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3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培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3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培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9 20:19:54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3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疲弊(bì) 陛下(bì) 陟罚臧否(pǐ)
B.行阵(háng) 驽钝(dùn) 裨补阙漏(quē)
C.崩殂(cú) 恢弘(hóng) 夙夜忧叹(sù)
D.以彰其咎(jiù) 妄自菲薄(fēi) 攘除(rǎng)
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④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韩愈——世称“韩昌 黎”
B.“记”是古代上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
C.“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
D.“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二、综合性学习
【学科素养】学完本课后,你所在班级举行了以“走近诸葛亮”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5.[对联续写]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诸葛亮的事迹,续写下联。
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巧布八阵图,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
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
下联:   
6.【思维能力】[观点争鸣] 诸葛亮为了表达对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以身许国。有的同学认为,诸葛亮的“忠”是一种愚忠,因为后主刘禅实在不是他效忠的好对象。对此你怎么看?
7.【语言运用】[精神接力] 诸葛亮为兴复汉室、统一中原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堪称大英雄。请你向同学推荐另一位英雄人物,并概述其英雄事迹。
三、综合题
8.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设计】学校将围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主题举行系列活动,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
活动一: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活动三:   
(2)【演讲素材】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青春才会足够美丽”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   。(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3)【偶像介绍】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的青春偶像。请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备选人物:①诸葛亮 ②文天祥 ③袁隆平
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四、文言文阅读
(2023九上·陇西月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材料,完成下题。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选自《隆中对》)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驽钝:   
10.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两项是(  )
A.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 北定中原 北通巫峡
C. 还于旧都 曹操比于袁绍
D. 则名微而众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段中 “天下计”的内容?【乙】段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臣心”?
13.“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五、语言表达
14.请从各种书籍和网上搜集关于诸葛亮的资料,以“我看诸葛亮”为题写出自己的看法。(200字左右)
例文:诸葛亮,一个神一般的名字响彻在历史的天空。他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六出祁山,一心希望北定中原;他神机妙算,草船借箭,使己方转危为安;他宽容大度,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诚心降服;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利用灵活的战术击退敌军;他火烧新野,以空城之计吓走司马懿;他庶竟驽钝,攘除奸凶,辅佐幼主,兴复汉室。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清茶襟”的悲剧却降临在他的身上,穿过时空,我仿佛看到他躺在五丈原的军帐中奄奄一息时朝问北方不甘心的眼神,不禁潸然泪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BC.正确。
D.“妄自菲薄”中的“菲”应读f i。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答案】A
【知识点】出师表;常用文言虚词;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并结合语境理解词义,①用来;②连词,不译;③在;④向。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常见的文言虚词有:之、而、以、于、其、且、为等共20个,这些虚词都有多种用法,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难点,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分类归类记忆,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答题时一定要结合句子的意思具体分析、解释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答案】D
【知识点】出师表;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节选);醉翁亭记;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的作家可以从作品、朝代、字号等方面掌握。
4.【答案】A
【知识点】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A项,均为“见识浅陋”之意;B项,答应/放在数词后面,表约数;C项,把/因为;D项,益处/更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答案】5.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
6.我认为诸葛亮不是愚忠。理由:①诸葛亮在辅佐刘氏父子的同时,也是在实现自己兴复汉室、统一中原的人生理想;②辅佐的后主刘禅虽然愚昧,但并不算是彻底的昏君,蜀汉政权也没有被人民所抛弃。
7.岳飞。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知识点】材料探究;诗歌对联;见解表述;语言连贯;语言简明;名人事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关联词语的意思及用法,要理解句子的意思,把握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用法。
(2)本题考查对材料的个性解读能力。首先明确表态,然后阐明理由。
(3)本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5.首先根据题干中诸葛亮的事迹可知,下联与“关云长”相对的是“诸葛亮”,然后运用拆合法来对下联。所谓拆合法就是把一句话拆成若干个词语,分别对应,最后把分别对应的词语组合成一句话。“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可拆分为“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根据词性相同、平仄相合的原则可对出“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
6.本题考查对材料的个性解读能力。首先明确表态“诸葛亮不是愚忠”。然后阐明理由:可从刘备的嘱托、诸葛亮的人生理想等方面思考作答。
7.所选人物是“英雄人物”,概述人物主要事迹可采用“何人何时何地做了何事”的基本模式作答,另外概述事迹过程中可适当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评价。语言要简洁、流畅。
8.【答案】(1)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
(2)①⑤
(3)①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行将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
②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身陷敌营但依然正气凛然。
③袁隆平——当代杂交水稻之父,虽屡遭打击但依然坚持理想。
【知识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成语典故;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设计一项活动,答题时要符合以下要求:①内容要符合活动主题;②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③要和示例语句一致。如: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
