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明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①②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
B.通过①②③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Ag
C.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X可以为Al,Y为CuSO4溶液
D.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X可以为Cu,Y为AgNO3溶液
2.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下列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用于炼钢的赤铁矿
B.用于制造人造骨的钦合金
C.钻探机钻头上的金刚石
D.用于制造船舶外壳的玻璃钢
3.下列有关保护金属资源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废旧金属
B.寻找金属代用品
C.生锈的金属要及时丢弃
D.防止金属锈蚀
4.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铁粉和锌片 观察颜色 加适量的硫酸镁溶液
B 氧化铁和氧化铜 观察颜色 用氢气还原后观察固体颜色
C 黄金和黄铜(Cu﹣Zn合金) 观察颜色 加热,然后观察颜色
D 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点燃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5.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燃烧的条件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③探究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的因素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及时回收废旧金属
B.禁止开采金属矿物
C.禁止使用金属材料
D.大力寻找并开采金属矿物
7.下列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A.铜和稀硫酸 B.镁和硫酸铜溶液 C.酒精燃烧 D.电解水
8.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 置换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化合反应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向pH=12的KOH溶液中滴加pH=2的稀盐酸
C.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D.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铜粉
10.《本草纲目》记载:石胆(主要成分:CuSO4 5H2O)出蒲州石穴中…涂于铁上,烧之红者真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置换反应
B.纲目中描述的“红者”物质是铁锈
C.纲目中描述的“红者”物质是铜
D.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鉴别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粉末一一取样,观察颜色
B.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杂质一一加入过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过滤
C.检验久置的NaOH是否变质一一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D.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低一一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样品中
12.有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乙、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丙产生气泡较快,甲、丁无现象;再将甲投入丁的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丁析出,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序为
A.甲>乙>丙>丁B.丙>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甲>乙>丙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B.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在有无 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 D.等质量的Al、Zn与足量的 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A.A B.B C.C D.D
二、填空与简答
14.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请根据下列物质的用途所体现出物质的具体的化学性质将它们分类,并参照实例完成空白处内容 填一条即可)。
①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②工业上用一氧化碳炼铁
③用沼气煮饭
④氧气用于炼钢
⑤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⑥用氢气去除铜粉中混有的氧化铜
(2)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的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① (填“B”或“C”或“D”)归为一类,依据是② 。
A B C D
15.请你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生活处处有化学。
①发热小能手“暖宝宝”(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使用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热能。
②做饭时,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是因为 (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2)2022年3月,王亚平在天宫课堂实验中将油和水混合振荡,得到了不分层的油水混合物,叶光富根据转动成向心力,又实现了油和水的分离。请判断王亚平得到的不分层的油水混合物 (填“是”或“不是”)溶液。
16.能源和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主要包括 。
(2)家庭中通常用天然气做燃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某有机化合物R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则R的化学式为 。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给环境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写出两种)。
(5)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
17.(1)在用食醋拌凉菜时,往往可以闻到醋香,这说明醋酸具有 性。食醋不宜存放在含铁等金属的容器内,原因是 。请写一个你熟悉的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用稀盐酸可以除去铁表面的铁锈。请分别写出他与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片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 。
18.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
(1)日常生活中,切菜刀采用的防锈措施是 。
(2)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向含有Fe(NO3)2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 ,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3)若要检验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Zn Cu Ag稀盐酸
B Zn Cu AgNO3溶液
C Zn Ag CuSO4溶液
D Cu Ag ZnSO4溶液
19.已知A、B、C、D、E为初三常见的化类物质,其中A、B是同一类别的物质,C、D是同一类别的物质。E是目前年产量最大的金属,“—”表示相互反应,“→”表示转化生成,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则:
(1)C的化学式为
(2)D—B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2月3日,嫦娥五号成功将携带月壤样品的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返回地面。月球有丰富的矿藏。在月球的月海玄武岩中富含铁、钛等元素。科学家设想以该岩石为原料在未来冶炼金属铁和钛,同时获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1)将月海玄武岩石送入冶炼炉前要将岩石研碎成粉末,这样做的目的是 。
(2)该流程中可循环的物质是 。
(3)写出该流程中一氧化碳与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在流程①中冶炼炉内不能混入空气的原因是 (写一点)。
三、科学探究题
21.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和盐溶液反应时,发现将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气泡和沉淀产生。为了探究生成的气体和固体沉淀的成分与产生原因,同学们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二氧化硫;猜想二:二氧化碳;猜想三:氢气。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 ,原因是 。
【查阅资料】①SO2与CO2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②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冷水剧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验证生成的气体是否为SO2,他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 ,确定生成的气体不是SO2。
