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9课《枣儿》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填空题
1.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è biǎn guà mò
苦 竹 算 然 掸灰
咀嚼 踌躇 囫囵 搀扶 翘首
2.孙鸿, 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1999年“中国 戏剧奖”——小品小戏奖 奖,并囊括优秀 奖、优秀 奖、优秀 奖。
3.根据课文《 枣儿 》内容填空。
全剧运用 手法,围绕着“ ”展开情节,描写了 之间的一段亲密交往,表现了老人对 、男孩对 的拳拳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剧烈深刻的社会变迁给人们的 观念、 方式带来的碰撞和考验。
4.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 ;你高傲时,它呼唤你 ;你莽撞时,它呼唤你 ;你跌倒时,它呼唤你 。
5.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
(1)男孩 (没有办法)地走到老人跟前。
(2)男孩从老人手里接过枣儿,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口里说:“谢谢爷爷!”
(3)许多同学都说:“读这篇《枣儿》,只要领会了其意蕴,就会像吃枣儿一样 (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二、语段阅读
6.(2024·中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青春积攒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未来。青年强,则国家强。百年前,一批热血澎湃的青年擎起真理的火炬,开辟经天纬地事业的宏伟画面仍历历在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将与日俱增。狂风hū xiào ( )的日子已然成为过去,望向前路,我们不必再yōu xīn chōnɡ chōnɡ ( ),因为百年后的今天,无数意气风发的青年担当历史的重任,踊跃投身民族复兴的征程。;时光流转,时代巨变,在繁荣的街头,rén shēnɡ dǐnɡ fèi ( ),车水马龙。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____;奋斗,许岁月以不朽的荣光。____光荣与梦想的远征,新时代青年更须在青年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青春的能动力和____激荡起民族复兴的____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词语。
hū xiào ( ) yōu xīn chōnɡ chōnɡ ( ) rén shēnɡ dǐnɡ fèi ( )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底气 奔走 创新力 澎湃 B.底色 奔走 创造力 嘹亮
C.底色 奔赴 创造力 澎湃 D.底气 奔赴 创新力 嘹亮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使命。
B.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进步。
C.在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里,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进步。
D.在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里,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使命。
三、综合题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孤ɡuǎ老人和留守儿童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你若是一个感恩的人,你的心中就能装载整个世界!”你可以貌不惊人,才疏学浅,甚至可以身戴伤残,但你不能忘记感恩。感恩的第一步就是孝亲敬老。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人间没有温情的留驻,犹如夜空失去星星的照耀,会àn然失色。让我们爱老人和小孩吧,像爱自己一样!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ɡuǎ àn
孤 装载 然失色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才疏学浅”中“疏”的意思是( )
A.疏忽 B.关系远 C.浅薄 D.分散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一个整句。
四、现代文阅读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人: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孩: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老人:怎么了?
男孩:爹不会回来了。
老人:嗯?
男孩: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孩: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人: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
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老人:(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儿吃。
男孩:(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老人:(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孩: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
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老人:那,咱们喊喊?
男孩:喊喊!(爬到土坡上,使劲儿喊)
枣儿甜,枣儿香,
要吃枣儿喊爹娘;
爹娘给个竹竿竿,
打下枣儿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给娃娃过年吃。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1)品味小男孩的语言,说说其体现了男孩怎样的性格特点。
(2)“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这些文字在剧本中叫作什么?它们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3)“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你能体会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吗?
