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25《挑山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预学任务,联读《挑山工》原文等材料,完成挑山工职业信息表,通过预学反馈,初识挑山工职业。
2.借助图表支架,梳理、比对挑山工和游人登山的不同,品读挑山工的言与行,体悟深刻哲理。
3.通过创设情境,书写获奖理由,联结生活,传承挑山工精神。
教学重难点:
梳理、比对挑山工和游人登山的不同,品读挑山工的言与行,体悟深刻哲理。
教学过程:
一、联结生活,创设一种课境
1.反馈职业信息表。同学们,课前咱们都预习过了课文,联读了部分材料,完成了挑山工职业信息表。谁来。(生说,教师出示)大家很会学习,完成的不错。
2.学习工作镜头
(1)读好工作镜头语段。
师:咱们把把目光聚焦到在工作的镜头。读。(出示语段)
(2)借助课作,完成练习。
用上这些词语,我相信我们的描述会更加具体。自己练一练。
沉甸甸 光溜溜 黑黝黝 黑生生
在陡直而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挑山工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他肩上搭一根()的扁担,扁担两头挂着( )的货物。他身穿红背心,现出健美的( )的肌肉,( )的脸上满是汗水。
3.学生齐读这段文字。
二、品悟言行,领悟一种精神
1.创设情境。
过渡:是的就是这样一份平凡的职业,一个刻骨铭心的镜头。在2019年泰山挑山工文学艺术形象征集中荣获特别荣誉奖。为什么能获得如此殊荣呢?咱们去寻找获奖密码?
2.解读获奖密码
(1)探秘获奖内容。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写,你觉得这份获奖的密码该写什么?
(2)联结课文导读,明白内容。
师:是的,这篇课文的导读已经告诉我们答案?(出示导读)
3.探寻获奖密码
(1)自由读课文,找出登山语段
(2)联结课作内容,梳理登山不同学习活动:挑山工与游人登山有什么不同,照样子填一填。
(3)反馈交流三处不同
4.聚焦登山路线,比对不同
师:同学们,挑山工这样登山,哪点让你觉得最不可思议?(出示语段)
(1)试画路线。
同学们,读读这几句话。谁能上来把他走的路线画一画。
(2)咏读路线。
来同学们,咱们合作读一下。(读3遍,感受曲折,路程长)
(3)品悟路线。
同学们,这样读着有什么感受?
(4)叹一生路线
师:他们仅仅只走这么一回吗?(不是,整整二十年啊!)是啊,这一走,就走了将近二十年!出示:《泰山挑山工口述史》冯骥才先生在《泰山挑山工口述史》采访到,有的20多年,有的30多年,有的从二十多岁的一直挑到六七十岁。这一辈子,他们就这么走着,就这么挑着。
5.聚焦朴素语言,感悟哲理
(1)三次追问,探寻原因师问:路近吗?轻松吗?速度快吗?路不近,挑的重,速度慢,为什么反而比游人快?请读读挑山工的语言,找出由慢到快的原因。
(2)品读语言,感受“一个劲”
教师引读,挑山工是——一个劲往前走(生) 游人是——玩玩闹闹,走走停停(生)
(3)勾联前文,深华“一个劲”
这组对比一读就懂,但又启发着我们重新去思考,挑山工和游人还有有哪些不同呢?请大家继续读读第二自然段,当挑山工一个劲往前走的时候,游人还在干什么?
(4)对读“一个劲”,书写哲理
①合作读。
女生读游人,男生读挑山工。当游人—— 挑山工——
②书写哲理。现在看着这一连串的往前走,你有怎么样的理解呢?小组交流一下,拿出词卡写下最能表现你们理解的一个四字词语或短语。
③板贴哲理。
师:巡视,学生写好后贴到黑板。
④引读哲理。
师:指着板贴,同学们这一个劲儿往前走就是——
6.观看视频,升华情感。
那么作者冯骥才先生等人又是如何说的的呢?请看播放视频。
三、书写理由,传承一种文化
1.书写理由。同学们,读到这,这份殊荣背后的用你的文字表达出来吧!
2.反馈交流。
(1)学生交流
(2)齐读理由范例。
3.勾联单元人文主题。
这就如单元篇章页所说的。
4.回读语段,传文化
(1)出示语段。师:这种品格正如作者所说,他需要,读。
(2)理解“它”的含义。
师:他仅仅只是需要这幅画吗
(3)联结生活,传文化。
师:是的,这精神,这品格也一直激励着冯骥才先生,冯骥才先生在他的文学之路上,也是这样一个劲儿往前走。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品格,古已有之, 纪昌是一个劲儿的勤学苦练,车胤一个劲儿的勤学苦读。习总书记也这样说道: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习近平总书记
(4)回顾板书,传承文化
这就是现代的挑山工,出示: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同学们,让咱们把这幅画藏在心底,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一个劲儿往前走。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