错误。
2.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铁块从20℃加热至1200℃,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B.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 将密封在针筒里的空气用力压缩,针筒里的气体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 为了减轻自行车的质量,自行车车架均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B
[解析]铁块从20℃加热至1200℃,温度发生变化,所含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温度升高,体积增大,由公式ρ=知,密度变小,故A错误。乒乓球被挤瘪,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公式ρ=知,密度变大,故B正确。将密封在针筒里的空气用力压缩,针筒里的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公式ρ=知,密度变大,故C错误。自行车车架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车架的质量越小,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D错误。
3. (2023·凉山宁南开学)甲物质的密度为3.6t/m3,乙物质的密度为3.6kg/dm3,丙物质
的密度为360kg/m3,丁物质的密度为3.6g/c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C
[解析]1t=103kg,1g=10-3kg,1dm3=10-3m3,1cm3=10-6m3,甲物质的密度ρ甲=3.6t/m3=
3.6×103kg/m3,乙物质的密度ρ乙=3.6kg/dm3==3.6×103kg/m3,丙物质的密度ρ丙=360kg/m3=3.6×102kg/m3,丁物质的密度ρ丁=3.6g/cm3==
3.6×103kg/m3,由此可知,ρ甲=ρ乙=ρ丁>ρ丙,所以丙物质的密度是最小的。故C正确,A、B、D错误。
4. 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A、B、C三种
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
A. ρA>ρB>ρC,且ρC=ρ水
B. ρA>ρB>ρC,且ρB<ρ水
C. ρA<ρB<ρC,且ρA>ρ水
D. ρA<ρB<ρC,且ρA<ρ水
A
[解析]由图象可知,当A、B、C三种物质的体积相等时,mA>mB>mC。根据ρ=可知,
ρA>ρB>ρC;当VA=10cm3时,mA=40g,即ρA===4g/cm3>ρ水。当VB=20cm3时,
mB=40g,即ρB===2g/cm3>ρ水。当VC=20cm3时,mC=20g,即ρC===
1g/cm3=ρ水。由以上计算可知,只有A正确,B、C、D错误。
5. 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所示。这种
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
A. 3.0×103kg/m3、10g B. 1.4×103kg/m3、10g
C. 1.0×103kg/m3、20g D. 3.0×103kg/m3、20g
C
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g 30 50 70
液体的体积V/cm3 10 30 50
[解析]增加的液体体积ΔV=30cm3-10cm3=20cm3,增加的液体对应的质量Δm=50g-30g=20g,液体的密度ρ===1g/cm3=1.0×103kg/m3,空量杯的质量m杯=m总1-
m液1=30g-1g/cm3×10cm3=20g,故C正确,A、B、D错误。
6. (2022·南阳卧龙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
平衡螺母
B. 用托盘天平不能直接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是因为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大于托盘天平的分度值
C. 1kg的铁比1kg的棉花质量大
D. 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图,
由此可知ρC>ρB>ρA,且ρA<ρ水
D
[解析]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时使用,如果称量过程中天平横梁不平衡,那么应该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故A错误;用托盘天平不能直接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是因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太小,有可能小于托盘天平的分度值,这样无法准确读数,因此可采用累积法,测多枚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数量,故B错误;1kg的铁和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故C错误;由图知,A、B、C三种物质的质量都为30g时,其体积分别为50cm3、30cm3、20cm3,即VCρB>ρA,B的密度ρB===1g/cm3,这恰好是水的密度,所以ρA<ρ水,故D正确。
7. 如图所示,A、B两个高度相等、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
的甲、乙两种液体。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掉相同深度的原液体,则 (  )
A. 抽掉的质量m甲一定小于m乙
B. 抽掉的质量m甲可能等于m乙
C. 抽掉的质量m甲可能大于m乙
D. 抽掉的体积V甲一定等于V乙
A
[解析]已知原来两个容器中的液体质量相同,由ρ=及V=Sh得,ρ甲h甲S甲=ρ乙h乙S乙,由图知h甲>h乙,所以ρ甲S甲<ρ乙S乙;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Δh的液体,则抽出液体的质量Δm甲=ρ甲ΔhS甲,Δm乙=ρ乙ΔhS乙,所以ρ甲ΔhS甲<ρ乙ΔhS乙,即Δm甲<Δm乙,即抽掉的质量m甲一定小于m乙,故A正确,B、C不正确;由图知S甲>S乙,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Δh的液体,由V=Sh知,V甲>V乙,故D不正确。
8. (2022·三门峡灵宝期末)在空间站失重环境下,书写并非易事:用钢笔书写,墨水不
会自动往下流,导致书写断断续续。为此,美国于1965年设计出如图所示的“太空圆珠笔”。在书写的过程中,笔芯内氮气的质量    ,密度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不变
变小
[解析]“太空圆珠笔”采用密封式的气压笔芯,上部充有氮气,书写过程中,依靠气体的压力将墨水推向笔尖,笔芯内氮气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ρ=可知,氮气的密度变小。
9. (2022·盐城)小明测小石块密度时,先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如图所示,小石块
的质量为     g。接着用量筒和水测出小石块体积为10.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实验时若先测小石块体积再测小石块质量,所测小石块密度会偏    。
27
2.7×103

[解析]由图知,小石块的质量m=20g+5g+2g=27g;小石块的密度ρ===
2.7g/cm3=2.7×103kg/m3;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取出小石块再测质量时,由于小石块上沾有水,因此测得小石块的质量变大,体积不变,导致最终测得小石块的密度会偏大。
10. (2022·恩施巴东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同,此时天平平衡,则
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密度之比为    。
2∶1
2∶1
[解析]由图可知,2个甲和1个乙的总质量与1个甲和3个乙的总质量相等,即2m甲+
m乙=m甲+3m乙,所以m甲=2m乙,即1个甲球的质量与2个乙球的质量相等,所以1个甲球与1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2∶1;由于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同,即V甲=V乙,甲、乙两实心球的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2∶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