(4)“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联系全剧,说说这样结尾的表达效果。
五、语言表达
9.假如有一天,课文中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都回来了,请想象一下他们四人重逢的情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涩;匾;卦;蓦;dǎn;jué;chú;lún;chān;qiáo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涩”“蓦”容易写错,“嚼”“翘”属于多音字。
故答案为:涩;匾;卦;蓦;dǎn;jué;chú;lún;chān;qiáo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汉字书写,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做这样的题必须要做到:①能正确的拼读拼写,牢固掌握字音字形,不写错字别字,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②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汉字;③不但要求书写正确,还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达到工整、规范的要求。
2.【答案】靖江;曹禺;一等;编剧;导演;演员
【知识点】枣儿;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考生在平时要留心,多加积累。平时熟记完成该题不难。
故答案为:靖江;曹禺;一等;编剧;导演;演员
【点评】考生在平时要熟记作家作品。
3.【答案】象征;枣儿;老人和男孩;儿子;父亲;思想;生活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象征;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分析】《枣儿》是当代剧作家孙鸿创作的一部话剧作品,曾经荣获19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 ,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剧烈的社会变迁给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带来的碰撞的考验。全剧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它的象征性。“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
故答案为:象征;枣儿;老人和男孩;儿子;父亲;思想;生活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掌握和内容的整体感知。要认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所用的写作手法,对文章内容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然后对照要求答题即可。
4.【答案】清醒;谦虚(谦逊);谨慎(小心);站立(站起)
【知识点】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词语的使用(搭配);枣儿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先辨析句子的特点。本句是以“理想”为话题,例句中“慵懒”和“勤奋”互为反义,因此所填词语也要与前句的谓语中心词形成反义,还要注意语言的流畅优美。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能力层级B
5.【答案】(1)无可奈何
(2)喜出望外
(3)津津有味
【知识点】词义理解;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1)无可奈何:指没有办法,不知道怎么办。
(2)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3)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故答案为:
(1)无可奈何
(2)喜出望外
(3)津津有味
【点评】 本题是对学生词语积累和推断概括能力的考查,知道词意的根据记忆作答;不知道词意可根据文意来推断。平时要多积累常见的成语意思,作答时结合语境分析。
6.【答案】(1)呼啸;忧心忡忡;人声鼎沸
(2)C
(3)D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词;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hū xiào”写作“呼啸”;“yōu xīn chōnɡ chōnɡ”写作“忧心忡忡”;“rén shēnɡ dǐnɡ fèi”写作“人声鼎沸”
⑵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第一处:底气:比喻信心;劲头。底色:指打底的颜色。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指的是奋斗,填“底色”更合适。第二处:奔走:指急走,跑。奔赴:指奔向某地。.后面与“光荣与梦想”搭配,填“奔赴”更合适。第三处:创新:创立或创造新的。创造:指建立、想出或做出从未有过的事物。根据前面“能动力”可知,填“创造力”更合适。第四处:嘹亮:指形容声音清脆洪亮。澎湃:指形容波浪互相撞击。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形容“春潮”,填“澎湃”更合适。
⑶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画波浪线的句子出现双主语,可将“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改为“在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里”;“肩负”缺少宾语中心词,可在句末加上“的使命”。
故答案为:⑴呼啸;忧心忡忡;人声鼎沸
⑵C
⑶D
【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⑵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⑶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运用。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7.【答案】(1)寡;zài;黯
(2)身戴伤残;身带伤残
(3)C
(4)让我们像爱自己一样爱老人和小孩吧!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载”是多音字,这里应读作“zài”。
(2)“戴”,加在头、面、颈、手等处 ,“带”,这里是含有,呈现。故“身戴伤残” 应为“身带伤残”。
(3) 才疏学浅: 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根据这个成语的意思,可知这里的“疏”应为浅薄的意思。故选C。
(4)“像爱自己一样”是句子的状语,应在动词前面,“让我们爱老人和小孩吧”中的动词是“爱”。故这句话应改为:让我们像爱自己一样爱老人和小孩吧!
故答案为:⑴寡;zài;黯
⑵1、身戴伤残;身带伤残
⑶ C
⑷ 让我们像爱自己一样爱老人和小孩吧!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和书写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平常所掌握的常用词语的音形义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书写和注音。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⑵此题考查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⑶本题考查理解字义的能力。理解字义首先要理解成语大意,然后再根据成语意思选择正确的答案。
⑷本题考查把散句改为整句的能力。散句改为整句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其相关内容构成整齐的句式;或将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进行修整,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
8.【答案】(1)小男孩的语言体现了他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性格特点。
(2)这些对人物动作、表情作简要说明的文字,在剧本中叫作舞台提示(或舞台说明)。剧中作舞台提示的文字虽然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里的几处舞台提示,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舞台提示不是可有可无的。
(3)这句台词除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外,“不认识回家的路”还应该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
(4)这样结尾,既呼应开头,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关注戏剧舞台说明;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戏剧
【解析】【分析】 (1)结合小男孩的语言进行分析,从小男孩要把巧克力分给老人吃,给爹留枣,相信娘说的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并且大声喊等话语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孩子。