(2)乙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生成的气体是H2。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拓展延伸】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是什么
【分析讨论】同学们认为钠可能会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3)丙同学提出异议:除了上述反应,可能钠也可直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的单质铜,只是蓝色的Cu(OH)2掩盖了红色的铜。请设计实验证明该蓝色沉淀中不含单质铜。
实验步骤与现象 结论
该蓝色沉淀中不含单质铜
(4)由上述探究,同学们认为硫酸铜溶液可能呈 性,他们可以选择 (填试剂名称)来验证。
四、计算题
22.小宏同学取10g黄铜(铜锌合金)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测得加入的稀硫酸质量和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如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30 60 90 1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9.94 m 99.82 129.8
(1)表中m= ,从表中的数据分析,当小宏同学加入 g稀硫酸时,烧杯中刚好没有气泡产生。
(2)请在下图画出10g黄铜加入稀硫酸与生成氢气的质量的图像 。
(3)求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通过①②实验,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说法正确;
B、通过①②③实验,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铝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Al>Ag,但还不能说明金属活动性Cu >Ag,说法错误;
C、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X可以为Al,Y为CuSO4溶液,若铝能置换出红色的铜,则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说法正确;
D、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X可以为Cu,Y为AgNO3溶液,若铜能置换出银色的银,则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同学们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
2.B
【详解】A、用于炼钢的赤铁矿属于混合物,主要成分是Fe2O3,不是金属也不是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B、用于制造人造骨的钦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钻探机钻头上的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不属于金属材料;
D、用于制造船舶外壳的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故选B。
3.C
【详解】生锈的金属要及时丢弃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选C。
4.B
【详解】A、锌是银白色的,铁粉是黑色的,通过观察颜色可以区分铁粉和锌片,铁粉和锌片均和硫酸镁反应,加适量的硫酸镁溶液不能区分铁粉和锌片,故A不正确;
B、氧化铜的黑色的,氧化铁是红色的,通过观察颜色可以区分氧化铁和氧化铜,氢气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水,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氢气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水,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通过用氢气还原后观察固体颜色可以区分氧化铁和氧化铜,故B正确;
C、黄金和黄铜颜色均是金黄色的,通过观察颜色不能区分黄金和黄铜,通过加热,金没变化,黄铜变黑色,然后观察颜色可以区分黄铜和黄金,故C不正确;
D、二氧化锰和木炭粉均为黑色,通过观察颜色不能区分二氧化锰和木炭粉,木炭粉点燃生成二氧化碳,通过点燃观察现象可以区分二氧化锰和木炭粉,故D不正确。故选B。
5.C
【详解】①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探究燃烧的条件,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如探究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则应一个与氧气接触,一个隔绝氧气,其它因素相同;
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采用的是实验法,该实验中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③探究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的因素,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如探究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变量是温度,其他因素相同;
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如探究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则其中一个铁钉与水接触,一个铁钉与水不接触,其它因素相同。
故研究方法相同的是①③④。
故选C。
6.A
【详解】A、废旧金属回收,能节约金属资源,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废旧金属回收成本不高,还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正确;
B、应禁止开采金属矿物,是不切合实际的,故错误;
C、严禁使用金属材料,是不切合实际的,故错误;
D、合理开采矿物,否则既浪费了资源,又损害了国家利益,故错误。
故选A。
7.B
【详解】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A、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后面,所以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B、镁和硫酸铜溶液生成铜和硫酸镁,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C、酒精燃烧是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不是氯化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方程式没有配平,也没有标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错误,正确的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不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方程式正确;且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详解】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由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则装置中的气体减小,压强减小,该选项不正确;
B、氢氧化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则pH会随着氢氧化钾的减小而减小,且最后盐酸过量时,溶液pH会慢慢接近于2,但不会小于2,该选项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吸热,溶液温度降低,该选项不正确;
D、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则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增大,但反应停止后固体质量不变,该选项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A、铁与CuSO4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是置换反应,正确;
B、纲目中描述的“红者”物质是生成的铜,错误;
C、纲目中描述的“红者”物质是铜,正确;
D、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正确。故选B。
11.C
【详解】A、二氧化锰是黑色的,氧化铁粉末是红棕色的,可以观察颜色区分。正确。
B、加入过量铁,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后得到氯化亚铁溶液,正确。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变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为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不能用酚酞鉴别。错误。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样品中,呼出气体中的木条先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低。正确。
故选C。
12.B
【详解】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乙、丙表面有气泡产生,甲、丁无现象,说明乙丙的活动性比氢强,甲、丁的活动性比氢弱,丙产生气泡较快,说明丙大于乙,乙大于氢,再将甲投入丁的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丁析出,说明甲比丁活泼,故甲乙丙丁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丙>乙>甲>丁,故选B。
13.A
【详解】A、依据化学方程式,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大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溶液的质量增加,直到完全反应,故A正确;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B错误;
C、MnO2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但不会改变生成物的量,故C错误;
D、铝的活动性比锌强,铝反应快,相同时间内铝产生的氢气多,依据化学方程式:、,等质量的Al、Zn与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铝产生的氢气多,故D错误。
故选A。