(2)本题中的②孙康映雪,③车胤囊萤,④宋濂抄书,⑥苏秦刺股都是古代刻苦读书的故事,而①高山流水是与友情有关的故事,⑤岳母刺字是与爱国有关的故事。故答案为①⑤。
(3)答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 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答题格式是:时代+身份,虽怎样但依然怎样。如: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行将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
故答案为:⑴ 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
⑵ ①⑤
⑶ ①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行将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
②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身陷敌营但依然正气凛然。
③袁隆平——当代杂交水稻之父,虽屡遭打击但依然坚持理想。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活动的设计能力。此类题型属开放性试题,做题时要根据活动主题,展开想像,设计相应的活动形式,力求各种形式能突出主题,具有可操作性。
⑵本题考查对成语故事的积累,平时学习时要积累这些成语故事,既要了解其故事内容,也要理解其核心意思。
⑶本题考查知识积累及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首先要对名人有基本的了解,然后再仿造例子答题。
【答案】9.挟持,控制;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能。
10.C D
11.①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②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12.“天下计”是指“三分天下”,具体指对曹操“不可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3.示例:运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出师表;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解释要放在具体的语句中识记更事半功倍。另外,在积累的基础上积累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比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另外还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2)此题考查一词多义。这些文言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
译文:【甲】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 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 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乙】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9.①句意: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挟: 挟持,控制
②句意: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驽钝: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能。
故答案为:挟持,控制;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能
10.A的;B向北;C到/和;D表并列/表转折。
故答案为:C D
11. ①惟:仅仅。天时:时机好。抑:而且。人谋:人的谋划得当。
②崩:临终。以:把。大事:国家大事。
故答案为: ①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②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1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意思是: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再结合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可得出:“天下计”是指“三分天下”,具体指对曹操“不可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根据“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可得出答案: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故答案为:“天下计”是指“三分天下”,具体指对曹操“不可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3.根据“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可得出答案:运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
故答案为: 示例:运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
14.【答案】略
【知识点】出师表;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从各种书籍和网上搜集关于诸葛亮的资料,以“我看诸葛亮”为题写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语言准确、连贯,字体工整,书面干净即可。
【点评】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做这样的题,还在自己的语文素养,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多记、多思考、多练习,这样的题就会做得较好。例文先用一句话概括对诸葛亮的总体印象,然后举诸葛亮的有关事例具体证明,最后引用一句诗表达对他的惋惜之情。这个例文结构完整,语句准确、通顺,多用四字短语使语言干净利落,这些词语有极强的概括力,含的信息量比较大,从中看出写作者对诸葛亮非常的熟悉,也看出作者有极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总之,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短文。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3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疲弊(bì) 陛下(bì) 陟罚臧否(pǐ)
B.行阵(háng) 驽钝(dùn) 裨补阙漏(quē)
C.崩殂(cú) 恢弘(hóng) 夙夜忧叹(sù)
D.以彰其咎(jiù) 妄自菲薄(fēi) 攘除(rǎng)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BC.正确。
D.“妄自菲薄”中的“菲”应读f i。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④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答案】A
【知识点】出师表;常用文言虚词;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并结合语境理解词义,①用来;②连词,不译;③在;④向。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常见的文言虚词有:之、而、以、于、其、且、为等共20个,这些虚词都有多种用法,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难点,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分类归类记忆,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答题时一定要结合句子的意思具体分析、解释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韩愈——世称“韩昌 黎”
B.“记”是古代上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
C.“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
D.“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
【答案】D
【知识点】出师表;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节选);醉翁亭记;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的作家可以从作品、朝代、字号等方面掌握。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答案】A
【知识点】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A项,均为“见识浅陋”之意;B项,答应/放在数词后面,表约数;C项,把/因为;D项,益处/更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二、综合性学习
【学科素养】学完本课后,你所在班级举行了以“走近诸葛亮”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5.[对联续写]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诸葛亮的事迹,续写下联。
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巧布八阵图,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
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
下联:   
6.【思维能力】[观点争鸣] 诸葛亮为了表达对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以身许国。有的同学认为,诸葛亮的“忠”是一种愚忠,因为后主刘禅实在不是他效忠的好对象。对此你怎么看?