(2) 舞台提示又称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据此可知这部分内容属于舞台说明,结合语境分析,老人听到男孩“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后,老人非常可怜、同情男孩,上前抚着男孩的头老人对男孩的疼爱和安慰。老人听到男孩说“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这样的话后,对男孩纯真的希望而感动,这是老人没有想到的,他原本想着男孩对爹回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当男孩说要把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都留给枣儿叔时,老人感觉小男孩真懂事,还能体察自己,因此老人紧紧搂住男孩。据此可总结出:选文中的几处舞台说明,都传神地写出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3)“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本义是出远门的人由于离家时间长,忘记了回家的路。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枣儿的爹不回来并不是因为不认识回家的路,而是因为他在城里又找了别的女人,又有了一个家;老人的儿子不回来也不是也认识回家的路,而是他被城里现代化的生活所吸引,在城里扎下了根,不愿再回到贫穷、落后的村里。据此可知“不认识回家的路”还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
(4)“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二人翘首远望的时间很长。这句话还与开头“ 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树下坐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相呼应。 “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说明二人呼唤的次数之多,强调了男孩和老人对渴盼亲人回归的感情,从而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⑴ 小男孩的语言体现了他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性格特点。
⑵ 这些对人物动作、表情做简要说明的文字,在剧本中叫作舞台说明。作用:剧本中的舞台说明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选文中的几处舞台说明,都传神地写出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舞台提示不是可有可无的。
⑶ 这句台词除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外,“不认识回家的路”还应该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
⑷ 这个结尾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点评】 ⑴此题考查把握文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
⑵本题考查分析舞台提示作用的能力。答题时既要掌握舞台提示的有关知识和作用,又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作用。
⑶本题考查理解句子言外之意的能力。 言外之意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答题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再结合语境分析。
⑷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结尾段作用的能力。文章结尾段的作用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分析其妙处。
9.【答案】略
【知识点】联想想象
【解析】【分析】
首先要了解课文《枣儿》的内容,文章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达对父亲回家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围绕
着这样的情感氛围展开想象,当有一天老人的儿子枣儿回家了,父子重逢时,儿子定然是满心的愧疚和思念,父亲也定然是万分惊喜和激动的。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刻画父子重逢的画面即可。
故答案为:“爹,儿子不孝!现在才回来看您!”坐在那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想念儿子的老人缓缓抬起头,是真的,自己的儿子——枣儿回来了!他又惊又喜,想站起来。枣儿疾步向前搀扶老父亲:“爹,枣儿想您了,再也不离开您了!”久别重逢的父子泪流满面……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合理化续写。读后续写一般是具有正能量,而且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一般来说文章内容通俗易懂,一般要求续写的部分,都是故事的高潮或者是结局。解答此类题时,要把叙述性的语言和描述性的语言相结合,语言生动细腻,感情简洁朴素,画面感强,同时,应符合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取向,逻辑合理,情节连贯,防止主题跑偏和故事情节离奇荒诞。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9课《枣儿》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填空题
1.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è biǎn guà mò
苦 竹 算 然 掸灰
咀嚼 踌躇 囫囵 搀扶 翘首
【答案】涩;匾;卦;蓦;dǎn;jué;chú;lún;chān;qiáo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涩”“蓦”容易写错,“嚼”“翘”属于多音字。
故答案为:涩;匾;卦;蓦;dǎn;jué;chú;lún;chān;qiáo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汉字书写,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做这样的题必须要做到:①能正确的拼读拼写,牢固掌握字音字形,不写错字别字,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②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汉字;③不但要求书写正确,还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达到工整、规范的要求。
2.孙鸿, 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1999年“中国 戏剧奖”——小品小戏奖 奖,并囊括优秀 奖、优秀 奖、优秀 奖。
【答案】靖江;曹禺;一等;编剧;导演;演员
【知识点】枣儿;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考生在平时要留心,多加积累。平时熟记完成该题不难。
故答案为:靖江;曹禺;一等;编剧;导演;演员
【点评】考生在平时要熟记作家作品。
3.根据课文《 枣儿 》内容填空。
全剧运用 手法,围绕着“ ”展开情节,描写了 之间的一段亲密交往,表现了老人对 、男孩对 的拳拳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剧烈深刻的社会变迁给人们的 观念、 方式带来的碰撞和考验。
【答案】象征;枣儿;老人和男孩;儿子;父亲;思想;生活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象征;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分析】《枣儿》是当代剧作家孙鸿创作的一部话剧作品,曾经荣获19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 ,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剧烈的社会变迁给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带来的碰撞的考验。全剧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它的象征性。“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
故答案为:象征;枣儿;老人和男孩;儿子;父亲;思想;生活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掌握和内容的整体感知。要认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所用的写作手法,对文章内容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然后对照要求答题即可。
4.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 ;你高傲时,它呼唤你 ;你莽撞时,它呼唤你 ;你跌倒时,它呼唤你 。
【答案】清醒;谦虚(谦逊);谨慎(小心);站立(站起)
【知识点】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词语的使用(搭配);枣儿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先辨析句子的特点。本句是以“理想”为话题,例句中“慵懒”和“勤奋”互为反义,因此所填词语也要与前句的谓语中心词形成反义,还要注意语言的流畅优美。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能力层级B
5.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
(1)男孩 (没有办法)地走到老人跟前。
(2)男孩从老人手里接过枣儿,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口里说:“谢谢爷爷!”