14. 利用物质的可燃性(或利用物质的还原性) ③⑤(或②⑥) C 主要目的都是探究物质的性质
【详解】(1)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利用物质的可燃性,可用其做燃料,如③⑤;利用物质的还原性,可用其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如②⑥;
(2)A 该实验是探究氢气的可燃性(性质);B 该实验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C 该实验是探究物质的导电性;D.该实验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C;主要目的都是探究物质的性质。
15.(1) 化学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不是
【详解】(1)①发热小能手“暖宝宝”(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使用过程中实际是铁生锈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填:化学。
②做饭时,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油不溶于水,不分层的油水混合物不是溶液,故填:不是。
16.(1)煤、石油、天然气
(2)
(3)C2H2
(4)导致温室效应,导致大气污染
(5)
【详解】(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2)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后碳、氢、氧原子数目分别为4、4、10,反应前碳、氢、氧原子数目分别为0、0、10,则R的化学式为C2H2。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和烟尘,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烟尘导致大气污染。
(5)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为硫酸和锌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挥发 醋酸能与铁反应 Fe2O3
【详解】(1)在用食醋拌凉菜时,往往可以闻到醋香,这说明醋酸具有挥发性,食醋不宜存放在含铁等金属的容器内,原因是醋酸能与铁反应,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用稀盐酸可以除去铁表面的铁锈。稀盐酸与铁锈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保持刀表面清洁和干燥(或将刀表面洗净、擦干) Fe、Cu Fe(NO3)2 C
【分析】(1)根据铁的锈蚀条件以及防锈措施来分析;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
(3)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验证方法来分析。
【详解】(1)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日常生活中,切菜刀采用的防锈措施是保持铁刀表面的清洁和干燥或将菜刀擦干,涂上一层植物油等。故答案为:保持刀表面清洁和干燥(或将刀表面洗净、擦干)。
(2)向含有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铜强,在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镁先与Cu(NO3)2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镁溶液和铜,Cu(NO3)2反应完,若还有镁粉,镁才能与Fe(NO3)2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镁溶液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滤渣中含有铁,也可能含有铁和镁的混合物,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Cu;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Fe(NO3)2。故答案为:Fe、Cu;Fe(NO3)2。
(3)A.Cu、Ag均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无法判断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不合题意;
B.Zn、Cu都能置换出AgNO3溶液中的银,无法判断锌和铜的活动性强弱,不合题意;
C.Zn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而银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说明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为:锌、铜、银,符合题意;
D.Cu、Ag均不能与ZnSO4溶液反应,无法判断锌和铜的活动性强弱,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金属的化学性质与确定能发生的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 H2SO4 HCl+AgNO3=AgCl↓+HNO3
【分析】E是目前年产量最大的金属,所以E为铁;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及C能够反应生成A、D,可知,A、B属于盐,C、D属于酸,所以C为稀硫酸,D为稀盐酸;C(硫酸)反应能生成A,所以A为硫酸铜;B为盐,且能与D(盐酸)反应,还能与铁反应,所以B为硝酸银。
【详解】(1)由分析可知,C为稀硫酸,其化学式为H2SO4,故填H2SO4。
(2)由分析可知,B为硝酸银,D为盐酸,D与B的反应是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HCl+AgNO3=AgCl↓+HNO3。
20.(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2)甲烷和氢气
(3)
(4)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也可以防止生成的金属单质在高温下被氧化
【详解】(1)将岩石研碎成粉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2)由流程图可知,氢气和甲烷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使用;
(3)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4)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说在流程①中冶炼炉内不能混入空气,可以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也可以防止生成的金属单质在高温下被氧化。
21. 二氧化碳(或猜想二) 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 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黑色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玻璃管中有水珠 CuO+H2Cu+H2O 取少量蓝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充分振荡,沉淀全部溶解 酸 紫色石蕊试液(合理即可)
【详解】[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是钠和硫酸铜,不含碳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会有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或猜想二);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
[方案设计](1)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会生成亚硫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未浑浊,确定生成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硫;故填: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2)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所以实验过程中可发现到玻璃管中的现象是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玻璃管中有水珠冷凝,化学方程式为:H2+CuOCu+H2O;故填:黑色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玻璃管中有水珠;H2+CuOCu+H2O。
[分析讨论]氢氧化铜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铜不会与硫酸反应,所以
实验步骤与现象 结论
取少量蓝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充分振荡,沉淀全部溶解 该蓝色沉淀中不含单质铜
故填:取少量蓝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充分振荡,沉淀全部溶解。
(4)钠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气,以及验证物质显酸性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所以同学们认为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可以选择紫色石蕊试液来验证。故填:酸;紫色石蕊试液。
22.(1) 69.88 100
(2)
(3)解:设参与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解得:;
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详解】(1)由表中数据分析每消耗30g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30g-39.94g=0.06g,当加入90g稀硫酸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0g+90g-99.82g=0.18g,说明90g稀硫酸完全消耗,所以消耗60g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60g-mg=0.12g,m=69.88;
当加入120g稀硫酸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0g+120g-129.8g=0.2g,说明此时硫酸有剩余,设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硫酸溶液质量为x:
当小宏同学加入100g稀硫酸时,烧杯中刚好没有气泡产生;
(2)根据恰好反应时,生成氢气0.2g,消耗稀硫酸100g,反应完前后气体质量不再增加,可得:
(3)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