7.【语言运用】[精神接力] 诸葛亮为兴复汉室、统一中原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堪称大英雄。请你向同学推荐另一位英雄人物,并概述其英雄事迹。
【答案】5.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
6.我认为诸葛亮不是愚忠。理由:①诸葛亮在辅佐刘氏父子的同时,也是在实现自己兴复汉室、统一中原的人生理想;②辅佐的后主刘禅虽然愚昧,但并不算是彻底的昏君,蜀汉政权也没有被人民所抛弃。
7.岳飞。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知识点】材料探究;诗歌对联;见解表述;语言连贯;语言简明;名人事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关联词语的意思及用法,要理解句子的意思,把握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用法。
(2)本题考查对材料的个性解读能力。首先明确表态,然后阐明理由。
(3)本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5.首先根据题干中诸葛亮的事迹可知,下联与“关云长”相对的是“诸葛亮”,然后运用拆合法来对下联。所谓拆合法就是把一句话拆成若干个词语,分别对应,最后把分别对应的词语组合成一句话。“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可拆分为“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根据词性相同、平仄相合的原则可对出“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
6.本题考查对材料的个性解读能力。首先明确表态“诸葛亮不是愚忠”。然后阐明理由:可从刘备的嘱托、诸葛亮的人生理想等方面思考作答。
7.所选人物是“英雄人物”,概述人物主要事迹可采用“何人何时何地做了何事”的基本模式作答,另外概述事迹过程中可适当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评价。语言要简洁、流畅。
三、综合题
8.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设计】学校将围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主题举行系列活动,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
活动一: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活动三:   
(2)【演讲素材】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青春才会足够美丽”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   。(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3)【偶像介绍】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的青春偶像。请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备选人物:①诸葛亮 ②文天祥 ③袁隆平
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答案】(1)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
(2)①⑤
(3)①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行将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
②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身陷敌营但依然正气凛然。
③袁隆平——当代杂交水稻之父,虽屡遭打击但依然坚持理想。
【知识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成语典故;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设计一项活动,答题时要符合以下要求:①内容要符合活动主题;②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③要和示例语句一致。如: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
(2)本题中的②孙康映雪,③车胤囊萤,④宋濂抄书,⑥苏秦刺股都是古代刻苦读书的故事,而①高山流水是与友情有关的故事,⑤岳母刺字是与爱国有关的故事。故答案为①⑤。
(3)答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 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答题格式是:时代+身份,虽怎样但依然怎样。如: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行将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
故答案为:⑴ 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
⑵ ①⑤
⑶ ①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行将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
②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身陷敌营但依然正气凛然。
③袁隆平——当代杂交水稻之父,虽屡遭打击但依然坚持理想。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活动的设计能力。此类题型属开放性试题,做题时要根据活动主题,展开想像,设计相应的活动形式,力求各种形式能突出主题,具有可操作性。
⑵本题考查对成语故事的积累,平时学习时要积累这些成语故事,既要了解其故事内容,也要理解其核心意思。
⑶本题考查知识积累及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首先要对名人有基本的了解,然后再仿造例子答题。
四、文言文阅读
(2023九上·陇西月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材料,完成下题。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选自《隆中对》)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驽钝:   
10.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两项是(  )
A.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 北定中原 北通巫峡
C. 还于旧都 曹操比于袁绍
D. 则名微而众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段中 “天下计”的内容?【乙】段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臣心”?
13.“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答案】9.挟持,控制;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能。
10.C D
11.①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②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12.“天下计”是指“三分天下”,具体指对曹操“不可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3.示例:运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出师表;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解释要放在具体的语句中识记更事半功倍。另外,在积累的基础上积累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比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另外还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2)此题考查一词多义。这些文言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
译文:【甲】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 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 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乙】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9.①句意: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挟: 挟持,控制
②句意: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驽钝: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能。
故答案为:挟持,控制;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能
10.A的;B向北;C到/和;D表并列/表转折。
故答案为:C D
11. ①惟:仅仅。天时:时机好。抑:而且。人谋:人的谋划得当。
②崩:临终。以:把。大事:国家大事。
故答案为: ①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②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1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意思是: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再结合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可得出:“天下计”是指“三分天下”,具体指对曹操“不可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根据“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可得出答案: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故答案为:“天下计”是指“三分天下”,具体指对曹操“不可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3.根据“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可得出答案:运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
故答案为: 示例:运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
五、语言表达
14.请从各种书籍和网上搜集关于诸葛亮的资料,以“我看诸葛亮”为题写出自己的看法。(200字左右)
例文:诸葛亮,一个神一般的名字响彻在历史的天空。他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六出祁山,一心希望北定中原;他神机妙算,草船借箭,使己方转危为安;他宽容大度,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诚心降服;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利用灵活的战术击退敌军;他火烧新野,以空城之计吓走司马懿;他庶竟驽钝,攘除奸凶,辅佐幼主,兴复汉室。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清茶襟”的悲剧却降临在他的身上,穿过时空,我仿佛看到他躺在五丈原的军帐中奄奄一息时朝问北方不甘心的眼神,不禁潸然泪下。
【答案】略
【知识点】出师表;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从各种书籍和网上搜集关于诸葛亮的资料,以“我看诸葛亮”为题写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语言准确、连贯,字体工整,书面干净即可。
【点评】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做这样的题,还在自己的语文素养,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多记、多思考、多练习,这样的题就会做得较好。例文先用一句话概括对诸葛亮的总体印象,然后举诸葛亮的有关事例具体证明,最后引用一句诗表达对他的惋惜之情。这个例文结构完整,语句准确、通顺,多用四字短语使语言干净利落,这些词语有极强的概括力,含的信息量比较大,从中看出写作者对诸葛亮非常的熟悉,也看出作者有极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总之,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短文。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