(3)许多同学都说:“读这篇《枣儿》,只要领会了其意蕴,就会像吃枣儿一样 (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答案】(1)无可奈何
(2)喜出望外
(3)津津有味
【知识点】词义理解;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1)无可奈何:指没有办法,不知道怎么办。
(2)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3)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故答案为:
(1)无可奈何
(2)喜出望外
(3)津津有味
【点评】 本题是对学生词语积累和推断概括能力的考查,知道词意的根据记忆作答;不知道词意可根据文意来推断。平时要多积累常见的成语意思,作答时结合语境分析。
二、语段阅读
6.(2024·中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青春积攒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未来。青年强,则国家强。百年前,一批热血澎湃的青年擎起真理的火炬,开辟经天纬地事业的宏伟画面仍历历在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将与日俱增。狂风hū xiào ( )的日子已然成为过去,望向前路,我们不必再yōu xīn chōnɡ chōnɡ ( ),因为百年后的今天,无数意气风发的青年担当历史的重任,踊跃投身民族复兴的征程。;时光流转,时代巨变,在繁荣的街头,rén shēnɡ dǐnɡ fèi ( ),车水马龙。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____;奋斗,许岁月以不朽的荣光。____光荣与梦想的远征,新时代青年更须在青年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青春的能动力和____激荡起民族复兴的____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词语。
hū xiào ( ) yōu xīn chōnɡ chōnɡ ( ) rén shēnɡ dǐnɡ fèi ( )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底气 奔走 创新力 澎湃 B.底色 奔走 创造力 嘹亮
C.底色 奔赴 创造力 澎湃 D.底气 奔赴 创新力 嘹亮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使命。
B.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进步。
C.在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里,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进步。
D.在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里,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使命。
【答案】(1)呼啸;忧心忡忡;人声鼎沸
(2)C
(3)D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词;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hū xiào”写作“呼啸”;“yōu xīn chōnɡ chōnɡ”写作“忧心忡忡”;“rén shēnɡ dǐnɡ fèi”写作“人声鼎沸”
⑵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第一处:底气:比喻信心;劲头。底色:指打底的颜色。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指的是奋斗,填“底色”更合适。第二处:奔走:指急走,跑。奔赴:指奔向某地。.后面与“光荣与梦想”搭配,填“奔赴”更合适。第三处:创新:创立或创造新的。创造:指建立、想出或做出从未有过的事物。根据前面“能动力”可知,填“创造力”更合适。第四处:嘹亮:指形容声音清脆洪亮。澎湃:指形容波浪互相撞击。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形容“春潮”,填“澎湃”更合适。
⑶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画波浪线的句子出现双主语,可将“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改为“在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里”;“肩负”缺少宾语中心词,可在句末加上“的使命”。
故答案为:⑴呼啸;忧心忡忡;人声鼎沸
⑵C
⑶D
【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⑵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⑶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运用。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三、综合题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孤ɡuǎ老人和留守儿童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你若是一个感恩的人,你的心中就能装载整个世界!”你可以貌不惊人,才疏学浅,甚至可以身戴伤残,但你不能忘记感恩。感恩的第一步就是孝亲敬老。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人间没有温情的留驻,犹如夜空失去星星的照耀,会àn然失色。让我们爱老人和小孩吧,像爱自己一样!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ɡuǎ àn
孤 装载 然失色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才疏学浅”中“疏”的意思是( )
A.疏忽 B.关系远 C.浅薄 D.分散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一个整句。
【答案】(1)寡;zài;黯
(2)身戴伤残;身带伤残
(3)C
(4)让我们像爱自己一样爱老人和小孩吧!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载”是多音字,这里应读作“zài”。
(2)“戴”,加在头、面、颈、手等处 ,“带”,这里是含有,呈现。故“身戴伤残” 应为“身带伤残”。
(3) 才疏学浅: 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根据这个成语的意思,可知这里的“疏”应为浅薄的意思。故选C。
(4)“像爱自己一样”是句子的状语,应在动词前面,“让我们爱老人和小孩吧”中的动词是“爱”。故这句话应改为:让我们像爱自己一样爱老人和小孩吧!
故答案为:⑴寡;zài;黯
⑵1、身戴伤残;身带伤残
⑶ C
⑷ 让我们像爱自己一样爱老人和小孩吧!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和书写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平常所掌握的常用词语的音形义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书写和注音。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⑵此题考查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⑶本题考查理解字义的能力。理解字义首先要理解成语大意,然后再根据成语意思选择正确的答案。
⑷本题考查把散句改为整句的能力。散句改为整句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其相关内容构成整齐的句式;或将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进行修整,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
四、现代文阅读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人: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孩: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老人:怎么了?
男孩:爹不会回来了。
老人:嗯?
男孩: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孩: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人: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
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老人:(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儿吃。
男孩:(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老人:(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孩: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
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老人:那,咱们喊喊?
男孩:喊喊!(爬到土坡上,使劲儿喊)
枣儿甜,枣儿香,
要吃枣儿喊爹娘;
爹娘给个竹竿竿,
打下枣儿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给娃娃过年吃。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1)品味小男孩的语言,说说其体现了男孩怎样的性格特点。
(2)“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这些文字在剧本中叫作什么?它们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3)“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你能体会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吗?
(4)“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联系全剧,说说这样结尾的表达效果。
【答案】(1)小男孩的语言体现了他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性格特点。
(2)这些对人物动作、表情作简要说明的文字,在剧本中叫作舞台提示(或舞台说明)。剧中作舞台提示的文字虽然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里的几处舞台提示,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舞台提示不是可有可无的。
(3)这句台词除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外,“不认识回家的路”还应该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
(4)这样结尾,既呼应开头,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关注戏剧舞台说明;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戏剧
【解析】【分析】 (1)结合小男孩的语言进行分析,从小男孩要把巧克力分给老人吃,给爹留枣,相信娘说的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并且大声喊等话语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孩子。
(2) 舞台提示又称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据此可知这部分内容属于舞台说明,结合语境分析,老人听到男孩“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后,老人非常可怜、同情男孩,上前抚着男孩的头老人对男孩的疼爱和安慰。老人听到男孩说“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这样的话后,对男孩纯真的希望而感动,这是老人没有想到的,他原本想着男孩对爹回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当男孩说要把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都留给枣儿叔时,老人感觉小男孩真懂事,还能体察自己,因此老人紧紧搂住男孩。据此可总结出:选文中的几处舞台说明,都传神地写出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3)“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本义是出远门的人由于离家时间长,忘记了回家的路。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枣儿的爹不回来并不是因为不认识回家的路,而是因为他在城里又找了别的女人,又有了一个家;老人的儿子不回来也不是也认识回家的路,而是他被城里现代化的生活所吸引,在城里扎下了根,不愿再回到贫穷、落后的村里。据此可知“不认识回家的路”还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
(4)“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二人翘首远望的时间很长。这句话还与开头“ 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树下坐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相呼应。 “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说明二人呼唤的次数之多,强调了男孩和老人对渴盼亲人回归的感情,从而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⑴ 小男孩的语言体现了他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性格特点。
⑵ 这些对人物动作、表情做简要说明的文字,在剧本中叫作舞台说明。作用:剧本中的舞台说明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选文中的几处舞台说明,都传神地写出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舞台提示不是可有可无的。
⑶ 这句台词除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外,“不认识回家的路”还应该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
⑷ 这个结尾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点评】 ⑴此题考查把握文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
⑵本题考查分析舞台提示作用的能力。答题时既要掌握舞台提示的有关知识和作用,又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作用。
⑶本题考查理解句子言外之意的能力。 言外之意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答题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再结合语境分析。
⑷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结尾段作用的能力。文章结尾段的作用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分析其妙处。
五、语言表达
9.假如有一天,课文中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都回来了,请想象一下他们四人重逢的情景。
【答案】略
【知识点】联想想象
【解析】【分析】
首先要了解课文《枣儿》的内容,文章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达对父亲回家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围绕
着这样的情感氛围展开想象,当有一天老人的儿子枣儿回家了,父子重逢时,儿子定然是满心的愧疚和思念,父亲也定然是万分惊喜和激动的。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刻画父子重逢的画面即可。
故答案为:“爹,儿子不孝!现在才回来看您!”坐在那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想念儿子的老人缓缓抬起头,是真的,自己的儿子——枣儿回来了!他又惊又喜,想站起来。枣儿疾步向前搀扶老父亲:“爹,枣儿想您了,再也不离开您了!”久别重逢的父子泪流满面……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合理化续写。读后续写一般是具有正能量,而且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一般来说文章内容通俗易懂,一般要求续写的部分,都是故事的高潮或者是结局。解答此类题时,要把叙述性的语言和描述性的语言相结合,语言生动细腻,感情简洁朴素,画面感强,同时,应符合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取向,逻辑合理,情节连贯,防止主题跑偏和故事情节离奇荒诞。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